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简明教程ppt课件_第1页
标准化简明教程ppt课件_第2页
标准化简明教程ppt课件_第3页
标准化简明教程ppt课件_第4页
标准化简明教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化简明教程,.,第一章标准化概述,一、标准化基本概念1、标准Standard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二、标准化发展史恩格斯:“任何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三、标准的分类与标准体系,.,1、按使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为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2、按法律属性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3、按标准性质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4、按标准化对象分基础标准设计标准产品标准采购标准工艺标准设备设施标准测量、检验和试验标准方法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标准包装、搬运、储存、标志标准安装及交付标准服务标准,.,能源与资源标准安全标准职业健康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信息技术标准5、标准体系标准领域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四、标准化原理、方法与形式,.,1、原理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优化原理2、方法有序化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结构优化方法信息反馈方法协调一致的方法,.,3、标准化表现形式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4、标准编制原则以使用功能为核心的原则先进的原则协调一致的原则适时的原则经济合理的原则,.,五、经济全球化与标准化战略1、标准化十个战略经济问题乔治。费雪:在未来,标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界必须明白标准是一个战略经济问题,这对我产和开发有直接影响。标准质量的领先地位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有直接联系。2、国际标准化战略欧洲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的欧洲政策美国:美国国家标准战略日本、经济产生省:日本标准化战略3、国际标注化战略的特点,.,4、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和重点ISOIEC国际标准化发展的特点5、我国标准化战略市场导向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国际接轨分类指导6、标准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和地位社会化规模化的必要条件专业化生产的前提,.,科学管理的基础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措施安全、健康、环保的保障消除技术壁垒的保证六、标准化管理的科学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DDCA的有效管理模型,.,第二章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一、法的概述1、法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主要特征:国家制度认可,强制力保证实施,高度规性,规是权力和义务。2、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从属关系3、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运行的法律机制二、标准化的法制管理,.,1、概念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各项标准化活动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2、法制管理特性政策性约束性技术性群众性社会性3、我国标注化法律法规体系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实施条例及各省级人大制定的有关标准化规范性文件。规章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及各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标准化规章。,.,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法律1988年12月29日七届五次人大通过,1989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共五章二十六条。1、阐明了立法原因和目的,规定了制定标准的范围和对象,以及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和地位。2、在标准的制定上,规定了我国制定标准的标准体系,标准的法律属性,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制定标准的组织机构以及标准的附带规定。3、标准的实施上,规定了:关于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实施要求。产品质量认证。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的标准化要求。,.,4、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5、检查机构设置的规定。6、法律责任等。四、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0年4月6日以国务院53号令发布了共6章44条,是对标准化法的细化和必要的补充。五、规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原技术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实施标准化法,先后发布30余项标准化规章,例如:,.,1、国家标准化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0号令)2、行业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1号令)3、地方那个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5号令)4、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3号令)5、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9号令)6、全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章程(1990年8月14日第14号令)7、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1990年8月14日第16号令)8、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技监局标函1993502号文9、标准出版管理办法(技监局改发1997118号文10、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质技监局标发1998181号文)等,.,第三章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一、概述1、总的要求2、标准制定的特性统一性最基本的要求协调性所有相关标准的整体协调等效性不同语种、结构和技术的等效适用性便于实施和引用3、制定标准的程序按GB/T1.1,GB/T1.2及GB/T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规定制定标准程序共分九个阶段:,.,00预(研究)阶段提出新的工作项目建设阶段成果标志PW10立项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NP起草阶段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WD30征求意见阶段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40审查阶段提出标准草案批报稿DS50批准阶段提出标准出版稿FDS60出版标准提出标准出版稿(我国GB、GB/T、GB/I)90复审阶段定期复审确认、修改、修订、废止95废止阶段WTO非常Ras10、20、30、40、50五个阶段的具体进展和日期,.,4、审查阶段(1)审查方式:会审和函审(2)要求:会审要达到技术委员会3/4的全体委员通过,函审要求3/4回函同意。(3)审查要点: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一致。技术内容是否先进、安全、可靠、可行和经济合理,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4)是否以相关国际标准为基础(5)强制性标准实施日期的建设及过度办法,.,5、标准的复审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标准不超过三年复审后的处置:确认修改修订废止6、采用国际标准遵守GB/T200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二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二、标准的编号(一)标准的结构1、标准的表现形式:单独;分部分2、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资料性要素:概述要素:如封面、目次、前言、引言等补充要素:如资料注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规范性要素:一般要素:如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等技术要素:如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要求、检索方法,规范性附录等,.,(二)标准层次1、通则:采用部分、章、条、段和附录构成层次结构。2、部分:具有同一顺序号,但不适独立的标准。3、章:标准的基本单元,每一章都立有标题。4、条:对章的细分。可设置多层,最多可分到第五层。第一层可设标题。5、段:是对章、条的细分。段没有编号。6、列项:一标准条文中常用列项的方法阐述标准的内容。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或圆点()7、附录:分为资料性附录和规范性附录。,.,(三)资料性概述要素1、封面(必备要素)2、目次(可选要素)3、前言(必备要素)4、引言(可选要素)(四)规范性一般要素1、标准名称(必备要素)2、范围(必备要素)3、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要素),.,(五)规范性技术要素1、术语和定义(可选要素)2、符号和缩略语(可选要素)3、要求(可选要素)4、抽样(可选要素)5、试验方法(可选要素)6、分类和标题(可选要素)7、标志、标签和包装(可选要素)8、规范性附录(可选要素),.,(六)资料性补充要素和其他要素1、资料性附录(可选要素)2、参考文献(可选要素)3、索引(可选要素)4、条文中的注(可选要素)5、条例(可选要素)6、条文中的脚注(可选要素)7、图(可选要素)8、表(可选要素)(七)条款表述的所有助动词下表表示要准确地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要求:,.,.,推荐,.,允许,.,可能和能够,.,三、标准的实施(一)标准实施的重要性1、只有实施,才能体现出标准的作用和效果。2、只有通过实施,才能真正地衡量、评价标准的质量和水平。3、只有实施,才能标准不断修订,持续改进,由低级到高级。(二)标准实施的程序1、计划阶段:制订计划和方案2、准备阶段:组织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资源准备,.,3、实施阶段:按标准设计、生产、施工、运行和验证4、检查和验收阶段5、总结并进一步策划持续改进(三)标准实施的要求1、强制性标准化实施要求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是: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2、推荐性标准实施要求:采用各种合格评定措施鼓励企业自愿采用;3、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执行;,.,4、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的标准化要求:应符合我国标准化要求;5、产品质量认证中的标准实施要求:实行产品认证制度。四、标准实施和监督(一)监督形成1、企业自我监督2、社会监督3、国家监督4、行业监督,.,(二)监督的内容1、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2、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执行情况;3、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等设备的标准审查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4、标准的合格评定、认证、认可。(三)监督方式,.,1、生产或外购产品由质检部门按标准要求,检验和处管;2、按分工对生产过程和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工作标准由各级各层只能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标准化审查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标准化审查;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化审查。,.,第四章特定领域的标准化,一、信息技术标准化(一)概念1、信息:有用的资料(包括数据);2、信息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处理、存储与利用等方面。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输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3、信息技术标准化:为此信息化获取最佳秩序,对信息化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活动也即: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储存、利用、管理等信息活动及技术制定,发布及实施多种信息技术、管理标准,达到统一、协调、有序,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二)意义和作用1、信息化的前提是资源共享,基础就是标准化,因此,标准化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捉的技术保证;2、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信息技术标准的范围1、基础标准:信息处理、传输、人机接口、软件工程、中文信息处理、安全等标准;,.,2、应用标准:电子商务、教育、医疗、金融、交通、工艺等应用标准;EDI、CAD、CAM、STED、CIMS、IC卡应用标准等。3、信息标准化的发展:芯片技术,多媒体技术、高速通讯、网络通讯、网络计算技术、中文通信处理、web数据库与接口技术等。(四)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和方法1、确定信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运用领域;2、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管理信息标准;3、建立、实施标准体系;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5、加强管理,科学合理评定,持续改进。,.,(五)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见下图),信息技术标准体系表:,通用基础标准,术语,字符集与编码,数据元表示,设备与媒体,中文信息处理,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图形,软件工程,其他基础标准,安全标准,网络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认证标准,网络总体标准,网络基础标准,功能标准,其它,一致性标准,典型标准,EDICADCAMCIMSSTEP等,电子商务标准,其它应用标准,IC卡标准,一致性测试质量认证环境认证电子商务认证其他认证,.,(六)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1、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2、条形码标准化3、中文信息标准化4、网络标准化5、信息安全标准化6、电子商务标准化7、IC卡标准化EDI、CAM、CAD、STEP、CIMS、机制等运用标准化。,.,(七)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1、信息技术标准:通用基础标准、应用标准、网络标准;2、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决策网络化智能化;3、商务活动电子化。(八)信息技术标准常用技术和方法1、工程数据库2、信息分类与编码3、产品及工艺数字化与过模4、产品数据交换标准,.,二、服务标准化(一)概述1、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2、服务产品的分类接待服务,按GB/T190042/ISO90042:1994共可分十二类:交通与通讯健康服务维修专用事业金融,.,专业行政管理技术采购科学(二)服务质量与服务标准化1、服务类产品的特征:无形产品,即非实物性服务提供和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不确定性,由人的灵活应变所决定质量由顾客直接评价特征2、服务类产品的特性功能性安全性方便性时间性经济性文明性舒适性卫生健康要求信息可获取性环境美观性等,.,3、服务类产品质量评价特性服务质量规范性质量要求超标准质量要求服务质量特性评价包括定量特性和定性特性(三)服务质量特性控制,确定对象控制特性要点(服务提要),制定标准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过程控制实现操作规范(应用过程方法),结果评价合格评定(包括顾客信息),.,(四)服务标准化内容服务产品标准体系服务产品的质量标准(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服务设备、设施标准服务安全、卫生标准服务环境标准服务信息标准等(五)服务产品评价,.,1、评价的特点最终由顾客做出主管评价;可观察和可体验定量定性2、软硬件(实体)产品评价的差异无形特征,即非实物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同时性不可储存性顾客评价的不确定性必须使用过程,才能控制的特性,.,三、食品标准与食品安全标准化(一)基本概念1、食品可供人类食用或引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还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2、食品的标准一定范围内(如国家、区域、食品行业或企业,某一产品类别等为达到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等要求,以保障人体健康,对食品及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因素作的管理或技术规定;,.,3、食品标准化为在食品领域(特定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秩序,对基础性问题,或者实际的或潜在的食品技术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4、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的质量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食品的安全食品不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健康、危害或影响的保障。(二)食品标准分类1、按标准性质和对象分:基础标准安全限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标准标签标准重要食品标准接触材料与制品标准其它:如安全教育、问敏生产(5S)等标准2、按食品类别分类包括豆类和豆类制品、乳制品等十八大类标准。(三)食品安全限量标准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a、有害物产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程度评估。,.,b、风险评估危害识别危险表述暴露评估风险表述c、风险管理d、风险交流与沟通2、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概论a、食品安全限量指食品中天然存在或由外界引入不安全因素限量是安全水平所做出的规定。b、食品中危害分类物理化学生物,.,c、化学、生物危害控制标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污染物限量标准、生物毒素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限量标准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3、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特点科学性法规性强制性安全性4、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作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生产科学管理的基础促进国际贸易,.,(四)食品检验检测方法1、食品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微生物检验方法食品卫生理化分析方法食品感官分析腐钠规法毒性学评价方法等2、食品检验检测方法的基本内容感官分析评价方法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卫生理化分析方法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卫生营养素检验方法等,.,(五)食品标签标准1、食品标签标准的作用引导、指导消费者合理选择购买食品促进销售向消费者承诺向监督机构提供监督检查依据维护企业合法权力2、食品的标签标准主要包括:GB771819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1994年经过修订)GB74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004年修订),.,GB103441989饮料酒标签标准(2005年修订改)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1992年的标准修改)3、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强制性条款:食品的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表示净含量和沥干量(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示和储存说明(保质期、保存期、或最佳食用期)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其他(依法要求的贴上食品标示、转基因食品标示等)4、强制性标示内容的免除(以下可不标示保质期)饮料酒(乙醇含量10或以上)食醋食用盐固态糖,.,谷氨酸钠(味精)(含量在80或以上)小包装(标签最大面积小于10cm2)者可仅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5、非强制标示内容(推荐)批号、食用方法、能量表和营养素四、农业标准化(一)概述1、农业标准以农、林、牧、渔产品生产为对象的标准;2、农业标准化是以农、林、牧等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3、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是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表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和效益;有利于发展规模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市场需求;有利于规划贸易、购销行为和市场秩序;有利于消除技术壁垒,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安全卫生;,.,(二)农业标准内容特征除标准一般内容外,应注重:1、特征内容:实物特点(标样)制作、验收规则、农产品储运安全、卫生等;2、品种结构与表述;3、重资质量结构与表达;4、农作物生产环境(场地、条件)技术要求与表达;5、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产前、产中、产后)要求的结构与表达;6、畜、禽、鱼饲养技术规范结构和表达等。,.,(三)农业标准体系1、主要农副产品标准体系(1)粮油种子质量等级、检验规程、繁育规程、包装、标志;原粮、油料流通管理粮油加工技术安全、卫生、环境要求(2)果蔬品种、种苗栽培技术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