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共4页;第卷为综合题,共4页。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方为有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3.第卷共13小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得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自诩 份内事 沧海一栗 B.谛听 点击率 见机行事C.歌诵 昧心财 绿草如荫 D.相貌 水笼头 义愤填赝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时值高考,出租车“爱心送考”活动再度启动,学生与家长无不拍手称快。B.噪音其实也是肥胖的诱因之一,这种最新的研究结果真让人觉得不可理喻。C.羊年的“羊”字在英语中到底翻译成山羊还是绵羊,让外国朋友无所适从。D.如果行人与司机都能够礼让三分,相敬如宾,那么城市交通就会顺畅得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数据显示,春节联欢晚会上,“微信摇一摇”互动总次数超过110亿次以上。B.对待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我们既要有开放的胸怀,也需要多点理性的鉴别。C.由于作息时间不断变动,使得员工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不少人难以适应。D.能否及时有效地奖励善行传递正能量,是推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A. B. C. D.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5.下列选项中,不是对“文法”和“词汇”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 )(3分)A.是从劳动人民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B.是经过考验,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C.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D.是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建筑的发展。B.“小品”比喻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等。C.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很早就舍弃木材而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D.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梁架结构法,从而抛弃了砖石等主要材料。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选文借“文法”“词汇”“大文章”“小品”等来作比,行文浅显易懂。B.选文第段对“词汇”和“文法”提出质疑,目的是为强调其重要性。C.选文将中国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作比较,突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D.选文谈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我们今天的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三、(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其文漫灭 文:碑文B.盖音谬也 谬:错误C.有怠而欲出者 怠:懈怠D.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距其院东五里 既其出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四人拥火以入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A.大概我走过的路程,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已达到十分之一。B.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C.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不到百分之十一。D.大概我走过的路程,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不到百分之十一。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选文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山名由来写起到考证山名结束。B.选文第二段既详写前洞的景色,又着重写游后洞的过程。C.作者在领略后洞奇景时,因听了别人的话从洞中退出来。D.作者没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概括了他的心情。四、(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小 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第一句写小松刚从土里长出来,被掩没在深草里。B.第二句写被杂草遮掩的小松,如今已经超出蓬蒿。C.第三句写当时之人没有认识到小松就是凌云之木。D.第四句写直到看见别的树才意识到小松可以长高。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借松写人,没在深草中的小松反衬出潦倒落魄、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B.“刺头”一词不但勾勒出小松外形特点,而且把它鲜明个性勾画出来。C.“渐觉”一词用得精当、含蓄,侧面写出了小松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D.三、四句连说两个“凌云”,感叹眼光短浅的时人不识小松是栋梁之材。第卷 (综合题 共60分)五、(5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5分)(1)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2)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3)层峦耸翠, 。(王勃滕王阁序)(4)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5)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6)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7)余音袅袅, 。(苏轼赤壁赋)(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六、(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葵 花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地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太阳在哪,花朵就朝着哪。多么神奇的花呀!夏日里,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道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清晨,阳光倾在沙漠里,倾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着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花开到极致,就收了。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谢了,我们这才看清花盘的模样:碧绿浑圆的花盘被一颗挨一颗的葵花子镶嵌地满满当当。葵花子开始汁水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盘也日渐丰满。葵花就羞答答地微微颔首,勾下花盘,看着地面,熨帖而亲切。但是,还是跟着太阳转。早上朝东,中午向南,一点也不含糊。她的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呢?最最令我震撼的事情,并不是开花的盛事。葵花子饱满之后,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中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一一你以为这是真的吗?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一出村子,就突然被一种博大的气势震撼了: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直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清霜,在阳光里闪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那种气势,一下子让我慌乱。我担心,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屈膝下跪,叩拜东方。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们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的天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信仰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荣,万物枯,而这繁盛,这萧瑟,都是天意一一只有草木自己洞悉。(选自岁月2014年第6期,有删改)15.本文围绕葵花的生长过程,先写 ,再写 ,最后写 ,并突出它们始终向阳的特点(3分)16.第段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指明其中一种并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1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分)(1)内容上: (2)结构上: 18.葵花从荣到枯始终向阳,这带给你哪些启示? (4分) 七、(40分)19.以“面对”为题目,写篇文章。(40分)【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1.B 【解析】A项,份内事分内事;沧海一栗沧海一粟。C项,歌诵歌颂;绿草如荫绿草如茵。D项,水笼头水龙头;义愤填赝义愤填膺。2.C 【解析】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在这里符合语境。A项,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项,望文生义,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D项,使用对象错误,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这里用在“司机”“路人”之间显然不合适。故选C项。3.B 【解析】A项,成分赘余,“超过”和“以上”重复,删去“以上”即可。C项,成分残缺,删去“使得”。D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即可。4.D 【解析】材料写的是香港回归的情形,第一空作为开头应该是句“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随后是“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紧接着是“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句子整体大意及连贯性即可判断。二、5.D 【解析】原文第二段对“文法”和“词汇”做了解说,A、B、C三项在原文中都有提到,D项不是对它们的解说。6.C 【解析】原文中“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A项,原文说的是“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B项,“小品”比喻“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一面匾额”“一副对子”不包括在内。D项,在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7.B 【解析】选文第二段并不是对“文法”和“词汇”提出质疑,而是对它们的解说。三、8.D 【解析】“明”为照明之意,这里用作动词。9.C 【解析】句的“其”为为代词。句的“其”为助词。句的“以”是介词,因为。句的“以”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10.B【解析】“盖”,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1.B【解析】作者并没有详写前洞的景色。四、12.D【解析】第四句写一直要等到小松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明白它的伟岸 。13.A【解析】是正衬而非反衬。五、14.(1)君子生非异也 (2)悠悠我心 (3)上出重霄 (4)一夫当关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闻道有先后 (7)不绝如缕 (8)梧桐更兼细雨六、15.花朵(或葵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晋宁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洞察与解读
- 2025甘肃酒泉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29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主委秘书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10人长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广东广州花都城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拟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水污染出生缺陷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招聘医师助理人员若干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降温增湿技术集成-洞察与解读
- 班组安全学堂培训内容课件
- 中国民间传说:田螺姑娘
- 桥式起重机Q2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高级茶艺师理论知识试题
- 哈里伯顿Sperry定向钻井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试卷(附详解)
- JJF 1704-2018 望远镜式测距仪校准规范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12
-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
- GB/T 14667.1-1993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第一部分烧结铁、烧结碳钢、烧结铜钢、烧结铜钼钢
-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2022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