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第六章热处理 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组织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特点:在固态下,只改变工件的组织,不改变形状和尺寸目的:改善材料的使用、工艺性能基本过程:加热 保温 冷却分类:1、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2、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实际加热和冷却时的相变点:平衡时 A1 A3 Acm加热时 Ac1 Ac3 Accm冷却时 Ar1 Ar3 Arcm一、奥氏体的形成加热工序的目的:得到奥氏体 F + Fe3C A结构 体心 复杂 面心含碳量 0.0218 6.69 0.77共析钢奥氏体形成过程:1、形核 (在 F / Fe3C相界面上形核) 2、晶核长大 (F A晶格重构,Fe3C 溶解,C A中扩散)3、残余Fe3C溶解4、奥氏体均匀化 保温工序的目的: 得到成分均匀的奥氏体,消除内应力,促进扩散对亚共析钢: P + F A + F A对过共析钢: P + Fe3C A + Fe3C A二、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1、 奥氏体晶粒度晶粒度晶粒大小的尺度。本质粗晶粒钢长大倾向较大(Al脱氧)本质粗晶粒钢长大倾向较小(Mn,Si脱氧)2、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1)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A晶粒长大快(2) 加热速度 A晶粒细(3) 加入合金元素 A晶粒细(4) 原始组织细 A晶粒细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冷却方式: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 。45钢加热后,随冷却速度的增加,强度、硬度增加,但塑性、韧性降低。冷却是热处理的关键,故必须研究奥氏体冷却过程的变化规律。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1、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或TTT线)的建立过冷奥氏体:在A1以下,未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孕育期 表示过冷A 的稳定程度四个区域奥氏体稳定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产物区、转变区三种转变类型: 高温转变(A1550):A P 中温转变(550230):A B 低温转变(230以下):A M 2、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1)珠光体转变珠光体组成:F 和 Fe3C 的机械混合物形成特点: 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扩散型相变形态: A1650 :珠光体 P 20HRc 片状 650600 :索氏体 S(细P) 600550 :托氏体 T(极细P又称屈氏体) 40HRc 球状 Fe3C 呈球状珠光体性能珠光体片越细 HB,b且,kC%相同时,球状 P 比片状 P 相界面少HB,b,,k(2)贝氏体转变贝氏体组成:过饱和F 和 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形成特点: 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半扩散型相变形态:550350:上贝氏体(B上) 羽毛状组织 塑性差40-45HRc350 Ms :下贝氏体(B下) 针片状组织 综合性能好45-50HRc过冷奥氏体在Ms点以下,AM属连续冷却转变。3、影响C曲线的因素(1)含碳量(2)合金元素(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二、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1、共析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线)特点:K珠光体型转变中途停止线;只有AP,AM,无贝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度Vk获得全部马氏体的 最小冷却速度。2、C曲线在连续冷却转变中的应用共析钢C曲线在连续冷却转变中的应用V1(炉冷):AP(170220HBS)V2(空冷):AS(2535HRc)V3(油冷):AT+M+A(4555HRc)Vk:临界冷却速度V4(水冷):AM+A(5565HRc)3、 马氏体转变A M- Fe - Fe 马氏体晶格结构:体心正方(比容随C%的增加而增加,易变形,开裂) 马氏体组成:碳在- 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形成特点: 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无扩散型相变 变温形成,高速长大 转变不完全(在C 0.5%的钢中总有残余A)形态: 板条 M 低碳 M(C1.0%) 立体形态:双凸透镜 0.21.0%C之间的钢得到混合 M马氏体性能: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即母相奥氏体的含碳量)塑性和韧性低碳M的塑性韧性好,高碳 M塑性韧性差。马氏体性能低碳M(板条M) 强而韧 高碳M(片状M) 硬而脆第三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一、钢的退火典型零件的制造过程:铸/锻 预备热处理 粗加工 最终热处理 精加工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前道工序的缺陷,为后续工序作组织准备最终热处理目的:满足使用性能要求退火:加热、保温、慢冷得到 P 类组织退火的目的:软化、稳定化、细化、均匀化1、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完全退火 加热到Ac3+3050,保温后炉冷。目的:细化,软化应用:亚共析钢的铸、锻件,热轧型材,焊接件组织:F + P等温退火 加热到Ac3(Ac1)+2050,保温后在Ar1以下等温后炉冷。目的:细化,软化、省时2、球化退火球化退火 加热到Ac1+2040,保温后炉冷应用:共析、过共析钢和合金钢目的: Fe3C片,网 Fe3C 球 (降低硬度;为淬火作组织准备)3、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加热到Ac3+150300,长时间保温后慢冷目的:均匀成分应用:铸钢件组织:晶粒粗大,扩散退火后应完全退火或正火以细化组织4、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 加热到Ac1-100200,保温后炉冷目的:去内应力,稳定组织应用:冷加工件,热加工件二、钢的正火正火 加热到Ac3(Accm)+3050,保温后空冷退火强调软化,正火强调高效率。正火的应用1、 细化晶粒,提高性能;2、 提高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3、 消除网状渗碳体(以便球化退火)第四节 钢的淬火淬火 加热、保温、快冷,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目的:得到马氏体组织(贝氏体),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分析:45钢分别在700,750,840加热淬火后的硬度高低 T12钢分别在700,750,900加热淬火后的硬度高低一、 淬火工艺二、1、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c3+3050 淬火组织:细小均匀过低有F,HRC过高氧化脱碳,晶粒粗大,淬火应力大过共析钢:Ac1+3050 淬火组织:细小均匀+ Fe3C粒 +残过低得不到 M过高氧化脱碳,晶粒粗大,淬火应力大,残余A量,HRC2、淬火冷却介质理想冷却速度:慢快慢冷却介质:纯水,盐水,油,盐浴,碱浴碳钢淬水,合金钢淬油二、淬火方法1、单液淬火2、双液淬火(难控制)3、分级淬火4、等温淬火(B下变形小,强韧性好)三、钢的淬透性1、淬透性的概念淬透性 钢淬火时获得M的能力。(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表示)淬硬层深度:表面到半M组织的距离淬硬层深,淬透性好淬硬性钢淬火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能力概念区别:淬透性是钢本身的固有属性,取决于Vk或C曲线位置实际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形状、大小、冷却介质、淬透性有关淬硬性主要取决于M的含碳量2、淬透性的应用大截面、形状复杂、受动载荷的零件(重要齿轮、弹簧)淬透性好的钢受弯曲、扭转应力及表面耐磨的零件(轴)淬透性中等钢焊接件淬透性差的钢第五节 钢的回火回火 淬火后在A1以下加热、保温、冷却目的:消除内应力,降低脆性 稳定组织和尺寸 获得所需性能一、淬火钢的回火转变1、马氏体分解(100350)M 过饱和相+碳化物组织保持M特征,内应力降低,硬度变化不大。2、残余奥氏体分解(200300)A B下 ( 同时马氏体继续分解 )内应力进一步降低,硬度变化不大3、碳化物转变(250400)过饱和相+碳化物 针状F+ 细Fe3C4、渗碳体长大和相再结晶针状F+ 细Fe3C 块状F+粒状Fe3C淬火应力全部消除,硬度明显降低。组织转变: 200 300 400M 过饱和相+碳化物 针状F+ 细Fe3C 块状F+粒状Fe3C回火M 回火T 回火S性能变化: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硬度降低,塑性、韧性提高。同时内应力降低,到消除。二、回火种类及应用1、低温回火(150250 ) 组织:回火M 极细碳化物 + 过饱和相 目的:内应力,脆性,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 5864 HRC 适用:工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件、表面淬火件。 2、中温回火(350500 ) 组织:回火T 针状 F + 极细 Fe3C 目的:获得高b ,e 3050 HRC 适用:弹簧。3、高温回火(500650 ) 组织:回火S 块状 F + 粒状 Fe3C 目的: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535 HRC 适用:轴,齿轮,螺栓等重要结构件 中碳钢回火硬度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淬火 + 高温回火 = 调质45钢调质与正火性能比较:正火 S Fe3C为片状调质 回火S Fe3C为粒状 综合机械性能好同一钢种调质后的硬度与正火相当,但塑性、韧性更好三、回火脆性回火脆性:在某温度区间回火时,k 显著降低第一类回火脆性:250350 每种钢都有,难以避免 回火温度禁区第二类回火脆性:500600 含Cr、Mn、Ni的钢明显 可以消除: 钢中加 Mo、W;回火后快冷齿轮、凸轮的机械性能要求表面:硬,耐磨,耐疲劳M心部:塑,韧,耐冲击F,P解决思路:选材低淬透性材料工艺只改变表层组织表面淬火同时改变表层组织、成分化学热处理第六节 钢的表面淬火表面淬火 通过快速加热,使工件表层进行淬火的工艺。一、感应淬火1、基本原理感应圈通入交流电 形成涡流(集肤效应) 表层得A 水冷得M电流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强烈,加热层越薄。2、特点加热速度极快,温度高,时间短;表层得极细马氏体,硬度、耐磨性、韧性较好;表层存在残余压应力,疲劳强度较高;工件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价贵,维修调整困难。用钢中碳钢、中碳合金钢,40,45,40Cr感应淬火零件的一般工艺路线: 锻造 正火 机加工 调质 半精加工 感应淬火 低温回火 磨削加工二、火焰淬火特点:操作简便,设备简单,成本低,灵活性大;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淬火质量不稳定;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大型零件。钢的化学热处理目的:强化表面表面HRC,耐磨性,-1,心部塑韧 保护表面表面抗蚀性,耐热性基本过程:分解 吸收 扩散常用方法:渗碳、渗氮、碳氮共渗一、钢的渗碳1、 渗碳目的和用钢汽车传动齿轮、活塞销的工作条件:循环载荷,冲击载荷,严重磨损性能要求:表层高的硬度,耐磨性 心部强而韧渗碳用钢:0.10.25%C碳钢或合金钢2、 渗碳方法气体渗碳法固体渗碳法3、 渗碳后的组织及热处理渗层深:0.52.5mm工件: 表层 心部成分(%C): 0.85-1.05 0.1-0.25缓冷组织: P + Fe3C F + P淬火、低温回火 M回 + Fe3C+A残 M板条 +(F+T)(合金钢) F + P (碳钢) 硬度: 58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及注意点
- 出版合同阅读协议模板
- 灌溉用水计划管理办法
- 河南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检修费用分级管理办法
- 2025-2030中国食品加工离心泵清洁消毒标准与认证体系报告
- 2025-2030中国设施农业装备市场细分领域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2026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校园早餐配送行业早餐配送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氢能货运车在建筑材料运输中的节能减排与成本优化报告
- CJ/T 113-2015 燃气取暖器 标准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高考冲刺资源提升练02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 (含答案解析)
- 成功学习方法助你事半功倍
- 河北盛都温泉假日酒店有限公司盛都地热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 山西省职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i-u-ü》教学课件
- 《建筑法律知识》课件
- 2024年中国电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印刷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