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变压器,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为什么能够改变交流的电压。由实验探究总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两个线圈匝数的关系。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类型及其应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实验设计与分析论证能力实验仪器:变压器、学生电源、灯泡,2,长江三峡水电站全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3,远在几千千米之处的你家,也许使用的是三峡电,4,一、远距离输电的困难1、实际需要:输电距离达几千千米,输电电压达几百千伏。2、发电方面: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按等级一般有10.5kV、13.0KV、15.75KV和18.0KV几种,不符合远距离送电的要求。3、用电方面:家里用的是220V,地铁机车的电压是50V困难:需要将电压变高或变低,5,输电过程示意图,6,3.4变压器,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三章电磁感应,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余开富,7,变压器,8,二、变压器的结构,9,二、变压器的结构变压器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闭合铁芯上的原,副线圈组成。或称初级、次级线圈。,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铁芯由硅钢片叠合而成,结圈由漆包线绕成。,说明:原线圈接前一级,副线圈接下一级。,10,变压器在电路中的符号:,11,三、变压器的作用改变交流电压,12,四、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13,四、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14,四、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15,四、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实验结果1、关系:2、升压变压器:能升高电压的。U2U1,16,五、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工作原理原线圈中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也都在不断变化。副线圈与原线圈是套在同一个铁芯上的,通过副线圈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就在副线圈内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个过程叫互感。线圈的各匝之间是串联的,每匝的感应电动势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因此,在同一个铁芯上,匝数多的电压高。电压与匝数成正比。,17,小结一、变压器的构造: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闭合铁芯上的原,副线圈组成。或称初级、次级线圈。二、电路符号图:三、变压器的作用:升高或降低交流电压,且注意:不能改变直流电压!四、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18,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课堂练习:P63问题与练习1、5课外作业:P63问题与练习2、3、4,19,【例2】一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4400匝,与220V的电源相连,当副线圈接入额定电压为36V的灯泡时,能够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副线圈的匝数为()A36匝B72匝C720匝D1440匝,【例3】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2200匝,副线圈440匝,并接一个100的负载电阻,(1)当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唐山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材料设计师职业技能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位换新安全知识题库
- 机电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播节目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殊教育师资格模拟题
- 2025年安全长助理笔试通关模拟题
- 施工现场民工工资保障措施
- 2025-2026(一)秋季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安排表
- 工会户外驿站管理办法
- JJF(辽) 565-2025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
- 检验员培训课件
- 2025年孝感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试卷
- 1688运营培训课件
- 森林防火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新心得体会
- 科研团队经费管理制度
- 从“制作”与“生生”隐喻原型洞察中国哲学的思维根基与演进脉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