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ppt课件_第1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ppt课件_第2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ppt课件_第3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ppt课件_第4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2,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左尹帷幕风萧萧不胜杯杓B.偏袒粹火水蒸汽秋毫无犯C.濡染殒落敲竹杠优柔寡断D.箕踞渲泄双刃剑劳苦功高【解析】选A。B.粹淬,汽气;C.殒陨;D.渲宣。,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何厌之有(满足)尽失其度(常态)B.少假借之(原谅)自来谢项王(道歉)C.奉卮酒为寿(祝健康)诸郎中执兵(兵器)D.晋军函陵(驻扎)数目项王(科目)【解析】选D。D项中“目”为“用眼色暗示,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解析】选D。A项都是介词,引出对象。B项都是连词,表假设。C项都是表目的,“来”。D项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可译为“还是”;代词,指晋国。,4.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解析】选B。B项中“迟”,意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5.下列句子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沛公安在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解析】选C。C项与题干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D项为被动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亡:逃亡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杀死C.太子避席而请避:离开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解析】选B。“灭口”的意思为“消除借口”。,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解析】选D。A项动词,“到”助词,“的”;B项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C项副词,“才”副词,“竟然,居然”;D项均为介词,“因为”。,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3分)()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避席而请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A.B.C.D.【解析】选C。表现太子重义,表现太子对国事的焦虑。其他几项均表现太子对贤士的尊重礼待。,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子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解析】选B。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知道。,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3分)译文:_。(2)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3分)译文:_。(3)至其衰也,驽马先之。(2分)译文:_。,答案:(1)为何还要因为在秦国受凌辱的怨恨,就想去招惹秦国发怒呢?(注意“奈何”“见”“排”的意思)(2)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注意“委”“蹊”“振”的意思)(3)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注意“衰”“先”的意思),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军B.劳师以袭远劳:辛苦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辞:拒绝【解析】选B。应为“使辛苦”。,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夜缒而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B.焉用亡郑以陪邻余收尔骨焉C.吾其还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D.是寡人之过也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解析】选D。都是助词“的”。A项前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B项前一个“焉”是副词,译为“怎么”,后一个为语气助词。C项前一个“其”是助词,表商量的语气,后一个“其”为助词,表反问语气。,13.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失其所与,不知D.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解析】选C。都是判断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是省略句。,14.下列对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和蹇叔都是为了国家而抛弃个人恩怨和利益的爱国者;而秦穆公无论是从郑退兵还是潜师袭郑,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本国利益,正可谓“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一个“犹”字,写出了烛之武对郑伯以前不重视自己的不满,微言大义,体现了“春秋笔法”。,C.蹇叔劝谏委婉却深谋远虑,哭师直白却满腔愤怒;秦穆公利欲熏心、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与两年前烛之武“退秦师”时的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判若两人。D.两段文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语言富有个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古代记叙散文的永恒魅力。【解析】选C。蹇叔劝谏时语言比较直白,秦穆公袭郑并非目光短浅,两年前烛之武“退秦师”时,他并非虚怀若谷、见贤思齐。,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译文:_(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4分)译文:_,答案:(1)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2)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嫚而侮人嫚:轻慢B.填国家,抚百姓填:填充C.舜目盖重瞳子重:双、两个D.羽岂其苗裔邪苗裔:后代【解析】选B。“填”通“镇”(zhn),安定。,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帝乃西都洛阳/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B.项羽仁而敬人/放逐义帝而自立C.此所以为我禽也/为天下笑D.皆言其情/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解析】选A。第一个“乃”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却”“竟然”。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并列;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D项都是代词,“自己”。,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关涉对项羽失败原因的一组是(3分)()陛下嫚而侮人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A.B.C.D.【解析】选B。是说刘邦的缺点,并非说项羽。虽说项羽,但是说他有双瞳孔和兴起得突然,与失败原因无关。,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以武力经营天下,才“身死东城”;而高起、王陵认为项羽妒贤嫉能,赏罚不公,“所以失天下”。B.从刘邦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的观点:他认为项羽不会用人,所以才“为我禽也”,最终失去天下。C.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和司马迁的看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认为项羽没有像自己用子房、萧何、韩信那样用好范增;后者认为项羽不该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与用人无关。,D.刘邦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比如高起、王陵就说到了其一点“嫚而侮人”;而项羽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仁而敬人”等。【解析】选C。对文意的理解错误,司马迁并没有表达这种观点,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说。,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4分)译文:_(2)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4分)译文:_,答案:(1)谈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注意“填”“抚”“给”“绝”的意思)(2)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子。难道项羽是舜的后代么?怎么兴起得这么突然呢?(注意“岂”“苗裔”“暴”的意思),三、语言运用(15分)21.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根据文意,另举事例;句式与画线句相同。(5分)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反之,则能走向成功。项羽刚愎自用,蒋干自作聪明,不都害己误国吗?_答案:刘邦从谏如流,唐太宗“三镜”照身,不都利己利国吗?,2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图书目录”下定义。(5分)图书目录是一种工具书这种工具书供人们查找图书时使用图书目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的它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答:_答案:图书目录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供人们查找图书时使用的工具书。(兼顾内容要点和逻辑顺序),23.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另写两个句子。(5分)大自然每天都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含羞草默默地收拢叶片,那是在教我们切莫张扬!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答:_答案: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任选两个句子即可),四、写作表达(5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世界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的伟大。物质世界是这样,精神世界何尝不是这样。给予精神支点,人才能够充分地伟大,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敢设想:没有精神,精神没有支点,人类会是怎样?请以“精神支点”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精神支点”,或许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如材料所说,给予精神支点,人才能够充分地伟大,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这个文题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但要写出耳目一新之作也并非易事。因此,应根据词的意义,充分地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来进行写作。假如你要写记叙文,你不妨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来表现“精神支点”在人物中所起的作用。当然,这个人物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