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步骤1、将按规定的方法加热的沥青试样一次灌入盛样皿中,试样深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小时(小盛样皿),1.52小时(大盛样皿)或22.5小时(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 11.5小时(小盛样皿),1.52小时(大盛样皿)或22.5小时(特殊盛样皿)。2、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定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法码。3、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4、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按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示为零。5、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到5秒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的时间停压按钮,使指针停止移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下落贯入试样同时开始,5秒时自动停止。6、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0.5(0.1mm)。同一试验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10cm,每次试验后将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7、测定针入度指数,可按同样方法分别测定15、25、30(或5)三个温度条件下的针入度。8、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时,至少用三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三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二、沥青软化点试验的操作方法如下:1、制备试样,将试样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试样板上,按规定方法准备好沥青试样缓缓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室温冷却30分钟后,用环夹夹着试样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必使沥青试样与环面齐平。2、实际试验操作时,根据沥青实际软化点的高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试样软化点80以下者,试验如下。、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金属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水至少15分钟;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并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将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分钟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样应重做。、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1、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试验步聚如下:、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金属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分钟;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深度标记。、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环,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三、沥青延度试验操作方法;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2、按规定方法(同沥青针入度试验准备试样方法)准备试样,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注意:灌模时沕使气泡混入。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分钟,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分钟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刮法自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小时。2、 检查延度仪拉伸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3、 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从底板上取下试件,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4、 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在试验时,如发现呖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密度相近后,再重新试验。5、 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的读数,以cm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 。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一、1、 什么是土的CBR?2、CBR值时泡水测膨胀量试验的步骤:3、试述土的CBR值的取值方法。1、 CBR值是指试料贯入量2.5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2、测土的CBR值试验步骤; 试件制成后,试件顶面放一张滤纸,并在上安装附有调验节杆的多孔板,在多孔板上加4块荷载板。 将试筒与多孔板一起放入槽内,安装百分表,并读取初读数。 向水槽内放水,槽内水面应保持在试件顶面以上25mm。试件要浸水4昼夜。 饱水终了时,并读取初读数。计算出膨胀量。 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倒出试件顶面的水,静置15分钟,御去附加荷载。多孔板,称量。 将泡水试验终了的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调整编球座,使贯入杆与试件顶面全面接触,在贯入杆周围放置4块荷载板。 先在贯入杆上施加45N荷载,然后将测力和测变形的百分表的指针都调整至零点。 加荷使贯杆以12.5mm/分钟的速度压入试件,记录测力计内百分表某些整读数,(如20、40、60)的贯入量,并注意贯入量为25010-2时能有5个以上的读数,因此测力计内的第一个读数是贯入量3010-2左右。3、 CBR值计算方法如下:一般采用贯入量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 CBR=P/7000100。贯入量5mm时承载比,CBR=P/10500100。如贯入量为5mm时承载比大于2.5mm时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沥青取样步聚;粘稠式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4L,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各三分之一等分处,不低于灌底六分之一位置,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筛,每个样品常规测定不宜少于600g;温度分区组成: 夏炎热区 ;30 夏热区; 2030 夏凉区;20 1-1 夏炎热冬严寒 2-3夏热冬泠1-2 夏炎热冬寒 2-4夏热冬温1-3 夏炎热冬冷 3-1夏凉冬严寒 不存在1-4 夏炎热冬温 3-2夏凉冬寒2-1 夏热冬严寒 3-3夏凉冬冷 不存在2-2 夏热冬寒 3-4夏凉冬温 不存在雨量分区指示雨量气候区: 1 2 3 4气候区名称 潮湿区 湿润区 半干区 干旱区年降雨量 大于1000 1000500 500250 小于250岩石力学性质试验:试件制备1、建筑工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 直径为50mm2mm,高径比2 :1;每组6个。2、桥梁工程的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试件边长为70 mm2mm,每组试件6个。3、路面工程的厂料试验,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其边长或直径和高度均为50 mm2mm,每组6个。 以0.5Mpa/s1.0Mpa/s的速度率进行加荷破坏:R=p/A P试件破坏荷载 A试件面积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1 :3,水灰比0. 5;每成型三条试件试件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为:水泥 450g2g ; ISO砂1350 5g; 水225 mL1 mL龄期 试验时间24h 24h15min48h 48 h30min72h 72 h45min7d 7d 2h28d 28d8hRf=1.5Ff.L/ b3 Rc=Fc/A 加荷速度为50N/S10 N/S ;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应剔除后再平均。速度应力控制在2400N/S200 N/s ;6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10%;应剔除后以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再有超过平均值10%;则此组试件无效。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代用法)采用不变量法测定时,拌和用水为142.5 mL 水量精确到0.5 mL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 雷氏夹膨胀仪 即:2x=17.5mm 2.5mm。A、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B、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C、堆集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D、表观密度(视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份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E、表观相对密度(视比重):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值。F、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G、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相对密度)表干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值。H、毛体积密度: 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毛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I、毛体积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值。K、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L、标准筛筛孔尺寸为正方形:粗集料:75、63、53、37.5、31.5、26.5、19、16、13.2、9.5、4.75mm;细集料4.75、2.36、1.18、0.6、0.3、0.15、0.075mm;M、土工筛:圆孔筛粗筛:孔径为200、60、40、20、10、5、2mm; 细筛孔径为:2、1.0、0.5、0.25、0.075、0.02mm;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喷射砼是一种强度高,粘结力强和抗渗性好的支护,其施工工艺,可以不用模板,以能把砼的输送、浇灌、捣固等工序结合在一起。由于喷射砼与围岩紧密结合并共同工作,把围岩从荷载变为承载,提高了硐室的承载能力。喷射砼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普通砼,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配合比一般采用经验公式和图表计算确定,其方法和步骤如下。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粗集料的最大粒径 Dmax不得大于喷射系统输料管径最小断面直径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亦不宜超过一次喷射厚度的三分之一。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国家趋向于16mm粒径作为喷射混凝土粗集料的最大。喷射混凝土粗集料,一般来说卵(砾)石为优。确定砂率砂率按下式计算Sp=140.63(Dmax/mm)-0.3447式中Sp-砂率 Dmax粗集料最大粒径mm ,Dmax/mm 为Dmax的纯数。砂粒粗时,砂率可以偏大;砂粒细时,砂率应当偏小,喷拱及拱顶部位宜选择较大的砂率。选择水泥用量。水泥标号检验:FJ=A(1.44fc-20.4Mpa)fcc;式中FJ-喷射砼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Mpa);A- 检验调整系数;fc-水泥强度等级;fcc-喷射砼设计强度等级;若FJ fcc则水泥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若FJ fcc则水泥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按下式计算:Co=782.4kg(Dmax/mm)-0.2377* BCo-水泥用量; B-调整系数;当用42.5水泥时,则B=1; 当用32.5水泥时,则B=1.12。速凝剂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4%。喷边墙可掺水泥重量的23%,喷拱顶可掺水泥用量的34% 。确定水灰比及其用水量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W/C=0.45Sp+0.2475式中 W/C水灰比; Sp-砂率; 用水量按公式 WO=W/C*CO设计计算步骤 选择粗集料最大粒径;最大料径不得超过最小断面直径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HPX型喷射机输料管内径76 mm所以76 mm*1/3=25.33 mm 因此选择最大粒径Dmax=20 mm 确定砂率 Sp=140.63(Dmax/mm)-0.3447=140.63*20-0.3447=50.08%计算水泥用量 根据Dmax=20 mm,取B=1.12 Co =782.4 kg* Dmax/mm)-0.2377*B=782.4*20-0.2377*1.12 =429 .97 kg 取430 kg*计算水灰比和用水量:根据Sp=50.08% W/C=0.45 Sp+0.2475=0.45*0.5008+0.2475=0.47WO=W/C*CO=0.47*430=202.1 取202 kg计算砂、石用量 取a=1 则砂用量 VS+G=1000L-(202/1+430/3 .15+13/3 .05)+10L*1=647L SO= VS+G*Sp*PS =647L*50 .08*2.6=843 kg石用量 GO= VS+G*(1-Sp)*PS=647*(1-50 .08)*2 .61=843 kg初步配合比; 水泥 :砂 :石 :速凝剂 :水 = 430 :843 :843 :13 :2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细粗骨料用量;砂视比重2620kg/m3; 石视比重2650 kg/m3; 已知水泥用量417 kg/m3;用水量185 kg/m3;砂率33%;采用体积法,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式:解联体方程: 417/3100+SO/2620+GO/2650+185/1000+0.01*1=1SO/(SO+ GO)*100% 0.134+0.185+0.01=0.329 1-0.3295=0.671 GO = 0.671*2650*0.67=1191 kg/m3 SO =0.671*2620*0.33=580*(2650/2620)=587 kg/m3所以、确定基准砼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417:587:1191:185掺粉煤灰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C混凝土强度等级 普通硅酸盐水泥C15以下 1525C20 1015C25C30 1520超量系数表项次 粉煤灰级别 超量系数1 I 1.01.42 II 1.21.73 III 1.52.0例题;试将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成同标号粉煤灰砼配合比:已知 GO=1191 kg/m3 SO=587 kg/m3 CO=417 kg/m3 WO=185 kg/m3粉煤灰砼配合比设计以基准砼为基础,用粉煤灰超量取代法进行计算调整;C =0.15 按取代水泥量率算出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为C=417*(1- 0.15)=355 kg/m3选取粉煤灰超量系数为1.5 (III级粉煤灰)按超量系数算出每立方米砼的粉煤灰掺量:F=1. 5 (417-355)=93 kg/m3计算水泥、粉煤灰和砂的绝对体积求粉煤灰超出水泥部分的体积,并扣除同体积的用量,取水泥的密度3100;粉煤灰密度2200;砂密度2620;由式得; S= SO -(C/PC+F/Pf-Co/Pc)*Ps=587-(355/3100+93/2200-417/3100)*2620=529 kg取G=GO W=WO 则每立方米粉煤灰砼材料计算用量为:C=355 kg S=529 kg G=1191 kg F=93 kg W=185 kg经试配调整得出设计配合比若因试配得粉煤灰砼的实测密度2390 kg 计算密度这2353 kg 2390/2353=1.016由此得每立方米粉煤灰砼的材料用量为:C=355 *1.016=361kg S=529 *1.016=537kg G=1191*1.016=1210 kg F=93*1.016=94 kg W=185 *1.016=188kg动力触探仪使用说明轻型动力触探1、 检验浅土层(如基础)的均匀性;2、 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确定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根据轻型动力触探确定土的容许承载力(Kpa)N 10101520253040一般粘性土(R)100140180220轻型触探计算式为; Kpa = 8N - 20 根据重型动力触探确定土的容许承载力(Kpa)N 63. 5345681012中、粗、砾砂(R)120150200240370400碎石土(R)140170200240320400480锚杆拉拔力试验:拉拔计算公式:Y=2.8988*X+1.1664X=油压表读数;锚杆种类: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设计抗拉拔力=50KN( 直径 20 mm)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细粗骨料用量;砂视比重2620kg/m3; 石视比重2650 kg/m3; 已知水泥用量417 kg/m3;用水量185 kg/m3;砂率33%;采用体积法,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式:解联体方程: 417/3100+SO/2620+GO/2650+185/1000+0.01*1=1SO/(SO+ GO)*100% 0.134+0.185+0.01=0.329 1-0.3295=0.671 GO = 0.671*2650*0.67=1191 kg/m3 SO =0.671*2620*0.33=580*(2650/2620)=587 kg/m3所以、确定基准砼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水=417:587:1191:185例题二、绝对体积法计算:1000L-(1981+4053.06+12.153.05+100.1)1000-344.84=655.16(L) 取655LSO2.611+GO2.672=655LSO( SO+GO)=54%6552.672=1750(2.6722.611+0.460.54)=933 SO=933kg 933(0.540.46)=795 GO=795kg 经计算得每立方米喷射砼材料用量为;kg 水泥:砂:石:水:速凝剂=405:933:795:198:12.15例题三、重量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用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例题:水泥 :水 :膨胀剂 :减水剂=1.0 :0.38 :0.08 :0.007 = 1.0+0.38+0.08+0.007 =1.476经试拌后水泥净浆流动度为16秒,测试每公升质量为1.95 kg、泌水率小于2%、膨胀率为4%;符合规范要求。 计算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为:1950/1.476=1329 kg/m3计算每立方米材料用量: 水泥 :水 :膨胀剂 :减水剂=1329 :505 :106 :9.3;锚杆拉拔力试验:拉拔计算公式:Y=2.8988*X+1.1664X=油压表读数;锚杆种类: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设计抗拉拔力=50KN( 直径 20 mm)2009年5月16日交通部试验员过度考试;材料科目考试试验操作题目1、 土工击实土样的取样;干土、湿土的土样操作步骤。2、 粗集料毛体积密度试验操作步骤。3、 承载比车辙试验计算题目。4、 水泥试验强度操作(ISO)步骤。(主要是从胶砂搅拌、制作试件龄期抗压强度)。5、 土工的CBR试验作操步骤。(选择题目、土工CU;CC;土的代号、沥青、马歇尔试验的作用、沥青的抗老化试验的选择、土工布试验用顶破试验用的针是多大规格、岩石抗冻时温度选择、岩石试件用于各种工程时的试件制作规格是多少。砼配合比的计算如:水泥:砂:石:水灰比=1:2:3:0.5;单位容重是2.4 kg/L。每立方水泥用是多少?)土工合成材料的试件件制备及数据整理。1、 每项试验的试样应从样品长度与宽度方向上随机剪取,但距样品边缘至少100 mm;2、 试样的调湿与饱和,一般应置于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和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调湿24小时。3、顶破强度试验:钢球直径为25.4mm;环形夹具内径为44.5mm;试样数量为每组10块,尺寸为试样数量为每组10块,尺寸为120 mm;开动拉力机,顶压速率为10mm/ min;4、刺破试验:适用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刺破强度测定;压力机或带反向器的拉力机其变形速率为300mm/ min;环形夹具内径为44.5mm;刚性顶杆直径8 mm,平头。将时速设定在100mm/ min;试样数量为每组10块,尺寸为120 mm;5、落锤穿透试验:落锤支架,装好落锤后,落高为500mm;环形夹具内径为150mm;落锥:材质为黄铜,质量1 kg,顶角45度,直径50mm,落锥锥体等分为10份,沿锥面刻9道环,每环直径相差5 mm; 试样10块尺寸直径230 mm;轻型触探计算式为; Kpa = 8N - 20 N 10101520253040一般粘性土(R)100140180220根据轻型动力触探确定土的容许承载力(Kpa)锚杆拉拔力试验:拉拔计算公式:Y=2.8988*X+1.1664X=油压表读数;锚杆种类: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设计抗拉拔力=50KN( 直径 20 mm)M50水泥浆配合比设计报告【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技术规范;【技术指标】1.水泥(PO42.5)的技术要求如下:细度10.0%;凝结时间:初凝时间45min;终凝时间10h安定性合格;水泥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规定:3d抗压强度16.0MPa,抗折强度3.5MPa;28d抗压强度42.5MPa,抗折强度6.5MPa2.拌和用水要求如下: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2-4计超过水的质量的0.27kg/m3的水不得使用。3.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三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率应在24小时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4.水泥浆的自由膨胀率小于10%5.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试验材料】. 水泥浆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本试验室选用42.水泥。. 根据施工要求的实际情况,本试验室选择水泥浆的稠度为1418s. 水为淡水。.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5%膨胀剂【设计步骤】一、 组成材料材料型号厂家相关量水泥42.(万年青)三三水泥厂表观密度:3100 kg/m3淡水/表观密度:1000 kg/m3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厦门仁祥掺量:1%外掺料膨胀剂厦门仁祥掺量:8%二、 基准配合比计算1.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技术规范,水灰比宜为0.40-0.45,加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取水灰比W/C=0.382.用体积法,按下列公式计算: W/C=0.38 C/3100+W/1000=1经计算得:水泥:1423kg/m3;水:534kg/m33.每立方材料用量水泥用量: 1423kg水用量: 541kg膨胀剂用量:113.84Kg减水剂用量:14.23Kg即:水泥用量:水用量:膨胀剂用量:减水剂用量:1423:541:113.84:14.261:0.38:0.8:0.14.测得其稠度为16.1s、拌和后3小时泌水率为1.6%、最大泌水率为2.6、膨胀率为5.4%,符合设计要求,故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三、水灰比调整为W/C=0.391.用体积法,按下列公式计算: W/C=0.39 C/3100+W/1000=1经计算得:水泥:1403kg/m3;水:547kg/m32.每立方材料用量水泥用量:1403kg水用量: 547kg膨胀剂用量:112.24Kg减水剂用量:14.03Kg即:水泥用量:水用量:膨胀剂用量:减水剂用量:1403:547:112.2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