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磷石膏堆场预评价.doc_第1页
2013磷石膏堆场预评价.doc_第2页
2013磷石膏堆场预评价.doc_第3页
2013磷石膏堆场预评价.doc_第4页
2013磷石膏堆场预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编号:XXXXXXXXXX(预)(预)2013-XXX2013-XXX X XX XX XX XX XX X X XX XX XX XX XX X 秧秧田田箐箐磷磷石石膏膏堆堆场场项项目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XXXXXXXXX 20132013 年年 2 2 月月 XXXXXX XXXXXX秧秧田田箐箐磷磷石石膏膏堆堆场场项项目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评价报告完成日期:20132013 年年 5 5 月月 2020 日日 前前 言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生 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 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以及建设项目(工 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 字(2001)39 号文精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 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 根据上述规定,XXXXXX 委托 XXXXXX 对该公司 XXXXXXXXXXXX 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在实施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以及预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云 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均给予我们许 多指导和支持,XXXXXX 的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 表示感谢! 1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4 目目 录录.1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5 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5 1.2 安全预评价的原则 .5 1.3 评价依据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6 1.3.1 法律法规依据 .6 1.3.2 行业规范及标准、通知依据 .7 1.3.3 项目基本文件依据 .8 1.4 评价范围 .9 1.5 评价程序 .9 第二章第二章 概概 述述.11 2.1 建设单位简介 .11 2.2 建设项目概况 .12 2.2.1 工程勘察、初设(代可研)及项目的批复情况 .13 2.2.2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13 2.2.3 自然地理及气候特征 .14 2.3 库区地质概况 .15 2.3.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5 2.3.2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 .16 2.4 扩建渣场的设计概况 .16 2.4.1 渣的成分 .16 2.4.2 磷石膏堆存方式的选择 .18 2.4.3 磷石膏回采方案 .19 2.5 工程规模和标准 .19 2.5.1 扩建渣场库容 .19 2.5.2 渣场工程量计算 .20 2.5.3 工程规模 .20 2.6 堆场坝址方案与布置 .20 2.6.1 坝址方案 .20 2.6.2 堆场布置 .21 2.7 堆场排洪及回水系统 .21 2.7.1 防洪标准 .21 2.7.2 排水方案 .22 2.7.3 排洪构筑物选材 .22 2.8 磷石膏堆积坝 .22 2.8.1 磷石膏初期坝 .22 2.8.2 磷石膏堆积坝 .24 2.9 堆场水平衡及回水池 .24 2.9.1 堆场水平衡计算 .24 2.9.2 回水库 .26 2 2.9.3 水池坝 .27 2.10 堆场防渗系统 .28 2.11 渣库稳定性计算及调洪演算 .29 2.11.1 渣库的渗流计算 .29 2.12 渣库稳定计算 .31 2.12.1 计算工况概述 .31 2.12.2 计算参数选取及计算说明 .32 2.12.3 稳定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2.12.4 稳定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2.13 渣库防洪计算 .36 2.13.1 工程概况 .36 2.13.2 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37 2.13.3 洪水计算 .39 2.13.4 调洪演算 .45 2.14 观测设施 .52 2.14.1 变形观测 .53 2.14.2 浸润线观测 .53 2.14.3 库内水位观测 .54 2.14.4 库下游地下水观测 .54 2.15 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设计 .54 2.15.1 供电及电讯 .54 2.15.2 自动控制 .54 2.15.3 土建 .55 2.15.4 给排水 .57 2.15.5 电信 .57 2.15.6 生活福利设施 .57 2.16 安全管理 .58 2.16.1 管理机构及人员 .58 2.16.2 专项投资 .58 2.17 磷石膏渣场周边环境描述 .58 第三章第三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59 3.1 辩识与分析的目的 .59 3.2 辨识与分析的方法 .59 3.3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60 3.3.1 运行失控和设备故障 .60 3.3.2 人员失误 .60 3.3.3 管理缺陷 .60 3.4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61 3.5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61 3.5.1 溃坝 .61 3.5.2 洪水漫顶 .62 3.5.3 裂缝 .62 3.5.4 渗漏 .63 3.5.5 排洪排水构筑物失效 .63 3.5.6 滑坡 .64 3 3.5.7 淹溺 .64 3.5.8 机械伤害 .64 3.5.9 触电伤害 .65 3.5.10 车辆伤害 .65 3.5.11 高处坠落 .65 3.5.12 火灾 .65 3.5.13 物体打击 .66 3.5.14 噪声、粉尘危害 .66 3.6 尾矿库潜在风险识别 .66 3.7 重大危险源辨识 .67 3.8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 .67 3.9 危险因素的伤害后果分析 .68 3.8 案例分析 .68 3.9 分析结论 .76 第四章第四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77 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77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78 4.2.1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79 4.2.2 预先危险分析法 .79 4.2.3 事故树分析(FTA).81 第五章第五章 磷石膏渣场各单元安全预评价磷石膏渣场各单元安全预评价.83 5.1 拟扩建磷石膏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及渣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评价单元 .83 5.1.1 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及渣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评价 .83 5.1.2 拟建堆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85 5.1.3 评价小结 .86 5.2 坝型选择合理性分析评价 .86 5.2.1 分析评价 .86 5.2.2 评价小结 .87 5.3 坝体稳定性安全评价单元 .87 5.3.1 坝体工程预先危险性分析 .88 5.3.2 垮坝事故分析 .90 5.3.3 废渣泄漏事故分析 .98 5.3.4 坝体抗滑稳定计算分析 .100 5.4 磷石膏渣场地质条件评价单元 .102 5.4.1 库区工程地质评价 .102 5.4.2 坝址工程地质及稳定性评价 .103 5.5 磷石膏渣场的设计方案符合性预评价单元 .107 5.5.1 磷石膏渣场各系统的设计方案符合性定性评价 .107 5.5.2 评价小结 .111 5.6 排洪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排洪能力的可靠性分析评价单元 .111 5.6.1 排洪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评价 .111 5.6.2 排洪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及排洪能力的可靠性分析 .113 5.6.3 评价小结 .113 5.7 磷石膏渣场的检查、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价单元 .113 4 5.7.1 磷石膏渣场的检查、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价 .113 5.7.2 评价小结 .115 5.8 电危害评价单元 .115 5.9 车辆伤害事件树分析(ETA) .118 5.10 磷石膏渣场安全管理预评价单元 .119 5.10.1 磷石膏渣场安全管理预评价 .119 5.10.2 评价小结 .121 5.11 本章小结 .121 第六章第六章 对策措施和建议对策措施和建议.123 6.1 初设代可研中采取的对策措施 .123 6.2 应补充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24 6.2.1 渣场选址及周边环境影响方面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24 6.2.2 渣场地质条件方面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25 6.2.3 磷石膏渣场的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 .125 6.2.4 排洪系统对策措施及建议 .127 6.2.5 磷石膏渣场检查、监测系统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27 6.2.6 磷石膏渣场溃坝事故的预防措施 .127 6.2.7 磷石膏渣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 .128 6.2.8 安全技术措施 .129 6.2.9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32 6.2.10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 .134 第七章第七章 预评结论预评结论.137 7.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 .137 7.2 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对策措施 .137 7.3 持续改进方向 .141 7.4 预评价结论 .145 附件目录附件目录.147 5 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 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 项目概算。第二十五条:矿山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XXXXXXXXXXXXXXXXXX 项目安全预评价,是通过对该工 程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分析和评价,针对可能导致事故 或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或条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安 全管理对策措施,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技术调整方案,实现设 计的本质安全化,即: 1、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 2、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 通过安全预评价,促进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3、通过评价为企业对事故隐患防范、治理提供依据,针对评价 指出的事故隐患,提出对应的建议措施,为企业的安全投入与资金 使用提供参考; 4、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1.21.2 安全预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