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1页
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2页
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3页
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4页
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第十八章杜威的教育思想,.,3,第一节人物简介,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20世纪前期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也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三个里程碑。,.,4,一、生平,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1930年,巴黎大学在授予杜威荣誉博士学位时,称他是“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1859年,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一个村庄1875年杜威进入佛蒙特大学读书,专业主要是哲学,成为杜威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在中学教了几年书。1882-1884年,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哲学(接受黑格尔哲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5,“从19世纪80年代初期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0年的门徒身份;10年摆脱影响和渐露头角;其后50年,杜威成了杜威”T.Berry第一个时期:1884-1894年,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心理学和哲学。第二个时期:1894年-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第三个时期:1904年后-1952年去世,事业的辉煌时期。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民主主义与教育,.,6,二、教育活动,杜威早年致力于哲学研究,力图将其哲学理论融合于教育理论,使哲学成为教育的一般理论,以创立新的教育哲学。1896年创设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也叫“杜威学校”),作为其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7,(一)实验学校的宗旨,目的在于检验根据哲学与心理学原理提出的教育学假设主要教育假设:如何使儿童的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如何使儿童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相互联系如何激发儿童的动机和兴趣如何使教材与儿童的活动相联系如何处理发展个性与社会合作的关系这些假设也构成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结构,包括了杜威一生的教育探索实践。,.,8,(二)实验学校的组织,杜威以他的儿童发展观为基础,设计了儿童发展经历的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不同阶段:4-8岁:从事直接的外向活动,缺少思考8-10岁:主动任务获得有关规律的知识和技术11-13岁:将知识加以系统运用,系统地研究和思考方法形成,开始专门学习的时期学校教育的阶段第一个阶段:1、2、3班(4-6岁)过渡阶段:4、5班(7-8岁)第二个阶段:6、7班(9-10岁)过渡阶段:8、9班(11-12岁)第三个阶段:10、11班(13-15岁),.,9,组织特点:以心理学发展理论为依据,幼儿园和小学合为一体,甚至包括中学阶段,目的是保证儿童发展的延续性。思考:幼小衔接的问题?,.,10,(三)实验学校的课程,以杜威的心理学为基础。学校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以儿童的本能为基础的。学校科目间的相互联系也应该是以儿童的本能活动为基础的。儿童的冲动理论社会的冲动:与人交谈、分享经验建造的冲动:游戏、活动、制造物品探究的冲动:对周围环境的好奇、调查表现的冲动:以艺术的方式进行交流学校课程就是为儿童冲动的合理表现选择和提供恰当的材料,以儿童为依据组织课程,体现儿童中心论,同时也强调儿童本能的发展方向由社会决定,最终是一种社会本能,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意义。个人心理学;社会社会学,.,11,三种类型课程:1)与职业有关的课程:木工、精工,厨艺2)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历史、地理3)与智力活动相关:阅读、书写、算术内容本身是社会性的:1)提供生活的活动,也提供了社会制约方式2)为儿童生活提供了共同的背景3)强调文明社会的连续性,.,12,(四)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法,活动是基本方法形式是作业。办邮局、羊毛纺织等优越性:(1)使学校有可能与生活相联系,学生通过生活学习,使学校成为儿童生活的地方。(2)经验的智力方面与实践方面保持平衡(内在活动和外在活动的统一)。(3)作业激发了儿童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兴趣。,.,13,演示人类文明进化史,杜威学校中78岁儿童探索原始社会生活时自己建造的印第安人小屋,.,14,(五)实验学校的意义,杜威的实验学校提供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学校的范例,教育既能保障儿童的自由与发展,也能维持一定的教学秩序;杜威的实验学校是构成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同时杜威学校的实验也促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这个时期也成为杜威教育著作创作的最活跃的时期。,.,15,三、思想基础,教育与社会变革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问题:儿童与真实生活日益疏远、教育与生活脱节政治观念的变化垄断的出现,民主与自由衰微教育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价值观念的变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6,杜威时代主要教育思潮(1)保守主义:威廉哈里斯(W.Harris)用传统的手段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2)自由主义: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Eliot)温和的保守主义:古典学科和现代学科并重(3)科学主义:桑代克强调手工训练、学校的科学管理(4)进步主义:杜威、克伯屈等过教育改造美国的社会问题,.,17,(一)哲学基础: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美国早期没有自己的哲学。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产生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实用主义最初产生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詹姆士宣布了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开始。,.,18,实用主义哲学观真理观在詹姆士看来,思想、观念的真否,主要看它含义的效果,能否适用到应用的地方,能够发生应用效果的,是真的,否则是假的。经验论在詹姆士的思想中,经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硬印到被动的心上,经验是活动的、冒险的、变迁的、进取的。,.,19,(二)心理学基础,机能心理学这种学说是关于心理学上的个体机能反应和环境相联系的动态学说。,.,20,(三)政治学基础:民主主义,民主主义的重要性在社会政治观上,杜威十分强调民主主义的重要性。可以说,他比西方任何的教育家更多地使民主主义和教育趋于有机的统一。民主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在那些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方法中,杜威把教育看作社会改良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21,四、主要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我们怎样思维(1910年)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1913年)明日之学校(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经验与自然(1925年)、确定性的追求(1929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自由与文化(1939年)、人的问题(1946年)、教育资源的使用一书引言(1952年),.,22,民主主义与教育内容简介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副标题为“教育哲学导论”。此书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作。1916年在纽约出版,共26章。作者在序言中指出,本书主要阐述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种种观念,并将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以解决公共教育“建设的目的与方法”。,.,23,第二节民主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是杜威的社会政治观。同时,杜威把教育看作实现其民主社会改理想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是实现民主主义的第一工具和最重要的工具。,.,24,一、对六种传统教育观的批判,1、“教育即准备”说“教育即准备”观点产生的不良后果有:(1)使教育丧失动力。(2)延缓教育的进行。(3)用传统一般的期望和要求代替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会使个人的特殊才能受到漠视。(4)它使人不得不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进行教育。,.,25,2、“教育即展开”说,从逻辑上看,它是预备说的变种。它主要指教育是展开儿童天性的学说。展开说也强调发展,但发展本身无意义,发展只是看作离开现在指导实现目标时才有意义。,.,26,3、“教育即形式训练”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灵具有某些心理官能和能力,教育就是直接以训练这些能力为目的。杜威指出,形式训练说的基本错误是它的二元论。,.,27,4、“教育即塑造”说,强调对发展智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杜威认为这个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忽视生物具有许多主动的改造材料的机能。,.,28,5、“教育即复演”说,向终极目标发展和从外进行塑造,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生了教育上的复演理论。杜威认为,这种理论的基础是错误的。,.,29,6、“教育即自然发展”说,自然发展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卢梭。杜威认为,自然发展说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在强调生长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外在条件。从对这六种教育学说的批判,可以看出,杜威反对外在的、静止的、遥远的、强制性的教育,而强调一种内外结合、在每个阶段上都有进步的教育。,.,30,二、对历史上三个教育理论的考察,1、对古代柏拉图教育理论的考察杜威首先考察了柏拉图的教育理论。(1)积极见解。(2)局限性。但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活动的无限的多元性。,.,31,2、对近代“个人主义教育理想”的考察,近代的个人主义的理想,主要指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的理想。杜威认为,18世纪的个人主义运动主要兴趣是注重个人进步。它是从反社会开始,要走向更广泛、更自由的社会,走向世界大同。这种思想认为,自然的教育是确保这种更有社会精神的社会的第一步。,.,32,3、对近代“国家教育和学校教育”理论的考察,国家主义教育的弱点:(1)否定教育的意义;(2)忽视组织的作用。德国国家主义教育出现的原因:第一,德国是法国的战败国,国家需要复兴;第二,教育是复兴国家、统一国家的最好手段;第三,这种教育应适应公共教育的制度。,.,33,三、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1、民主与教育的关系第一,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第二,民主社会教育是与强制的、权威的教育相对立的。第三,民主社会的教育重视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重视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第四,学校在训练儿童时,应当尽可能多给儿童自由,并且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等品质。,.,34,2、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儿童的生长,这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杜威认为用“生长”概念来说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这个命题。(1)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除它自身以外,并没有别的目的。(2)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3)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35,“教育无目的”论,“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相关的,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它是自己的目的。”教育不应当有外界强加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当中。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36,3、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学校的生活,“教育即生活”这一主张是“教育即生长”的具体化。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为了使儿童尽早接触现实的社会生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批判“教育即生活准备说”: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37,“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在学校里,必须能够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如同他们的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过程。,.,38,4、民主教育应当重视儿童个人经验的改造和发展,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命题。教育是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从经验论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个人亲身获得经验且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吸收前人经验的过程。总之,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39,“教育性质论”(教育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延续和交流的工具教育要利用环境和通过环境来进行:学校是一种简化,净化和平衡的特殊环境教育是使个人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的过程。(1)教育即个人经验的生长(2)教育的过程就是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无目的)(3)教育就是指导不断生长经验的能力(4)批判展开说,生活预备说和形成说生活、环境和经验: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40,总的说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的涵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过程,一起构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41,第三节实用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为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创立。,.,42,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杜威关于实用主义哲学的著作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哲学的改造、确定性的追求等。(1)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与前人不同的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关注人类知识的连续性和分离的问题。,.,43,改造哲学,哲学的源泉来自于此问题:或然性世界中的生命对这一处境的回应:逃离险境。哲学产生的两种方式:传统文化和科学对哲学传统的分析和批评。哲学应该是关注与社会有关的问题,是社会批判的方式,社会革新的工具,而不再是研究那些传统的科学之谜。哲学价值的检验方式:科学与文化的统一。哲学改造的一般策略:利用遗传学的方法回溯传统问题的起源,然后克服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核心是将达尔文主义应用到哲学中。,.,44,(2)实验主义(认识论)杜威还继承了皮尔士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实验主义的观点。(3)经验论、知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经验”。以经验论为核心,杜威又建立起独特的认识论。从认识论出发,杜威又发展了自己的知识伦。,.,45,经验论,现代哲学的认识论问题: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杜威对传统经验主义的批判:激进经验主义(1)传统经验主义:忽视了对普通生活的关注,疏远了真实的普通生活。(2)杜威的经验论:不能再思考经验是什么的问题,而必须从经验自身得出经验性的经验概念。感觉不是主要的,首先是一种行动的事件,是人类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的交流。经验是同时进行的行为和经历的统一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验是生命与共同环境中的其他要素之间进行互动的连续过程。(3)传统经验和杜威经验的比较:1)认识交流;2)主体主客体的互动;3)过去未来;4)否定连续性肯定连续性;5)经验与思维对立经验与思维同一。,.,46,知识论,对知识的旁观者的驱逐:放弃任何通过将知识与生命体维持生命行为相分离而使前者独立自足的认识论用达尔文生物学对此进行改造出实验的认知理论: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认识过程。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规范知识的概念。经过改造的认识论实验主义:作为探究的认识。(1)情境:环境的物理和社会要素:背景性整体,不确定性的情境。(2)探究: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中既稳定又不稳定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A、探究的层次:宏观,微观B、探究的五个步骤:问题;观察;假定;推理;检验。C、例子:电话,开车遇球实验理论的特征实验理论的目标:人的问题,道德和社会问题,.,47,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1、实用主义教育的发展观(1)一个是从事物的自身发展来看。在实用主义者看来,世界一切存在都是在变化和流动的,任何稳定的事物或表现出持久性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的本质。(2)二是从科学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来说的。杜威最重视现代科学对教育的影响。,.,48,2、实用主义教育的知行合一观(教育过程论),实用主义教育的知行合一观是与教育中强调的二元论思想对立的。杜威认为旧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科与生活的隔绝,学科变成书本上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杜威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是合一的。,.,49,方法论(教学论),以主动作业为基础的教材教法心理化,“做中学”的教学原则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活动五步教学法: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思维与教学的统一:以问题为中心,与经验相联系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主动作业经验情境教学和思维教材与教法的统一:心理化课程与作业的统一:主动作业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杜威强调了教学方法与思维方法的联系。教学过程强调真实的环境。教师并不是控制者和监督者而是指导者和创造者。教学活动应该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其思维习惯与能力。,.,50,3、实用主义教育的儿童观,从教育所需要调剂的儿童社会学校和教材三个方面来看,杜威特别强调,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儿童本性的发展和特点。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也十分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儿童的发展问题上,杜威更重视儿童经验的获得和发展。杜威指出,儿童是在解决问题时获取经验的。杜威的这种“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就是要重新评估儿童在活动中的作用,重新评估知识的作用。在儿童观的问题上,杜威还十分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51,课程理论,强调课程与儿童现在生活经验的联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出发点来设计课程;课程与教材的价值是以服务于儿童生长和发展的需求来衡量的;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主动作业园艺、纺织、木工、金工、烹饪等这些作业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把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务引进到学校课程中来,.,52,4、实用主义教育的普通教育观,关于初等教育。他认为,初等教育的建立基于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儿童期是最初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二是这一时期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因此,初等教育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关于中等教育,杜威认为它与初等教育不同,它的目的以求知识为重,主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53,5、实用主义教育的道德观(MoralEducation),与其他思想相一致,杜威也认为,在道德教育上,也有知识影响人的行为的问题。(1)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影响人生行为。由内在思想和愿望发生的习惯才是道德研究的真正问题。(2)养成内在思想和愿望等方面的习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放的心智。二是知识的诚实。三是责任心。(3)在学校道德教育上,杜威还提出了三个部分,即知识、感情和能力。,.,54,道德观,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新个人主义:(1)新个人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无情的竞争,落实到教育上,杜威则特别强调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要求学校为一个真正的合作社会造就公民;(2)新个人主义重视理智的作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出这样一种人:时代的新人,这种人不会因追逐个人私利而不顾公利,也并不头脑僵化、固守成规而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熟视无睹,.,55,第四节影响和地位,杜威是西方现代教育派的理论代表。他对传统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挑战,奠定了现代教育的理论大厦的基石。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使美国教育由赫尔巴特主义转入杜威主义,并影响到其他国家。他是新教育的思想旗手,.,56,(一)思想的影响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