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应考教师须知:1 本卷分三个部分,共 9 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3 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4.初中自然科学教师在作答本卷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试题各专业教师都需要回答,第三部分的试题,只需回答本专业的试题即可。第二部分题中加*号的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题 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 分得 分第一部分(30分)1、面向全体学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如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2、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的,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要阐述科学课程的本质。3、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检验与评价”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 第二部分(30分)1、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2)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中一氧化碳(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4)自然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常见的酸(5)科学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6)科学第二册第二章中牛顿第一定律(7)科学第三册中第三章第四节动物的行为(8)科学第四册中第三章第五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9)科学第四册中第四章第二节电生磁2、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科学学科的教学中面向全体,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请你结合教学实际,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第三部分(40分)一、化学部分1、(8分)某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实验观察现象如下:反应时间(min)158101315实验现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少量气泡反应停止,铝条剩余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实验(2):另一同学把大小一样的同种铝条放入和盐酸溶液有相同pH的稀硫酸中,结果速度比铝和盐酸反应的速度慢得多。于是该同学提出SO42-对该反应有阻碍作用的假设。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操作以证明这一假设。实验操作现象结论2、(10分).有C 、CO 、 SiO2 、 KOH 、 Fe2O3 、 Ba(NO3)2 、 Na2SO4 、K2CO3和盐酸9种物质(其中酸、碱、盐均为溶液),将它们分三组,每组都有3种物质。第三组内只有单质和氧化物,且其中一种物质能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盐,另外两种物质都能跟第一组中的甲物质反应;第一组内的甲、乙、丙3种物质之间均不能发生反应,而乙物质能跟第二组内的两种物质反应;第二组内不跟第一组内乙物质反应的物质,能跟第一组内的甲、丙两种物质反应。试写出各组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名称(第一组要按甲、乙、丙顺序填写)第一组:_ 。第二组:_ 。第三组:_ 。3、(12分)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 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试管中应盛有 溶液。(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写出简要实验步骤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白色沉淀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 。(注:正4价的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2O2、稀硝酸有强氧化性)4、(10分)、实验室可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步骤和原理如下:(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硬脂酸的苯溶液(硬脂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弱酸,苯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二)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液体的体积(三)测定在水槽水面上形成硬脂酸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数(见右图)用胶头滴管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垂直往水面中滴一滴,待苯在水面上全部挥发,硬脂酸分子在水面上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至整个水面形成单个分子厚度的硬脂酸分子形成的膜为止。(该单分子膜分子是紧密排列的,此时如再滴入硬脂酸溶液,该溶液在水面上不再扩散)(四)测量水槽中水的表面积(五)计算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二步实验,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液体的体积,常用的方法是 。(2)若硬脂酸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测得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溶液的体积为V mL;水面上形成硬脂酸单分子膜时滴下的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水槽中水的表面积为S cm2;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为A cm2,求a:水槽中硬脂酸分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NA(用含c、V、d、S、A的代数式表示)。 (3)若水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会对测定的NA值有何影响?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注: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浓度(molL-1)溶液体积(L);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一摩尔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二、物理部分1、(10分)小张想在太空中绕地球旅行的宇宙飞船内测量某小球的质量,于是他找了架天平对小球进行了测量,你认为他能成功吗?请说出理由。在宇宙飞船内还有以下器材:测力计、秒表、细线、刻度尺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测量小球质量的方案吗?请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只要求写出一种)2、(10分)AB与CD是两条相同的带有绝缘外皮的低压输电导线,两条导线绞合在一起架设在相距2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由于两导线之间某处的绝缘外皮受损,在AB与CD间发生漏电现象。为了确定漏电处的位置,检查人员做了如下的测量:(1)在甲地将电压恒为90伏的电池两极分别接在两条导线的端点,此时在乙地测得两条导线间的电压为72伏。(2)在乙地将同一电源接在两条导线的端点,此时在甲地测得两条导线间的电压为45伏。已知两次测量时,已将两条导线与原连接的电路断开,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测量时其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计。由以上测量结果分析漏电处距甲地多远?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阻值为2欧,那么绝缘皮破损处漏电电阻多大?3、(10分)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像的大小将发生什么变化?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将如何变化?4、(10分)经验表明,自制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在夏天可以达到50。从太阳能手册中查到,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为1.26103焦/(米2秒)。若晒水箱内的水大约有40千克,晒水箱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1.5米2。请计算,要使水温上升30需多长时间。三、生物部分1(10分)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了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方法步骤: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2(10分)各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 时间,但“影响植物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一种植物)需要每天短于16h的光照才能开花,若光照时间长于16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做何修正? 。 3(10分)右图中B处表示人体某处毛细血管网,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表示肺泡壁毛细血管网,则B血管血液中的氧分子将会与血红蛋白迅速 。 (2)若B表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图中 血管内的血液是鲜红色的动脉血。血液流经B处时,能通过滤过作用产生 。 (3)若B表示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网,则图中血管C表示 ,血液流经B处时,其主要成份变化是 。4(10分)某农工商贸集团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塑料薄膜大棚中栽培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常常采取一些措施。请根据植物新陈代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当白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土壤中水分、无机盐充分满足植物生长时,为使作物增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理由是 。(2)夜晚适当降低大棚的温度,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 分解。降低温度能使呼吸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2005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初中自然科学试卷评分标准第一部分(30分)1、(10分,每小点2分,酌情给分)(1)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2)、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4)、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5)、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10分,每小点2分,酌情给分)(1)、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2)、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3)、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条件与范围内适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4)、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5)、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 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3、(10分,每小点2.5分,酌情给分)(1)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2)能注意和预想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3)能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建议(4)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第二部分(30分)1、(15分)1)教学目标(1)是否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基础、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不偏易或偏难)(2)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全面。(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3) 目标是否有操作性和可测性2)教学内容(1) 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不偏易、偏难、多余、缺漏)(2)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否突出。(3)教学内容是否有科学性错误3)教学步骤(1)是否有层次的呈现教学内容。(2)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有创意4)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基础、年龄特征。(2)教学方法是否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3分、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4分,根据设计酌情给分,其它设计若符合题意也酌情给分。2、(15分)(1)创造适合合作学习的和谐学习氛围(2)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3)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4)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5)建立对全组学习有激励作用的奖励评价方法(能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要注意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阐述相应对策,对策能联系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根据回答酌情给分,其余的回答,只要符合教学实际和题意也酌情给分,)*3、(10分)(1)创设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消除学生心理障碍(2) 改变过度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3)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4)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5) 建立鼓励学生质疑的发展性学力评价体系(能联系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根据回答酌情给分,其余的回答,只要符合教学实际和题意也酌情给分,有特色的酌情加分。)第三部分(40分)(一)化学部分1、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层实验现象结论重做实验(1),在实验的第10分钟时向盐酸中加入实验(2)用的稀硫酸气泡变慢SO42-对该反应有阻碍作用(其余方法,合理均对)2(10分)氧化铁、硝酸钡、氢氧化钾;硫酸钠、碳酸钾、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硅、碳。全对10分,错一个扣1分3、(12分,每空2分)2Na2O22SO22Na2SO3O2、氢氧化钠溶液(1) (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2) 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4、(10分)(1)往小量筒中滴入1 mL溶液,然后记下总滴数,计算出1滴溶液的体积(3分),水槽中硬脂酸分子数: (3分) (2)、(2分) (3)偏小(2分)(二)物理部分1、不能(3分),因为小球和天平的砝码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天平的托盘均无压力。(2分)方案:细线的一端拴小球,另一端连接测力计,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秒表测出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再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并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由向心力公式,解得(5分)注:其它有可行的方案,如果正确,同样给分。2、甲、乙两地间导线之间发生漏电现象,即相当于在漏电处于两导线间连接了一个电阻,如图1所示。将电源接在甲地导线的A、C端,在乙地测量B、D端的电压时,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可认为所测得电压是两导线间漏电电阻R两端的电压。同理,将电源接在乙地导线的B、D端,在甲地测得的也是两导线间漏电电阻R两端的电压。这两次测量中所不同的是,前一次接入电路的导线是AM和CN,而后一次测量时接入电路的导线是MB和ND。设漏电处到甲地间AM和CN两导线的总电阻为RAC,到乙地间MB和ND两导线的总电阻为RBD。则在甲地接电源时,相当于RAC与R串联,其等效电路如图2甲所示。同样,在乙地接电源时,相当于RBD与R串联,其等效电路如图6-25乙所示。ACU甲乙RVRACRBDABRVU乙甲BDCD甲乙ACB乙甲DRMN 图1 图2若电源电压为U,先后在乙、甲两地测得两导线间电压为UB和UA,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有 所以又因为导线电阻RAC、RBD都与导线长度成正比,所以又因为LAM+LMB=L,因此LAM=L,LMB=L其中L=2千米,所以LAM=0.4千米。即漏电处距甲地为0.4千米。(5分)漏电处距甲地0.4千米,则AMNC导线的总长度为0.8千米。又因输电线每千米电阻阻值为2欧,所以RAC=0.82欧=1.6欧。又因,所以漏电电阻的阻值为: R=4RAC=41.6=6.4欧(5分)3、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物体在凸透镜前不同的位置,所成像的性质是不同的,像与物体间的距离也是不同的。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有两个转折点:一是焦点,物体在焦点以内成虚像,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物体(或像)在焦点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即uv)。二是2倍焦距处,物体在2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物体(或像)在2倍焦距处时,像与物体间的距离为最小(即uv=4f)。(3分) 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缩小,像变小;反之,物距缩小,像距则变大,像变大。(3分)由此可见,在本题中,当蜡烛的物距从1.5f增大到3f时,它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将逐渐变小。在此过程中,蜡烛先向2倍焦距处(即物、像间距离最小处)靠拢,再逐渐远离,因而蜡烛与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将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4分)4、己知:h0.5、m40千克、热辐射R1.26103焦/(米2秒)、晒水箱面积S1.5米2、Dt=30求:t?秒解:在t时间内水所接受的热辐射能量:Q1hRSt(2分)使水温升高30所需吸收的热量:Q2cmDt(2分)Q1=Q2 (2分) (2分) 5333秒88.88分 (2分)答:要使水温上升30需要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公共课自考试题及答案
- 狼中考试题及答案
- 矿山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时间设置
- 课件日知录教学课件
- 溴化丁基橡胶装置操作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动自行车装配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闪速炉熔炼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杜美丝制造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ZJ50J钻机配置清单(带刹)
- 建筑系馆-深圳大学建筑系馆
- 2022年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珊瑚礁生态系统
- GB 28241-2012液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 东亚文化之都
- 医疗保险学导论课件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4 繁 星|部编版(共14张PPT)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