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二届二十次.doc_第1页
市政协二届二十次.doc_第2页
市政协二届二十次.doc_第3页
市政协二届二十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协二届二十次常委会发言材料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积极促进农民增收临洮县政协主席 陈永寿尊敬的牛主席、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临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临洮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临洮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现有人口54万,其中农业人口49.83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近两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工作部署,临洮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努力打造百里蔬菜长廊、争创全省设施农业示范县”的目标,把特色产业开发特别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为提高农业抗灾避险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9年,全县整合项目资金147万元,扶持建成高效日光温室281座、塑料大棚503座。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的200座日光温室、400亩塑料大棚、2.9万亩地膜蔬菜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已完成118座日光温室墙体建设,全县上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氛围已经形成。二、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去年,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由我带考察组赴宁夏、河西等地就设施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先进技术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对比,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像临洮一样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设施农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科技推广不够深入。现代设施农业主要包括先进的设施、先进的技术和规范的市场营销,而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模式仍然受传统习惯的制约,对发展“设施农业”的概念较为模糊,种植水平不高,加之部分领导干部对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会指导、懂技术的农技人才缺乏,对农民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二是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而传统农业基本上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加上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连片规划难度较大。我县设施农业布局相对集中川区一带,虽然初具规模,但还有待进一步扩大。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基本是一家一户经营的模式,且比较分散,没有集中连片,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经济效益的发挥。三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程度较低。由于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一些龙头企业的引导。就目前我县来看,那些组织化程度较高、生产技术水平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的龙头企业依然很少,无法凸显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此外,大部分农户仍然沿袭传统的“小而全”种养模式,从而造成品种杂乱、产品质量不高、管理成本较大、设施面积小、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成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四是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由于设施农业投资较大,而农民筹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虽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许多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热情,但部分农民仍然害怕失败,持观望态度。再加上由于受知识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不强,给一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造成很大的难度,直接制约着设施农业的发展。3、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加大政府行政推动力度。将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点来抓,大力实施“农业富民”工程。县上要建立县级领导和涉农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定点包片责任制,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生产调度会,及时会诊把脉,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同时,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保障,切实加快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二)要突出特色产业开发。发展设施农业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生产,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富民工程”。按照“项目带动、科技领先、主打品牌、市场引导、讲求效益”的理念,以园区化经营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温棚蔬菜”、“温棚林果”、“温棚花卉”、“温棚菌菇”等特色农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巩固提高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各类农产品产加销企业开展品牌经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力争培育一批质量优、品质好、附加值高、产量大的知名品牌,以抢占市场制高点。(三)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要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强新技术研发、引进推广新品种、开展科技服务及科技示范,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一方面,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引进。通过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采取由农技人员以资金和技术入股的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按照“农技人员+合作社+基地(农民)+公司(市场)”的经营模式,组建成立专业合作社,负责产品市场销售,真正使农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科技向生产效益的转化。(四)要不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坚持市场运作,大力探索公司大户带动、劳务土地合作、技术服务引领等多种发展模式,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土地向能人大户集中,推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大胆推行龙头企业辐射型、专业大户带动型、技术服务引领型、销售企业合作型、农民自发联合型等五种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提升,促进农民增收。(五)要注重循环可持续发展。从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走势来看,发展有机绿色产品是今后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扩大有机绿色蔬菜生产,才能顺应形势发展需求,抢得市场营销的主动权。特别是日光温室生产应主打绿色有机品牌,在发展有机蔬菜进超市、搞出口上作文章、抢市场、争效益。要按照“玉米种植秸杆青贮养畜禽沼气、沼液生产有机蔬菜”的循环模式发展生产种植,这样既提高了蔬菜品质,发展了养殖,更净化了环境。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