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水电站.ppt_第1页
溪洛渡水电站.ppt_第2页
溪洛渡水电站.ppt_第3页
溪洛渡水电站.ppt_第4页
溪洛渡水电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溪洛渡水电站,一、基本情况,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巨型水电站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下游河段开发规划中的第3个梯级,也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推荐的金沙江开发第一期工程之一。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并可为下游电站进行梯级补偿。装机容量与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相当,总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三,为571.2亿千瓦时,相当于三个半葛洲坝,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主要供电华东、华中地区,兼顾川、滇两省用电需要,是金沙江“西电东送”距离最近的骨干电源之一,也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枢纽工程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78米,正常蓄水位600米,总库容115.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4.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571.2亿度,工程静态投资459.28亿元,总投资792.34亿元。工程可行性设计2001年12月完成,于今年6月18日通过国家计委主持技术论证,正等待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立项建设。地处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段,二、地质及水文方面的几大问题,溪洛渡导流洞山体岩石多为致密状玄武岩和角烁溶岩,围岩受到风化卸荷作用的影响,岩体结构完整性差,多为III类或IV类危岩,局部有V类危岩。另外一个问题是大断面跨度导致的支护困难。溪洛渡导流洞间岩壁也比较薄弱,稳固性差。两岸各3条导流洞,其间4道岩壁,岩壁最薄处只有16米,也就是导流洞断面跨度的一半左右,而一般来说,导流洞间岩壁的厚度为导流洞断面跨度的1.5倍左右,很少小于导流洞断面跨度。,三、解决的办法,采用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措施和超前预固结灌浆技术预加固围岩,然后再进行控制爆破开挖。使用了自进式锚杆、预应力锚杆、挂网、喷混合超前预固结灌浆等几乎所有的支护技术,并对支护技术进行了组合优化,达到了预期效果。采取了岩壁对穿锚筋装和内锚等技术手段。,四、导流的特点,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高山峡谷之中,施工导流流量大,导流时段长,导流建筑物规模大。,上游围堰高78.0m,下游围堰高52.0m,围堰工程规模巨大,使用年限较长,尤其是导流工程失事将直接影响工程发电工期,损失巨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经综合分析确定导流建筑物级别为级。溪洛渡水电站导流建筑物特性见表1。,五、导流标准,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枢纽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右岸地下厂房、泄洪隧洞等建筑物组成,电站装机12600MW,正常蓄水位高程600.00m,坝顶高程610.00m,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78.0m,库容115.70亿m3。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和防洪标准GB50201-94,枢纽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级别为级。,5.1、初期导流标准,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土石围堰。对于土石类导流建筑物,相应的导流标准为洪水重现期5020年。鉴于本工程的水文资料实测年限长达53年,实测年最大洪水流量接近30年一遇标准,且30年、50年标准对应的围堰工程规模、施工强度和投资均差异不大。结合初期导流标准风险决策分析及溃堰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溪洛渡水电站的工程规模和发电效益,为确保电站的发电工期,选择初期导流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的设计流量为32000m3/s。,5.2、后期导流标准,根据坝体施工进度,2011年汛前坝体最低浇筑高程478.00m,接缝灌浆高程439.00m,2012年汛前坝体最低浇筑高程535.00m,接缝灌浆高程499.00m,均已超过上游围堰顶高程436.00m,坝体具备挡水条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中“坝体施工期临时渡汛洪水标准”,439.00m、499.00m高程对应的库容均大于1.0亿m3,故本阶段选择2011年、2012年汛期坝体临时渡汛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34800m3/s。,2013年汛前坝体最低浇筑高程601.00m,接缝灌浆高程586.00m,库容达90.8亿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并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5114-2000,鉴于16号导流洞和1、2、5、6号导流底孔均已下闸封堵,3、4号导流底孔已下闸,本工程第一批机组已发电,但大坝溢流表孔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故本阶段选择2013年渡汛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37600m3/s。,六、导流方案,坝址处河谷狭窄,两岸谷坡陡峻,河谷断面呈基本对称的窄“U”形。河床覆盖层厚10.035.0m,坝基、坝肩均为坚硬完整的玄武岩。坝区河段径流峰高量大、历时长,枯水期河面宽90.0110.0m。水工枢纽布置方案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挡水、泄洪洞和坝体孔口联合泄流、左右岸地下厂房的布置方式。鉴于本工程规模巨大,其发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控制第一台机组发电的施工关键线路为大坝施工,大坝基坑工程量大,施工历时长,加之坝址所在河段河谷狭窄、岸坡陡峻,若采用枯期导流方式不仅导流布置困难、技术难度大,而且将推迟发电工期和总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