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孔乙己教案卢教院附属中山学校朱燕萍教学目标:1、 理解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2、 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文字魅力,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 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中,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病态社会的冷酷。教学重点: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了解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虚伪。教学难点:认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教学过程:一、导语:先提问学生,你们以前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主要指小说和散文、杂文)你最喜欢鲁迅作品中的哪一篇?为什么?(通过这个提问,强调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伟大文学家的鲁迅,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文学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就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入选到初中、高中语文书中的有以下几篇)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风筝小说: 社戏、 故乡孔乙己、 一件小事阿Q正传(高中阶段)杂文: (高中阶段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诗: 自题小像 自嘲鲁迅一生写了三十多篇小说,他对友人说: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原因是,“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作风。”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对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是怎样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课文孔乙己。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是去学医的,后从事文学创作,企图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学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和揭露,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9年3月,发表了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清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虽然清朝政府在1906年就废除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在昏沉、麻木的状态。少数读书人阳奉阴违,爬上了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仍然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的另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9年3月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四、默看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五、思考问题:(思考、讨论、请代表回答)1、 请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1919年写的二十多年前的浙江绍兴咸亨酒店,从时间上确定孔乙己生活的特定年代和特定环境,为教学目标3作铺垫)2、 朗读课文第一段,找出咸亨酒店里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短长(穷人穿短衣帮,有钱人穿长衫)外里(穷人在外屋,有钱人在里屋)站坐(穷人在外屋站着喝酒,有钱人在里屋坐着喝酒)鲜明的对比,揭露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贫富悬殊3、 文中的孔乙己,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可让学生根据文中描写孔乙己的语句入手,从外貌描写上确定孔乙己与别人的不同,完成教学目标2)先让学生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表明他的特殊身份:经济拮据、贫困潦倒,还死要面子他身材高大说明他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说明他营养不良,生活不如意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虽穿长衫,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洗,说明他懒惰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说明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已经到了十分迂腐麻木的程度。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他姓孔,人家便根据描红纸上的字,给他起了个绰号表明他的地位低下,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小孩围住他,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表明他心地善良窃书被打,还强词夺理表现他死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4、 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小组讨论,派代表归纳)(综合3、4题,完成教学目标2,水到渠成)孔乙己是一个怀有科举失败隐痛的读书人,他连秀才也没考中,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有时还要偷窃,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死要面子,还常常自欺欺人,但他同时也有善良、诚实的品性,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对他既有同情,也有讽刺和批判,即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六、文中许多地方的文字描写可谓“一字传神”,如“排出九文大钱”的“排”,找一下,体会它们的“精妙之处”(品味文章精妙的文字魅力,完成教学目标2)让学生在文中再找出一些并讨论,老师归纳:1、第4节中的“排”:生动表现经济拮据的孔乙己数钱时故作阔气的寒酸相。2、第11节中的“摸出四文大钱”的“摸”:表明孔乙己经济的每况愈下3、第1节中的“踱”:表现穿长衫人的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4、第8节的“罩”:反映孔乙己的善良、诚恳,有点迂腐。七、重点句理解:(通过以上几点的讲解,以及本题对重点句的理解,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1、文中多处写到“笑”,各表现什么内容?教师归纳:文中用“笑”贯穿全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群众的麻木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教师归纳: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可有可无,引出下文孔乙己的不幸遭遇。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的确”矛盾吗?不矛盾,“大约”是表示猜测判断,“的确”是表肯定判断。表面看是矛盾的,但仔细推敲来看,“大约”是因为这些年来从没有人明确讲过孔乙己死的消息。“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看,他的死是必然的。他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不受人重视,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没听到可靠的消息,所以这样说。八、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肖像、以及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完成对作者写作意图的讲解,也是本文的重点)学生归纳: 小结:小说通过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科举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也表现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课后反思:孔乙己是酒店里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穷酸迂腐,功名难求,是人们取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藏高原课件导入
- 威斯达电器(中山)制造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参考答案
- 解析卷河南省济源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综合练习试题(详解版)
- 推拿治疗学复习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国企企业面试高频题答题技巧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解除临时工聘用合同范本
- 解除商场商铺租赁协议书
- 解除网络贷款合同协议书
- 解除领养合同协议书模板
- 设计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高频真题含答案2025年
- 《工程制图》课件
- 餐饮行业数字化门店运营与管理效率提升报告
- S7-1200 PLC原理及应用基础 课件 第5章 S7-1200 PLC的模拟量处理
- 2024年四川省古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
- 成品油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全集第10章至16章节讲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