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要点_第1页
从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要点_第2页
从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要点_第3页
从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要点_第4页
从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心理学结业论文从人们对图书馆自习室心理需求浅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设计要点马可(20094426) 朱家亮(20094443) 郭文乐(20094444)(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本文以合肥高校图书馆自习室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图书馆自习室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寻找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心理物理因素,然后对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提供设计要点方面的参考。我们在研究学生对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时,先用实地访谈的形式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影响因素。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结合统计学方法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归纳,寻找学生对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不足点,然后提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使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关键词:图书馆 自习室 心理需求 环境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self-studying rooms in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in Hefei, trying to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find physical and mental factor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space. On accounting of this, a referrence wil be provided for the designing of self-studying rooms. When researching on students needs for the space environment, we firstly interviewed them so to get all the possible factors. then questionnaires were allocated. Statistics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 after locating the needs and disadvantages, we provided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designing plan, so to meet the students mental needs.Key Words:Libraries Self-studying rooms Mental needs Environmental design0.引言0.1 调研背景随着高校的扩招,各大高校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与之相建立的是各类型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优质的读者服务、丰富的文献资源、宜人的学习阅览环境吸引着众多孜孜不倦的学子。图书馆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流聚集的重要场所,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研究对图书馆发展建设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使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更加舒适和人性化,以更好地为图书馆使用者提供服务然而当前国内大学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不足人意,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空间是学生在图书馆的主要学习空间之一,一般情况下包括借阅室、阅览室以及完全开放的自习室等,这些都是学生自习的空间,这些空间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0.2 图书馆自习与专业教室自习比较 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皆可进入学习,因而个体在学习时面对的往往是素不相识者,在陌生人面前,个体往往表现为自律的增强,以维护安静的公共秩序,避免动作过大导致响引起他人的不满。因此,个体安于纪律,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进而使得学习效率趋于或高于平常状态。而个体在专业教室学习时,自律性差,对自身纪律要求低,学习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专业教室是个体经常性的学习场所,同学彼此熟悉,个体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往往不需要顾虑太多个人行为对同学的影响。学生注意力被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图书馆自习的记忆效率比专业教室高,这提醒我们应积极运用图书馆自习室的优点,为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提供更优越环境,因此,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1. 问卷设计1.1研究目的此次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全面、科学、深入地分析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不利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的本质及其可循的规律是什么?此次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实地访谈,然后是问卷调查,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经常去大学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对选择自习室以及自习室内部座位时所考虑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对于经常使用图书馆自习室的大多数同学而言,他们对自习室有一个相对比较深的了解,所以他们对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质量。所以深入研究经常在图书馆自习室学习的人群对图书馆自习室的环境评价有着现实意义和价值,从而为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启示和帮助。1.2问卷设计我们的调查分两次,首先我们先进行实地访谈,要求被调查者尽可能全面地写出“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因素”。为减少误差的发生,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误导,我们要求被调查者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而非不利因素。同时,在第一轮调查结束后,参考相关书籍资料,寻找遗漏的影响因素,力争做到缜密。通过实地访谈以及查阅相关书籍的方法,我们获得了相当量的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因素,在分析比较之后,我们剔除了重复的因素,最后得到21个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因素,然后将他们随机排列,采用五分制进行打分,以此制定调查问卷表格。1.3受试者情况由于此次研究是描述空间环境相关量的调查,对于一般非建筑学领域专业的被测对象,在对空间环境的描述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差别和局限,而我们研究的目的并不侧重由于行业或性别的差别而产生认识上的差异,故我们选定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受试者主要是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在校大学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老校区在校大学生;安徽农业大学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调查对象。1.4发放问卷情况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其中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建艺学院学生80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院60名;安徽农业大学建筑学院60名。2问卷统计结果2.1问卷说明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从外界景观、照明、空间感、方位感、色彩、空气质量、配套设施、声音八个方面展开的21个问题,并对这21个问题按照关注程度进行打分,利用5分制,关注程度越高分数越高,与之相反,分数越低。在问卷后半部分,让被调查者对这八项进行排序,以利于检验综合评比与分别评比结果的一致性。(1) F1:外界景观因子 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1对室外天气关注程度19四季景观变化对自习室和座位选择的影响程度13远眺时,视野宽广程度的影响程度21室外景观对自习的影响程度(2) F2:照明因子 序号具体内容序号具体内容7相对于垂直光源你对非垂直光源的选择程度18相对于人工光源你对自然光源(白天)的选择程度(3) F3:空间因子 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8开窗率对选择自习室的影响程度14相对于一面开窗,你对多面开窗自习室的选择程度10在开窗形式中,相对于非落地窗你对落地窗的选择程度16空间狭窄,行动受限制对你选择自习室的影响程11环境压抑对选择自习室的影响程度(4) F4:方位因子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4相对于靠近走道的位子,你对远离走道位置的选择程度20你对靠窗位置的选择程度(5) F5:色彩因子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12相对于地面铺装冷色调,你对暖色调的选择程度15相对于桌椅冷色调,你对桌椅暖色调的选择程度(6) F6:空气质量因子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6通风质量对你选择自习室的影响程度17空气质量对你选择自习室的影响程度(7) F7:配套设施因子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2对空调的需要程度9对插座的需要程度3对纸篓的需要程度(8) F8:声音因子序号 具体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5噪音对自习质量的干扰程度2.2问卷结果统计 表1通过对收集的187份问卷中的第一部分项目进行统计求平均数,绘制出其柱形图(如表1) 。表2 通过问卷第二部分试题统计出的八个因子的平均排序,然后将其转换成五分制,最后再将分值与影响程度相统一。其数学模型为:设某影响因子的排序平均值为x,因子影响程度值为y。 则转为五分制后该因子在所有因子中的得分为5x/8 因为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与分值成反比 所以最终该因子的影响程度得分为5-5x/8 即:y=5-5x/8根据此数学模型对问卷第二部分的排序得分进行计算,得出每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值,然后将每个因子影响程度值与问卷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各个项目影响程度值相加,得出各个项目的综合评价值,并绘制柱状图(如表2)。表3表4为找出问卷调查出现的误差及验证调查成果的正确性、科学性及严谨性。我们针对问卷两个部分的得值,对其一致性进行验证。将表1和表2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进行对比,如表3。此表是反映各项目的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对比。然后利用问卷第一部分各项目的得分,求出各影响因子的平均得分,结合问卷第二部分的统计得分绘制出折线图,如表4。通过两折线图,我们可以得出无论从影响因子向因子中各项目进行验证,还是从因子中各项目向影响因子进行验证,都可以得出影响因子与因子中各个项目的高度一致性,而问卷中对因子中各项目与影响因子的评价又具有高度独立性,所以该调查数据是相对正确的、科学的、严谨的。但是也有部分数据具有一定的误差,比如项目14,在表3中,只有项目14在折线中呈现负相关,其他都呈现正相关,但项目14在所有项目中占的比重不大,不是影响学生在图书馆自习室行为活动的主要因素,所以对研究影响并不大。根据以上数据及图表可知,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的八大影响因子中的21个项目中,各个项目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找出影响程度大的因子及其包含的项目,为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设计提出参考要点。我们选取的方法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根据问卷中第二部分试题统计计算求出的数据,排除贡献率明显较低的两个影响因子,即外界景观因子和色彩因子。最后得到其余六个影响因子,即照明因子,空间封闭因子,方位因子,空气质量因子,配套设施因子,声音因子。这六个因子即为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问卷第一部分统计的数据(表1所对应的数据)以及将问卷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的综合数据(表2所对应的数据)分别进行排序,分别取其前十项,尽可能多的寻求影响程度高的项目,然后求两个部分的并集。最终得到项目是2,5,6,7,11,13,16,17,18,20共十项。最后求第一步中得到的六大影响因子中的各个项目与第二部分求出的十个项目的交集,则排除项目13。最后我们得出的结果是2,5,6,7,11,16,17,18,20共九个项目,分别是空调、噪音、通风质量、垂直与非垂直光源、环境压抑、空间行动受限、空气质量、人工与自然光源、靠窗位置。这九个分项目就是我们在进行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3.结果分析以及改进建议图2安徽大学图书馆图3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图1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针对我们统计的结果,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将以上六个主要因子以及下属的九个分项目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建议。图4 安徽大学图书馆3.1照明 合理的光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光作用于建筑空间形成了建筑光环境,人们通过知觉对光环境进行感知和加工最后形成环境知觉,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采取相应的行动和心理感受。 图书馆自习室的光环境由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组成,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得出,学生在早上去图书馆选择座位时,相对于与人工光源,学生一面倒的选择了自然光源,即靠近窗户的位置;在选择垂直与非垂直于人工光源时,学生们又趋向于非垂直于光源,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图书馆中的光环境不宜过强,这是因为过强的光线引起人头晕目眩、心里焦躁。另一方面,同学们在白天时,选择靠近窗户的座位,在晚上时选择偏离灯光却不会太远,这说明了人对光线强度有一定要求,过弱的过线容易导致人的视觉疲劳,行动滞缓,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光线的强度既不应太大也不应太小,因此寻找适宜于学习的光源强度显得尤为重要。要合理解决照明问题,需要从光源类型的选择、照明方式和光源与书桌之间距离、角度等方面加以细致的研究和调试。另外根据色彩心理学研究成果,冷色容易使人冷静,暖色使人心情愉悦。可以在自习室中用冷色灯光照明(满足光照强度的前提),在入口处或自习室的休息室采用暖色白炽灯照明,通过冷暖光源的交替,起到调节视觉、营造不同环境气氛的作用【1】。但是在对三所高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只有安徽大学在灯光的冷暖色调上做了设计,(见图4)所以我们建议在图书馆自习室的灯光设计上要符合人对冷暖光源的需求。3.2空间封闭 图书馆自习室作为学生在校学习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主要聚集的场所,根据统计数据得知,学生对其空间的开敞性明显很高。调查显示,开窗率、环境压抑以及空间狭窄行动受限对学生的自习影响较大。这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自习室空间的层高、进深、跨度、通透性以及座椅的摆放密度。因此在设计时要把握好影响图书馆自习室空间封闭的因子,使长、宽、高比例合适,同时在桌椅摆放时也要注意其密度,密度过大,则会给人空间狭小,拥挤的感觉,影响自习质量。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中科大的某些自习室座椅摆放过于紧密,有的柱子直接挡在过道上,感觉很拥挤,这样会给人空间特别封闭的感觉,我们建议除去一些桌椅,降低自习室桌椅的密度。此外层高对自习室空间封闭的影响也很大,层高过高给人的感觉不亲切的,会使人不安宁,但过低也会使人感到压抑,在这方面三所高校做的都很好,比如安大,在桌椅上装饰天花板,使人在学习时有一个合适的层高。(见图4)3.3方位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之间的距离、言语、表情、身姿等各种线索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我们在自习室的方位选择上受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之间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空间就像一个围绕着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腰以上部分为圆柱形,自腰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形。个人空间影响人际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何种渠道成为最主要的交往形式。同时方位的选择也与私密性有关,人都有不想被人看但想看人的心理。根据数据统计得知,学生对靠窗位置的选择程度较高,靠窗的位置有个明显的特点是座位一旁少了一个位置,这样人的私密性更强,同时自己旁边可以少一些人,可以避免其个人气泡受到侵犯。3.4声环境声环境是构成图书馆自习室空间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其中噪声会对人的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图书馆是静心求学的地方,噪杂的环境会影响使用者的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优化图书馆自习室声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对图书馆自习室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噪声的控制。比如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的图书馆,在二楼有一大厅式自习室,与菁菁学园相邻,平时在这里自习的学生不多,通过我们的调查得知,这里影响学生自习的最大因素就是噪声。声源主要是菁菁学园。设计建议:控制噪声声源传播在于设置隔噪屏障,最常用的手段是用植被阻隔噪音,选址时应尽可能远离噪声源,还可以通过开窗以及采用吸声材料时加以控制。或者在设计时尽量避免自习室与噪声源相邻。3.5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会对人的知觉及其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空间的空气质量较差,那它将会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情感反应,在条件反射或联想的作用下,人们对在这种空间中看到的任何对象都有可能产生不愉快的反应。高校图书馆自习室学生流量大,图书馆自习室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率。比如空气中的氧气对于脑供血是不可缺少的,氧气的缺乏会导致全身疲惫,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有效地控制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对学生自习的质量有重大意义。作为设计者也许不能改善城市的总体环境,但是却是可以对小气候加以改变。设计建议:增大图书馆周边的绿化率,种植多样的树木和花草,便于室内通风,建筑设计上可以多开对窗,有利于空气流通,改善自习室内空气质量。 3.6配套设施图书馆自习室配套设施通过影响到空间环境的质量来影响人们的心理。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与学生的自习密切相关的,配备设施齐全的环境利于提高空间环境的使用率。自习室环境的改善可以刺激学生自习时间的延长。因此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适应学生的感官需求,进而提高学习质量。通过调查,学生对配套设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空调的需求上,这间接反映了学生对温度适应性的要求。4.结语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创造了人。图书馆自习室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环境心理学来研究人们对图书馆自习室的心理物理需求,对其空间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者,应该从整体出发根据功能合理安排环境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