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探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热泉,遥感技术,其他,改进钻探技术,南非“姆波尼格”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矿井。它的各个矿坑和巷道总长达370千米,蜿蜒延伸到约4000米深的地下。,世界最深钻井机12000米超深钻井机,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小资料,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地震波,纵波与横波的性质,认识地震波,快,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特点,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固体、液体气体,较快,固体,较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想一想:,上层: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地壳结构,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的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幔,地核,纵波,地壳,15,软流层,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岩石圈,地幔,地幔:由富含镁、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渐增呈固态,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地幔,地核,纵波,地壳,15,软流层,岩石圈,(三)地核,地核: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呈固态,温度由低到高,压力密度由小到大,纵波速度突然减小横波消失,地震波速度加快,莫霍面,古登堡面,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物质组成和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范围和特点,岩石圈,下课了!,地壳,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软流层,岩浆,A+B1,学法,读图分析法、观察比较法、图表分析法等,如何学习?,要求同学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培养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会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求,地震波,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整体感知全文,地球的内部圈层,学习设计,整体感知全文,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板书小结,课堂练习,教师,学生,落实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所获知识及困惑,同时要求学生理清线索,以便探究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相关问题,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一)课前预习,它有几层?,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点如何?,鸡蛋是空心还是实心?它有几层?,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我们又该如何知道?,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削开,那又该如何知道?(学生讨论),地震波,1、导入新课,(2)课堂活动探究,探究一:地震波,探究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整体感知全文,(二)课中探究,2、新课探究,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根据两个知识点将学习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探究学习),(1)整体感知全文,地震波,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何特点?,展示“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表格,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定义不连续界面:莫霍界面(平均地下17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探究一: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思考: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有何感觉?这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否一致?理论上,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地面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这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有关。,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板书小结1,课堂练习1,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D,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不连续面,思考:图中,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思考:图中,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速度突然下降。,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探究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探究内容:,探究结果:,1、说明了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2、地幔物质是固态的,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的特点: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展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表格,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的示意图,板书小结2,2、不连续面(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内部圈层结构的名称地壳地幔地核4、岩石圈,课堂练习2,课本P21的活动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改进深部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球物理遥感探测技术其他的手段,想一想:除了地震波,我们还可以通过那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思考: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就是岩石圈吗?,地幔,地核,地壳,易错点解析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例】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探究三:地球的外部圈层,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外部包括哪几个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各圈层有和特点?它们的关系如何?,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同心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板书小结3,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名称和物质组成(1)大气圈(2)水圈(3)生物圈2、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课堂练习,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和外部的三个圈层。下面大家来做些巩固习题:,3、新课小结,学生作业,1、在莫霍界面以下()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3、水圈是()的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大气圈B.岩石圈C.生物圈D.水圈,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完成学案有关本节的练习,练习巩固,A,B,B,A,课外活动,要求,理解下列观点,选择一个写出一篇小论文: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界面,它具有三个特点:A.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外的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B.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C.它在不断的变化着。,上网或找书籍查阅资料,小组探究并提交作业。,(三)课后活动,学习反思,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几部分知识?有哪些知识点比较较难?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必须从注重地理结果转变为地理过程的学习,因而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究挑战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大家通过自己探索,明白了一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使自己真正体验到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谢谢观赏,谢谢观赏,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海上的人有感觉如何呢?,A,B,上下颠簸,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当发生地震时,在瓯江上航行的轮船先上下摇动后左右摇摆。(),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体,固体,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地震波在哪些深度发生突然变化?,如何变化?,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1、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2、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3、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内部圈层的划分:,1、可能由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铁和镍组成;2、外核的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制作发行战略合作合同
- 品牌形象宣传合作协议书
- 城市办公用品采购与管理协议
- 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数据安全协议
- 消费欠款合同(标准版)
- 测绘评估合同(标准版)
- 吸收合并员工合同(标准版)
- 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协议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密云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6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蒙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0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乡镇学校资助管理办法
- 连锁餐饮学生管理办法
- 铁路信息技术课件
- 小学冠词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黄浦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