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A、B组)_第1页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A、B组)_第2页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A、B组)_第3页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A、B组)_第4页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施工方案(A、B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2 2、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1 3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4 4、人员组织安排、人员组织安排 .1 5 5、设备配置、设备配置 .3 6 6、填料选择、填料选择 .4 7 7、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 7.1.17.1.1、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方案、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方案 .4 7.27.2、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施工工艺.5 7.2.17.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6 7.2.27.2.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7 8 8、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2 8.18.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12 8.28.2、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12 8.38.3、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13 8.48.4、相关要求、相关要求.14 9 9、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14 9.19.1、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14 9.29.2、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14 10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15 10.110.1、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目标、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目标.15 10.210.2、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制度、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制度.16 10.310.3、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6 10.410.4、水保控制措施、水保控制措施.16 1111、整理形成试验段成果资料、整理形成试验段成果资料 .17 A A、B B 组填料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组填料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DK92+750DK92+750DK92+900DK92+900 段)段) 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湘桂铁路路基工点设计图(DK92+750DK92+900 段) 、湘桂铁路 GTXG-2 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国家、铁道部颁布的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等 2 2、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在路基正 式填筑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合适的压实机械,不 同填料的松铺厚度和碾压工艺、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范围、最佳的机械 配套和施工组织,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指导下步路基全面填 筑施工。 3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部管段内 A、B 组填料路基填筑施工。试验段选择在 DK92+750DK92+900 段路基正线上进行,填筑长度为 150m,基床底层和 基床以下路堤计划分别进行 57 层工艺性填筑试验。 4 4、人员组织安排、人员组织安排 该试验段由四工程队负责管理,路基作业队负责施工。 施工现场配置管理人员 11 人。其中作业队长 1 名,技术主管 1 名, 技术干部 2 人,测量人员 3 人,领工员 3 人,机电管理人员 1 人。具体如 下表。 现场管理人员名单 部门及班组 主要负责人姓 名 工作内容 项目经理袁韬全面协调 副 经 理吴良前生产安排 总工程师熊开勇技术指导 工程部方海伟现场技术负责兼质检员 工程部吴鹏技术监督 安全质量部陈墩志现场安全质量监督 试 验 室鲍荣生试验检测 质检员吴强路基工程师 测量艾太能测量负责人 工程部刘期亮路基工程师 机电部曾华明机电管理 具体的施工人员需求见下表。 施工作业人员表 序号工种名称到位人数备注 1 挖机司机 1 2 汽车司机 8 3 推土机司机 1 4 压路机司机 2 5 洒水车司机 1 6 平地机司机 1 7 普工 30 合计 44 、项目经理袁韬总体负责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组织机械设备、 人员的进场。 、总工程师熊开勇负责总体施工方案,外围技术方案协调,终审试 验段成果资料。副总工程师刘期亮具体负责现场方案落实监督,并与 现场监理及工程部、队技术室联系。 、副经理吴良前负责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段现场组织。 、工程部部长以及各作业队技术主管负责试验参数汇总并做出相应 的技术总结。 、各作业队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负责试验现场原始数据收集、记录。 、各作业队质量负责人负责试验现场的质量过程控制。 、各作业队派专职安全员负责试验现场的安全工作。 、机电部部长及各作业队机电部负责人负责施工机械的检修和维护。 、试验室主任及各作业队试验室负责人负责现场试验检测。 、测量主管及各作业队测量队长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试验现场配备领工员 12 名,负责现场具体的施工组织。 5 5、设备配置、设备配置 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挖掘机 PC220 台 1 自卸汽车 15T 台 8 洒水车台 1 平地机台 1 推土机东方红 P140A台 1 压路机 LSS220 台 1 6 6、填料选择、填料选择 本试验段填料取自 DK92+330DK92+520 段路堑挖方,填料类别为 A、B 组填料。 7 7、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试验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7.1.17.1.1、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方案、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方案 采用 20T 振动压路机及配套挖、装、运、摊铺平整、洒水设备进行基 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 、层厚控制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按松铺厚度 A(45 厘米) 、B(40 厘米) 、C(35 厘米)三种试验方案。分别按计划的松 铺厚度进行填筑。填前测量路基各断面底标高,整平后测量填土对应断面 顶标高,碾压合格后再次测量填土顶标高,通过计算取得实际松铺系数。 、含水量控制 摊铺完毕,及时检测摊铺层含水量。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填料最佳含水 量,当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时,用压路机碾压一次,以暴露填筑 面的潜在不平整,并用平地机对填筑层进行初平和整形,然后进行碾压工 序。若含水量过小,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若含水量过大,则晾晒至 含水量符合后再碾压。 、压实方案 采取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LS220)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按先两侧 后中间,振动压路机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振 动频率先弱后强,行与行的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 0.4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 叠压实不小于 1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 2m,上下两层接头处 错开不小于 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完再用平地机 精平一次,使每层压实面有 4%的路拱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轮 迹,无显著的局部凸凹。 在填筑过程中应按沉降观测所述要求严格控制填筑速率,确保路基安 全稳定。 、试验检测及数据采集 通过 5层试验完成数据采集。每一层从第三遍碾压结束后即开始 检测K30、n 值,并且每增压一遍检测及采集数据一次。直到各项检测指标 达到设计要求。 每填筑层的计划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试验检测项目及获取数据 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填筑层 号 压路机 吨位 松铺厚 度 碾压方式 测量、检测项目及方 法 备注 135cm 240cm 3 20t 45cm 第一遍静 压,第二 遍弱振压, 第三遍及 以上强振 压 1、松铺系数检测数据 采集:采用精密水准 仪,逐层测量摊铺前 后标高、测量达到压 实质量标准时的填层 压实面高程,计算每 层松铺系数。 2、试验数据采集:碾 压前填料含水量测量, 第三遍压实后即开始 检测K30、n 值,每增 压一遍 2 项指标各测 一次。 7.27.2、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7.2.17.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7.2.1.17.2.1.1、施工调查、施工调查 在我施工管段内的路基经全面平衡,A、B 组填料试验段选在无软基 处理的 DK92+750DK92+900 段,全长 150m。 该工点位于祈阳市郊区,地势较平坦,属丘陵地区地貌,水稻田区; 该段填高在 3.45.6 米。边坡坡率:为 1:1.5,边坡采用 M7.5 浆砌片石 拱形截水骨架内喷播植草,边坡平台采用 M7.5 浆砌片石封闭,宽 2 米, 边坡铺设土工格栅加筋(DK92+840+900) 。 路堤基床表层 0.7m 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 2.3 米采用 A、B 组填料 填筑,基床以下路堤利用附近路堑符合设计的挖方土夯填而成。 该段路基面设置人字型排水坡,形状为三角形,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 于 4%的横向排水横坡。 根据项目部工程划分情况,该试验段在项目第四工程队管段内。主要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技术骨干工人已进驻现场,施工调查,征地拆迁、 现场交接桩等工作均已完成。该 DK92+750DK92+900 试验段为水稻田区。 需进行换填处理。先在路基两侧纵向挖沟排水,然后清除表层种植土和淤 泥质土(0.3m 至 0.5m) ,再换填 A、B 组渗水性填料。待基底检查合格后 再进行第一层路堤的填筑。 7.2.1.27.2.1.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根据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精度,认真复测各导线点,建立施工平面 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并与相邻标段贯通复核。水准点复测采用精密水准 仪,导线点复测采用全站仪。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复核设计图纸,正确领会设计意 图。发现设计有误或设计不明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并对设计 图纸和有关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发现不符及时报设计单位解决。 7.2.1.37.2.1.3、测量及现场准备测量及现场准备 施工前,准确地放出路基中线桩和边桩,并做好相应的护桩。在每断 面两侧测设高程标识杆,以便及时测出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 施工前做好做好各种管线的调查,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做好施工 场地的“三通一平” ,清除表层软土及松软土。 基底处理:本段基底表层为黏土、粉质黏土等松软土,设计采用挖出 表层 30cm 换填A、B 组填料,压实标准同路堤相应部位规定填料的压实 标准。 试验段开工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试验。 7.2.27.2.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及要求:填筑前预先规划好作业流程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 配齐相应的人员、机械及检测设备。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并按拟定的松铺厚度进行填层厚度控制施工。 7.2.2.17.2.2.1、地基加固、地基加固 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在施工范围内全面恢复中线测定路 基边界范围。 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开挖两侧临时排水沟,疏通排干地面积水。 本试验段为水稻田区属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 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 下水。 当地表松土和耕作土厚度小于 0.3m 时,原地面用推土机平整,并将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当松土厚度大于 0.3m 时,用松土器将 其翻挖出来,按层厚 0.3m 一层分层回填,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施工前清除路基范围原地表植被,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松软种 植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 平整。 7.2.2.27.2.2.2、基床底层及其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基床底层及其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标准 、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幅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填 筑按拟定的松铺厚度进行试验。在路基填筑中,根据填筑层宽度、车容量 及分层填筑的虚铺厚度事先设计出堆土间距,并在现场用石灰画格,由专 人指挥运料车严格按十字网格卸料。填筑时边坡两侧各加宽 50 厘米,以 保证边坡压实密度。 、摊铺平整:摊铺前先在路基两侧边桩上标示出摊铺厚度,先用推 土机由两侧往中间依次进行初平,然后利用平地机进一步进行平整,确保 松铺厚度满足拟定要求。摊铺时应同时注意将路基面做成双向 4%的排水坡, 以利排水。 、洒水晾晒:路基填筑施工中,先进行填料含水量检测,含水量在 Wopt-3%Wopt+2%时,再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 施,洒水采用在路堤内洒水搅拌;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采用将填料在路 堤上摊铺晾晒进行处理。 、碾压夯实:现场检测填料含水量满足要求后,采用压路机进行碾 压。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压 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 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 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 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0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 均匀。 碾压完成后除各项检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外,压实厚度还应满足以下 规定:当采用碎石类土填筑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35cm;采用砂 类土填筑时,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30cm。 、试验检测:每填筑层均实行碾压过程控制,为总结和记录数据, 试验段每填筑层完成第 3 遍及以后各遍的强振后,基床以下路堤需进行地 基系数K30、和孔隙率 n 检测。基床底层需进行地基系数K30、孔隙率 n 和 变形模量 Evd检测。 、基床以下路堤测点布置:测定松铺系数时,沿线路纵向每 20m 为 一个断面,每断面分别测设左、中、右三个位置。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 n 2 项指标检测点布设如下图: 、基床底层测点布置:测定松铺系数时,沿线路纵向每 20m 为一个 断面,每断面分别测设左、中、右三个位置。地基系数K30、变形模量 Evd 和孔隙率 n 3 项指标检测点布设如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8 8、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18.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铁道部颁布的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客运专线铁路相关质量验收暂 行标准,并满足设计开通速度要求。 8.28.2、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质检负责人员参与组 成的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实施本管段质量管理、兑现本 管段质量目标;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组织 机构,领导和组织项目作业队质量领导小组、质量自检小组和各质量 QC 小组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攻关和管理活动。安全环保部是本管段工程 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在进行质量专检的同时,对质量管理制 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权” 。 8.38.3、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的选择采用双指标控制。检测指 标见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填料压实标准 改良 细粒 土 砂类 土及 细砾 土 碎石 类及 粗砾 土 地基系数K30 (MPa/m) 90110130 A、B 组填料及改 良土 孔 隙 率n (%) - 3131 、基床底层填筑试验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的选择采用三指标控制。检测指 标见下表: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填料压实标准 改良 细粒 土 砂类 土及 细砾 土 碎石 类及 粗砾 土 A、B 组填料及改 良土 地基系数K30 (MPa/m) 110130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404040 孔 隙 率n (%) - 2828 8.48.4、相关要求、相关要求 、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每次填筑前派专业试验人员现场进行取样 检验,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监督填料的情况,严格按相关规范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按设计要求自填 筑底面起至基床表层以下每填筑0.6m高,于路堤边坡3m范围内铺设一层双 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或双向高强聚酯长丝经编土工格栅,格栅外边缘与边 坡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1m,以防止格栅外露或开挖骨架时切断格栅。 、试验段施工之前或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变 形观测元件,并按要求的观测方式和频率进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基床底层填筑时,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 填料压实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 9 9、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 规范和安全要求,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发生。 9.19.1、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及以上伤亡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规范,资料齐全; 安全考核达市级标准化工地,完成文明工地的创建目标。 9.29.2、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 由项目经理对该分部工程的安全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 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分项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确保安全管理目标 的实现,该分部工程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全面负责该分部工程的安全管理生产工作。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袁韬 副组长:熊开勇、吴良前 组员:刘期亮、吴鹏、鲍荣生、方海伟、吴强 (2)、安全管理责任制 、对该路基段安全施工实行层层责任制,按每个人相应的职责,管 理权限签订安保负责责任状,确保安全保障措施层层落实。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该分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内部考核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各 级专职安检人员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施工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违章作业又 不听劝阻者应予以从严惩处,决不姑息迁就,创造一个重视安全,处处遵 章,文明施工的氛围和环境。 10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证措施 10.110.1、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目标、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目标 、文明施工与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组织机构,主抓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工作,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制订关于施工中环境保护管理的奖惩 条例,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与各工点作业组的管理人员的工资考核 挂钩。 、水土保护与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所有合理的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内外整齐干净;保证施工期间施工 安全和行人、车辆安全畅通通行;并避免施工期间施工管理造成的污染, 噪声或其他问题而导致施工场地附近的人员或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