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1.现代科技将 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8441125D20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且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209848441,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组成的有关判断和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以及有关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即可。2.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还多2,该元素是ANa BMgCAlDC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二层只能容纳8个电子,而第一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如果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还多2,这说明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1个,所以是钠元素,答案选A。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有关应用和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0.02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0.672 L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A族B第三周期第A族C第二周期第A族D第四周期第A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0.672L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672L22.4L/mol0.03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3mol20.06mol,这说明该金属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是0.060.023。又因为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题该金属元素是Al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熟悉了解程度,特别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4.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则它对应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HXBH2XCXH3DX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则该元素的最高价是4价,所以最低价是4价,因此氢化物的化学式是XH4,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主族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关系,难度不大。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Mg2+、Na+、SO42、ClBNa+、K+、OH、ClCNa+、Cu2+、SO42、NO3DBa2+、HCO3、NO3、K+【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溶液显酸性,则B中的OH,D中的HCO3等均不能大量共存;C中的Cu2是显蓝色的,不能大量共存,因此答案选A。考点: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6.下列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AH2O、CO2BMgF2、H2O2CKOH、Mg(OH)2DHCl、HBr【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A中都是极性键,B中前者是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C中都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D中都是极性键,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键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7.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2的离子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1和16B6和8C12和17D19和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分别是钠和硫,形成的化合物是Na2S。B中分别是C和O,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CO2.C中分别是Mg和Cl,形成的是MgCl2.正确;D中分别是K和F,形成的是KF,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的判断以及化合物的形成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原子序数准确判断出元素的名称,然后在分析判断即可。8.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A只有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正确,该反应中还生成水;不正确,因为盐酸和铁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得不到氯化铁,其余选项的评价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9.有一充有2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1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A 32B.23 C.14 D.4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V3 1 2X 20ml12ml8ml则x12ml,所以原混合气中NO的体积是20ml12ml8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23,答案选B。考点:考查NO2、NO溶于水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差量法。10.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硝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形成白烟的位置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A中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不能形成白烟;B中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氨气的,错误;C中都是易挥发的,且氨气的线断风筝小于硝酸的,正确,则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常见物质挥发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Al3H2B碳酸钙溶于硝酸中:2HCO32CO2H2O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H+HCO3CO2H2OD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OHCO2CaCO3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电子的得失不守恒,应该是2Al6H+2Al33H2,A不正确;碳酸钙是难溶性物质,应该用化学式表示,B不正确;D中CO2是过量的,应该生成碳酸氢钙,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12.下列结论是从某同学的作业本上摘录的,其中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微粒半径:S2-Cl-ClS 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H2Se还原性:S2-Cl-Br-I-氧化性:Cl2SSe酸性:H2SO4HClO4H2SeO4 得电子能力:FClBrIA只有B CD只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不正确,微粒半径应该是S2-Cl- S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不正确,还原性应该是S2-I-Br-Cl-;非金属性越强,相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不正确,应该是HClO4H2SO4 H2SeO4;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B位于第VA族,A和C同主族,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B单质的还原性:DCC元素A、B、C的氧化物均为非金属氧化物D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这说明A应该是氢元素,B应该是氮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所以D应该是第三周期的Al元素。A和C同主族,且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的,但小于铝元素的,所以C是钠元素。A不正确,原子半径应该是CDB;B不正确,单质的还原性应该是CD;C不正确,氧化钠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14.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中:S2KNO33CK2SN23CO2被还原的元素是A只有NB只有S CN和SD只有C【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被还原的元素是N和S,答案选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有关的概念灵活运用即可。1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固体和固体水B 溶液和溶液盐酸C. 固体和固体焰色反应D.溶液和溶液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据此可以鉴别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A正确;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据此可以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B正确;钠和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据此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钾,C正确;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过量试题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16.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C2AlN + 3C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B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C是还原剂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转移3 mol e-【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2个电子,所以氮气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选项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有关的概念并结合电子得失守恒灵活运用即可。二、实验题1.(9分)某非金属单质A经如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A、D的化学式分别为:AD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而污染环境。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A的电子式为,C的化学式为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A S D H2SO4 酸雨2SO2+O22SO3(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2); NO23 NO2+ H2O 2HNO3+ NO【解析】试题分析:(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则A应该是氮气,C是NO2,B是NO。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NO2+ H2O 2HNO3+ NO。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个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2.实验题:(14分)某学生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_ 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浓H2SO4的作用是_ 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填字母编号)。 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 _,D_ 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个。【答案】锥形瓶Zn+2H+Zn2+H2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氢气D白色固体变为蓝;黑色粉末变为红色2NA(每空2分共14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是锥形瓶。(2)A装置是制备氢气的,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3)由于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干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氢气。(4)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则需要加热的仪器是D。(5)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胆矾,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中白色固体变为蓝,D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6)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所以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电子个数为2NA。考点:考查仪器的识别、氢气的制备、除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有关判断和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填空题1.(10分)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6。请填空:(1)B元素的名称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2)B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4L的该无色气体与3L的氧气相混合,被足量的水完成吸收,且只生成一种B的含氧酸,该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3)离子半径:DC2(填“”、“”、“”)。还原性:DC2(填“”、“”、“”)。【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1)氮;(2)HNO3(3)DC2;DC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如果设A的原子序数是x,则B是x1,C是x10,D是x11,所以xx1x10x1146,解得x6,所以A是碳元素,B是氮元素,C是S元素,D是氯元素。(2)该气体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红棕色,这说明该气体是NO。由于NO和氧气的体积之比是4:3,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NO的氧化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所以是硝酸。(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是DC2。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是DC2。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2.(12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丙、丁。(2)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4)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1):B O2丙 H2O 丁 AI(OH)3(每空2分共12分)(2)第三周期第A族 (3)AIO2-+CO2+2H2OAI(OH)3+HCO3-(4)2AI+2NaOH+2H2O2NaAIO2+3H2【解析】试题分析: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是氢气。A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A是金属铝,则乙是偏氯酸钠。偏氯酸钠和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即丁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失去水分子,生成氧化铝,所以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房地产项目土地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设备产品定制采购合同
- 2025别墅装修泥瓦工劳务分包施工合同(含设计变更)
- 2025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发展集团派往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明月荟门诊部劳务派遣岗位招聘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
- 马拉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职场知识培训课件
- 职场培训新知识点课件
- 考点解析江西省樟树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店铺出租合同示本
- 呼吸慢病管理及策略
- 教导式面谈总公课件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班主任要有“三心”-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师爱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教案全套 项目1-5 整车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电动助力系统检测与维修
- 2023年工业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仓库制度管理
- 三年级语文数学期末试卷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三年级请假条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