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咏怀古迹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咏怀古迹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咏怀古迹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咏怀古迹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案例 怀古咏史诗鉴赏方法探究上课说明咏怀古迹(其三)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一篇讲读诗歌,是一首以怀古咏史为题材的律诗,杜甫借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来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和功业无成的感慨。本课将从一首诗拓展到这一类诗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题材的基础上,归纳鉴赏方法,品读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其人,及其律诗的风格。过程与方法:诵读、鉴赏诗歌,了解史实,把握本诗的主旨,品味诗人于咏史中蕴含的感情;总结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诗人于咏史中蕴含的感情;归纳鉴赏怀古咏史诗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品读鉴赏 、归纳总结教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器材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汉元帝时期,中原大地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担负着国家的责任、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播种在了历史的尘沙中。 安史之乱之后,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二、 题解及背景介绍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三、老师示范朗诵,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四、了解王昭君的历史典故,感悟诗中的昭君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鉴赏诗歌、品位诗人情感概括主旨。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主人公史实见课件)2、昭君的感情:怨:有倾国倾城之貌,却不为汉家君王所识而不得不远嫁他国,想怨又不能怨悲:远嫁异域而终身不得回乡,强烈的思乡之情杜甫的感情:怨:怀经天纬地之才,有匡扶社稷之心却不受大唐君主重用,想怨而不敢怨悲:身处乱世飘泊他乡思归而不得,深切的怀乡之感诗歌主旨:咏怀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借咏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感慨!比较鉴赏: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作者借昭君的古迹,既怀念古人,也另有深意。诗人运用了借史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讨论归纳:提问学生归纳怀古咏史诗的方法。(教师评价)老师明确:第一步: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理清历史事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第二步:为何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味意图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第三步:作者怎样表达情感态度的?分析表达技巧: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在艺术手法上,结合诗歌根据平时讲的分析.学以致用: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根据鉴赏咏史诗的三步来鉴赏本诗歌。(学生讨论、老师评价总结)课后作业: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