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人_第1页
高温环境人_第2页
高温环境人_第3页
高温环境人_第4页
高温环境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环境和职业人员营养,高温环境人员营养低温作业人员营养高原环境人员营养航空航天人员营养航海与潜水人员营养运动员营养放射性工作人员营养矿工营养职业接触者有毒害物质人员营养,特殊环境人群:处于特殊生活、工作环境和从事特殊职业的各种人群习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高温环境人群营养,高温环境与机体的关系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高温环境人员的营养需要高温环境人员的营养保障措施,什么是高温环境?,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或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的劳动作业环境或辐射热强度超过4.1841J/ cm2.min,或通风不良而存在的热源散能量超过83.7kJ/m2.min 。,某学生入学军训,突然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心悸症状,出汗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燥等体征,高温下人体的散热方式,当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机体可通过对流、热辐射和汗液蒸发途径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平均为35)或热辐射强度很大时,人体便不能藉对流、热辐射散热,汗液蒸发散热成为机体维持热平衡的唯一途径,高温环境与机体的关系,高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热应激机体的热适应,高温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热应激),1体温调节 2水盐代谢 3循环系统 4消化系统 5神经系统 6泌尿系统,机体的热适应,热适应,也称为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即机体在长期反复的热作用下,可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为机体对热的反射性调节功能逐步完善,各种生理功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高温作业,气温 体表温度热辐射 深部组织温度代谢产热,机体中心温度增高,体温调节代谢率出汗蒸发散热,产热 散热,维持体温(热适应),下丘脑调节,热适应过程,高温作业,气温 体表温度热辐射 深部组织温度代谢产热,机体中心温度持续增高,产热远大于散热,机体处于高度热应激状态。T39,蓄热过量,中 暑,超过体温调节能力,热蓄积过程,(日射病、热射病),高温环境中,水盐代谢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水盐代谢,出汗多,不易蒸发,刺激肾上腺素分泌醛固酮钠、氯离子重吸收,热适应,热痉挛(heatcramp)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动,出汗过度,随汗液排出很多NaCl,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患者体温并不升高。补充食盐水即可缓解。,高温作业,胃肠运动减弱消化腺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中的游离盐酸减少胃的排空加速血液流向体表导致消化道血流减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消化系统,高温作业,心脏负荷、心跳加快、每搏输出量,血液流向皮肤,向工作肌输送血液、维持血压,心肌代偿性肥大,脑供血不足,热衰竭,心血管系统,注意力准确性协调性反应性,神经系统,高温,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热负荷产热,高温 排汗增多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尿量血液浓缩,肾负担过重,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中 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acute heat illness),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可将中暑分为以下三级: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热射病(日射病) 突然发病,四肢酸痛,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体温高于40,大量出汗后“汗闭”,脉搏微弱,呼吸急促 常见于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热痉挛 大量失水、失盐 肌肉痉挛、疼痛,以腓肠肌最常见,呈对称、阵发性,患者神志清楚,体温正常 常发生于干热型高温作业热衰竭 大量失水、脑供血不足 先有头痛、头昏、心悸、恶心,体温不高,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晕厥,严重时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常见于高温高湿环境,防暑降温措施,1.改革生产工艺流程2.隔热 3.通风降温,(一) 技术措施,(二) 保健措施,1供应饮料和补充营养 2个人防护 3预防保健,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1),能量代谢 机体代谢率增加 心率加快、大量出汗使能量消耗增加 在3040的环境温度中,每增加1,增加能量0.5,蛋白质代谢 1.失水和体温增高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2. 出汗引起可溶性含氮物的丢失 负氮平衡,热应激期 蛋白质高分解状态 蛋白质需要量热适应期 蛋白质合成分解趋于平衡 蛋白质需要量,氮平衡有以下三种情况; 1,氮平衡.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叫做总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和分解量处于动态平衡.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2,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等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在这些人的饮食中,应该尽量多给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即由食氮量少于排泄物中的氮量。这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慢性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和饥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消瘦,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的伤口难以愈合等.当摄入的氨基酸少于消耗的氨基酸时 ,将物摄入的出现如营养不良、腰酸背痛、头昏目眩、体弱多病、代谢功能衰退等症状 。,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2),水:(1)调节体温 (2)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3),矿物质:汗液中各矿物质的丢失占矿物质总排出量的比例为: 钠5468、钾1944、 钙2223、镁10%15、 铁45。,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4),钠:保持体液的渗透压和体液平衡,维持肌肉的正常收缩和保持酸碱平衡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为血清钠135mmol/L,。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在老年人中。主要症状为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思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只补水不补钠肌肉痉挛,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5),钾:丢失途径:(1)出汗丢失 (2)尿钾排出量显著增加 血钾降低时,心脏容易产生期前收缩及其他心律异常。,钙:高温环境可增加钙的丧失。 镁:高温环境血清镁浓度降低0.9(常温下只降低0.4)。 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由于出汗而失去一定的铁、锌、铜、锰、硒等微量元素。,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6),维生素代谢1. 维生素C:从汗液中丢失;消耗增多;需要量增加;2. 硫胺素:尿中排出量减少;出汗丢失;补充后增强劳动能力、提高机体耐高温能力;满足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的需要 3. 核黄素:因出汗丢失;4. 维生素A:高温下维生素A有抑制体温上升的作用,所以要增加维生素A供给。,高温环境人员的营养需要,(一)能量 温度在3040之间 在RNIs(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的基础上,按环境温度每增加1,则增加能量0.5%,通常膳食中热量的供给至少增加10 %。(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4%; 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应不低于58%。(三)矿物质 钙:1 000mg。铁:增加 1020。锌不应低于15mg。氯化钠的补充应考虑出汗量的问题,如全天出汗量3L,食盐需要量为15g;出汗量在35L/d,食盐需要量为1520g;出汗量5L/d,食盐需要量为2025g。(四)维生素 维生素C:150200mg;硫胺素:2.53.0mg,核黄素比常温时增加1.52.5mg。维生素A: 1500 g(视黄醇当量)。,高温环境人员的营养保障措施,膳食原则1.合理搭配、精心烹调 适当注意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适量脂肪可增加菜肴香味、促进食欲,但不宜过多。2.提供营养适宜饮食 注意补充矿物质: 氯化钠、钾、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A。 3.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膳食(汤)、含盐饮料。4. 防高温清热食物 如清热解暑的食物:绿豆、苦瓜、西红柿、黄瓜、海带、紫菜、西瓜、香蕉、苹果、葡萄等5.提高高温人群食欲 色香味、多样性、凉拌以刺激食欲6.提高免疫力 保证睡眠、减少运动、补充水分、合理作息,水盐的补充,水的补充量:及时按出汗量饮水 高温作业工人8小时工作时间内的饮水推荐摄入量建议如下: 中等强度劳动在中等气象条件时为35L 高强度劳动在气温及辐射热强度特别高时为5L以上,高温作业中食盐需要量及补充方式,其他矿物质的补充,随汗流失的矿物质成分除钠外还有钾、钙、镁等失钾: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失铁:食欲减退家重,降低耐暑能力 成人补锌一天20mg,一般膳食难以满足,可用0.5%硫酸锌水溶液补充。,饮用品,饮料的温度和饮用方式 温度:10左右 饮用方式:少量多次饮料的选择:食盐饮料:可选用盐开水、盐汽水及盐茶,食盐浓度均以0.1%0.2%为宜。不含盐饮料: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酸水,或由酸梅糖浆、陈皮糖浆、山楂糖浆等配成饮料等。,促进食欲和消化的措施,1为高温作业者安排凉爽的就餐环境。2安排合适的淋浴场所,在离开高温环境进入食堂之前提供淋浴机会 3在进餐制饮用适量的冷饮也可以促进食欲但最不宜过多饮料温度不要低于 10。4在配餐中配一些凉稀饭和美味凉菜及凉汤 既可补充水盐只能促进食欲。在进餐前先喝以饮料或汤。5. 在膳食中增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的调料 如葱、姜、蒜等;增加维生素B1;食醋,中暑案例,案例一:建筑工人,男,30岁。夏季白天烈日下在工地上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