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doc_第1页
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doc_第2页
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doc_第3页
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doc_第4页
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 一、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及其科学依据 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加强市场调研的压力空前强大图书市场调查传统上有很多好办法如读者调查、书店销售调查、书展书市调查、专家咨询等然而这些方法要么是经验式、感觉式的分析要么是以点代面通过对几本畅销书进行分析意图推测市场全貌这难免有“瞎子摸象”的嫌疑所以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卷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图书市场调查研究和信息咨询服务的商业机构其所建立的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已涵盖全国246个城市的1418家书店门市所监控的零售总码洋每月达4亿元左右1而年全国对居民和社会团体零售总额达403.95亿元2由此可估算出开卷公司所监控的码洋约占全国同期图书零售市场总码洋的12%符合统计学上采样点大于1000个、抽样量不少于8%的基本要求足以供我们进行统计分析使得科学、合理、准确地把握全国图书市场成为可能而科技类图书市场的稳定性是业内所共知的医学类图书尤为突出如果我们将一段时间内开卷图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开卷报告”)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将可最大限度地勾勒出全国医学图书市场的现状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二、分析方法 笔者将医学图书分为西医学(专业书)、大众健康及中医学三大板块中医学又细分出二级分类(见图1)根据此分类标准将年全年12份开卷报告中的(全市场)“医学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100名)”、(全市场)“中医学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100名)”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出各分类图书的监控码洋及其所占份额从中寻找规律 评估图书市场份额的指标有二:一是销售册数一是销售码洋开卷报告是按图书销售册数排序考虑到利润与销售码洋关系更加密切下文根据销售码洋来计算市场份额 三、结论与思考 1.中医类图书仅占整体医学图书的10%左右但将长期稳中有升 将年全年12份开卷报告1中(全市场)“医学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100名)”的销售数据分类汇总得出医学各分类图书的监控码洋及其所占份额(见表1、图2)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大众健康占据了半壁江山(50.27%)西医学(专业类)占了1/3强(36.67%)中医学仅占13.06% 由于西医专业著作普遍为高定价、低销售量且西医专业著作的直销渠道比较成熟直销渠道对其销售量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而开卷报告是按销售册数排序加上专业直销渠道是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监控的薄弱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西医专业著作的销售额因此三大板块的实际比例与上述结果相比应该是西医学略增加而大众健康、中医学略减少所以业内关于大众健康、西医学(专业类)、中医学“五四一”的说法大体是正确的事实上大众健康基本都是西医普及也就是说整个医学图书市场西医和中医的对比高达91中医图书仅占整体医学图书的10%这与当今医疗体制中西医的强弱对比是相互呼应的但随着中医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对传统文化及中医事业的日益重视预计中医学图书将长期稳中有升 2.方药相关类图书是做大中医学图书的良好切入点 将年全年12份开卷报告1中(全市场)“中医学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前100名)”的销售数据分类汇总得出中医学各亚类图书的监控码洋及其所占份额(见表2、图3)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中医学图书结构中方药相关类图书表现最为突出占据了将近1/3(31.5%)的市场份额其后依次为穴位相关类(16.94%)、学习相关类(15.70%)、中医文化(13.76%)、医学古籍(12.99%)前者的份额明显比后四者高出一倍以上 方药相关类占据中医类图书的最大份额所以想做大中医学图书从方药相关类图书切入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草药图谱由于多是彩印或双色印刷每印张定价普遍比方药应用类图书高故其回报率也较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3.疗法对人体是否有创伤是影响图书销售的重要因素 从表2的二级分类图书的市场表现看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方药相关类图书中的草药图谱(其核心是“识别”)与方药应用大致平分秋色(16.45%vs15.04%)而穴位相关类图书中的穴位定位(也可认为是“识别”)却明显优于穴位应用(7倍14.88%vs2.06%) 为什么同样是中医的治疗手段同样的“识别”与“应用”的需求却是相差如此之大笔者认为这与方药是临床治疗的基本手段应用简便有关;而穴位应用不管是按摩、推拿还是针灸、拔罐要么操作复杂要么对身体有一定的创伤从而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这也提示我们在开发其他选题时学习是否容易、应用是否方便、对人体是否有创伤是必须考虑的三个指标 4.经典古籍和穴位挂图是做大中医学图书的“第二梯队”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除方药外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穴位相关(16.94%)、学习相关(15.70%)、中医文化(13.76%)和医学古籍(12.99%)其中学习相关类主要是教材进入的门槛高各优势出版社已基本完成“跑马圈地”的过程没有雄厚的资金、人脉及长远的规划是难以分得一杯羹的而中医文化类图书近似于社科类图书风险大、变化快没有合适的机遇也不宜轻易涉足 对于医学古籍和穴位相关类笔者将这两个门类的总体份额和其下一级小分类的份额(见图4、图5)进行比较发现均在一个小分类上高度集中如经典古籍(12.13%)占医学古籍市场份额(12.99%)的93%;穴位定位类(14.88%)占穴位相关类市场份额(16.94%)的88%再下一级分类穴位挂图类(12.55%)分别占穴位相关类的74%、穴位定位类的84% 这种高度集中使得我们在选点之后可以集中有限的力量围绕某个点做深做大迅速形成局部优势打造出新的品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近年来中医学图书份额的剧增就是和他们推出系列经络挂图同步出现的因此经典古籍和穴位挂图是做大中医学图书理想的“第二梯队”候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学图书的份额仅占医学图书的10%但预计中医学图书将长期稳中有升因此只要我们抓住市场重点把握局部热点选好点挑好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