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_第1页
第一节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_第2页
第一节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_第3页
第一节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_第4页
第一节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刘慧刚,2,环境卫生学对于临床医学的意义,病历:既往史,诊断与鉴别诊断,3,4,5,6,第一节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7,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一)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对环境所做的定义是: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以是现时的或远期的。,8,9,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由空气、水、食物及其他生物等因素构成。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与条件,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卫生服务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构成。,10,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11,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在人为影响下形成的和人工改造了的自然环境,,12,环境组成因素, (一)生物因素:动、植物,微生物等;(二)化学因素: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 和无机化学物质、动植物体内及微生物内的化学组成成分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环境污染物(工业、生活、农业)和公害;,13,环境组成要素,(三)物理因素:微小气候、太阳辐射、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四)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制度、文化、经济、居住、风俗习惯、职业、宗教、战争等;情绪、心情、态度、观念;卫生服务;精神病;心身疾病(心源性疾病)。,14,环境有害因素来源,15,16,17,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什么是PM2.5?,2,18,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19,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20,PM2.5来源,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21,PM2.5标准,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据了解,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22,危害,中国很多城市到现在还是仅仅监测PM10的密度,认为PM10“可以进入人体上呼吸道,与市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关系比较密切”。但实际上PM2.5微粒由于体积特别微小,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PM10。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也认为PM2.5会增加死亡的风险。,23,危害,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24,中国现状,在中国大部分,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然而,中国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API)却没有把PM2.5纳入监测之列。,25,中国现状,目前,中国的API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PM10是直径较大的颗粒。这种大颗粒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非常快,就是说,只有在气象条件很不好且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进入空气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才会达到所谓的“轻度污染”。而PM2.5体积比PM10要小的多,是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PM2.5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也就是说,在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在空气中密度无论有多大,空气优良状况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标准。,26,中国现状,2011年年初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征求公开意见,PM2.5可吸入颗粒物尚未列入新标准,但开始作为各地指标的参考值。,3,27,28,室内空气污染,1污染来源 (1)家用燃料燃烧 (2)人体排放 (3)环境烟草烟雾 (4)建筑材料及家具 (甲醛)(5)其他,29,30,31,空气,水,土壤,污染物,32,33,环境污染的来源,进入环境并引起污染的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有:生产性污染: “三废”。工业化学品、三废、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中小、私企,造纸等)。 生活性污染:垃圾、粪便、污水,取暖,含磷洗涤剂,医院污水 。交通性污染: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和铅,噪声 。其他污染:微波、电磁辐射、放射性废弃物。,(污染源),34,(本身性质),35,化学性:重金属、有害气体、农药等;物理性:噪声、振动、电离幅射、电磁 幅射等;生物性:病原体及微生物;,36,37,一次污染是指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所引起的污染。 一次污染是相对于二次污染而言的,是环境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类型。一般由那些进入环境后物理、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的污染物造成的。,38,二次污染(secondary pollution )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 二次污染的再次污染。通常,二次污染的危害比一次污染严重,并由于其形成机理复杂,防治也较困难。,39,如大气二次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的一类,是各种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或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