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说课稿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再别康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 说教材1 学情分析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因素的限制,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不爱朗读,通过学习,培养他们对美文的阅读和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2教材地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这一单元包含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歌。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诗歌作品。这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对自然山水的感悟能力。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加上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成:(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2) 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3) 体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引导学生融入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2) 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合作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朗读,体味诗歌三美(2) 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人情美4教学重难点 刚进入高一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教学难点: :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二 教法先学后教,练习巩固;重学轻教,重视引导启发,减少注入说教。依据学情,我采取如下步骤来突破重点,难点:第一,以诵读为主。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既要自读、教师也要范读。第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第三,亮点探究法。让学生朗读、品味,不做整篇的分析,教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三 学法(一)聆听名家朗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基本情意;结合范度朗读文本。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感情、诗歌的特点,读出作者的匠心。引发联想与想象,与教师,同学交流感想,感受诗歌的意境。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通过朗读,完成认知目标。(二)教师讲解诗歌的创作北京以及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朗读,学习优美诗歌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三) 了解作者的经历,感知作者的深情。广泛阅读相关作品,以引起共鸣,培养审美能力,积累情感体验。四 教学过程1导入 本诗是一首离别诗,所以我就从离别导入。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着世上最让人悲伤难过的,只有离别。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不舍,又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还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一位绝代才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离别的情与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心中的康桥。然后简单介绍徐志摩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让学生从他的生平领悟诗歌的情感底蕴。进一步介绍徐志摩诗作的风格及其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再向学生简介本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情。2 朗诵诗歌 诗歌最重要的是诵读,只有熟读才能理解诗歌。所以诵读是本课的第一个重要教学步骤。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文学作品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情感的,特别是诗歌。学生根据朗读产生的感悟,在课堂上交流,从而使学生发现美并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到的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加深学生对诗情的感悟,提高学生朗诵的质量。使学生能把握诗歌的诗意美。3 整体感知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的基调,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怒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4 独特意象要使学生把握与体味诗歌优美的意象,就要从诗歌本身入手。通过对各节诗歌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诗意美。第一节 借代 云彩第二节 暗喻 金柳第三节 拟人 青荇第四节 夸张 清潭第五节 想象 星辉第六节 拟人 夏虫第七节 重章复唱 云彩主观情意 + 客观物象 = 意象 5 诗意美诗歌的形式美包括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三美,我分别讲解三美的表现方式以及在本诗中的体现。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我精心挑选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制成课件。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党支部与文化单位共建文化活动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法院版离婚协议书标准文本与婚姻家庭法律援助手册
- 2025年个人住宅产权转让合同文本
- 2025年度电机产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服务合同
- 2025补充协议书格式:房地产租赁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户外广告设施维修简易施工合同
- 2025版限购政策下商品房预售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度家庭用车租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网络设备租赁与网络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商业地产拆迁赔偿合同范例
- 2025重庆市璧山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早教老师笔试题目及答案
- 新疆水利面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挂靠免责协议书
- 风电并购协议书
- (重庆康德三诊)2025年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机油商店转让协议书
- 数据结构应用试卷汇编
- 滤波电路课件
- 老年护理学教案
- 《考研英语:综合能力提升教程(新版)》配套课件-阅读理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