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课件-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_第1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_第2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_第3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_第4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件-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0.1中心法则生物的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根据mRNA链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被称为翻译和表达。1958年Crick将生物遗传信息的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中心法则。,10.2DNA的复制一、DNA复制原则半保留性复制,DNA复制方式有三种可能性,即全保留、半保留和分散式。Meselson等的氮同位素试验证明了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机理。,二、DNA复制方向,单向复制,即只形成一个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双向复制,即形成两个复制叉。如E.coliDNA等。,都是53方向合成,三、复制起始点(origin),原核DNA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ori),而真核DNA上一般有多个ori。现细菌、酵母以及线粒体、叶绿体的DNA复制起始点已克隆,并测序,发现其共同点都富含A、T序列,认为这可能与复制起始时起始点处DNA双螺旋的解旋有关,是引发复制的蛋白因子的结合部位。,四、DNA复制方式,凯恩斯模型(型)(Cairnsmodel)双链环状DNA的复制方式。,在环形DNA中,整个结构象字母,称为结构。,2.环状DNA的滚环复制RollingCircleMechanismforReplicatingCircularDNA许多病毒DNA,细菌F因子(Ffactor)等用滚环复制方式进行DNA扩增。,3.染色体DNA复制方式多复制子复制,即DNA上先形成多个复制眼,双向复制。“眼”扩大互相相连,形成“大眼睛”最后完成整个DNA的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4.线粒体DNA复制方式D环复制模型,五、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双螺旋DNA两股链的极性是相反的,因此在复制叉上进行互补链的合成极性也应是相反的。但现发现的DNA聚合酶的作用都是53聚合。在复制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968年,冈崎(Okazaki)的实验(一个是同位素标记;另一个是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DNA复制时,总是一条链先完成,另一条链随后。两条模板链中,以35方向为模板其子链合成是连续的,这条子代DNA叫先导链(leadingstrand),以53方向为模板的链是不连续合成的,随着复制叉的移动要先合成小片段,然后连起来,这条子代DNA链叫滞后链或随后链(laggingstrand)。故称半不连续复制。在随后链合成时,先合成的DNA小片段称之为冈崎片段。,六、DNA复制系统,DNA复制系统是指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因子。1.DNA聚合酶:催化反应的要点:底物:四种dNTP(dATP、dGTP、dCTP、dTTP)模板:DNA单链聚合方式: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相应dNTP的5磷酸与上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即合成方向为53,与模板链反平行。条件:聚合反应必须有引物存在。,DNA聚合酶的基本功能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而是通过碱基配对来识别掺入的碱基是否正确。当一脱氧核苷酸掺入DNA后,酶并不立即与模板脱离,而是继续作用,这一性质称为持续性(processitivity)。,(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共有三种,为DNA聚合酶I、II、III。,DNA聚合酶I(Kornberg酶)(DNAPolymeraseI,PolI),基本特性:分子量:109kD;具DNA聚合酶活性,掺入一dNMP后,不立即脱离,可持续作用;具3-5核酸外切酶活性,由具有-OH的不配对核苷引发该活性;具5-3核酸外切酶活性,由具有切口的双螺旋DNA片段引发;主要功能是修复Klenow片段:PolI可被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为大小两段,其中较大的C段含DNA结合部位,具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3-5核酸外切酶活性:由具有-OH的不配对核苷引发该活性。是所有DNA聚合酶的共同特性。,5-3核酸外切酶活性,由具有切口的双螺旋DNA片段引发。是DNAPolI特有的活性。,PolI的实际功能是修复DNA受损后,内切酶会在损伤部位切出切口,切口出现可激活5-3核酸外切酶活性,切除损伤部位;同时聚合酶开始工作,使DNA链和切口都向3方向延伸,这一现象称为切口转移(nicktranslation);5-3外切活性也会切除新合成DNA5端的RNA引物和填补形成的缺口。,PolIII,PolIII,PolIII*,PolIII全酶,DNA聚合酶III(DNAPolymeraseIII,DNAPolIII),E.coli中的DNA复制酶是DNAPolIII,DNA聚合酶的一般结构“右手”结构:拇指(thumb)手指(finger)手掌(palm)DNA位于手掌上由拇指和手指形成的槽中。,(2)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共有四种,为DNA聚合酶a、b、g、d,2.引物酶(primase)功能:以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与DNA互补的RNA,即引物。引物:1060个核苷酸,引物酶本身无活性,只有与另外6种蛋白质结合为引发体(primosome)才可催化引物的合成。dnaB是六聚体。在ATP、Mg2+存在时可与6个dnaC结合成复合体。此复合物在i-蛋白协助下与结合在单链DNA上的n、n、n”组成引发前体。引发前体再与引物酶结合则形成引发体。n可选择DNA特定位置在其上组装引发前体和引发体。引发体可沿DNA链53移动到一定位置即可合成引物。移动和引发由ATP供能n有ATP酶活力。DnaB可识别与DNA结合的起始位置。,引发体蛋白性质与功能,*引发体中含6个DnaC,3.DNA连接酶(ligase)功能:将复制过程中形成的DNA片段用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DNA连接酶,冈崎片段形成后,其5端的RNA引物被DNAPolI合成的DNA通过切刻平移取代,新形成的切刻(nick)由DNA连接酶(DNAligase)封闭。,4.DNA解螺旋酶(helicase)(解链酶)功能:DNA的双螺旋解链,解开一对碱基,需2分子ATP,作用点:DNA上局部单链处,向双链方向解链。种类:E.coli有四种解螺旋酶,I、II、III和rep蛋白。I、II、III中任一种沿模板5-3方向移动,rep蛋白沿模板3-5方向移动。,MW:74000,四聚体可与由解链酶解开的单链结合功能:防止单链再次形成双链,防止核酸酶水解多核苷酸链,保护DNA。原核SSB对单链DNA结合有高度协同性,即初步结合可使后者更容易,一条链上一次可结合多个SSB,真核SSB无协同性,可能机制不同。可以重复使用,即当所结合的单链进行复制时,它就发生解离,而与新解开的单链结合。,5.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SSB),解螺旋酶(helicase):大肠杆菌中有解螺旋酶和Rep蛋白,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bindingprotein,SSB)结合于单股DNA,使其保持伸展。,6.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分:拓扑异构酶I和拓扑异构酶II,拓朴异构酶I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发现,过去称为-蛋白,分子量为110000,一条肽链,它可切断DNA一条链,增加一个螺旋,再接起来,所以它可消除负超螺旋,也可增加正超螺旋,不需供给能量。,拓扑异构酶IIE.coli中,MW=1400000为四聚体,A2B2,真核生物中该酶分子量为390000二聚体,它可使DNA两条链同时断裂,然后再连接,结果引入负超螺旋,这是需能过程。能量由ATP供给。,超螺旋的松弛和旋转酶对DNA双链的拆分将导致拓扑学障碍。这一障碍在大肠杆菌中由TopoII(gyrase)解除。,(-)(+),组成:蛋白质与RNA(是一种核糖核蛋白)性质:两个亚基,一个为催化亚基,另一个为调节亚基功能:以酶分子中的RNA片段为模板,在染色体DNA3-端合成一段DNA,7.端粒酶(telomerase),生理意义:由于复制过程中,3-端引物切除以后聚合酶I无法填补,就造成了3-端的缩短。端粒酶可以补充染色体末端的自然丢失,防止细胞衰老。,5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G3AACCCC5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G3AACCCCAACCCC5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GGGGTTG3AACCCCAACCCCAACCCC,3-AACCCCAAC-5端粒酶,3-AACCCCAAC-5端粒酶,3-AACCCCAAC-5端粒酶,七、DNA复制过程,先导链与后随链的矛盾如何解决?,根据计算,每一复制叉仅含1个DNA聚合酶全酶,这说明前导链和随后链上的DNA合成是由同一复制体负责的。但DNA两股链上的DNA合成不是同步进行的,并且方向相反,那么复制体是怎样工作的呢?为此提出了模型认为:当前导链上开始DNA合成和复制叉向前移动时,随后链即向后回折成环,并与聚合酶的另一个活性中心按前导链的取向缔合。在这样的结构中,PriA和DnaB蛋白是两个关键组分。,回环模型,复制体(replisome),主要蛋白DnaBgyrasePolIIIDnaGPriASSB,功能解螺旋酶旋转酶复制酶引物酶引发位点识别保持单链伸展,Replisomemodel,冈崎片段的连接,DNAPolI,ligase,10.3DNA损伤的修复,基因突变,DNA碱基顺序的改变,是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产生的。由于DNA是具有复制功能的分子,一旦DNA碱基顺序出错,它就会通过复制机制遗传下去。由于DNA碱基顺序的改变引起生物遗传性状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当DNA受到大剂量紫外线(波长260nm附近)照射时,可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聚合,形成二聚体,例如TT二聚体。,胸腺嘧啶碱基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生二聚加成反应:在DNA分子中,如果两个胸腺嘧啶碱基相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能发生上述聚合反应,其结果是破坏了正常复制或转录。,修复方式:,一、光复合光复合酶能特异地和嘧啶二聚体结合,在可见光下催化光化合反应,使环丁烷环回复到两个独立的嘧啶,这一过程叫光复合作用。,三二、切除修复(Excisionrepair)一般DNA的两条链只有一条受损伤,可将损伤部分切除,根据互补链的序列对其进行修复。1.UvrABC核酸内切酶;,三、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repair)复制后的修复,涉及的基因大多是细胞内正常的遗传重组所需的基因:recA,recBCD等。,四、SOS修复是一种旁路系统,为DNA的损伤所诱导。其修复的结果是导致突变,是倾向差错的修复。在未经诱导的E.coil细胞中,全部SOS反应有关的基因都受到LexA蛋白的阻遏,只有当DNA受损时才会激活RecA蛋白的蛋白酶活性,降解LexA蛋白,使SOS系统的基因表达,其中也包括与诱变作用有关的基因。,概念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反转录酶存在于真核生物的RNA肿瘤病毒中。催化特性:以四种dNTP为底物,需模板和引物。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DNA。具有核糖核酸酶功能,水解RNADNA杂合分子中的RNA。以自己合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从而形成双螺旋。催化过程:,10.4反转录(逆转录),10.5RNA的生物合成,一、概念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不对称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RNA的方式,模板链,编码链,转录单位:DNA中指导转录一条RNA链的全部序列。,启动子,终止子,二、RNA聚合酶全酶含2拷贝亚基,、和各一个。分子量大约465000。亚基的作用仍不清楚。在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中,因子与其它部分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它易于与2,分离,后者称为核心酶。,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2:465kD和亚基:催化中心,构成核酸通道;亚基:核心酶组装所需;也与调节因子作用;亚基:启动子识别,具有启动子特异性。亚基?,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结构(即从全酶中去掉亚基),亚基在RNA合成的起始中具有关键作用。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亚基。不同的亚基可以帮助RNA聚合酶识别不同的启动子序列。,三、转录过程,1、启动子(promoter)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转录的DNA序列。两组序列:Pribnow框(Pribnowbox)又叫10区,序列为:TATAATSexfama框(Sexfamabox)又叫35区,序列为:TTGACA,识别,细菌启动子特征:1、起点通常是一个嘌呤;2、起点上游10bp处,有一约6bp的保守区域,称为-10区(也叫PribnowBox),共有序列为:T80A95T45A60A50T96;3、起点上游35bp处,有一约6bp的保守区,称为-35区,共有序列为:T82T84G78A65C54A45;4、90%的启动子中,-10与-35区的距离在16-18bp之间;两个保守区之间的序列并不重要,但距离很关键。,2.转录过程(起始、延长、终止)起始:起始区在转录单位的启动子部位。启动子转录起始过程中,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开始转录DNA序列。由三部分组成,RNA聚合酶识别序列、RNA聚合酶结合序列和解链并开始转录位点。,全酶-启动子形成闭合二重复合体;闭合复合体转变为开放复合体;整合进最初两个核苷酸,形成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三重复合体;在酶不需要移动时,即可加入9个核苷酸,但在加入核苷酸过程中,随时可能释放RNA;起始成功后,释放出亚基。,转录的起始,RNA聚合酶结合在DNA上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尺蠖模型,起始,终止,延长,终止子(terminator):终止RNA合成反应所需的DNA序列;在转录结束的位点,提供终止信号。RNA合成的终止实际依赖于已转录的RNA序列。一些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因子可阻止终止事件的发生(反终止,antitermination)。终止被用于控制基因表达。,RNA合成的终止,(1)不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intrinsicterminators),合成的RNA尾部的序列特征:1、二重对称的序列形成发卡结构;在发卡结构的茎基部富含G-C对;发卡结构可减缓或暂停合成;2、尾部有约6个连续的U;连续的A-U对使杂交链更容易分离。,(2)依赖因子的终止,:六聚体,每个亚基46kD;具依赖RNA的ATP酶活性;在E.coli中可结合于自由RNA链,并沿RNA链移动;,序列特征:有一富含C而少G的序列,先结合于RNA链上;沿RNA链移动;RNA聚合酶在终止子处暂停;因子追上聚合酶并使之解离,并拆分RNA-DNA杂交链。,3、真核生物RNA的合成,(1)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II:转录mRNA;RNA聚合酶III:转录tRNA。起始需要辅助因子,但随后不需要。与原核生物相反,真核生物中由辅助因子识别启动子(?),(2)真核生物的启动子,1)RNA聚合酶I只有一种启动子。含两个结合位点:核心启动子(corepromoter):-45+20,上游控制元件(upstreamcontrolelement,UCE):-180-107,帽子位点:即转录起始位点,碱基大多为A。TATAbox:位于RNA聚合酶II转录起点上游约-25bp处的保守的7碱基序列,绝大多数情况下全部是A-T碱基对,只有少数含有G-C。CAATbox:起点上游-75附近的小段保守序列。增强子(enhancer):可增强启动子效率的序列,可位于启动子上游或下游;可远距离作用。,2)RNA聚合酶II启动子,TATAbox,T82A97T93A85A83,CAATbox,GGCAATCT,3)RNA聚合酶III的启动子,转录5SRNA、tRNA和snRNA(smallnuclearRNA)基因;,5SRNA和tRNA的启动子在转录起点的下游。,三种类型的聚合酶III的启动子,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的上游。,(3)增强子(enhancer),除了启动子序列外,DNA分子中还有一种序列也与转录起始有关。这种序列能够提高转录频率,但它可能远离转录起始位点,在转录位点的上游或下游,这种序列叫增强子。增强子与启动子一样,也是由不同的组件构成的。增强子可以在RNA聚合酶转录的基因中出现,也可以在RNA聚合酶转录的基因中出现。,(4)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RNA聚合酶在转录时需要一些辅助蛋白质因子即转录因子,这些因子和酶一起构成一个转录结构,识别特定的启动子序列。,10.6RNA剪接和加工,大多数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不连续基因,内元与编码序列一起被转录。因此mRNA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量很大的前体,分子大小极不均一。这些高分子量、不均一的核内RNA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nuclearRNA,hnRNA).hnRNA经加工和选择性拼接,产生有功能的成熟的mRNA,释放到细胞质中。,细胞核内的RNA平均长度比mRNA大得多,且长短差异大,称为核不均一RNA(heterologousnuclearRNA,hnRNA)。hnRNA通常与蛋白质形成核蛋白颗粒,称为hnRNP。其中蛋白组分很多。,翻译,转录,末端修饰,剪接,RNA剪接、加工均发生于核内,三类剪接系统:高等真核生物中,外显子-内含子边界、位于内含子内的短的保守序列,由一复杂的核蛋白组成的剪接器复合体对其识别,并切除内含子。有两组不同的内含子可发生自我剪接。酵母核前体tRNA内含子的切除。除核前体tRNA外,RNA的剪接都通过酯基转移(transesterification)反应切除。,(一)核RNA剪接的模式内含子两端没有长的同源或互补序列,但有极短的保守的共有序列,左端(上游)为GT,右端(下游)为AG。这一现象称为GT-AG规则。在RNA中则为GU-AG。,左端的位点也叫供体位点(donorsite)或者5,右端也叫受体位点(acceptorsite)或者3。,一、核RNA的剪接,原则上5可以和任何3位点进行剪接。,剪接位点是通用的;剪接器无组织特异性。,内含子切除存在优先途径,原初转录物,缺少内含子5、6,缺少内含子4、5、6、7,只有内含子3,mRNA,剪接的第一步,是内含子5端与上游外显子之间断裂;5端与内含子中靠近3端的一A残基2-OH形成一索套形中间产物;A所在位点称为分支位点(branchsite);第二步,在3位点切割,释放出内含子,连接两个外显子。,索套(lariat)结构,两步反应都通过酯基转移(transesterification)进行,分支位点A残基2-OH攻击5位点,上游外显子3-OH攻击3位点,(二)剪接体(spliceosome),剪接器含蛋白与核内小RNA,称为snRNA(核内小RNA,smallnuclearRNA),大小为100300(高等真核生物)或者1001000(yeast).以核蛋白形式存在。该核蛋白称为snRNPs.scRNA(胞质内小RNA,smallcytoplasmicRNA),其形成的核蛋白称为scRNPs.snoRNA(核仁小RNA,smallnucleolusRNA):参与rRNA加工。,snRNP与其它蛋白形成剪接体(spliceosome)。参与剪接的snRNA都很保守,参与剪接的snRNA为U1,U2,U4,U5,U6。每个snRNP含一个snRNA和多个蛋白,其结构核心都有一组8个蛋白。除U6外,都含有保守序列PuAU3-6GPu。snRNA的功能:参与核蛋白复合体的结构构建;通过与靶位点RNA或在sn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来执行剪接功能。,U1snRNA可直接与内含子5位点配对,这是为剪接所必须的。,剪接体的组装和剪接过程,E复合体,A复合体,B1复合体,B2复合体,C1复合体,C2复合体,5ofIntron剪切与lariat的形成同步,3ofintron剪切与lariat切除,exons连接同步,spliceosome解体与lariat降解同步,Cut-ligate,U6与U4、U2通过碱基配对相互作用,由于U4和U2都是通过与U6的同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进行作用,因此U6/U4和U6/U2不能相容。,二、自我剪接的RNA,核酶(ribozyme):通指具有催化活性的RNA。核酶P是一核蛋白,只一条与蛋白结合的RNA。RNA具有催化tRNA切割的功能;而蛋白的功能是间接的,可能是维持RNA的结构。拟病毒类小RNA可进行自切割反应。尽管是分子内反应,也可分为催化部分和底物部分。I类和II类内含子具有把自己从前体mRNA中剪接出的能力。,一类内含子(GroupI),35SRNA在体外可自发剪接,内含子剪下为线型,然后进一步环化。,这一反应只需一种二价阳离子和鸟苷酸(GNP);GNP必须具自由3-OH。,出现于低等真核生物四膜虫核内编码rRNA的基因。在真菌线粒体中很普遍。也存在于噬菌体T4和细菌中。这类内含子具有自我剪接(self-splicing/autosplicing)的能力。,GNP的3-OH攻击内含子5端,形成G-内含子,和外显子部分;分离的外显子3-OH攻击下一个外显子的5端;释放的内含子3-OH攻击自身5端15碱基处。,反应通过三步酯基转移反应进行。,线型L19RNA可催化寡聚胞苷酸(C5)延长,具有9个配对区(双螺旋区),其中P4、P7比较保守;P3、P4、P6、P7形成内含子的“核心”,是可进行具催化反应的最小区域;P1包括一段外显子,称为IGS(internalguidesequence)。,I类内含子的一般二级结构,II类内含子的domain5和domain6的结构,类似于和核RNA内含子剪接体中U6-U2及U2-内含子配对形成的结构。,(II类内含子),(核RNA内含子剪接体),二类(groupII)内含子的剪接,三类内含子剪接模式的比较,核RNA内含子和II类内含子的剪接很相似:靠近3剪接位点的一A的2-OH攻击内含子5末端,形成索套(lariat)中间体。,都是通过酯基转移反应进行;,三、酵母tRNA的剪接,前面的剪接反应是依赖于一些短的保守序列,转酯反应与连接反应同时进行。在酵母tRNA的剪接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机制,链的断裂与连接是两个独立的反应。,tRNA的剪接与成熟(真核生物),pP,四、RNA的末端修饰,(一)mRNA的5端修饰,1、加帽,在磷酸酶的作用下,将5-端的磷酸基水解,然后再加上鸟苷三磷酸,形成GpppN的结构,再对G进行甲基化。新加的G以反方向与5连接,这一结构称为帽子(cap)结构,55Gppp+pppApNpNp.55GpppApNpNp.+pp+p,2、甲基化,只在末端G的7位甲基化的帽子称为帽子0(cap0),写作m7GpppX;,若第二个核苷酸2-OH甲基化,则称为帽子1(cap1),写作m7GpppXm;,若第三个核苷酸2-OH甲基化,则称为帽子2(cap2),写作m7GpppXmpYm。,mRNA3末端的产生,PolI和polIII在特定的位点终止合成,(二)RNA的3末端修饰,PolII无特定终止位点?,PolII无特定终止位点,3-OH末端通过在特定位点切割后加上poly(A)来形成。末端的AAUAAA序列作为切割和添加poly(A)的位点的信号。,产生正确的末端结构需要核酸内切酶(由CFI和CFII组成)切割RNA;特异组分(CPSF)识别AAUAAA序列;激发因子CstF,结合在切割位点下游一富含G-U的序列。poly(A)聚合酶(PAP)合成poly(A)尾部;,五、RNA编辑,RNA编辑(RNAediting)是指在RNA水平改变遗传信息的加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时mRNA的单个碱基可被替代,从而改变编码的蛋白序列。在锥虫线粒体中,几个基因中可被系统地添加或删除。,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基因在动物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CU转变通过脱氨反应进行,由脱氨酶催化。,细胞色素氧化酶II蛋白的序列与其基因相比,发生了移码(frameshift)。移码是通过在移码位点附近插入4个U形成。,T.brucei的coxIIIgene在转录后大规模的RNA编辑:插入大量碱基U,也删除了部分碱基U。,U-OH,U,U,U,U,P,U,U,U,U,U,OH,U-OH,U,U,U,U,寡聚U的添加,1.rRNA加工(1)剪接:如原核细胞rRNA前体的加工,(2)修饰:主要是甲基化,2.tRNA的加工(1)剪切,(2)修饰:3加CCA。剪切加工后,全部的真核tRNA和原核细胞中一大类tRNA无3端的CCA,需要在修饰加工中加上。,其它修饰:如还原、糖苷键移位、甲基化等。,10.7蛋白质合成,1.mRNA携带有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1)结构:引导序列(5端),拖尾序列(3端)编码序列(中间),可直接指导肽链合成。,真核细胞mRNA特点:5端有帽子结构,3端有尾巴。,一、蛋白质合成体系,真核细胞mRNA的编码序列只指导一条肽链的合成,称为单顺反子mRNA。,原核细胞mRNA的编码序列可指导几条肽链的合成,称为多顺反子mRNA。,(2)遗传密码(geneticcode)mRNA编码区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对应方式。,遗传密码表,有义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61个无义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即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起始密码子:作为翻译起始信号的密码子。AUG(GUG),(1)无间断性。密码阅读方向5-3,密码之间无间隔。移码突变(frameshiftmutation):由某一个核苷酸漏读、重读或者编码区插入、删除一个核苷酸就会使该处之后的读码发生错误而引起的突变。,(2)简并性(degeneracy)。一个氨基酸有一个以上密码子的现象。意义:加强翻译的准确性。ACUACCGUAGUGCCCCCU苏苏缬缬脯脯,(3)变偶性(wobble)。指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碱基配对时,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不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的现象。,意义:保证翻译的速度密码的第三个碱基与反密码结合的不专一性,说明它们之间的碱基配对是松散的,可保证蛋白质合成时tRNA从密码子上迅速离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如果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发生突变,依然能保证翻译的肽链不变。,线粒体与一般生物遗传密码含义的区别,(4)通用性。所有生物的遗传密码都是通用的。但是相对通用性,不是绝对通用性。即有少部分生物(如红色面包霉)或细胞器(如线粒体)具有另外的遗传密码。,16SrRNA21种蛋白质,23SrRNA5SrRNA34种蛋白质,18SrRNA33种蛋白质,28SrRNA5SrRNA5.8SrRNA49种蛋白质,大肠杆菌核糖体,真核细胞核糖体,(1)组成与结构,2、核糖体,(2)功能位点,氨基酸臂功能:结合氨基酸,TC环,额外环(可变环),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位于tRNA反密码环可与mRNA的密码子碱基配对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1)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tRNA携带的是甲硫氨酸(Met)。表示:tRNAiMet,原核细胞:tRNA携带的是甲酰甲硫氨酸(fMet)。表示:tRNAfMet,(2)氨基酸的活化,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识别一种氨基酸和相应的tRNA,二、大肠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始密码子AUGSD(Shine-Dalgasrno)序列:位于起始密码上游(5端方向)10个核苷酸左右,可与16SrRNA3端的核苷酸序列互补,1.肽链合成的起始,(1)起始信号,(2)起始复合体的形成,70S起始复合物,(1)进位正确的氨酰-tRNA进入A位的过程。该过程需要Tu、Ts两个因子和GTP参与。,2.延长,Tu-Ts循环,进入A位,(2)转肽,(3)移位,3.终止,肽基转移酶催化性质由转肽变为水解,细胞核,细胞质,多核糖体循环,一些蛋白可自发形成成熟的构象。可通过变性-复性来检验蛋白的这一能力。可自发复性的能力称为自组装。能自组装的蛋白可从其它构象通过折叠或再折叠转变为活性构象。其它蛋白不能自发折叠,而是通过分子伴侣(chaperone)的帮助获得正确的结构。分子伴侣是介导靶蛋白只形成可能构象之一,以使其正确折叠的一种蛋白。作用通过防止形成错误构象,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