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 四川龙蟒矿冶公司钒钛深加工厂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保证员工免受或减轻职业病的危害,深加工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标准,特制订本预案。1 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张珂泽副组长:周禄均、廖加建、李华彬、余远建成 员:张孝敏、张厚均、杨 柳、黄明军、唐焕虎、郑 钧、严 梁 李勤华、罗 斌兼职职业健康管理:罗 斌2 可能发生的事故2.1煤气泄漏或长期存在煤气区域内造成的人员中毒事故。2.2被各类炉体、烟气管、换热器、蒸汽管、铁水、熔分渣、铸件高温造成身体不适(如中暑)等事故。2.3 烟尘及生产性粉尘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及中毒事故。2.4危化品泄漏、挥发等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及中毒事故。2.5球磨机、风机等设备及环境产生的噪音引起人员身体不适或听力失常事故。3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3.1 初始的应急处理3.1.1迅速撤离中毒人员离开煤气污染区域至上风处。3.1.2切断附近一切火源,有大量煤气泄漏时,要立即划出警戒线,禁止一切车辆、行人进入,派专人负责控制所有火源。3.1.3进入煤气区域的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穿防护服。3.1.4设法切断气源,关闭阀门,用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采用强力通风迅速降低煤气浓度直到安全范围。3.1.5漏气设备、容器、管道、阀门和法兰必须经过认真检查和技术处理,以消除再次泄漏的可能性。3.1.6消防:按照煤气泄漏引发火灾应急处理预案执行。3.2 人员中毒应急处理3.2.1立即将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将中毒人员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后,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净、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护秩序。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应急抢救处理,以防忙中出错。3.2.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3.2.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急救中心到现场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体外人工按压法,按煤气中毒现场急救方法的操作步骤。)3.2.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就近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3.2.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3.2.6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事故调查。4 高温造成身体不适(如中暑)等事故4.1身体不适(非中暑的其他症状)的应急处理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初步判断若伤员为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则将患者转移后,垫高头部、解开衣物,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4.2中暑的应急处理4.2.1立即组织人员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休息。4.2.2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患者的衣服,如果衣服己经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净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并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4.2.3尽快用物理方法降温,使体温下降到38度以下。4.2.4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或者经过降温外理后意识清醒,可以给患者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食物或饮料,还可以服用霍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严重患者须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处理。4.2.5现场不能盲目施救,除上述基本的救助外,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就医条件,果断采取急救措施,尽量防止事态扩大。5 烟尘及生产性粉尘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及中毒事故应急措施5.1烟尘及生产性粉尘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的应急措施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初步判断伤员身体为突发性疾病时,则将患者转移后,根据情况采取人工呼吸等应急措施,不能确定具体病症时及时通知就近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或送往医院治疗。5.2烟尘及生产性粉尘引起人员中毒应急措施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净、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护秩序。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应急抢救处理,以防忙中出错。5.2.1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5.2.2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急救医院赶到现场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体外人工按压法,按煤气中毒现场急救方法的操作步骤。)5.2.3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急救医院赶到现场抢救。5.2.4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6 危化品泄漏、挥发等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及中毒的事故应急措施6.1危化品泄漏、挥发等引起人员身体突发性疾病的应急措施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初步判断伤员身体为突发性疾病时,则将患者转移后,根据情况采取人工呼吸等应急措施,不能确定具体病症时及时通知就近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或送往医院治疗。6.2危化品泄漏、挥发等引起人员中毒应急措施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净、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护秩序。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应急抢救处理,以防忙中出错。6.2.1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6.2.2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急救中心到现场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体外人工按压法,按煤气中毒现场急救方法的操作步骤。)6.2.3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6.2.4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7 噪音引起人员身体不适或听力失常事故应急措施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到现场,尽快组织将伤员从危害区域转移至通风清静处。初步判断伤员身体为突发性疾病时,则将患者转移后,根据情况采取人工呼吸等应急措施,不能确定具体病症时及时通知就近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或送往医院治疗。若患者为听力失常则就送往就近医院及时治疗。8 事故报告8.1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统计与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8.2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均应立即上报,直接负责人应对伤亡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8.3发生轻微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由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值班主任,由班组长或值班主任及时报告生产车间、科室、安全科负责人,并逐级上报。8.4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深加工厂第一负责人。深加工厂第一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矿冶公司人行部、运营部。8.5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如因组织抢救需要变动现场时,必须事先做出标记、拍照、录像或者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说明。事故现场必须经过事故调查组勘查完毕同意后方可清理。9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9.1改善作业场所9.1.1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外逸增设通风除尘设备,等等。9.1.2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或噪音)的工艺。9.1.3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或增设消音装置等。9.1.4定期对除尘、隔热、隔音等设备的检查维护,及时消除事故隐患。9.1.5定期和实时监测作业区域内环境,及时消除事故隐患。9.1.6加强有限空间排风。9.2加强个体防护9.2.1根据需要正确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毒面具、口罩、耳塞等)。9.2.2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9.2.3危害区域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非工作时间内)。9.2.4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9.2.5高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10 物质准备10.1急救车、担架10.2防毒面具、防尘面具、口罩、耳塞、耳罩、防护服10.3氧气瓶、氧气袋、苏生器、空气呼吸器、便携式CO报警仪10.4创口贴、烫伤膏、藿香正气液等急救药品10.5消防器材10.6应急灯11 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11.1事故报告电话: 张珂泽 手机办公:87513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