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_第1页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_第2页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_第3页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_第4页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数量的变化,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以表格中得到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以数量为纵轴,画出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讨论,细菌种群增长曲线,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种群的起始数量不是1而是以N0表示,每繁殖一代的时间是确定的,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问:t年后种群数量为是多少?,讨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建立模型:NtN0t参数意义:N0种群初始数量;Ntt年后种群的数量;种群每年增长倍数;模型假设: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1859年,24只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6亿只以上,遍布整个大陆。,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实例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凤眼莲,拓展视野,种群大爆炸,蝗灾,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得出下图所示结果。,高斯的实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变化,A,B,A是种群增长的理论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Nt=N0t)B是种群实际增长曲线(“S”型曲线),时间,种群数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K(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重要提示,在“J”型曲线中增长率是不变的。增长率=(第二代个体数-第一代个体数)/第一代个体数,增长速率=增加的个体数/单位时间显然“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而在“S”型曲线中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不断减小。种群增长速率由小变大,到曲线中点(K/2)最大,以后又逐渐缩小。所以种群数量处在K/2时种群适合捕获,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很小。,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长时间维持稳定吗,为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K值的大小?,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入率)2、人类的活动,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2、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讨论,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六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一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兔群繁殖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澳洲本来没有兔子,一八五九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二十四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二十四只野兔的后代达到六亿只之多。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成灾后人们该采取什么对策?,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B,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C,3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增加,ACD段(增长速度慢)BDE段(速度加快)CEF段(变化速率加快)DFG段(速度逐渐变慢),D,2、下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和_。(4)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对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请从a、b曲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的措施_,降低环境_量,使鼠群的_曲线变化,转变成_。,答案:(1)a(2)b(3)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4)在进行灭鼠时,要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容纳a(或J型)b(或S型),3、下图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腹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的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作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2)曲线的纵坐标_(“能”或“不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能够”或“不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3)试根据容纳量的概念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草原的合理放牧分别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S”型增长(2)能能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密度),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3)对珍稀动物的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