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钱学森教学案.doc_第1页
19 钱学森教学案.doc_第2页
19 钱学森教学案.doc_第3页
19 钱学森教学案.doc_第4页
19 钱学森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钱学森主备学校: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 课型:阅读课 审核:集备主讲:华芳使用学校: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 使用教师:华芳执教时间:2012.11 执教班级:六(4)班【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 、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事迹。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钱学森满腔的爱国热情,展示了一位科学界的伟人风采。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文章在写作顺序上,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魂牵梦绕”、“多么希望”等词语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5个,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找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4、学习课文倒叙的方法,感受倒叙手法的好处。【学习重难点】1、抓住人物的语言等描写,感受钱学森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2、学习课文倒叙的方法,感受倒叙手法的好处。【资料链接】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段落。4、学习课文倒叙的方法,感受倒叙手法的好处。教学过程【课堂研讨】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从1999年的神舟1号飞船成功发射到2012年的神舟9号飞船与天宫1号成功进行交会对接,13年间的9次飞行如同9个台阶,它们所记录的,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不断突破,而且圆满了中华民族飞天的美好梦想。是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就是钱学森。(齐读课题)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3、谁知道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为中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3、是啊,怪不得2007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师诵)(出示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就是钱学森。(再读课题)4、反馈预习导学。强调“裕”的偏旁是衣字旁。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以人名为题,写了他的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能找到相关提示吗?交流:(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快速圈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提示:关注有没有更简洁明了的时间顺序。(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围绕钱学森“归国”这一中心事件,我们能很快理清课文的脉络,那就是“归国之时”“归国之前”“归国之后”,这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6自然段)第三段:(第7自然段)三、精读课文第一段1、读第一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钱学森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他迫切想回到祖国为祖国出力。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哪个句子可以看出他归心似箭?用笔画出来。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魂牵梦绕”“多么希望”。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4、了解倒叙写法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引导学生联系平时看过的相关故事或电影,了解这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它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那么,这里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把钱学森归国时摆在最先写,是想要增强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堂训练】阅读感悟在 的大海上,一艘巨轮正 驶向香港。钱学森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祖国了!”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用“”画出最能表达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句子。(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段话应放在课文的 。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 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是为了 。【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习题2。2、摘抄课文中钱学森的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人物的语言等描写,感受钱学森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温故预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美国时,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哪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品质?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是什么?(重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爱国之心)数字最具有说服力,从颁奖词中的“五年、十年”你体会到什么?(钱学森归国所受得阻力和创业的艰辛。)【课堂研讨】一、导入: 1、钱学森在1934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9月17日踏上归国的航程,这漫漫的二十多年,祖国的命运牵动着他的灵魂,这节课先让我们走进钱学森的心录,去感受他的心路历程吧! 2、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用“ ”画出来,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作简单的批注。二 精读人物语言,感悟人物情感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1、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1)补充: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而且钱学森还是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2)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出示:我是中国人。)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读钱学森的第一段话)3)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想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2、过渡: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一心想回到祖国去。新中国成立后他想回国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起来。1)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三四自然段。交流:时间、愿望、情境都要说全了。(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钱学森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却遭到留学生的劝阻。)填空:他放弃的是 ,而面临的是 的待遇, 的生活, 的工作条件。2)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日夜盼望”: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牵挂着祖国的命运。 “终于”:钱学森盼望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久了,他等待回国施展抱负已经很久了。 “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应当”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正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因为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3)是啊,因为他坚信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从( )走向(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从钱学森所说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钱学森一心想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 4)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诚恳 坚决 果断)指导朗读。三、归国路一波三折1、过渡:可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他受到了百般刁难。2、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一个师有多少人?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5000人是一个师,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穷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3、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 “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读了这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4、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资料)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近30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5、受到如此的折磨,钱学森怎么做?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他一心想着报效祖国。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小结: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7、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出示最后一节)补充钱学森归国后所作的贡献:在钱学森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导弹,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定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最终使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到太空遨游。四、总结1、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可悲。”钱学森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人物,我们应当景仰他。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钱学森在2009年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时刻不忘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的人物。让我们再次齐读给2007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2、总结本课在写作上的特点:倒叙的写法,重点描写了人物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凸显了人物形象。【当堂训练】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1、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从钱学森所说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 。2、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从这位高级将领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 3、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从“终于”可以体会到 ;从“应当”可以体会到 ;由此想到一句名言: 【巩固练习】1、读读背背: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2)我个人仅仅是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