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类型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默写与篇章分析、简答、论述等。识记属于基础知识,一般出在填空、选择、释词、默写题型中;理解一般出在篇章分析、简答和论述题型中;综合运用一般出在论述题型中。附录:中国古代文学诗文背诵精读篇目(一)先秦部分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征蚩尤诗经关雎、卷耳、芣苢、氓、君子于役、蒹葭、采薇、七月、东山、静女、生民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楚狂接舆、季氏将伐颛臾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天时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民为贵荀子劝学、天论庄子逍遥游、养生主、秋水(节选)韩非子五蠹(节选)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王孙圉论楚宝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赵威答问秦使墨子廉爱、非攻老子第一章、第八章、第八十章吕氏春秋察今李斯谏逐客书屈原山鬼、国殇、湘君、湘夫人、橘颂、离骚、涉江、哀郢宋玉九辩、风骚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识记:1神话的概念(与“传说”的关系)2保存古代神话的主要文献3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主要内容4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兄妹洪水神话(二)理解:1如何认识洪水神话2如何认识抗旱神话3怎样看待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问题4上古神话是怎样起源的(三)综合运用:上古神话中表现出来的先民的精神世界。(四)阅读或背诵:1精卫填海2夸父逐日*3鲧禹治水4黄帝擒蚩尤*5后羿射日6女娲补天7共工怒触不周山第二章 诗经(一)识记:1诗经的编辑2四家诗3诗之六义(风、雅、颂、赋、比、兴)4今文经学5古文经学6周民族史诗 7毛诗与毛诗大序、小序8诗经中诗篇的断代(二)理解:1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2赋比兴的具体运用3诗经的章法与句式4诗经的用韵5诗经的流传6诗经与上古音乐的关系7七月的价值8反映阶级压迫的诗篇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9反映兵役、徭役的诗篇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王风君子于役等10反映婚姻爱情的诗篇周南关睢、卫风氓邶风谷风等(重点)11反映劳动生活与爱国主义的诗篇魏风十亩之间、秦风无衣等12政治讽刺诗邶风新台、小雅十月之交等(三)综合运用:1诗经里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生活2诗经的艺术表现力3诗经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四)阅读或背诵:1关睢* 2芣苡3氓4蒹葭*5伯兮6谷风(邶风)7黍离8君子于役9静女10蓼莪*11无衣12七月13东山14采薇* 15何草不黄16緜17生民18阅读二篇以上研究诗经的论文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一)识记:1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2尚书3春秋4国语5左传6“春秋三传”7战国策(二)理解:1尚书的笔法2春秋的笔法3国语的语言艺术(三)综合运用:1左传一书的文学成就2左传描写战争的成就 1战国策一书的文学成就2历史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阅读或背诵:1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2左传秦晋殽之战 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一)识记:1论语2孟子3荀子4庄子5韩非子6孔子主要思想7孟子的生平与思想8庄子的生平与思想(二)理解:1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2语录体散文3对话体散文4独立成篇的论文的出现5论语的散文风格6荀子的散文风格7韩非子的散文风格(三)综合运用:1论语、庄子的人生哲学2孟子散文的文学成就3庄子散文的文学成就4庄子的浪漫主义(四)阅读或背诵: 1论语子路增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2论语子路从而后章 3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4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5庄子逍遥游6荀子劝学篇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一)识记:1“楚辞”2屈原的生平与作品3九歌的作品4九章的作品(二)理解:1离骚的艺术成就2离骚的所表达的洁身自好思想3山鬼的艺术成就4离骚、九歌的浪漫主义 5九歌里的人神恋爱6九辩的悲秋主题7楚辞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三)综合运用1离骚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离骚爱国精神的分析3九歌的艺术成就4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5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四)阅读或背诵:1离骚(背诵其中一些名句*)2九歌所有篇目(其中湘君*、湘夫人*和山鬼*)3九章涉江4九辩(节选)5风赋6阅读二篇以上研究楚辞的论文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2神话的性质是什么?3什么是神话的劳动起源说?4什么是神话的宗教起源说?5简说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二、论述题1试论中国神话的主要特征2试论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三、名词解释原始歌谣的综合性第二章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一、简答题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是什么?3概述诗经的流传。4简要说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5简要说明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的具体内容。6简要说明称颂执政者的诗的具体内容。7简说诗经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率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8周人最著名的五篇史诗,是哪些诗篇。9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10简述芣苢的艺术特点。11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1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二、论述题1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2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成就。3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4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三、名词解释1诗经2采诗说3献诗说4删诗说5“风”6“雅”7“颂”8“弃妇诗”9诗经中的“赋”(朱熹说)10诗经中的“比”(朱熹说)11诗经中的“兴”(朱熹说)第三章 历史散文一、简答题1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简述左传及其作者。3概述国语简况。4概述战国策简况。二、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2论左传的文学特色。3论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三、名词解释1尚书2今文尚书3古文尚书4伪古文尚书5逸周书6春秋第四章 诸子散文一、简答题1老子及老子简况。2孔子及论语简况。3墨子及墨子简况。4简说老子的文学价值。5简说论语的文学特点。6简说墨子的文章特点。7简说孟子的生平及思想。8简说庄子生平及思想。9简述荀子生平。10简述韩非子生平及韩非子简况。11简述荀子说理特色。12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及其寓言的特点。二、论述题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2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3试论庄子寓言特色。4简述荀子生平。三、名词解释1重言2寓言3卮言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一、简答题1简述“楚辞”名称源流。2简述楚辞与赋的区别。3简述识记:屈原生平。4简析离骚题义。5简析离骚创作时间。6简述九歌篇目。7简述九歌内容。8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9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10简述九辩题义。二、论述题1试论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三、名词解释天问简况 先秦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 ),所收的诗歌上起周初,下讫春秋中叶,均系以( )为主的抒情作品。2.将秦至东汉建安以前的文学作为( )的发轫期,主要是因为我国文学从自发走向了( )。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 )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 )而抑制个体的。4.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 )和楚辞两部,具有不同程度文学成分的作品,则有(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5.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庄子和( )。前者想象丰富,后者叙述婉委,兼擅( ),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6.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 )、( )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7.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 )国风,雅分为大雅和(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9.国语全文七万多字,以( )为主,在记事上更重( ),所以文学成分有所增加。1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上。11.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上起( )。下至春秋中叶,均系以四言为主的( )作品。12.我国文学进入( ),是从建安期间( )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诗赋欲丽”开始的。13.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 )的,只有杨朱.( )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14.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 )和战国策。前者( ),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15.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 ),前者是( )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16.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 )和小雅,颂分为( )、鲁颂和商颂三部分。17.在诗经中,最值得重视的是有五篇歌咏( )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分别指的是大雅中的( )、公刘、绵、皇矣、大明。18.在先秦诸子散文中,( )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庄子,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 )两个方面上。19.九歌中涉及神.(鬼)人之恋的作品,以( )、( ).少司命的山鬼最为突出。20.诗经卫风硕人诗集中与了女性之美,有“螓首蛾眉”的句子,用当时人常见的螓和( ),来具体比喻其头部和( )。21.上古文学,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最晚的两位大作家( )和( )则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22.由于自然条件的艰难困苦,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重( )而( )的态度。23.上古时期的诗歌作者,就其认识来说,一类是把诗歌作为( )工具,一类是强调诗歌的( )。24.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 )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 )的英雄。25.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 )和( )三部分。26.上古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其现在的最早的作品出现于( ),最晚的屈原.宋玉则生活于( )的楚国。27.重实际而轻玄想的态度,直接作用于上古文学,特别是诗经,就少有了( )的成分,同时也造成了( )的不发达。28.为了获得别人的理解,诗自应写得显豁。因而,先秦时期的许多诗歌在表达上都注重( )而避免( )。29.诗经的第一篇作品为( ),而诗经中时代最晚的作品当为( )。30.在先秦诸子散文中,( )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 ),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上。31.屈原在表述感受.追求直观性时,已经离开了以选择自然.现成的东西为主的方式,进行再创造,所凭借的则是( )和( )。32.在留存下来的商代和周初的文献中,( )、( )的观念是十分突出的。33.在先秦时期的其他哲学著作中,除了( )以外,都是论述实际以( )来表述某种观点的。34.根据现有的资料,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是( ),所以,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跟人的本性以及由此派生的人的( )联系在一起。35.在汉代,无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都将诗经作为政治.伦理的工具,因而有诗之六义说风、( )、颂、赋、( )、兴。36.在屈原的( )和宋玉的( )作品中,抒写主观感受时,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方式是幻想虚构。37.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 )、墨家.法家的以老子为代表的( )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38.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修正了汉代许慎关于汉字六种构成方法的学术观点,认为古文字基本上( )、( )假借三种类型。39.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 )的文化,但已经受到了( )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40.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 )、( )庄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战国时期,后一种出于汉代。41.中国向来重视历史,很早就有史官。我国最早的史书是( )和春秋,前者记言,后者( )。42.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以( )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 )为最早。43.以( )作为标题的,实始于荀况。他的赋篇,包括( )、知、云、蚕、针五节。44.汉代诗歌有了新发展,在逐渐增加( )中描写客观景物的基础上,出现了( )。45.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 )法家的以( )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46.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最主要的代表作家为( )和( )。47.现今所见的诗经共有( )篇作品,另个在小雅中有六篇有目无诗,文学史上称为( )。48.中国向来重视历史,很早就有史官。我国最早的可确定的史书是尚书和( ),前者( ),后者记事。49.在先秦的( )和历史散文中,以寓言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 )为最早。50.自汉代起,中国的诗歌出现了抒情.( )分流的新局面,但在整体上,仍然是以( )为主。5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只有( )和道家中的( )一派注重个体的。52.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同时也受到了中原地区( )文化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家为( )和宋玉。53.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 )时期,后一种出于( )。54.诗经按其音乐性质,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 )、( )、颂三大类。55.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 )中,以寓言作为( )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的,实以孟子为最早。56.今天所知的集中的收载屈原、宋玉作品的最早的书籍是西汉后期( )所编的楚辞,东汉时王逸为其作注,即传世的( )。57. 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58.诗到了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59.“春秋三传”指_、公羊传、谷梁传。60.齐恒晋文之事记述了孟子同_的谈话。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_。62.先秦开创的历史散文,到汉代,其主流发展成为以()为中心的传记文学。6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时期。6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诗歌_篇(不包括笙诗)。65.春秋是我国第一部_体史书。66.历史上最早为楚辞作注解的著作是东汉时_的楚辞章句。67.史记记事,上起自_,下至武帝太初年间。68.春秋是东周时期( )国的编年史。69.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孟子和 。70.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杂家的著作有 。71.诗经大雅中的周部族史诗,写武王灭商的是_。72.尚书周书无逸,相传是_告诫成王之辞。73.战国策一书由_定名。74.楚辞招魂一般认为是招_之魂。二.选择题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2“兼爱”是( )A.孔子的中心思想 B.墨子的中心思想C.孟子的中心思想 D.庄子的中心思想3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莎鸡”是A.公鸡 2蝉 C.蝗虫 4纺织娘4“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5国语:“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这里的“王”指A.周平王 B周幽王 C 周厉王 D周成王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7.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庄子 B.盂子 C.苟子 D.韩非子8.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A.祝 B. 史 C. 小臣 D. 巫9. “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 C.淮南子 D.说苑10. 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A.西周初年至战国 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 春秋至战国 D. 整个周代11. 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12.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孟子13. 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14.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15. “变穷巧于台谢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见于A二京赋 B归田赋 C刺世嫉邪赋 D述行赋16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A.诗经、论语、春秋 B.春秋、诗经、论语C.诗经、春秋、论语 D.春秋、论语、诗经17荀子的文章多为( )。A.论辩体 B.对话体C.语录体 D.专题论文18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 )A.宗教说 B .游戏说 C .模仿说 D.宣泄说19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 南、风、雅 B. 风、雅、颂C. 雅、颂、南 D. 颂、南、风20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 .哲学散文集 B. 历史散文集C. 文学散文集 D .艺术散文集21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22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23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七言体 D .杂言体24. 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5.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4献诗说26.孟子属于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27.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28.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29. 诗经国风中揭露和讽刺卫宣公将儿媳占为己有的著名诗篇是A黄乌 B相鼠 C新台 D静女30屈原作品喜用楚地方言,下列诗句中含楚方言的是A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B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D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31守株待兔、郢书燕说、买椟还珠等寓言故事均出自A战国策 B孟子 C国语 D庄子三、名词解释1.神话2.风3.春秋三传4.九歌5.九辩6.女娲补天7.雅8.尚书9.今文经学10.九章11.鲧禹治水12.四家诗13.赋14.春秋15.后羿射日16.三家诗17.周族史诗18.战国策19.九辩20.比21.古文经学22.左传23.楚辞24.老庄25.兴26.诸子散文27.国语28.屈宋29.招魂30.诗之六义31.孟子32.楚辞章句33.屈庄34.诗经35.毛诗序36.历史散文37.原始诗歌38.山海经39.淮南子40.诗三百41.赋.比.兴42.四家诗43.毛诗序44.甲骨卜辞45.春秋笔法46.百家争鸣47.孔孟48.庄骚49.四书50.寓言51.庄子中的“重言”52笙诗四.问答题1诸子散文有些代表作?2怎样评价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怎样认识抗旱神话?4怎样评价周民族史诗?5历史散文有哪些代表作?6怎样评价孟子的文学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黔东南州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东南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南宁市博物馆招聘编外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旅发防城港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普海外国语学校招聘2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伊核协议书免受
- 销售折账协议书
- 薪资流水保密协议书
- 安保入职协议书
- 部编版初中语文《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公开课堂实录
- 2024-2029年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奥氮平氟西汀胶囊-药品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提高住院患者卒中知识知晓率
- 公司组织知识清单范例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高级工培训内容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