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在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发生重要变动的时代。军阀割据一方,战乱不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这一时代又是民族和文化重新打散、整合的时代。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短期统一于西晋政权,随后的“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室的南迁和北方、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形成南北割据的格局。,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这一时代,汉代繁琐的儒家学说被抛弃,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崇尚清淡、玄学的风气流行。个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重视人物的风度、才学、气质的品评。社会的审美鉴赏力得到普遍提高,创作脱离了服务于政治教化等功利目的和从属地位,开始了“美术的自觉时代”。宗教艺术的发达是中国美术史的主要特征,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美术创作异常活跃。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民族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第一节绘画,文人士大夫步入画坛,使绘画的审美层面有所提升,表现领域不断扩大。一部分画家摆脱社会功能论的束缚,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山水画也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画种。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画家普遍重视对人物传神的表现,追求个性气质。,古代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而在当时又以绘画著称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1、曹不兴曹不兴吴兴(今属浙江)人,为三国画家。他在50尺长的丝绢上画大幅人像,一挥而就,头身四肢都合乎比例。相传他为孙权画屏风,误落墨点,画成苍蝇,达到乱真的程度,令孙权用手去弹。他也是最早接受西域佛画影响的画家,当时中亚的和尚将佛像带入吴地,曹不兴曾加摹写。,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2、顾恺之顾恺之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官僚家庭。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对人物性格、内在气质、才情的表现)之妙。四体疵研,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意思是四肢外形画得好不好看,与表现人物性格无关,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他留下来的论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主张形神兼备,提倡“悟对通神”,反对“以形写神”要在特定的事件、情景中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仅仅将人物的外在形貌机械的拷贝下来是无法传神的。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现在留存下来归于顾恺之名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卷三幅后世的摹本。“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女史箴图藏于大英博物馆(唐摹本)纵22.5厘米,横377.9厘米,描述封建礼教中宫廷妇女忠于帝王社稷的故事,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洛神赋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根据三国魏王曹操的儿子曹植所著洛神赋而绘,为宋人摹本。洛神赋描述了作者途经洛水同神话传说中的洛水女神相会的故事。顾恺之根据曹植与洛神相逢、相恋又相别等具体情节,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描绘了赋中的意境。画家注重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出色的再现了人、神之间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恋情。画中山石、树木幼稚古朴的反映了山水画初创阶段的特征。,洛神赋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宋人摹本)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及意义艺术特点:传神,重视人物的性格气质,与场景故事相辅相成。春蚕吐丝,又称高古游丝,源自篆书笔法,笔法优雅婉转。意义:主张形神兼备的传神论,为中国的绘画定下基调。春蚕吐丝是传统工笔绘画的基本形式。,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3、南朝绘画陆探微、张僧繇陆探微,南朝宋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肖像人物。“秀骨清象”,这种清秀瘦削之美也是人物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的体现,常见于佛教形象中。,张僧繇是南朝梁画家,吴中(今苏州)人,他是宗教绘画的高手,唐代画论家张怀璀说:“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这种样式被后世奉为楷模,称为“张家样”。,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4,谢赫画品与“六法”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人物画家。据说他有惊人的观察力,为人画肖像,无需长时间的观察,看上一眼,就可以将对象准确的描绘出来。谢赫为官廷服务,爱追随时尚,赶时髦,求“新变”,避“古拙”,画风精工细密。善画“神女”、“佳人”。谢赫又是杰出的理论家,著有画品它是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画品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强调绘画的教育功能。,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画品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评定绘画标准“六法”:气韵生动是指画人物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等。“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六法”是在绘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5、北朝画家曹仲达,北齐画家,中亚曹国人,以画中亚、西域风格的佛像著称。他的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世称“曹家样”。以细劲的线条表现衣纹紧贴在身体上,固有“曹衣出水”的说法,是源于印度艺术又融合中原画风的产物。这种风格的佛教造像是后世所遵循的造像样式之一。,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第二节工艺美术(1)陶瓷工艺陶瓷工艺成就突出的是青瓷生产。瓷器胎质坚硬细腻,呈青灰色,釉色纯净。,这时期青瓷的造型和纹饰均富有特色,逐渐取代过去铜器和漆器的地位。青瓷的装饰手法有模印、刻画、堆贴、塑饰、雕镂、釉彩变化等。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中普遍以莲花为装饰。,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2)其他工艺,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hineseandForeign,中外美术史,HistoryofFineArtof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 心电国考试题及答案
- 福安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蒙城六中开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定向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后营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护士往年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TCTCA 13-2023 凉感织物席规程
- 心血管急救药物用法总结
- 1新疆大学考博英语历年考博真题20-21年
- GB/T 17194-1997电气导管电气安装用导管的外径和导管与配件的螺纹
- GB/T 12224-200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 GA/T 1481.2-2018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公安应用第2部分:终端定位技术要求
- 科技项目研发经费归集课件
- TB T2075-《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
- 杨青山版-世界地理第第六章-亚洲(原创)课件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