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公园位置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阳县境东南隅,紧邻湖北省的利川市、重庆市的奉节县和万州区,距离县城80km。公园地处长江南岸,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849至10904,北纬3030至3054。第二条 范围、边界、面积西起泥溪乡东南的海螺溪,东至石笋河(长滩河上游)右岸500m,南自重庆市与湖北省利川市的交界处,北止于黄陵峡出口,南北最长约37 km,东西最宽约19 km,包括整个清水土家族乡(由原清水乡与原云峰乡合并而成)、耀灵乡、堰坪乡以及蔈草乡和泥溪乡的一部分,总面积约296 km2。 第三条 规划期限:2008年2020年近期:2008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四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重庆十一五旅游业规划、云阳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云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云阳县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云阳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材料。第五条 公园发展概况2004年,云阳县政府正式启动龙缸地质公园申报工作。2005年9月16日,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等审定,云阳龙缸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交通方便,乡乡都有通乡油路,村村皆有公路相连。但公路等级差,多为碎石泥路,畅通率较低。园区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供水处理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供水水质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个别乡镇现有给水水源水量不足;通讯设施基本完善,除石笋河等峡谷地段外,大部份区域都已经有移动通讯覆盖;但园区内 “吃、住、购、娱”等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旅游开发需要。第二章 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第六条 公园性质与特色综合旅游资源特征及主要功能确定规划园区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第七条 总体目标利用旅游社会化的大环境以及重庆市和云阳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抓住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面临的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近期以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为要求,充分挖掘旅游区内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以龙缸为核心,通过公园的适度开发和建设,打造第三类岩溶景观,使地质公园成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使其成为云阳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和云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景区,为云阳县成为三峡旅游的第四大辐射区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县域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第八条 近期目标(2008-2010年)(1)从实际出发,高标准、高起点,在近期三年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游览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为中期、远期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最大限度地制止人为活动对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在实行有效保护,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3)成功打造出第三类岩溶景观,初步实现地质公园自然观光和地质科考等旅游产品开发,近期末将其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4)强化地质公园的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启动客源市场;(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努力造就培养一支业务素质高,技术力量强,爱岗敬业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队伍;(6)经济指标上,到2010年,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3.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210.48万元人民币。第九条 中期目标(2011-2015年)(1)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云阳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和云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景区,为云阳县成为三峡旅游的第四大辐射区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县域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规划中期末,把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国家5A级旅游区;(2)龙缸及石笋河峡谷段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黄陵峡、歧山林场、歧山草场的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毕,盖下坝蓄水后开始进行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旅游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3)自然观光、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等功能逐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得以建立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具有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逐步得到市场认同;(4)能够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企业得以建立,旅游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规范的旅游市场得以确立;(5)经济指标上,到2015年,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7.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9221.39万元人民币。第十条 远期目标(2016-2020年)(1)盖下坝水上娱乐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其它各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各项设施向高端化进发,以适应旅游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2)旅游区建设趋于成熟,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三峡旅游线上新的旅游闪光点和增长极,并与周边地质公园捆绑,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在规划远期末,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3)旅游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观光、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等旅游产品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本旅游区主要旅游吸引物,形成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与周边旅游区良性互动的局面,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4)经济指标上,到2020年,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人数达到6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7908.21万元人民币。第三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十一条 县域旅游资源调查 云阳现有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和国家颁布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云阳县遗址遗迹种类众多,具有相当优越的人文旅游文化内涵,具有很大的科考旅游价值;云阳生态旅游区以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以及气候景观最为丰富,分别为27.3%、20%、18.9%和62.5%,结果反映云阳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是以生物景观、自然山水以及生态环境为主体;抽象人文吸引物中的人文活动类所占比例为18.8%,云阳土家族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节庆开发较少,这方面旅游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第十二条 规划区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地质资源景观特色鲜明。(2)景点相对集中,景观资源齐全。(3)规划区内资源在国内外同类资源对比中占有突出位置。(4)地质资源科研价值高。第十三条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相关规定,选择旅游区较具代表性、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和景区(点)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其开发利用价值及可能贡献度划定其级别。表3-1 规划区主要景点质量评价表因 子权重分值规划区主要景点名称龙缸石笋河峡谷歧山林场歧山草场十八罗汉峰丛老寨子大安洞川楚孔道南三峡黄陵峡资源要素价值85分82787773807273708078资源影响力15分121098769799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3-5分-3-3-4-434-3-3-3-3总 分91858277847479748684景区等级五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三级四级三级四级四级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根据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申请者评估表(草案)上的评价结果,参照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对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与景观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专家打分分析,得出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条件综合评价表(3-2)。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条件综合得分为81分,其中作为地质公园开发规划的核心的公园地质与景观得分为30分;景区交通条件为4分,表明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表3-2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条件综合评价表Category类别Weighting权重 (%)EvaluatorsEstimate专家评估IGeology and landscape地质与景观1.1Territory 属地541.2Geoconservation 地质遗迹保护20181.3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自然和文化遗产108II.Management Structures 管理结构2520IIIInterpretationand Environ mental Education 解释系统和环境教育1511IVGeotourism 地质旅游108VSustainabl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08VIAccess 交通条件54Total合计10081第四章 旅游开发条件综合分析第十五条 优势(1)良好的地理区位。(2)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3)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第十六条 劣势(1)旅游起步晚。(2)道路交通设施较落后,畅通率较低。(3)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接待力不强。(4)客源构成单一,客源片区狭窄。(5)专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第十七条 机遇(1)国家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 (3)居民消费结构转型而产生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市场巨大。(4)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云阳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5)三峡工程的建设。第十八条 威胁(1)旅游企业管理与效益。(2)不可预知的因素日益增多。(3)三峡工程完工后,将形成新的旅游格局,面临市场的重新分配。(4)云阳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形成的区域竞争环境。第五章 旅游市场分析及预测第十九条 国内市场细分一级市场:云阳周边县市以及大重庆市场、湖北的宜昌和恩施地区。二级市场:四川、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三级市场:国内其他地区。第二十条 海外市场细分一级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二级客源市场: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三级客源市场:南亚、西亚和南美洲国家。第二十一条 目标市场定位依托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立足本地市场,着重开发大重庆、宜昌、恩施等周边市场,有重点地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三峡过境游客市场,逐步带动海外市场,有效分割东南亚、日、韩等国际市场份额,打造融自然观光、地质科考、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力争以龙缸为龙头,将云阳打造成为三峡旅游的第四大辐射地。具体市场定位见表5-1。表5-1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定位表 阶段定位角度近期(2008-2010)中远期(2011-2020)地域空间一级市场:云阳、万州的游客,以及等周边车程在3小时左右的县市一级市场:重庆、宜昌、恩施地区二级市场:重庆、宜昌、恩施地区,三峡的过境游客二级市场:(1)川、鄂、湘等省市(2)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主要以三峡游为基本线路);(3)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日韩等重要入境市场(主要以三峡游为基本线路)三级市场:国内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市场三级市场:国内其地区;其他海外市场消费层次以大众旅游市场为基础,同时努力开拓高端旅游市场以大众旅游市场为基础,以高端旅游市场为主要开拓目标年龄层次青少年市场;大学教师、科研单位人员;中老年市场注重退休者市场;注重经济发达城市的年轻白领阶层;注重富裕的、事业有成的中年企业家和私营业主市场;逐步开发农村市场旅游动机观光旅游与休闲娱乐度假并重融自然观光、地质科考、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旅游方式散客旅游市场与团体旅游并重;团体旅游中以团体包价旅游为主,以家庭、亲友、同事等小型团体为辅散客旅游市场与团体旅游市场并重;注重开拓团体包价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中注重开拓自驾游的小型团体旅游市场第二十二条 客源市场规模预测表5-13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目标预测(2008-2020)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游客量(万人次)79.813.7217.1521.4425.7330.87增长率(%)-404025252020人均花费(元)80120150172193216244停留天数11.21.561.561.721.721.88旅游收入(万元)5601411.23210.484601.697116.399557.3514160.69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游客量(万人次)37.0442.6048.9954.8761.4567.6增长率(%)201515121210人均花费(元)276309346388423461停留天数1.88222.32.32.5旅游收入(万元)19221.3926327.1733901.5648965.6159788.5277908.21注:本次预测中,游客量包含对国内外游客的预测,旅游收入统一折合为人民币计算。第六章 战略目标与总体布局第二十三条 总体战略抓住重庆市和云阳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云阳县以及规划区的资源优势与地缘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旅游区内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以世界地质奇观龙缸为核心,打造第三类岩溶景观,建设自然观光、地质科考、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民俗体验与节事节庆开发并驾齐驱的黄金旅游区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大众化现代旅游产品开发。以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为龙头,将云阳县打造成三峡第四大辐射旅游景区。第二十四条 战略目标近期以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为要求,将规划区建设成集自然观光、地质科考、猎奇探险、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近期末将其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到规划中远期把规划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国家5A级旅游区,并与周边地质公园捆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第二十五条 总体布局原则(1)以资源赋存为基础,整体布局规划,突出地方特色。(2)以环境保护为核心,贯穿可持续性,进行适度开发。(3)以区域协调为指导,进行宏观把握,实现空间连续。(4)以绿色管理为支撑,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发。第二十六条 总体布局规划依据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各景点的性质和地理位置,结合布局原则,以资源配置和交通发展为主导,以特色产品为核心,构建旅游区“一心三辅、一环四区”的结构格局。“一心”:位于现在的清水土家族乡,原来的清水乡政府所在地,为公园内游客的主要集散地。“三辅”:南三峡景区、堰坪乡政府所在地、盖下坝水上游乐接待中心为游客辅助集散地。“一环”:以云阳新县城作为起止点,云利公路和各乡村公路连接构成环线。“四区”:龙缸石笋河景区、南三峡景区、歧阳关景区和黄陵峡景区。第二十七条 龙缸石笋河景区位于清水土家族乡境内,包括耀灵乡南部,总面积约为75.3km2。景区景观资源丰度高,景观类型多,包括龙缸岩溶天坑、大安洞溶洞群和石笋河峡谷景观三个导向型景观,歧山草场和土家族风情两个重要型景观。该景区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集山、水、洞、林、泉于一体,奇、险、幽、秀、野于一身,是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第二十八条 南三峡景区位于耀灵乡以北,泥溪乡以南,泥溪乡背斜核部的三叠纪下统嘉陵江组石灰岩出露处,东部到清水土家族乡和蔈草乡的乡界,西部到县界,总面积约为58.9 km2。景观资源集中在海螺溪峡谷和火山峡内,景观特色鲜明,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强,是2003年才发现的一个景区,景观保存完好,没有人为破坏现象,生态环境良好,富于特色,是漂流、探险、登山、野营的理想之地。第二十九条 歧阳关景区包括整个原云峰乡和蔈草乡南部,面积约111.67km2。主要景点是堰塞湖、叉叉岩、龙脊石、顺层坡、古生物化石,以及川楚孔道、歧阳关、曾家岩、峻城寨、固城寨和古长城等。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较好,是公园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景区。第三十条 黄陵峡景区位于堰坪乡境内,总面积约50.13 km2。主要景观都集中在黄陵峡内,地质景观类型全,特征典型,是地质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景区北距长江边的故陵镇仅70km,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强,是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北大门。第三十一条 总体功能分区根据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规划区分为保护区、游览区和服务区三个区域,实行分区保护、分级管理。旅游开发区域必须严格限制在游览区和服务区范围内,旅游接待能力和实际接待量不得大于景区的旅游生态容量,加强对游览区域与游览线路的控制,加强对游客容量与游客行为的控制,真正达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第三十二条 保护区主要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地质景观以及特别需要进行保护的地质环境或生态环境区域,它相当于自然保护区中的核心保护区。如史迹保存区,即地质遗迹或历史遗迹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生态保护区,即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公园生态环境的区域。第三十三条 游览区主要是根据景观的性质,功能,能够安排旅游项目而划分的区域。如特别景观区,就是具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自然界观或人文景观的区域;地质游览区,就是游客观光游览的主要区域。在不降低景观质量的情况下,可在区内设置一些方便游客的餐饮娱乐设施;野营区,就是为游客提供野营、露宿、野外地学考查的地区;休疗养区,就是充分利用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为游客提供较长时期的休憩疗养或度假的地区。第三十四条 服务区主要是为接待游客服务的管理区域,它还包括公园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区域。如接待服务区,区内主要用于集中建设游客中心、宾馆、饭店、购物、娱乐、医疗、邮政、通讯等服务项目以及配套设施;生产经营区,从事非地质旅游业的各种生产活动区如从事建筑石材,小规模的矿产开发,农业生产等;行政管理区,为行政管理建设用地。主要建设项目是公园管理办公室、派出所、仓库、车库、停车场等;居民生活区,为公园内职工,或公园内其它乡镇居民住宅或其它配套设施。第七章 重要景区(点)概念性规划第三十五条 龙缸岩溶科考探险区(1)规划范围:主体位于云阳县南70km的清水土家族乡境内,包括耀灵乡南部,总面积约为75.24km2。以岩溶景观为主,且景观类型多样、齐全,全面地反映了本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下的喀斯特发育过程的基本特色。(2)主题形象定位:天工巧作,惊险刺激。(3)主体功能定位:岩溶科考、岩溶地貌观光、溯溪漂流体验、峡谷风情观光。(4)规划目标:该区是整个地质公园的核心所在。近期主要是开发岩溶地质科考和自然观光,辅以石笋河段峡谷探险,中远期将龙缸和石笋峡打造成三峡旅游线上新的亮点,使之成为能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巴东神农溪、巫山小三峡比肩的重要吸引物。(5)旅游项目策划奇绝龙缸非凡体验;峡谷探险;溯溪活动;大安洞溶洞群观光;应急训练基地。第三十六条 岐山生态度假区(1)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歧山林场和歧山草场,总面积约为5.13km2。(2)主题形象定位:天高云淡,悠悠我心。形成森林度假地,草场游乐区的概念。(3)主体功能定位:森林度假、草场娱乐。(4)规划目标: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开发森林度假和草场娱乐项目,近期内将该区域打造成公园内森林生态度假和草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5)旅游项目策划:森林度假养生;滑草活动;滑翔伞;草场悠波球;牧场高尔夫;跑马场;科普基地三峡中华蜜蜂国际交流示范基地。第三十七条 南三峡探险漂流观光区(1)规划范围:由龙窟峡、火山峡和藏龙峡三个景区组成,位于耀灵乡以北、泥溪乡以南,西至龙窟峡大岩洞,东至老龙洞,北至协和桥,南至耀灵乡,规划总面积为58.9km2。(2)主题形象定位:游深潭,潭潭映明月;探幽洞,洞洞藏蛟龙。(3)主体功能定位: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溶洞探秘、极限运动、购物休闲。(4)规划目标:利用区域内奇特的峡谷风光,近期内将其开发成为具有观光、探险、漂流、健身、科考等多功能的景区。(5)旅游项目策划:山岳观光、峡谷漂流、自助探险、农耕文化展示、滨水娱乐、古洞探险。第三十八条 黄陵峡休闲观光区(1)规划范围:位于堰坪乡境内,距堰坪乡政府3km。黄陵峡全长2km,规划区总面积约50.13km2。(2)主题形象定位:泾渭分明,因我而新。以石笋河入长江的明确分界处和峡谷优美的景观构建观光地形象。(3)主体功能定位:自然风光览胜;地质科普教育。(4)规划目标:将该景区建设成为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风光景观大走廊,将堰坪乡建设成为旅游中心乡镇和游客集散中心。第三十九条 盖下坝水上游乐区(1)规划范围:重庆市云阳县境内长滩河老鸦峡峡口上游,即将开工建设的盖下坝水电站范围为长滩河至羊市镇芦家院子河段。盖下坝水上游乐区目前为峡谷风光观光带,其典型代表为老鸦峡。新建的盖下坝水库将为公园提供一个全新的观赏平台,呈现出一片水库观光游览带。(2)主题形象定位:山因水明,水因我趣。形成水体娱乐、濒水高档度假的形象。(3)主体功能定位:自然风光观赏、地质科普教育、高档度假。(4)规划目标:该景区的开发将建立在水库建成的基础上,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利用水库本身可以给游客带来的休闲体验感受,开发游船划水、游艇冲浪、垂钓、游泳、水上悠玻球、水上滑翔伞等适合各种年龄阶层游客的项目活动;二是借助水库欣赏和游览水库周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三是利用水库蓄水后形成的盖下坝岛发展岛屿高档的休闲度假,通过这三种方式,将该景区打造成云阳县休闲度假的旅游地。(5)旅游项目策划水库垂钓;水库冲浪;水上步行球;盖下坝休闲度假。第四十条 极力打造龙缸(云阳)第一印象区故陵重点打造故陵岛(三峡大坝建成后175m水位上升所形成)和故陵老镇(水位上升后只剩半条街)。近期着重对其进行保护,使之成为一处正式的景点,建设具有云阳风情和龙缸特色的标志性建(构)筑物,并配齐标识系统与观景台;中远期可考虑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主题公园、高级度假区。第四十一条 民俗小镇清水土家族乡将旅游和地域文化联动,充分利用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文化,将清水土家族乡打造成长江三峡著名的民俗小镇。近期考虑在清水土家族乡境内新建民俗文化村,在后期进行旅游乡村的改造。第四十二条 休闲小镇堰坪乡规划充分利用堰坪乡的景观特点,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住宿接待、夜间休闲、不一样的视觉观光等休闲体验服务,同时融入地方文化,增强它们的旅游开发价值。另外规划在堰坪乡建设自驾车营地,满足自驾车旅游市场的需求。第八章 旅游形象策划第四十三条 旅游形象定位原则(1)主次分明原则;(2)求同存异原则;(3)市场导向原则。第四十四条 总体形象定位自然生态的圣地,休闲度假的天堂第四十五条 宣传口号(1)近期总体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云阳文化神秘之旅,龙缸探险梦想成真(针对大三峡客源市场) 三峡第一缸龙缸新体验 奇绝龙缸,非凡体验(近期重庆市场可用) 天赐龙缸,猎奇观光(近期作为重庆市场宣传口号) 岩溶奇观,峡谷胜景尽在龙缸(近期重庆市场可用)(2)玻璃栈道等设施修建后可用的宣传口号 惊险体验,极限观光尽在龙缸玻璃廊道 走空中廊道,观奇绝龙缸,体验非一般的刺激(3)针对龙缸景点的旅游宣传口号 走龙缸一定腿软,看龙缸肯定心惊三峡龙缸玻璃栈道观光游 走龙缸一定腿软,看龙缸肯定心惊三峡龙缸观光游(知名度打响以后可用)(4)其他宣传口号 雄秀大龙缸,激情石笋河 绿色世界龙缸独秀,新奇体验土家风情(龙缸知名度较高时期)第四十六条 旅游形象传播原则(1)对主题形象进行持久的传播,围绕旅游地形象定期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形象口号;(2)加强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多层面合作,使之成为系统工程;(3)坚持旅游地形象传播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技术化方向;(4)坚持把旅游地形象传播与旅游产品促销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第四十七条 形象传播战略目标龙缸地质公园旅游区旅游形象传播目标确立为“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的绝好胜地”形象。第四十八条 旅游形象传播实施策略包括:形象广告策略;公共关系策略;网络传播策略;形象整合策略;分期与分众传播策略第九章 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规划第四十九条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1)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严格保护景区生态环境;(2)立足本区资源特色,全力塑造旅游精品工程;(3)放眼区域旅游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优势互补;(4)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第五十条 旅游产品发展目标近期重点发展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和以地质科考、民俗体验为重点的专项旅游产品;远期在巩固以上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及地质科考、猎奇探险、民俗体验、健身养生、节事节庆等专项旅游产品。第五十一条 旅游产品定位以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科考旅游产品为龙头,以民俗体验旅游产品为亮点,以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猎奇探险旅游产品为主导,以健身养生、节事节庆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第五十二条 旅游产品系列规划根据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结合本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定位,把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逐渐培育成综合型、多层次、系列化的旅游产品展示区。具体产品系列如下:地质科考旅游产品;猎奇探险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民俗体验旅游产品;健身养生旅游产品;节事节庆旅游产品。第五十三条 旅游线路规划原则(1)游客在景点中行,景点在游线边;(2)游客、游线、景点合理匹配;(3)游览线路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由起景开始、发展、高潮、到结束,峰回路转,步移景换;(4)旅游程序有节奏感,画面有开有合,空间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道路有险有夷。第五十四条 主题旅游线路规划(1)自然观光游:云阳新县城歧阳关景区南三峡景区龙缸石笋河景区黄陵峡景区。(2)猎奇探险游:清水土家族乡龙缸石笋河景区歧阳关景区堰坪乡。(3)休闲度假游:云阳新县城堰坪乡清水土家族乡(歧山林场:森林生态度假;歧山草场:草场乡村度假,高山草场休闲)。(4)地质科考游:清水土家族乡龙缸石笋河景区歧阳关景区黄陵峡景区云阳新县城。(5)民俗体验游:云阳新县城(堰坪乡)民俗小镇老寨子。第五十五条 园区内旅游线路规划考虑到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面积较大,四大景区距离较远,参考国际旅游趋势,本规划最佳游览安排以短程为主。以龙缸石笋河景区为辐射中心,通过整体联结,使主要景区相互联通。可设计为:游船模式半日游、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和多日游。第五十六条 区域间旅游线路规划充分考虑云阳县目前逐步形成的公路、长江水路,并注意依托万州的铁路、空中航线,形成立体进出云阳的旅游线路通道。同时,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一江四河”通航能力增强,游轮可直接进入高阳湖、长滩河流域,所以,云阳县应充分利用多种交通优势,开发新的旅游线路,以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可设计大三峡区域旅游线路、沿江旅游线路和小区域的旅游线路。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第五十七条 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要结合市、县区镇交通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综合发展铁路、航空路等多种交通形式,沟通内外联系。同时根据旅游经营的社会需求和旅游交通运输企业的现有运力状况,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需求。根据云阳县的具体情况,其对外交通规划可以按以下项目进行规划。表10-1对外交通规划项目表编号起点迄点等级宽度(m)长度(km)备注1清水乡歧山林场三级公路7.58水泥硬化3堰塞湖古长城三级公路7.58水泥硬化3龙缸老鸦峡山重四级6.514改扩建4歧山林场科普基地三级公路7.58改扩建5地质博物馆耀灵乡三级公路7.524改扩建6地质博物馆泥溪乡三级公路7.530改扩建7清水场镇堰坪三级公路7.520改扩建8地质博物馆歧山草场三级公路7.512改扩建9地质博物馆云利二级路三级公路7.56改扩建10卢家湾万州区潭獐峡三级公路7.512新建第五十八条 内部交通规划景区道路规划应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地选线,同当地景观和环境相配合;对景观敏感地段,应用直观透视演示法进行检验,提出相应的景观控制要求。根据龙缸地质公园的具体情况,其对内交通规划可以按以下项目进行规划。表10-2对内交通规划项目表编号起点迄点等级宽度(m)长度(km)1石笋河溯溪道索道、步道视实际地形情况定2石笋河谷盖下坝临空栈道1.5103清水乡老寨子步行道254云利路口歧阳茶场步行道265草场景区大门科普基地车行道4.566知青大道车行道4.537林间步游道步游道21.58草场步游道步游道249卢家湾老龙口步行道1.52第五十九条 停车场规划规划对现有的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入口和龙缸景区入口的停车场进行扩建,在清水乡和堰坪游客集散地各修建大型停车场一处,使旅游客车在景区外停靠,避免对景区的影响;在黄陵峡休闲观光区、盖下坝水上游乐区、歧山生态度假区和南三峡探险漂流观光区各修建生态型停车场一处。 第六十条 驳岸规划规划于故陵、堰坪、盖下坝建三个码头。用于停泊游船,皮艇等水上工具,拟建面积500m2,设计泊位25位,要求建筑风格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第六十一条 给水工程规划旅游景区给水规划应根据其总体规划中景区内部游览区、接待区、生活区、生产区统一安排的原则,确定景区给水方案,为给水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原则及基础资料。给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估算用水量,选择水源,确定供水点,布置给水管网,满足游人与居民的用水要求。风景区用水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第六十二条 用水量估算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供水标准,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规划区日用水量为:表10-3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日用水量测算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人数(人)用水量标准用水量(m3/d)备注20102020201020201常住人口50000531000.1 m3/人.d50005310工作人员、农户2住宿游客33419250.3 m3/人.d100.2577.5按高峰期旅游人数计算用水量3不住宿游客4998250.02m3/人.d9.9816.54不可预见用水766.5888直接用水量15%合计5876.686792第六十三条 给水工程规划项目(1)主要的游客集散地为适应公园旅游发展的需要,规划将于主要的游客集散地修建给水设施,主要集中在清水乡清水塘、堰坪两地各修建饮水池和过滤池一个,体积约为200m3。 (2)非主要游客服务地但对水源需求量较大的景区主要集中在歧山林场和歧山草场。歧山林场发展森林度假以及歧山草场的草场游乐项目均需要水源的支撑,规划于草场和林场各修建饮水池和过滤池一个,体积约为400m3,同时也可依托清水乡的给水设施。第六十四条 排水工程规划旅游景区排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拟定污水、雨水排放方式,布置排水管网,研究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设施的选择,并研究污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其作用是保证景区环境卫生,保护景区资源及自然生态的平衡,确保游人及居民健康。第六十五条 排水设施规划项目景区内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自然降水,为保护各景区(点)及附近水域水质不受污染,严格按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建立排水系统。雨水采取自流排放顺山势入江,中心服务区以及别墅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规划于主要的旅游接待服务区内修建污水处理站,主要集中在清水乡清水塘、堰坪、歧山林场和歧山草场;同时对盖下坝水上游乐区的排水工程也要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草场,林场和茶园浇灌。第六十六条 供电规划内容旅游景区电力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电源,布置电力网,确定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变电所的数量、容量和位置、电力网的走向、电力负荷的分布及最大负荷等。根据景区的供电现状及总体规划要求,提供不同的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佳方案。景区供电规划要确保景区各部门用电增长的要求,供电容量应有一定的弹性,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尤其是电压的要求,制定远期规划。第六十七条 用电负荷估算表10-5公园内用电负荷估算类别床位数供电(W/床)用电负荷(kw)2010202020102020低档旅馆208563100-20031.284.5中档旅馆3573662200-40089.3915.5高档旅馆301409400-1000241127.2合计5955634144.52127.2注:此表所用得数据低档旅馆取150(W/床),中档旅馆取250(W/床),高档旅馆取800(W/床),并不包括当地居民的用电量。第六十八条 供电工程规划公园内通电率为100%,但随着规划区的开发和旅游的发展,规划区用电需求将出现井喷式增长。随着盖下坝装机容量为50000Kv水电站的建成,已经完全能满足公园内的供电需求,但需架设35Kv供电电缆至清水,在清水土家族乡设变电站,以10KV电缆向附近景区供电。变电站高压进线,低压出线皆采用电缆,进入变电站高压为10KV,引出变电站的低压电缆为380/220V三相四线加PE线的三相五线。变电站尺寸较小,长3m,宽2m,高2.5m,金属成品户外箱,低压出线回路不超过5路,在低压侧设总计量。其余地区由于不是主要旅游集散地,现在电力已经基本能满足需求,只需完成电网改造即可,在龙缸石笋河景区设置变压器4处,以保证景区能够正常供电。公园内供电线路的铺设一定要充分考虑安全和视角审美要求。核心景观区的供电线路应尽量避免明线架设,最好以线路埋设为主。第六十九条 通讯规划原则为适应旅游景区的发展,通讯规划应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满足各项管理的需要,解决景区的通讯要求,合理组织对内,对外的通讯网络,确保党政通讯机密,使景区的通讯达到技术先进、质量良好、灵活性强、业务齐全、通讯网络体系完整的要求。第七十条 通讯工程规划(1)加速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变,尽快形成集实物传递类、电子信息类、金融服务类等综合业务为一体的邮政服务体系,开办电子商务、混合邮件、网上银行等现代邮政业务;(2)建立公园内电信传输网络,涵盖公园的重要场镇、景区和各服务点;(3)近期内完成石笋河峡谷区的基站建设,做到园区内移动通讯无盲点;(4)努力提高各公园电话普及率。特别是各主要游览区、主要景点均应增设公用电话亭,以方便游客。(5)规划于龙缸石笋河峡谷区修建移动通信基站一个,通讯电缆采用地埋式,并在各个景区安放IC卡电话机若干门。第七十一条 森林草场火灾的预防强化消防宣传,建立森林/草场火灾预警制度,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1)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力争防火于未燃。(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的消防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人们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设置防火宣传设施,在景区各主要入口设置防火警示牌和防火标语。(3)在通视良好、视野开阔、控制范围广的犄角尖和揽胜台等处建设了望台。(4)分别在西山门避暑山庄区域以及东山门游客中心区域建立管护站2个,安排相应工作人员,配备相关的消防器具;(5)在接待设施及服务设施等主要居住区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网,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第七十二条 森林草场害虫的防治对于害虫的防治,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不能等到森林/草场病虫害大量发生和造成严重危害时才开始防治,最根本的措施是要从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观点出发,利用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为地促进森林生态平衡。第七十三条 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区为地质公园,地质灾害预防必不可少。规划在对景区地质状况进行去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保证游客在景区内游玩的安全性。修建护栏或者或护坡,防止出现坍塌现象;在比较危险的地方树立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第十一章 服务设施规划第七十四条 规划原则(1)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服务接待系统;(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接待设施规模和档次比例;(3)合理选择用地,保护景观与环境。第七十五条 住宿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近期确定全年住宿人员是总游人数的40,中期为50%,远期为70。园区预测床位利用率为近期60、中期为65%、远期达到70%,年可旅游时间为240-300天,游客平均留宿天数为1.56-2.5天,经测算得到所需床位数结果,近期配套旅游床位数应达到595张,中期达到1984张,远期达到5634张。根据旅游区的布局特点,以及各个景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具体用地建设条件和游线游程概率,园区内住宿接待设施规划布局,主要依托旅游集散地清水土家族乡和堰坪乡两地的接待设施,在重点景区设置森林度假村、乡村度假别墅和度假酒店,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第七十六条 餐饮服务设施规划经测算,旅游区近期需要餐位数186个,中期583个,远期1014个。餐饮服务设施多与住宿服务设施相配套,在地域布局上有较强的关联性,本景区的餐饮服务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游客集散地的餐饮中心,二是饮食文化街,三是景区的餐饮服务点。第七十七条 科普教育设施规划(1)近期规划在清水土家族乡建设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全方位展现公园的地质地貌、地史演化及科学成因、地质景观及地质遗迹、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人文风情、历史沿革,计划中远期建成为川渝地区重要的“地学科普夏令营”和“自然科普素质教育基地”。(2)规划在歧山草场和江南林场建立“三峡中华蜜蜂国际交流示范基地”,将养蜂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生产示范和蜜蜂文化与生态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接待设施的完善,规划中远期将其建设成我国蜂学科研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蜂产品消费者现场观摩基地和对中小学生进行蜜蜂科学和生物学教育的科普示范基地。(3)拟在清水土家族乡境内,修建刘孟伉纪念馆,展示刘孟伉生前的诗词、篆刻,既能用于观光游览,又能便于书法知识、篆刻艺术的普及教育。第七十八条 科学普及行动计划(1)乡土科普活动计划:以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平台,面向龙缸地质公园周边地域的中小学生开展乡土教育、环境友好教育,通过春秋游、夏令营、冬令营的形式,开展专题性科学普及活动。 (2)高校科学实践活动计划:在规划的中远期,公园可以依托其地质资源优势,针对不同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在公园内安排实习、编制论文等活动,发挥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3)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计划:在中峰基地发展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蜂产品消费者现场观摩基地,开展“蜜蜂科学”等相关专题性科普活动;以龙缸石笋河景区为平台,开展“喀斯特地貌科普游”等一系列活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学习丰富的科普知识。第七十九条 娱乐休闲设施规划娱乐休闲设施主要安排在旅客集散地的游客接待中心、应急训练基地、民俗文化村、知青部落、堰坪浪漫风情街、草场娱乐基地、水体休闲区和自驾车服务中心,丰富游客的娱乐生活。第八十条 商购服务设施规划园区的商业布局以商业街为中心,形成商业街,游客中心商场部,景区零售点相配套的商业服务网络,商业点的空间分布以人流大,交通相对便利的区域为主。第八十一条 游客中心规划游客中心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窗口,应通过实物、模型、图片、文字、影视、音响、表演等各种手段,综合概括介绍龙缸公园的概貌、历史、特征、价值、保护要求、游览选择、安全知识等情况,同时能够给游客提供咨询、休憩、购物等综合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棉原料购销合同范本
- 口腔门诊协议合同范本
- 刷脸支付商户合同范本
- 合伙经营分财产协议书
- 职业培训行业工艺流程优化
- 合同附件房型补充协议
- 企业承包生产合同范本
- 动漫委托设计合同范本
- 制作安装框架合同范本
- 股权投资市场分析与技术规范
- DB51-T 3299-2025 数据资产登记规范
- 淤地坝知识培训课件
- 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徐志摩的诗课件
- 五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表格式)
- GB/T 46225-2025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层压用聚氨酯泡沫规范
- 2025年日照盐粮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文言文详解:《宋史·陈兢传》、王夫之《宋论》
- 2025年农村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浙江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