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秭归县科技局地震应急管理办公室,.,地震知识地震灾害及地震活动防震避震常识,内容,.,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从地球内部某一有限区域内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球内部存在推动地壳岩层的应力,当应力大于岩层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破裂和错动,错动引起能量释放并产生弹性波,这种弹性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大地的震荡。,.,地震破坏之源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地震烈度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距: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称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震级:中地震能量释放大小的量度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M1级的地震称为极微震:1级M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3级M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4.5级M6级的称为中强震;6级M7级的称为强震;7级M的称为大地震;8级M以上的称为特大地震,震级,.,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中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悬挂物微动;四度:室内多数人有感,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五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不稳的器物翻到;六度:人仓惶出逃,器皿倾倒,房屋损坏;七度:大多数人逃出,房屋破坏,软土地面裂缝;八度: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房屋破坏,硬土地面裂缝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以至山河改观。,地震烈度,.,地震带位于板块边界85%发生在海洋,15%发生在大陆,全球地震活动,全球地震分布规律,.,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的数目相对较少,其中6级以上强震每年约100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每年平均18次;8级左右或8级以上的特别巨大地震平均每年12次。全球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有规则的,表现出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全球主要有3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强烈,.,地震灾害54%,气象灾害40%,地质灾害4%,海洋与林业灾害1%,其他灾害1%,1949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地震是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5.0-5.96.0-6.97.0-7.98.0以上,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台北,广州,武汉,昆明,成都,西安,兰州,拉萨,乌鲁木齐,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特别严重,.,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地震是突发性很强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孕育过程时间虽然很长,但发生却只有短短的十几秒至几十秒钟时间,而且绝大多数地震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袭击往往使人们猝不及防。所以地震灾害的显著特征是突发性,.,(2)连锁性,地震破坏房屋及工程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引发爆炸、火灾、毒品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可引发山体滑坡,能阻断交通,埋没农田、村庄,截断河流,并进而引发水灾;若不能及时进行卫生防疫,可引发瘟疫蔓延;地震还能引起供电系统破坏、通讯中断、网络瘫痪。地震造成的破坏会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因此,地震灾害具有连锁性。,.,(3)破坏性,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一个中强以上地震造成的度以上破坏面积,5级地震约数十平方千米,6级地震约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7级地震约数万平方千米,8级地震可达十数万平方千米。据记载,近百年来全世界遭地震毁灭性破坏的城市有26座,大地震在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里,使人们美好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人员伤亡之大和受灾人口之多都是罕见的。1556年我国华县地震有83万人罹难,1920年海原地震使23.4万人丧生,1976年唐山地震又死亡24.2万人,1988年澜沧地震虽发生在云南边疆,受灾人口仍多达516万,其中重灾灾民有141万。,.,地震的次生(伴生)灾害,.,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万死亡人数中,万人死于火灾,.,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将海岸城市摧毁,.,瘟疫,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了8级地震,共死亡83万余人,其中70万人死于瘟疫。,.,地震知识地震灾害及地震活动防震避震常识,内容,.,地震前兆,动物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水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既翻水花又冒泡;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地光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或附近地区常常出现形态各异的地光,以白、红、黄、蓝色较为常见,通常在夜晚天空较暗时才可见。地声在地光发生后,有时会有地声。多数像打雷,有时像狂风、炮鸣、狮吼等。,.,紧急避险,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避震脱险。,.,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汶川地震中零伤亡的学校得益于叶志平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和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网友们称其为“史上最牛校长”,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用时1分36秒。,.,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1.保持清醒的头脑,.,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秒时间,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在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2.就近躲避,伏而待定,.,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物体旁。当有物体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结实的物体旁,物体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减少对人的直接伤害。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C、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就近躲避的具体方法,.,伺机而逃,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10几秒,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塌。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便利。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避震口诀,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高层楼上撤下来,虽有电梯不能搭,万一电力中断了,真是欲速则不达。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第一桩,床旁桌旁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地震灾害与其诱发的其它灾害,.,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地震与其他事件预测相比,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困难。这主要有:1)研究对象特殊。地震预报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地下深处的复杂的地质地球物理过程,目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2)现有的观测方法均是间接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处,而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只有12千米。目前人们只能依靠地面的观测资料,对地球内部的状况进行反演和推测;,.,3)难以实验与模拟。地震是地球上规模宏大的地下岩体破裂现象,其孕育过程又跨越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不但很难用经典物理学从本质上加以描述,也难以在实验室或者野外进行模拟;4)研究结果难以检验。强烈地震对于同一地区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遇到一次,对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时期的孕震过程,机理差异很大,所以,重复实践进行检验的机会很难碰到。上述种种困难,导致了地震预报的发展迟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一个科学难题。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就是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9168-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Part 2: Procedures for the object identifier resolution system operational agency
- 门急诊科年终总结
- 年终总结汇报
- 尤袤《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二)》古诗鉴赏试题答案及解析
- 防雷防汛安全培训
- 如何制作车型培训
- 喷气织机技术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威海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事薪酬月度工作总结
- 2026届吉林省大安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法国国家介绍
- 公园的欢乐时光记叙文(10篇)
-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课件
- 信息储存设备管理制度
- 人防机房管理制度
- 2025年轴流冷却风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商法学》本科笔记
- 读书分享会红色书籍《保卫延安》课件
- 华能集团薪酬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