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瘦的认识_第1页
对消瘦的认识_第2页
对消瘦的认识_第3页
对消瘦的认识_第4页
对消瘦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瘦的概念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10时,即称为消瘦。这里所指的消瘦一般都是短期内呈进行性的,有体重下降前后测的体重数值对照,且有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以及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旁证。至于脱水与水肿消退后的体重下降,不能称为消瘦,不属于本节议论范围。引起消瘦的原因有哪些? 11、从病理角度上说,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炎、肾病等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身体消瘦;久病体虚,营养不良也可引起消瘦。 2、体质、遗传因素,有些身体消瘦者,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平日也能正常工作,身体基本无不适表现。这些人的消瘦可能与体质、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属消瘦体型,子女大多消瘦。 3、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的消瘦者是饮食及生活习惯不科学导致的。饮食摄入不足,饮食调配不合理,进餐不规律,学习工作压力大,焦虑,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等都会导致消瘦。消瘦与肥胖一样,都是亚健康的一种。人体内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指数BMI小于18.5即为消瘦。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 消瘦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 消瘦的青年人常伴有肠胃疾病 消瘦的女性易出现月经紊乱和闭经 消瘦的儿童则有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的问题分类及常见疾病1食物摄入不足(1)食物缺乏、偏食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消瘦:可见于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2)进食或吞咽困难引起的消瘦:常见于口腔溃疡、下颌关节炎、骨髓炎及食管肿瘤等。 (3)厌食或食欲减退引起的消瘦:常见于神经性厌食、慢性胃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慢性感染、尿毒症及恶性肿瘤等。 2食物消化吸收、利用障碍(1)慢性胃肠病: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肿瘤、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及克隆病等。 (2)慢性肝、胆、胰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胆囊和胰腺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等。 (4)其它:久服泻剂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3食物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如生长、发育、妊娠、哺乳、过劳、甲亢、长期发热、恶性肿瘤、创伤及大手术后等。 4。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显得比较消瘦,这种消瘦不指疾病,而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现象!消瘦的种类1.单纯性消瘦2包括 体质性消瘦:主要为非渐进性消瘦,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外源性消瘦:通常受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食物摄入量不足、偏食、厌食、漏餐、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等心理因素都是导致外源性消瘦的原因。 2.继发性消瘦由各类疾病所引起的消瘦我们称之为继发性消瘦。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病等都可能引起消瘦。另外,胆囊切除术术后等腹腔手术术后也可能导致消瘦。消瘦容易患得常见疾病1食物摄入不足(1)食物缺乏、偏食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消瘦:可见于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2)进食或吞咽困难引起的消瘦:常见于口腔溃疡、下颌关节炎、骨髓炎及食管肿瘤等。 (3)厌食或食欲减退引起的消瘦:常见于神经性厌食、慢性胃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慢性感 染、尿毒症及恶性肿瘤等。 2食物消化、吸收、利用障碍(1)慢性胃肠病: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道肿瘤、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及克隆病等。 (2)慢性肝、胆、胰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胰腺炎、胆囊和胰腺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等。 (4)其它:久服泻剂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3食物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如生长、发育、妊娠、哺乳、过劳、甲亢、长期发热、恶性肿瘤、创伤及大手术后等。 4。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显得比较消瘦,这种消瘦不指疾病,而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现象!消瘦性营养不良的预防消瘦性营养不良是由于饮食中长期缺乏热能、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引起的。 体重不增以至减轻是消瘦性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病程久的,身高也会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层不丰满或完全缺乏。皮下脂肪层的顺序是先在腹部,其次是胸、背部,然后上、下肢及臀部,最后额、颈及面颊部。当面部皮肤脂肪层日渐消失时,额部形成皱纹,颧骨突出,颏部变长,形成老人外貌。在营养不良的早期,若仅看面部而不作全身检查,则不易发现消瘦。皮下脂肪大量消失时,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弹性。初期常常多哭而烦躁,继而变为迟钝。初期食欲尚佳,继而低下以至消失,常有呕吐及腹泻等急性消化紊乱的症状出现。 体重和身高的降低虽然不是消瘦性营养不良的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仍作为诊断指标,有人根据同年龄体重下降的程度,讲蛋白质与热能营养不良分为3级。 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的75%90%。 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的60%75%。 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的60%以下。 预防消瘦性营养不良,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给予辅助食品。如果母乳不足,应补充代乳食品,此外,还应按时作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请医生诊治疾病或先天畸形,以减少营养素的消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补充营养,提高肠道功能,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痊愈,不致因久病而消瘦。 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足够的热能,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患儿长期营养不足,严重者消化器官萎缩,消化道运动和消化液分泌量降低,因此营养不良的治疗,应采用“循环渐进,逐步充实”的原则。营养素的供给要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切忌贪多求快。根据实践经验,有人将营养不良的治疗总结为6个步骤。 轻度营养不良的患儿,人体生理功能受损尚不严重,可从表内第三步开始,至第四步时可完成治疗,转入第六步。从治疗开始到治疗完成,一般需要1周左右。每天热能可控制在330500千焦/千克体重。到第六步巩固阶段,可持续12周。如果没有滞食或腹泻,可每日增加蒸蛋羹,并渐加鱼、肉末之类。 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由于消化力薄弱,对食物耐受力很差,因此宜从第二步开始,57日渐进到第三步,如此缓慢增加,直至第五步治疗完成。这个阶段为调整充实阶段,一般12周。此后进入第六步,巩固1周左右,此外,中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容易发生腹泻,增加食物宜较慢,初起矫治时,可先加含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的食物,另加淀粉质以补充热能,待消化功能逐渐恢复、食欲好转、大便正常时,可多加食物,可在鱼粉米汤或鱼粉米糊内加熟豆油或熟菜油,以补充脂肪。在巩固阶段,可用全牛乳,每日2瓶,分34次饮用,另加上烂粥、蒸蛋羹等,一日可进5餐。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力更弱,对食物耐受力极差。食欲低下或消失,需从第一步供应量开始,逐步加以充实、巩固,直至第六步为止。在第一步,可用37天,进行观察治疗,待消化功能逐步改善,可渐进到第六步,这个阶段一般要23周。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在治疗中可遇到许多困难,如拒食,患一种或几种显著地维生素缺乏症及继发性感染,因此饮食的进度可进可退,反复次数。调整营养时,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开始时,供给水溶性维生素,待情况好转时,渐加维生素A、维生素D以后再加钙剂和铁剂。 在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治疗时,合理选用食物尤为重要。蛋白质食物,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可用牛(羊)乳(或奶粉)、蛋类、豆浆、鱼粉等,以后渐加肉末、肝末等。中、重度患儿开始时,多数不耐受全牛乳或全羊乳。若系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可试用脱脂乳、豆浆或鱼粉之类补充,待消化吸收良好后,可增加全乳、肉末、肝末。对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先食用嫩蒸蛋羹或少量蒸鱼。蒸蛋羹和蒸鱼不易引起腹泻,较为安全。 到第三部时,脂肪的补充可用少量植物油(熟豆油、花生油或麻油)。碳水化合物,可用米汤、粉糊、粥类及少量白糖。各种维生素供给,可用药品以补充食物含量不足。 从第四步到第六步,逐步添加菜叶、果汁等辅助食品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病情严重时,可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如有条件时,还可多次输氨基酸混合液或血浆等,待病情好转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营养治疗。于是,渴望一种懂得,可以一眼洞穿你所有清寂的薄凉。是恰好的温度,闪耀着阳光的味道,柔软又美好。那么这一路上的爱恨欢愁也就有了归宿,以后的日子,既便是山长水远,也都会坦然面对,给尘世以最初的温柔。好像是到了一个阶段,学会了等待,学会了随遇而安,学会了笑着去接受。不再心心念念,不再轻易信任。只是在某个清晨,听见久远的一声问候,心,依然会瞬间柔软。原来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那么渴望一场白首不相离的缘分,千万次回眸,始终还是你。然后,一起守着古朴的时光,迎接每一天的黎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褪色,不黯淡,任凭尘世的风摇曳着冬日的风雪,我始终是你最美的红颜,你是我最美的时光。不说永远,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龙应台曾写过一段文字:“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或许就可以削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不同的寂寞有着不同的归途,其实赏心之人无须太多,关键是否能入心。始终喜欢,一切纯善质朴的好,不论是人还是事,一份情深义重,才是水色尘心的悠远。而一同走过的山山水水,都会是生命的记载。如果可以,愿始终趋光而行,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无论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