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ppt_第1页
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ppt_第2页
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ppt_第3页
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ppt_第4页
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要求,一、理解自然光和线偏振光,了解光的其他偏振态;,二、理解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斯定律;,三、了解双折射现象,了解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四、了解偏振光的干涉、人为双折射。,15-1自然光偏振光,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组成的平面,光矢量E的振动方向对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结论: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偏振:,偏振态:,振动面:,光矢量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振动状态,一、自然光及其特点,没有优势方向,自然光的分解,光矢量具有环绕传播方向的对称性,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没有优势方向;,2.各方向的光矢量振幅相等;,3.可用一对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振幅相等的光矢量表示。,自然光的表示方法:,“”表示光振动纸面;,二、线偏振光,线偏振光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只含某一个固定振动方向的光。,线偏振光的表示方法:,简称:偏振光,亦称:完全偏振光,平面偏振光,三、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的分解,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可分解为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独立的、振幅不等的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的表示方法:,纸面的光振动较强,纸面的光振动较强,某振动方向占优势的光,四、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光矢量在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椭圆偏振光,左旋光,右旋光,端点的轨迹是圆的光。,以一定角频率旋转,且光矢量,光矢量在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端点的轨迹是椭圆的光。,以一定角频率旋转,且光矢量,五、获得偏振光的方法,1.利用晶体的二向色性;,二向色性吸收一个方向光振动而透过另一个方向光振动的特性,2.利用自然光在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3.利用晶体的双折射;,4.利用分子散射;,5.利用新型激光。,15-2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一、起偏和检偏,1.起偏:使自然光或非偏振光变成线偏振光。,2.检偏:检验入射光的偏振性。,利用晶体的二向色性,4.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透过偏振片的光振动方向,3.偏振片:,制成的透明薄片,光强I不变,是什么光?,光强I变,有消光是什么光?,光强I变,无消光是什么光?,5.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方法,起偏,检偏,偏振片既可作起偏器又可作检偏器。,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偏振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发生变化,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光强为零,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平行,光强最大,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自然光通过旋转的检偏器,光强不变,二、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1809),I出射线偏振光强度,I0入射线偏振光强度,入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15-1),I0,I1,I0,I2=?,讲义P.326习题15-1,例:,15-3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一、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部分偏振光,反射光:入射面的成份多于成份;,(随i变化),部分偏振光,二、布儒斯特定律,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与入射角有关,当入射角等于某一特定值i0时,,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称起偏振角或布儒斯特角。,布儒斯特定律自然光从折射率为n1的介质射向折射,率为n2的介质的界面,当入射角i满足,成为振动方向入射面的完全偏振光。,2.说明:,自然光以i0入射时,折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其光振动仍为入射面的成份多于入射面的成份,其强度比反射光更强。),(15-2)时,,反射光,入射角为i0时,反射光折射光;反之,当反射光折射光,时,入射角一定是i0,反射光一定是完全偏振光。,光从真空(或空气)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界面上时,,起偏角i0满足:,例:玻璃n=1.50,,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偏振光,三、布儒斯特定律的应用,1.反射起偏和检偏,2.透射起偏,15-4光的双折射,一、双折射现象,对于各向异性晶体,一束光射入晶体后,可观察到有,寻常光(简称o光),非常光(简称e光),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1.寻常光和非常光,遵守折射定律,不遵守折射定律,两束折射光的现象。,2.o光和e光的特点,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在各向异性的晶体内,o光沿各方向的传播速度相等,e光沿各方向的传播速度不同。,结论:,o光在入射面内,,e光一般不在入射面内,,i=0时,r可不为0。,i=0时,r=0。,常量,,常量,,光,光,当方解石晶体旋转时,o光不动,e光围绕o光旋转,双折射,纸面,方解石晶体,光,光,双折射,纸面,方解石晶体,当方解石晶体旋转时,o光不动,e光围绕o光旋转,光,光,双折射,纸面,方解石晶体,当方解石晶体旋转时,o光不动,e光围绕o光旋转,光,光,双折射,纸面,方解石晶体,当方解石晶体旋转时,o光不动,e光围绕o光旋转,二、光轴主平面,1.光轴当光在晶体内沿某个特殊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该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例:方解石(CaCO3),2.光轴的特点:,光轴是一特殊的“方向”,不是一条直线,凡平行于此方向的直线均为光轴。,沿光轴方向ve=vo。,3.单轴晶体和双轴晶体,单轴晶体只有一个光轴方向的晶体,双轴晶体有两个光轴方向的晶体,例:方解石,石英,冰,例:云母,硫磺,蓝宝石,4.主截面光轴与晶面法线构成的平面,o光的振动面于o光的主平面,,e光的振动面于e光的主平面;,当光轴方向入射面时,o光主平面与e光主平面重合。,5.主平面晶体中的光线与光轴构成的平面,o光的子波波面是球面;,三、单轴晶体中o光和e光的子波波面,1.o光和e光在晶体内形成的子波波面,e光的子波波面是椭球面。,由于沿光轴方向e光和o光的速率相等,所以两种波面在光轴方向相切。,e光与o光的速率在光轴的方向上相差最大。,2.正晶体和负晶体,正晶体:,负晶体:,例:石英,例:方解石,椭球面在球面内,椭球面在球面外,以负晶体方解石为例,光轴晶体表面,自然光入射:,光轴晶体表面且入射面,自然光斜入射:,3.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光轴与晶体表面斜交,自然光入射:,此时e光波面不与波线垂直,且i=0,ro=0,re0,尼科耳棱镜既可作起偏器,又可作检偏器。,四、尼科耳棱镜,五、四分之一波片和二分之一波片,1.波片厚度均匀且光轴表面的晶体薄片,2.波片的特点,光轴波片表面;,厚度d满足一定的关系。,主截面波片表面;,一般用CaCO3制成,振动方向与光轴方向的夹角为的线偏振光进入波片时,,分解为相位相同的o光、e光,二者传播方相相同但传播速度,不同,传播距离d,从波片出射时产生了光程差和相位差。,e光,O光,3.线偏振光透过波片时o、e光的光程差和相位差:,光程差:,相位差:,4.四分之一波片,满足的波片,(1)偏振光通过/4波片射出的偏振态由入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的夹角确定。当=0或90时,出射光为线偏振光;当=45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为其他值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4波片的特点:,(3)/4波片的最小厚度满足:,(2)椭圆或圆偏振光经/4波片后,可变为线偏振光。,5.二分之一波片,满足的波片。,/2波片的特点:,(1)一束线偏振光通过/2波片后,,转过2角。,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振动方向,6.说明:,/4波片和/2波片是对给定波长的光而言;,自然光经过波片出射后仍为自然光;,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平行或垂直波片光轴(即,)出射光仍为原振动方向的线偏振光。,(自然光进入波片时分成的o、e光无固定的相位差),(2)/2波片的最小厚度满足:,7.波片的应用,/4波片可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性质,使线偏振光变为圆,或椭圆偏振光等,亦可鉴别自然光、圆或椭圆偏振光;,/2波片不改变偏振光性质,改变其振动方向;,用于偏振光的干涉等。,例:,15-5偏振光的干涉,单色自然光经P1后成为线偏振光,通过C后,又成为两束相互垂直的不相干的线偏振光,再经P2后,成为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相位差恒定的相干光,可产生偏振光的干涉。,振幅分别为:,两束光在晶体C中产生的相位差:,通过C产生o光、e光,,通过P2后两束光的振幅分别为:,由于E1o与E2e方向相反,产生附加相位差,说明:在偏振光干涉中(1)对一定波长的入射光来说,屏幕上的明暗由晶体厚度d决定;(2)用白光进行实验时,在晶体中厚度均匀的情况下,屏上出现一定色彩合成的混合色,这称为显色偏振。,波动光学习题课,一、基本概念和规律,1.杨氏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2.薄膜干涉,3.入射光垂直照射空气中的介质薄膜(),4.辟尖干涉,相邻明(或暗)纹对应的膜厚之差,相邻条纹间距,(空气劈尖:各式中),5.牛顿环半径,6.迈克尔逊干涉仪,7.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各级暗纹到屏中央的距离,9.光栅衍射,垂直入射:,斜入射:,缺级:,10.X射线衍射的布喇格公式,11.马吕斯定律,12.布儒斯特定律,13.双折射、o光、e光、光轴,14.波片,/2波片,/4波片,作用:,可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性质,使线偏振光变为圆或椭圆,偏振光等,亦可鉴别自然光、圆或椭圆偏振光。,二、课堂例题,第十三章波动光学补充内容,11.旋光现象及电磁场的光效应,一.旋光现象,.,线偏振光,M,N,R,当线偏振光通过某种透明物质,其振动面会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过一个角度,这种现象就是旋光现象.,使振动面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物质,具有旋光性,如石英晶体,松节油,糖溶液,酒石酸溶液等.,.,线偏振光,M,R,N,如图,M和N是透光方向正交的偏振片,R是旋光物质.,未插入旋光物质R前,单色自然光由于消光效应,视场为暗场;,插入旋光物质R后,视场由暗场变为亮场.若N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过一个角度,视场又重新变为暗场,这说明了透过旋光物质R的仍是偏振光,只是振动面旋转过一个角度.,实验表明:对于固体旋光物质,振动面旋转过的角度正比与光在旋光物质内传播的距离,可表示为:,=,式中是比例系数,称为物质的旋光率.物质的旋光率决定于物质自身的性质,还与温度和入射光波长有关.,对于液体旋光物质,振动面旋转过的角度除了与光在旋光物质内传播的距离有关,还与液体浓度c成正比,可表示为:,=c,在化学,化工,生物学上,常用上式测定液体浓度c.,实验若用白光入射,则在N后不同方向观测到彩色视场,称为旋光色散,因为物质的旋光率与入射光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振动面旋转过的角度不同.,实验还表明:不同旋光物质可使偏振光的振动面以不同方向旋转.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去,振动面顺时针旋转的称为右旋;否则称为左旋.,二.磁致旋光效应(略),三.电光效应(略),12.光的吸收,色散,散射,一.光的吸收,光的吸收:光波在物质中传播时,其一部分能量变为物质的内能,此现象称为光的吸收.,任何物质都会有光的吸收,不同物质的吸收程度不同.,1.物质对光吸收的一般规律,令一束单色平行光在某种均匀物质中沿X方向传播,若通过厚度为dx的薄层,光的强度由II-dI,实验表明:光强度的减小量-dI,与光强度I成正比,与通过的物质厚度dx成正比,有,-dI=Idx,式中是比例系数,称为物质对此单色光的吸收系数.,若在x=0处的光强度为I0,则,通过的物质厚度为x时,光强度:,此式两边积分,得,这个规律称为朗伯定律: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随光进入物质的深度的增加,光的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朗伯定律反映了光与物质的线性相互作用,比例系数是一个与光强无关的量,故光吸收是线性吸收.对一般光源,朗伯定律精确反映了物质对光的吸收.但对激光光束,光吸收是非线性吸收,朗伯定律不再适用.,液体对光的吸收,与溶液浓度有关.实验表明:透明液体中的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与溶液浓度C成正比,即,=AC,于是朗伯定律可表示为:,式中A是与溶液浓度C无关的常量,上式称为比尔定律.,根据比尔定律,可由被吸收的光强测定溶液浓度C,这就是,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比尔定律的应用范围:,溶液浓度不能过大,溶剤分子的光吸收,不受溶液其他情况的影响.否则,比尔定律不再成立.,2.选择吸收和吸收光谱,只有真空对光是无吸收完全透明的,所有物质对光是都有不同程度地吸收.光吸收可分为两种情况:,普遍吸收:光吸收与光波长无关,称为普遍吸收.,选择吸收:光吸收与光波长有关,对某些光波长的光吸收强烈.,在普遍吸收下,物质对光的吸收很小,光通过物质时,只改变光,强,不改变颜色.,在选择吸收时,物质对光的吸收很大,且随光波长的不同,光强发生明显变化.当对白光进行选择吸收时,通过后会变为彩色光.,有趣的是,所有物质都不会在整个电磁波谱波段只表现为普遍吸收.比如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为普遍吸收,则在红外光范围或紫外光范围表现为选择吸收.,例如地球大气层对可见光和光波长为300nm以上的紫外光进行普遍吸收,而在红外光范围或光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光表现为选择吸收.可由吸收光谱测出.,H,G,F,E,D,C,B,A,/nm,700,600,500,400,700,600,500,400,A,B,C,D,E,F,G,H,太阳附近大气层的暗线吸收光谱,图中对应太阳大气中吸收元素较多的有:,氢:C线,F线,氧:A线,B线,氦:D3线,钠:D1线,D2线,铁:E2线,G线,钙:H线,对太阳大气吸收光谱的分析,可判断太阳大气的物质组成.,/nm,二.光的色散,色散:光在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随波长而改变的现象,称为色散.,物质的折射率n可表示为:,n=c/v,式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色散现象也表现为物质的折射率随波长而变化,可表示为:,n=f(),上式中表示的关系曲线,即物质的折射率随波长改变的曲线,称为色散曲线.,物质的折射率n随波长改变的情况,常用色散率dn/d表示.,物质的色散有正常色散;反常色散的区别.,正常色散:在普遍吸收波段内,物质表现为正常色散.,反常色散:在选择吸收波段内及附近,物质表现为反常色散.,正常色散的规律:符合科希公式:,式中A,B,C为由物质性质决定的常数,若只取前两项,色散率可表示为:,正常色散的色散曲线:(示意图),/nm,n,正常色散:,物质的折射率n,色散率dn/d随波长增加而减小.,反常色散:在选择吸收波段内及附近,物质的折射率n,色散率dn/d随波长增加而减小的程度比科希公式预测的结果快得多,称为反常色散.,三.光的散射,光的散射:在物质中存在不均匀团块,当光进入物质,使光偏离入射方向,向四面八方散开,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光的散射会使光通过物质后的光强度发生改变,若同时考虑光的吸收和散射,光强度I可表示为:,式中为物质的散射系数.可把+称为消光系数.表示由于吸收和散射,通过物质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1.瑞利散射,对于光散射的研究表明:,引起光散射的不均匀团块的尺度不同,散射的的规律也不同.若把引起光散射的不均匀团块视为半径为a的球形颗粒,入射光的波长,则当,a/0.3时,光散射遵从瑞利散射定律,即散射光强与4成反比.当,a/数值较大时,散射光强与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