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_第1页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_第2页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_第3页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_第4页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言,依托和阿韦龙野孩的故事狼孩的故事猪孩的故事,.,2,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概述,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psychologicaldevelopment)是指个体或种系心理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变换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林崇德,2002).,.,3,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1、人类的进化达尔文的进化论2、人类心理的特点:有意识的心理;社会性的心理;有语言功能的心理。,.,4,(二)个体心理的发展1、认知发展: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核心环节。2、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情绪、动机、兴趣、价值观、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其中人格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环节。,.,5,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Galton,F.),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6,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为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1930),.,7,2、二因素论,斯滕(Stern,W.)倡导的“辅合论”: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格塞尔(Gesell,A.)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位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8,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schema),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图式:一种最基本的心理或行为动作结构。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同化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叫顺应。平衡:由于同化与顺应而达到的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9,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10,二、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问题,.,11,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征。,.,12,第三节认知与社会性发展,一、认知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与语言的发展(四)认知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作用,.,13,(一)感知觉的发展,婴儿从出生就开始主动选择和接收外界的刺激,表现出明显的感知觉偏爱,对某些形象、声音、气味、味道等产生偏好!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等。,.,14,1、听觉的发生、发展出生3个月的婴儿有明显的集中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转头。从第4个月开始,婴儿能分辨出成人发出的声音。人的听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20岁,以后便缓慢下降。,.,15,2、视觉的发生、发展新生儿虽然没有完美的视觉,但已能用眼睛追随视刺激。婴儿到2个月时才能自己调节焦点,直到4个月月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上的物体。3个月左右婴儿开始主动地搜寻视觉刺激。儿童从3、4个月期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16,3、感知障碍感觉障碍一般有其生理上的不足或缺陷,如耳聋、失明、色盲。知觉障碍主要为错觉、幻觉和知觉综合障碍。,.,17,(二)记忆的发展,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新生儿就表现出一定得记忆能力,对刺激物的习惯化是原始的记忆因素。出生10天左右,当母亲或其他人把孩子抱在怀里,新生儿会做出吃奶的反应,似乎对这种姿势有熟悉之感。,.,18,1、记忆容量的发展据研究,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或组块。小学生记忆能力在79岁的年龄段是发展迅速期,岁以后则处于发展平稳期。,.,19,2、记忆品质的发展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出现也较早,新生儿已经明显地出现了惧怕情绪的记忆。在个体1岁前,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紧密联系。幼儿初期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幼儿晚期儿童有意识记得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20,3、元记忆元记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知,包括:明确记忆任务、估计任务难度选择记忆方法、评估自己的记忆能力。3岁幼儿开始具有自觉完成记忆任务的意识,并在实践中逐渐运用记忆策略。18岁到30岁左右,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记忆的效率最高。,.,21,(三)思维与语言的发展,1、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刚出生的儿童只有一些无条件反射,是没有思维的。出生后第一年,也还没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出生后的第二年,出现了初步的概括,开始有“延迟模仿”的现象,也开始能使用间接手段达到目标。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从具体开始向抽象化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老年期,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逐步衰退。,.,22,2、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言语的发生最早在婴儿期,12个月以前主要是语音的发展。1-1.5岁获得第一批词,到3岁能达到1000个左右。幼儿期是个体言语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语法上,幼儿主要使用简单句。2岁以后,幼儿使用复合句的比例逐渐增加。,.,23,(四)认知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作用,个体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具有关键期。(3)是成熟和学习的结果。,.,24,二、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情绪的发展和变化(三)个性特征的发展和变化(四)品德的发展(五)环境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5,(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尊自我控制等重要内容。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认识方面,即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从而产生了主体我。1-2岁开始学会说话,称自己为“我”,这是客体我产生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生。2-3岁后,幼儿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这时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依赖于成人的评价。,.,26,在小学阶段,幼儿的自尊基本保持稳定,但由小学转入初中后,自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张文新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自尊开始出现极为显著的降低。3-4岁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发展起来。5-6岁时,80%-90%的儿童具有一定得自我控制能力。,.,27,(二)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婴儿的情绪是情感和感受通过运动、姿态和面部表情展示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有痛苦、快乐、恶习、悲伤、惊讶和愤怒等。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时,个体呈消极情绪状态较多,2个月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入学后,情绪发展出现了新特点:情绪的内容不断丰富;情绪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加。青少年时期,情绪持续时间逐渐增长并出现心境化趋势。人到成年晚期,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