《万紫千红》.docx_第1页
《万紫千红》.docx_第2页
《万紫千红》.docx_第3页
《万紫千红》.docx_第4页
《万紫千红》.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万紫千红1-6集第一集:笔、色、颜料、纸的介绍一、工笔画用笔的介绍小红毛:用来在一些小的地方填色,或在一些小的地方分染用。勾线笔:笔锋长3厘左右,笔锋长勾出来的线比较灵动。小兰竹:用来画枝干的部分,勾勒枝干,皴檫石头等。纯羊毫笔:做色笔用,一般被3支,1支红色,1支蓝色、绿色。1支白色、大白云:做水比用,好托色。狼毫笔:画石头,勾、皴、檫。底纹笔:纯羊毛制,1、3、5寸油漆刷:笔锋比较坚硬。洗刷掉一些颜色二、工笔画色的介绍水色:藤黄、曙红、胭脂。石色:三绿、三青、白粉、赭石介于水色和石色之间的颜色:朱磦花青只能用于初期的统染,后期的提染不能用,后期提染要用酞青蓝+墨来代替花青。三、墨油烟墨、松烟墨。墨汁一得阁(云头艳墨汁)。四、纸熟宣纸不透水、不漏矾、不起毛。五、工笔画中的平涂:平涂时笔中的水份要控制的适当,不能出现水洼。六、白描稿的起稿思路第二集:花瓣、叶子托叶、萼片、叶柄等勾线方法花瓣:先勾最上层的一个整的花瓣,行笔的速度要慢一些,手腕不要贴紧纸,注意大小疏密和旋律上的变化,用笔要向写字一样有运笔,中锋行笔,让每一根线条都非常顺畅。还要注意结构走向的变化,花瓣中的主结构线根部要略粗一点,尖部要细一些,画的挺拔。辅助的结构线起收笔要细,墨色要略淡一些。用淡墨勾颜色比较浅的花瓣,用笔要轻盈,重墨勾颜色深的花瓣,用笔要厚重一些。笔速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美感。花房:略浓的墨色。叶子:重墨勾正叶,根部粗,尖部细,要求线条光滑流畅、有力,先勾主筋,处在不同空间的物体的墨色也要有所变化,近实远虚的原则,近景用墨重,远景用墨淡。行笔不能快。正叶勾出来要很凝重。反叶:墨色要比正叶要略淡一些。托叶:托叶属于嫩叶的一种,线条要画的流畅、坚挺、锋利。托叶的主筋是最需要强调的,叶梢部位可以有回梢,根部粗,尖部细。萼片:萼片是牡丹花还没开时长在牡丹花苞外围的介乎于花和叶之间的结构。牡丹的萼片比较肥硕,有一定的往外弯曲度,整个程球曲状,但它毕竟是叶不是花,所以在画的时候线条上要有一定的浓度以及粗细的变化嫩叶:要画出流畅、尖锐、顺滑的质感。叶柄:叶柄用三条线来表现,一般采用铁线描,三根叶柄的交接面要交代清楚,三个梗交叉的地方用笔要有所夸张来体现这部分的“骨感”。第三集:远景叶子、老枝干、坡石、绶带鸟的勾线法远景的叶子要处理的灵动、飘逸。用墨要淡一些。老枝干:狼毫笔,淡墨。用笔要干一些,有些地方要适当的皴、擦、顿挫以产生结构的变化。老枝干的画法和国画山水中山石的画法是比较接近的。画枝干时要遵循上细下粗的原则。先画出疤节的部位,老杆的外轮廓即便比较直也不能把它画的特别直,线条的行笔变化能带来不同的质感,节疤的顶部稍微带一点横皴,根部的线条要粗一些,前后枝干交接处不要画得太实。芽孢和枝杆相连的地方,要画一些横纹。枝干下部要掺杂这写意山石的笔法。适当的位置要擦一下,把明暗关系表现出来。细一点的枝干用笔速度要稍微慢一些。不要把老杆画得过于细腻,包括点苔都要处理的比较轻松、沧桑一些。甚至有些地方,这些点厾的地方,画出一些机理效果都是可以的。使老干与叶子的质感有明显的区分,老杆明显的有了很硬朗的感觉。这就是用线的粗细变化以及笔速的变化,干湿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质感效果。老杆的的根部不要画的很实,不要像一根直挺挺的筷子从土里出来的感觉。要用藏根法或用杂草或用坡石把它掩盖起来。但是,有时构图上确实需要露根时,那么我们就要把根处理的虚一点,不要处理成两边一样高,像两根圆棍子从地下长出来,要处理成斜的,一边长一边短,线条也要慢慢的由粗犷变的越来越细,越来越弱化。枝干勾出来要有苍涩感。坡石:狼毫笔,以侧锋为主,干笔,淡墨。坡石和老杆画法差不多,只不过它更加粗犷,更加具有写意性(一些细微的皴擦在白描阶段不要画),用一种很轻松、很粗犷的写意的笔法来画,介乎于皴擦之间的在白描期间都可以画上。坡石勾出来要有粗犷、豪放的感觉。画坡石要有皴、有勾,采用山水画中郭熙的云头皴的画法,来表现这种半石半土的坡石,这种半石半土的坡石质感上没有那么坚硬,遇到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可以用斧劈皴的皴法。绶带鸟:眼:勾出双眼眶,点眼先、眼后,这样比较容易衬托出眼睛的部位。嘴:重墨。鸟嘴是非常锐利的,要画的非常锐利。冠、额、耳羽、下颌羽。羽毛用笔要轻松,有弹性。背羽部分,鸟的羽毛分组部分用笔要虚,画的不要太实,虽然有结构变化,但并不是棱角分明,它们之间是一种很柔和的变化。肩羽是从背羽的下方出来的,要用一些实线。小腹羽、翼羽、中腹羽,在羽毛的转折处用笔可以稍微的虚一点,羽筋根部粗,尖部细,尾上腹羽和腰羽相连,胸部羽毛顺滑,腿、尾下腹羽这儿毛很软。大腿、小腿。爪:重墨。中间一根最长。鳞片与鸟爪成90的方向画出。主尾:因主尾很长,所以要用长锋笔画。主尾的下半边要用比较平滑的,带一点实线,带一点虚线,表现这种大片羽毛的质感。远处的这根开始要画的虚一点,中间的羽筋始终用细线画,不要过分的粗。绶带的主羽越往后变得越细,但不是突然由粗变细,而是逐渐的有变化痕迹的变细。到了尾梢时所有的用线都要弱化,尾梢的部分它会经常的拖到这儿拖到哪儿,所以不会很整齐,在画的时候以虚线为主。羽筋的宽度最多只有1毫米。附属尾羽:先画中间的主筋,再画两边的,这个部位的羽毛不是过于蓬松,但也不是过于整齐的,所以要用一些比较顺滑的虚线来表现。后面一只绶带鸟的胸部要分成两部分。第四集:牡丹花的勾线及打底色牡丹花房上的房瓣5-7瓣左右,花房没有绽开时,房瓣是聚拢在一起的,从花房的根部往花房的顶部成一半橄榄形状(橄榄拦腰切开的形状),花房的胞衣围着花房中间的花籽部分,胞衣要围着花籽的形状变化而变化。花头周围的花瓣通常要处理的小一点,从花房向外花瓣逐渐伸展开,最外围的有时还会向下翻,有点像要谢了的感觉。嫩叶:画法同托叶基本一样,叶筋的变化通常都是比较锋利的。打底色如果面积太大,可以以墨线为一个小片,一片一片的涂。粉红色花头:淡白粉(牛奶状)平涂浅色花头。要求均匀,花房也可以涂上。(此幅画所有的牡丹在红色中变化,粉红的牡丹用的是曙红,大红的牡丹用的是朱砂,要注意补色和同类色的搭配,当两种颜色为纯补色时候如: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在绘制时尽量不要在一起。)姚黄:淡粉黄(白粉+藤黄)平涂底色。远景浅粉红色花头:淡粉红(白粉+少量的曙红)藕紫色花骨朵:粉红色(白粉+曙红)(用色比远景的粉红色花头要深)平涂。平涂粉红色花头时不要涂到花房。墨洒金花头:中等浓度偏重的曙红平涂。平涂这种重色的颜色时要尤其注意“色不碍墨”就是不能碰到四周其它的墨线。但是又不能留下白纸,紧贴墨线平涂。平涂这种重色时也要保持笔中的水份,否则会出现笔痕,也可先用淡一点的红多涂几次。边边角角的地方要涂得很严谨。远景浅墨洒金花骨朵:在中等浓度偏重的曙红加水平涂。第五集:打底色(粉红、桃红、水红、朱红、大红。深红、墨红、墨紫这些色调基本都属于红色系列。绿色花头:(三绿+白粉)四绿、五绿做底色。)朱砂红花头:朱磦做底色。朱磦调得要有一定的厚重感,用稍微硬点的笔,一遍涂完后如果感觉不是很均匀,可以再调谈一点的朱磦再涂一遍,但尽量一遍涂匀。反叶、嫩叶、萼片、筋、梗、芽孢、花房打底色:汁绿(藤黄+少量酞青蓝)+朱磦)使用羊毫笔。水份要稍微饱满一些,这样涂出来就不会干巴巴的。嫩叶平涂汁绿,平涂时注意不要把底色涂到叶片以外的地方。花房花籽部分平涂汁绿,留出苞衣的亮边。梗的正反面都平涂汁绿。芽孢平涂汁绿。萼片正反面平涂汁绿。托叶:最嫩的叶子。平涂类似于檀香绿(汁绿+(少量朱磦+少量藤黄)正叶打底色:平涂(汁绿+酞青蓝)或(草绿+藤黄+少许朱磦)+酞青蓝)笔尖稍稍的蘸一点墨加入进去,使颜色接近于橄榄绿进行平涂,远景的正叶底色要处理的虚一些。不能把一片叶子分成几个部分来平涂,这样涂好后一片叶子就会有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一定要以一片叶子为一个局部单位来平涂。在平涂正叶的色中+水+墨+少许石青,远景的叶子:坡石后面的、姚黄后面的、淡粉红后面的叶子中景的叶子:第六集:绶带、正叶、赵粉、深红牡丹染色绶带染色方法:1、淡墨平涂飞羽、复羽到三分之二处然后用干一点的清水笔向上分染,头部(不含冠)、颈部与胸部交接的地方用淡墨窄染开。眼眶下部、下颌到嘴的边缘平涂淡墨。2、平涂鸟的羽毛,主要指的是冠、背羽、肩羽、腰羽、尾上腹羽、尾羽的部分,粟红色有点像枣红色(曙红略少+朱磦略多)=接近于土红色+藤黄=比土红要艳点。留出眼眶。和墨色交接的地方要用清水笔染开让两色衔接自然,尾羽不用留出羽管,到了羽毛的尖部要略分染一下,使颜色淡下来。尾部的羽毛要边画边染开,使颜色不要太浓。远处的鸟颜色要淡于近处的鸟。眼睛:橘红色(朱磦+藤黄)平涂眼睛的里圈,留出外圈。嘴、爪:粉蓝(酞青蓝+白)平涂(不含爪尖)在羽毛相接处分染一下。坡石:赭石平涂。赭石颗粒粗,水溶性差,解决的办法朱磦+墨代替赭石。藤黄+少许墨+曙红可以拥有赭石的色相,它有赭石的色相却没有赭石的石色效果,由于颗粒细腻可用来染花头。枝干:淡墨干笔皴檫枝干,皴檫出结构的明暗关系来。不论怎样皴檫还是要保留大的明暗关系。保持圆柱体的关系。正叶:墨青(酞青蓝+墨)统染叶子,目的要染出叶子的固有明暗。统染要先从不受光的最底层的叶子开始,这些地方完全可以平涂,这时候不需要考虑明暗关系,画的时候要从画的整体大的方面入手,而不要拘泥于局部的明暗关系。单从每一片叶子来讲,暗的部位在根部,留水线能够更好的表现叶子的厚重感,统染时色笔中的水份要饱满,水笔中的水份则要干一些,水笔中水份干一些才能将颜色拖染开。先要画出结构明暗,也就是上下空间结构上的变化。花和叶上下贴的较近的地方暗面要染的窄一些,用窄染法。上下距离大的地方暗面要染的宽一些。最上层的叶子暗部不要太大,要用宽染法,顺着主筋的方向染开。深红色牡丹:比墨紫色牡丹要亮一些,先平涂曙红,后分染的手法。然花瓣的固有明暗关系(花瓣根部深,尖部浅)在有色的底色上分染要用窄染法,花房中间的地方直接平涂。反瓣要比正瓣亮一些,在花头花瓣最亮的地方固有明暗关系要削弱,以画结构明暗为主。赵粉:曙红水(曙红+大量清水),先染出花瓣的固有结构。花房周围平涂。正瓣,第一步平涂到离边缘线1.5厘米时窄染法拖开(不是绝对的)。最外围的叶子不要染得过宽,要用宽染法,颜色不能重,处理的虚幻一些,拖染时水笔中的水份一定不要多。遇到大的花瓣,可以以轮廓线做分水岭,也可以以最窄的地方做分水岭。最外层的颜色较淡,也可能只染这一遍到了后期就不在染了。远处的花瓣在第一遍统染时仍然要往边缘多染一些。被四周遮挡住的花瓣结构面非常深,面积也很小,就直接平涂。分析赵粉的明暗处理方法,这朵花的中间的部位是一个球状,向外一圈是一个碗状,最外层是一个碟状,主结构对比最强烈的是反瓣:第一遍染色根部就要留水线,染色的面积要小于正瓣,水线要处理成反光的感觉。李晓明工笔画教学视频文字记录万紫千红7-9集第七集:胭脂红、朱砂红、姚黄、魏紫及花蕾、玉板白、叶柄、梗及远景叶子的染色胭脂红(水红)牡丹(坡石前右边第一朵):平涂淡胭脂。正叶:曙红统染,调得浓一点,从不受光的花房周围开始上色(平涂,可以先用一只小一点的笔开始涂色)。然后从外围向里染色。重色要染的均匀就要不断的洗笔,反瓣:从最底层开始染色,主要染出结构的明暗关系。留水线。朱砂红牡丹(赵粉上面的半朵牡丹):用中等浓度的曙红在朱磦的底色上分染,因朱磦涂得比较厚,要求染色过程中色笔中的水份要多一点,水笔中的水份也不能太干,或者先涂一层胶矾水,如果不涂就要轻一些。姚黄色牡丹:赭黄色(藤黄+少许朱磦+少许墨)统染,黄色是牡丹中比较难染得颜色。黄色的花颜色特别亮,把它画的过暗了就会显得特别脏,画的过亮了色相明度的对比关系又不容易出来,出现的问题1、花头过于粉,原因是过多的用藤黄染,黄色染得非常厚,明暗关系却表现不明显。很少加其它的颜色,或只加朱磦变成一种鲜艳的桔黄色,要把黄花的明暗关系画的很足是不可能的。最后提染时要在暗部色彩中加入少量的墨或紫色,这样才能让暗面和亮面的对比关系很容易区分出来。2、花头画的很脏,明暗对比关系足够了,但是整个黄花瓣娇嫩的感觉出不来。原因是浅黄灰面不够,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暗面的色彩过厚了。加入的墨或紫色一定不能是浓墨或浓紫色,整个花瓣在用色的过程中都应该是用一种很透明的色来染,这样染出来的花瓣才会比较明快,黄花是一种比较明快的花卉。画面中加入黄花的目的是为了使画面明快。右边这朵花处于画面的非焦点部分,属于近远景,所以不要把这朵花的对比关系处理的过于强烈,要将整个黑白关系处理的弱化一点,第一遍统染时面积要比左边的那朵黄色的画要大一些,赭黄色染开后接近边缘。远景的花头和叶子:墨青(花青+墨)或(酞青蓝+墨)分染远景的的正叶,颜色不能染得过浓,主要是以根部为中心染开,两片叶子距离过远时没有必要考虑叶子之间的遮挡。反叶部分:墨绿(花青+稍许藤黄)分染,淡一些近似于一种灰灰的绿。远景的萼片:染到三分之二处染开。近景反叶、萼片、梗:比橄榄绿灰一点的绿色,统染。颜色不要太厚,以主筋为主然后染开,此时不必留水线。叶柄的正面平涂一层汁绿。梗的暗面,近景的萼片用嫩绿色统染,并要留水线。中等程度的嫩叶,要用绿色统染一下,染到二分之一处即可。坡石后的远景牡丹:冷色调。远景的牡丹在统染时连带固有明暗、结构明暗、和整体明暗都要考虑。魏紫牡丹、玉板白牡丹。统染魏紫牡丹:平涂淡白粉。统染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酞青蓝多就偏向更冷的紫色,曙红多了就会偏向于紫红色。中心平涂。颜色要淡,画的要含蓄一些。魏紫花头:因为是远景,一次染成。玉板白:(汁绿+微量三绿)因为是白花所以染得面积不要大,方法同染魏紫一样,染得要灰一些。第八集:粉红、黒剪绒、嫩叶、芽苞、嫩梗、姚黄、石头、远景坡石、绶带鸟染色左边第四朵:中等浓度的曙红继续分染,涂得面积与第一次差不多,最后正瓣的边缘只是微微的露出一点白边。这朵花最后的颜色要染成介乎于粉红和紫红之间的花(后面还要用胭脂+墨染),不能画的过亮,要区别于粉红的花,前两遍统染只是起了一个底色的作用,中间花房的位置仍然平涂。反瓣:第一遍画结构明暗,第二遍要画出固有明暗继续结构明暗。反瓣的小面积的地方染色面积不能太大。粉红色牡丹:曙红色不能过重,以统染结构明暗,花瓣之间的压盖关系,空间关系为主,越靠近花房部分的花瓣染得面积要大一些,粉红色的花颜色不能过重,重了就会成曙红色的花。遇到明显的结构线在这一遍就可以分了。黒剪绒(深红色牡丹在坡石下方被叶子掩盖着):中墨统染。花的特点1、颜色比较深沉。2、花瓣本身有一种绒一样的质感。所以分染的遍数要多一些,通常是染一遍墨,罩一遍曙红。最后用朱砂提染花头。用石色提染对出粉是有帮助的。最后整体罩上一层淡淡的曙红色,这样整个花就会显得非常红,同时和黑色之间的交融关系也比较好。嫩叶:淡朱磦从尖部往下提染。第一步接近于罩染,嫩叶的画法正好和老叶的画法相反。嫩叶的重色集中在尖部。芽苞:芽苞起着活跃画面的作用。在尖部提染一些朱磦,最后用胭脂提勒。嫩梗:从接近叶子的根部往回倒染,梗的头部(尖部)画的红一些。姚黄:不要过多的统染。开始分染,接近于枯黄色(有点像檀香色)(藤黄+多一点朱磦),偏黄一点的桔黄色。最后局部的亮瓣要用白粉提亮。石头:中墨,皴、染、擦相结合。用较大的笔触画出石头的基本明暗关系,因为是青绿色山石,下面的墨底要打足一点。叶子空白的地方也要皴擦一下,画山石最主要的是看整体效果。下部的石头要画的虚一些,顺着石头的机理淡抹,在没有干透时,用湿笔破一下(画石头以看视频为主)。远景坡石:淡赭墨干笔用比较虚的笔法擦出远景的坡石,然后笔中蘸清水但还略带赭墨,用连皴带染的染法,保留一定的飞白,这样整个坡石就不会显得过于轻浮。加了这段坡石后左右两组牡丹的衔接更自然了。目前只是赭墨做底色,后面还要用草绿,最后还用薄薄的灰绿罩上。绶带鸟:中等浓度的淡墨。眼眶四周用墨挤出来,挤出下颌,颈部与腹部交界处用窄染法。颌羽用墨分染(下颌与颈部交接处分染,形成嘴与下颌交接处深,下颌与颈部交接处浅)。小复羽部分:淡墨干笔平涂小复羽,羽尖部位留水线,羽根部要分染一下,使羽根的颜色与肩部自然衔接。大复羽部分:淡墨,小一点的笔,笔中的水份要少,涂得要均匀。羽尖部位留水线,第一层的一片羽毛平涂,到根部分染一下,其余的都平涂。转动纸张使笔用的顺手。中墨画后面的一只鸟,方法同前面的一只鸟,耳羽要暗一些,胸羽有一条中轴线。中墨继续加深鸟的墨色部分。中墨分染复羽、飞羽,羽毛的尖部深根部浅。水笔、色笔都要用小号的。重墨提染复羽、飞羽,从最下层羽毛开始染,每根羽毛从尖部往根部然,染到一半时分染,越往上层染得面积越小。分层罩染淡墨(水线一起罩上)。后面一只鸟的复羽和飞羽画法一样,但是墨色要淡一些。第九集:绶带鸟、反叶、梗绶带鸟:墨红(墨+曙红)不能调的太浓。鸟的头顶:用染高法染出类似圆柱形状的感觉。冠羽:到了背部颜色渐浅,搭了到背部的感觉要染出来。背部:的边缘要虚开。肩羽:实线的部分可以画的稍微实在一点,到了和背羽交接的地方要分染开,这样两个部分就有隐隐约约的关系,又有柔和交融的穿插。背部、腰部:要画出鸟的羽毛的柔和蓬松的质感。尾上腹羽:在中间上色染开,不要太往四周染,别染到四周的虚线上。尾部叉羽:染在中间和根部,中间和根部深。有点像染正叶的方法,羽筋的左右不必分出明暗面。尾羽:以羽筋为界分染,和尾下腹羽交接的地方要分染开,边缘部分要窄染开,最远处的尾羽直接平涂,越往尾部画时处理手法就要越虚,拖染得要长一些。继续加深两只鸟的头部、背羽、肩羽、腰羽、尾部叉羽、尾羽(墨红色的地方)面积越来越小,各部位衔接关系要自然,尾羽藏在后面的掩盖关系要画出来,以平涂为主。胸部羽毛:(淡朱磦+微量的赭墨)从颈和胸部的结合处开始,这一遍是完成墨和白色之间的过渡,先用干笔拖开,再用润一点的笔染开,染到没有痕迹为止。飞羽与身体交接的部位要染出阴影。大腿用水笔的笔尖在色笔上蘸一点色用斡染法染开,染得若有若无。大腿根部与身体交接部位也像染大腿一样用水笔的笔尖在色笔上蘸一点色染出阴影部位。这两个部位因为颜色很淡,没有必要专门去调。小翼羽:从根部由内向外分染赭红色。眼珠:由外向内分染赭红色,外深内浅。嘴和爪:花青分染,留水线画出嘴的厚度的边缘线,花青提染下嘴从尖部向根部提染,上嘴从根部向尖部提染。干透后用稍重一点花青点鼻孔。淡花青复勒爪子下方墨线的鳞片,爪子下方画出阴影部分(也可不画)。填鸟爪的鳞片,调出比花青要偏蓝一些的色彩,用小狼毫笔,前面和外边留水线,后面和内面不留水线。眼睛(土红色(胭脂+朱磦+墨)+胭脂)外深内浅、前深后浅继续分染。胸部黑白交接处继续分染。远景魏紫,紫色(曙红+花青)继续分染,用色要薄,多染几次。结构线要顺势留出来,灰面的变化不能马虎。远景玉板白,较浓的赭绿分染,边洗边染。如果掌握不好就不要调得太浓。以染结构明暗为主。反叶水线的留法,草绿(略加一点酞青蓝,使颜色偏蓝绿色)分染,反叶的水线可以比正叶留的明显一些。纯正面的叶子水线留的比较随意,留在叶筋的那一面都可以。只是不要让水线过于明显。梗的正面:平涂草绿色。正叶:统染墨青这遍颜色可以稍微浓一些。两片叶子如果压得很近,那么明暗变化范围就小,如果很远明暗变化影响就会大,变大后色彩浓度就会变淡,色相暗度就没有那么暗了。最深的地方也不能完全平涂,也要分染一下。嫩叶:胭脂分染从尖部开始,在叶梢处可以留一根水线,往根部染时水线逐渐变淡。叶根部要保留汁绿色。枝干:干笔染赭墨(朱磦+墨)大的节疤处要留白,顺着枝干的结构变化染,没干透时用笔尖蘸淡花青在最暗的地方冲染一下,有些远处的藏在后面的枝干甚至可以用花青平涂,这一步皴染和冲染要注意虚实的变化。可以用大笔可以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石头:淡草绿色在坡石比较亮的地方染一下,八层干时用笔尖蘸薄薄的三绿点一些点,暗的地方用笔尖蘸花青扫一下,八层干时用石青扫一下。远景的坡石同样处理,只是颜色灰一些,不要用纯净的草绿和赭石来染。李晓明工笔画教学视频文字记录万紫千红10-11集第十集:正、反叶分染,绶带鸟分染丝毛,鸟爪、眼等 叶子:正面用墨青(酞青蓝+墨,稍多一点)分染,用色可以深一点,但不能让色块在画面上淤积。最暗的部分面积较小的可以平涂。从最暗的叶子开始染,处于底层的要敢于暗下来。上层的叶子,暗部集中在三根主筋和叶根部的地方。被花头压住的最上层的叶子的处理方法:暗部的面积一定不能过大,大的面积应留在亮部。处在最上层的叶子明暗关系一定不能处理的过浓。要用清水笔把颜色洗开,(墨青的面积要大,但不能浓)。侧面的叶子,要强化水线,但不要刻意的去处理,到了亮部时水线要逐渐的淡化,做到有水线,但不刺眼。三面都被包围的叶子,要暗下去,才能体现空间感,但不能按西画地方法去处理,中国画考虑的是平光。俏枝(石头边上的叶子)的染色处理:这组叶子的处理要先画出叶子被压面的明暗关系,总之这一步要把明暗关系的对比画的少强烈一点,为下一步罩染做准备。水线的主要功用:水线是中国画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表示物理厚度、区分色块、装饰趣味。每片叶子的水线虚实是不同的,画时要仔细琢磨每片叶子的水线该实还是该虚。什么部位实?什么部位虚?水线自身也有明暗变化,一定要统染足了再分染开始留水线。这样明暗关系、水线都会显得比较和谐。罩染正叶:翠绿(藤黄+酞青蓝)调得很薄,薄薄的平涂一遍。画面叶子的调整:浓墨青提染。淡花青罩染,亮面不够用淡花青提染,暗面不够用浓墨青染一下,有的地方太闷了要醒一下,有时要用淡淡的花青把灰面整体的罩染一下等等。哪儿不足哪儿就再加一点。这一步要根据整个画面的感觉来染色。无法录像。复勒正叶的主筋:中等浓度胭脂局部复勒叶子的三根主筋。根部粗,尖部细,不必到叶梢,1/2多一点就可以,中间的主筋长一点,两边的筋可以稍短一点。反叶提染:淡胭脂提染反叶,水笔洗到根部,近似于罩染。颜色一定要薄。梗和叶交接处,淡胭脂拖染,拖得长一些。花房:下半截淡胭脂从中间向下稍微染一下(薄薄的颜色),上部用淡胭脂挤一下,利用笔中的余色挤出结构即可。草绿(偏绿(草绿+墨)也可用墨绿、橄榄绿。从根部向上染一下,上部染出空间体积(像蒜瓣一样)的变化。胭脂水:复勒反叶的内边缘线。梗的中线和下方的内边缘复勒,复勒时留出梗的水线。绶带鸟:复羽罩染土红,(朱磦+少许胭脂),从头部向后大面积的拖到复羽上,要有一个整体染色,鸟的前方浓,后方淡的感觉。尾羽染时要侧重于上方,向下染开,根深尖浅,前深后浅。毛色一遍不够可以再画一遍,染出毛的绒感及颜色染足为止。丝毛:在墨色较重的地方丝毛时可以用(墨+一点点酞青蓝)这样可以去掉墨中的油烟,染色时不要染得过于黑。每一组羽毛要从上一组的中间丝出来。复勒羽筋,画出羽裂。丝毛的颜色要和底色颜色和谐。重墨丝飞羽,亮的地方要淡一点,暗的地方要深一些。(墨+胭脂)丝毛,头部丝毛,边缘可以加几笔飞出去的羽毛。背羽:毛要顺滑。丝毛的弯曲度要小一点,交叉很小也很少,可以用檫笔,笔可以干一点。肩羽:肩羽和背羽的走向是不一样的,笔也可以干一些。腰羽:蓬松,微微向上翘。尾下腹羽:顺滑,密度小一点,丝毛不能过于凌乱,扇形不要太大。长尾羽丝毛:笔速可快可慢,中间密,边缘稀,宁愿用干笔檫,也不能用湿笔去画。焦墨点眼珠。干透后用浓白粉点高光,眼眶外圈点白点,点不要过大,点的时候笔尖稍稍抖动一下,使点圆一些,点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嘴:重墨复勒。浓墨点鸟爪的,跗点的不要太密,浓白色点在墨点的四周。注意墨点和白点不要碰在一起。第十一集:绶带鸟丝毛、朱砂红、点蕊翼羽:白粉贴着翎管勒一下,白粉丝出翼羽(白色的)上羽毛的走向。胸部丝毛:从颈部和胸部的交接处(淡朱磦)开始,用比朱磦略深一点的淡赭石色丝毛,采用跳丝的手法,每一层毛要间隔一定的距离,笔尖轻轻的从纸上掠过,。白粉丝毛:从暗的地方开始丝毛,丝毛的白粉不要太浓。丝毛到边缘时可以稍微粗一点。下腹部丝毛:白粉丝毛。丝几根翘到飞羽上的羽毛。下腹部羽毛柔软,没有必要丝的非常平滑,要采用多排小扇形交叉。尾下腹羽丝毛慢慢的变得长了,变化多样。爪上高光:浓白色在鸟爪的上半部分提一根白线(高光)。翎管:白粉轻轻的虚虚的勾出来。尾羽的翎管铁线描笔速要稳定。朱砂红的牡丹:1、胭脂或墨红(曙红+墨)调成比较暗的红色,提染一下花瓣的根部,表现花瓣绒绒的厚度质感,花瓣中一些细小的结构线就可以不染了。朱砂红花瓣应该染得越厚越好,靠近花房附近的花瓣要染的暗一些,亮的部分留的少一些,往边缘多染一些。反瓣要染得少一点。2、更深的墨红提染根部,对比关系要染足,不要管反瓣。3、最后反瓣用薄薄的曙红罩染边缘留半毫米宽的水线。正瓣用中等浓度的曙红平涂。在此不示范了。水红色牡丹(石坡右上第一朵):1、墨红(曙红+墨)分染,分染时墨红不要过多的向花瓣的边缘染,主要在花瓣的根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