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ppt课件_第1页
201X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ppt课件_第2页
201X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ppt课件_第3页
201X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ppt课件_第4页
201X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2,.,3,主要内容,第一章危险化学品鉴别与分类,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登记,第三章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管理,第四章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第五章易制爆危险化学品,.,4,1,第一章危险化学品辨识与分类,.,5,化学品危险性复杂多样,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和分类是获取化学品安全信息、评估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的重要手段。为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事故调查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一、鉴别与分类的目的,.,6,1.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概述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UNCED)通过了第21世纪议程,推荐了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GHS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都能理解的国际系统来表述化学品的危害,提高对人类和环境的保护,为尚未制定相关系统的国家提供一种公认的系统框架,同时可以减少对化学品的测试和评估,并且有利于化学品的国际贸易。,二、鉴别与分类的依据,.,7,2.联合国的GHS制度在我国实行的情况联合国的GHS制度,是在各国政府为降低化学品产生的危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纷纷推出各种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是各国按全球统一的观点科学地处置化学品的指导性文本。作为一项旨在保护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全球统一制度,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称GHS)已被用于指导各国制定化学品管理战略。,.,8,2006年10月24日,我国参照GHS标准第一版编制发布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系列标准共计26个(GB20576-GB20599,GB20601GB20602)。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实施;2008年12月31日起在流通领域实施;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为该系列标准的实施过渡期。另外,GHS中的一个种类“吸入危险性”,在我国还未转化成为国家标准。,.,9,2008年6月18日,我国发布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2008年6月19日,发布了基于GHS的化学品标签规范(GB/T22234-2008)。,.,10,2009年6月21日,对应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第二修订版,我国公布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代替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2010年5月1日实施,目前该标准已成为我国进行化学品分类管理的基础标准。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登记正在按照GHS要求推进。,.,11,3.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依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20576-GB20599,GB20601-GB20602)26个标准;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12268-200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基于GHS的化学品标签规范(GB/T22234-2008),.,12,三、化合物与混合物鉴别分类简介化合物单一的化学品;混合物多种化学品的集合;化合物的鉴别分类依据规范、标准查找;混合物的鉴别分类需事先进行试验和计算,然后依据规范、标准查找;,.,13,1.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化学品,检索有关理化、燃爆和毒性数据,进行健康危害和物理危害的试验,依据危险化学品分类的判据确定是否是危险品,爆炸品;压缩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危险品,非危险品,.,14,2.混合物危险性鉴别分类,混合物,LD50、LC50数据,通过燃爆危险性试验取得数据,根据GB13690-2009、GB6944-2005分类标准确定危险性分类,n:危害组分总数;X:第i种有害组分的摩尔份数;P:组分的重量百分数。,.,15,3.混合物危险性分类(急性毒性计算举例),蒸气吸入急性毒性己知NO、NO2的LC50(4h,大鼠吸入)分别为1068mg/m3和126mg/m3,若NO中含10%(体积比)的NO2,求该混合物的LC50。解:,经口急性毒性已知4-甲酚、2-甲酚的(大鼠经口)分别为207mg/kg和121mg/kg,若4-甲酚中含5%的2-甲酚,求该混合物的LD50。解:,.,16,分为两个部分介绍:所有化学品:使用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介绍;危险化学品:使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介绍。,四、化学品的鉴别与分类,.,17,我国仍在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对照,.,18,我国仍在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对照,.,19,对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与2015版的介绍,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20,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1,目前危险品化学品的通用编号大致有10类:1.危险货物编号:又称危规号、CN号是我国在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危险货物编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使用的就是危险货物编号。该编号由5为阿拉伯数字组成。第1位数表示该危险货物按此分类所属类别,第2位数表示该危险货物按此分项项别,第35位数表示该危险货物品名的顺序号。,对危险化学品编号的介绍,.,22,2.CAS号:美国化学文摘社登记号CAS是美国化学文摘社的英文缩写。它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其缩写CAS在生物化学上便成为物质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拥有了自己的“学号”。如今的化学数据库普遍都可以用CAS编号检索。一个CAS编号以连字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2到6位数字,第二部分有2位数字,第三部分有1位数字作为校验码。,.,23,3.UN号:联合国编号(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编号)也称作危险品运输编号。是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对危险物质制定的编号。UN是联合国(UnitedNations)的英文缩写。UN编号登录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24,4.EINECS登录号(又称EC编号)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欧洲现有商业化学品目录中对该化学品的登录编号;5.ELINCS登录号:欧洲已申报化学品目录的登录编号ELINCS是的缩写;6.ICSC编号:是指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的顺序号,ICSC是国际化学品安全卡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三个组织的合作机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与欧洲联盟委员会(CEU)合作编辑的一套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25,7、RTECS号: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号是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规定的登记号。可用来查找一种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数据。8、IMDG规则页码IMDG规则页码是国际海事组织编制颁发的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危险货物信息页码。9、HS编码:即海关编码。是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10、MDL号:是每一种化学反应和变化的唯一识别号。它的格式是:RXXXnnnnnnnn,其中R代表一种化学反应,XXX代表拥有该化学反应记录的数据库,nnnnnnnn是8个数字。,.,26,化学品危险性的分类,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理化危险16类、健康危险10类、环境危险2类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分为8大类14类小类,理化危险,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剂,.,27,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理化危险、健康危险、环境危险,健康危害性,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性,严重眼损伤/眼刺激性,呼吸或皮肤致敏物,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定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特定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吸入性危害,环境危害性,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短期)水生危害长期水生危害,危害臭氧层,.,28,一、爆炸物1.定义: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2.种类(2大类,6小类)爆炸物质(或混合物)烟火制品,化学品分类类别及警示标签,.,29,爆炸性物质是固体或液体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坏。(如叠氮钠、TNT等)烟火物质是用来产生热、光、声、气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如烟花爆竹、鞭炮等),.,30,1.1具有整体爆炸(瞬间影响到全部装入量的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叠氮铅、TNT等)1.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燃烧弹、烟幕弹等)1.3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备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硝基笨、苦味酸钠等),.,31,1.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导火索、烟花爆竹、鞭炮等)1.5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1.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32,.,33,.,34,.,35,.,36,.,37,.,38,二、易燃气体,.,39,2.易燃气体分为2类:(1)类别1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的气体: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按体积占13或更少时可被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可燃范围至少为12个百分点的气体。(2)类别2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除类别l中的气体之外,与空气混合时有易燃范围的气体。,2分类,.,40,3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表2-2易燃气体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41,1术语和定义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为气溶胶。它们的粒子大小约在100-10000nm之间,属于粗分散物系。常用的气溶胶是指喷射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罐装的容器,该容器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有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并配有释放装置以使内装物喷射出来,在气体中形成悬浮的固态、液态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剂、粉末或者以液态或气态形式出现。,三、易燃气溶胶,.,42,如果气溶胶中含有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或易燃固体等任何易燃的成分时,该气溶胶应考虑分类为易燃气溶胶。根据其化学组成、化学燃烧热、泡沫试验(对泡沫气溶胶),点燃距离试验和封闭空间试验(对喷雾气溶胶)的结果。分为易燃气溶胶类别1(极度易燃气溶胶)和类别2(易燃气溶胶)两个类别。,2分类,.,43,.,44,四、氧化性气体,1术语和定义氧化性气体:能通过提供氧或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2分类氧化性气体只有一个类别。如;氧气、氯气,.,45,五、压力下气体,1术语和定义压力下气体:20时压力不小于280kPa(表压)的容器中的,或作为液化气体或成为冷冻液体储存在容器中的气体。,.,46,2分类,.,47,.,48,六、易燃液体,1术语和定义易燃液体:指闪点不大于61的可燃液体。,.,49,易燃液体分为3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丁醇(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2分类,.,50,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分子量越小,闪点越低)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性(汽油桶鼓桶)带电性(汽油、苯、甲苯、液态烷烃等)毒害性(甲醇的致盲性),.,51,.,52,七、易燃固体,1术语和定义易燃固体:指容易燃烧的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易于燃烧的固体为粉状、颗粒状或糊状物质,它们在与燃烧着的火柴等火源短暂接触即可点燃和火焰迅速蔓延的情况下,都非常危险。,.,53,第一类易燃固体金属以外的物质:进行的燃烧时间小于45s或燃烧速率大于2.2mms时,且润湿部分不能阻燃。金属粉末:火焰在小于5min蔓延整个样品。第二类易燃固体金属以外的物质:进行的燃烧时间小于45s或燃烧速率大于2.2mms时,且润湿部分能阻燃4min。金属粉末:火焰在小于5min不超过10min蔓延整个样品。,2分类,.,54,易燃固体的特性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着火点比较低,一般都在300以下,在常温下只要有能量很小的着火源与之作用即能燃烧。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与酸、氧化剂接触,尤其是强氧化剂,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硫磺、三硫化四磷等)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的物质。,.,55,.,56,1术语和定义自反应物质: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性液体或固体物质或混合物。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类为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混合物。解释:自反应性化学物质就是本身或与其他物质能进行反应,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因此常把它们区分为自反应性物质与他反应性物质两类。自反应性物质,勿需借助空气中的氧即可发生放热分解,并急速地放出气体、燃烧,以致爆炸的危险性。这类物质大多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发生。,八、自反应物质,.,57,2、自反应物质分类:按下列原则分为“A-G”7个类型:a)在包装内,会发生爆炸或快速爆燃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A型自反应物质。b)在包装内,具有爆炸特性,既不会爆炸也不会快速爆燃,但易发生受热爆炸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B型自反应物质。c)在包装内,具有爆炸特性,不会发生爆炸、快速爆燃或受热爆炸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C型自反应物质。,.,58,d)在实验室试验中以下情况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有限条件加热时部分爆燃,不会快速爆燃,没有呈剧烈反应;或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会缓慢燃烧,没有呈剧烈反应;或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或爆燃,呈中等反应;将被确定为D型自反应物质。,.,59,e)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又不爆燃,呈微反应或不反应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类为E型自反应物质。f)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既不会在空化状态爆炸,也完全不会爆燃,呈微反应或不反应,低爆炸能量或无爆炸能量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将被分类为F型反应物质。,.,60,g)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既不会在空化状态爆炸,也完全不会爆燃,并且不发生反应,无任何爆炸能量,只要是热稳定的(50kg包装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75),对于液体混合物,用沸点不低于150的稀释剂减感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都被确定为G型自反应物质;如果该混合物不是热稳定的,或用沸点低于150的稀释剂减感,则该混合物被确定为F型反应物质。,.,61,.,62,自反应性化学物质不仅在外界能量作用下(热能、冲击能等)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而且在自然存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如这类化学物质组成的体系内的化学反应发热速度大于该体系向环境的散热速度,就会造成体系内的热积累,最终导致热自燃或热爆炸。,.,63,.,64,1术语和定义自热物质:发火液体或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或混合物与发火液体或固体不同,因为这类物质只有数量很大(公斤级)并经过长时间(几小时或几天)才会燃烧。物质或混合物的自热,导致自发燃烧,是由于物质或混合物与氧(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并且所产生的热没有足够迅速地传导到外界面引起的。当热产生的速度超过热损耗的速度而达到自燃温度时,自燃便会发生。,九、自热物质,.,65,2.在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已列出:来源于动植物的:碳、椰肉干、含油废棉、潮湿棉花、动植物纤维(含油)、鱼粉、废氧化铁或海绵状铁、湿的金属催化剂、不饱和油脂处理过没有完全干的复写纸、种子油饼、湿羊毛废料、锌粉、含油碎布、湿的织物废料等;化合物:连二亚硫酸盐、无水硫化钠、二氨基镁、代森锰、代森锰制剂、氢硫化钠、二硫化钛其他具有自热特性的物质,需要通过自热试验进行鉴定分类,划到相应的类属条目或未另作规定的条目中。已列出的自热物质,有的通过试验鉴定为不会自热的物质可以作为普通货物,如来源于动植物的碳。另外有的还需要通过试验进行包装类别的鉴定。,.,66,.,67,十、自燃液体,.,68,即: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液体。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积热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凡能促进氧化反应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空气、受热、受潮、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与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它们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69,如:乙醚: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空气的作用下能氧化成过氧化物、醛和乙酸,暴露于光线下能促进其氧化。当乙醚中含有过氧化物时,在蒸发后所分离残留的过氧化物加热到100以上时能引起强烈爆炸;这些过氧化物可加5%硫酸亚铁水溶液振摇除去。,.,70,.,71,十一、自燃固体,1术语和定义自燃固体:即使数量少也能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2分类自燃固体共1类:与空气接触后5min内会发生燃烧的固体。,.,72,自燃固体的特性极易氧化:如:黄磷、白磷、金属硫化物(硫化亚铁、硫化钠)、烷基铝、油棉纱、硝化棉等。非常活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接触空气后能迅速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其自燃点而着火。易分解:(硝化纤维片基),.,73,.,74,1术语和定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该类物品是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然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十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75,.,76,2、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遇水或酸易燃性(金属钠、金属钾、铝粉、金属氢化物、碳化钙、磷化锌等)自燃性(碳金属、硼氢化合物等)爆炸性(如电石等),.,77,.,78,十三、金属腐蚀物,1术语和定义金属腐蚀物:通过化学作用会显著损伤或甚至毁坏金属的物质或混合物。2分类金属腐蚀物质或混合物共分1类,分类依据为:在试验温度55下,钢或铝表面的腐蚀率超过6.25mm/a。,.,79,.,80,十四、氧化性液体,氧化性液体: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氧化性气体)可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液体。浓硝酸、过氧化氢,.,81,.,82,.,83,十五、氧化性固体,1术语和定义氧化性固体: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氧化性气体)可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固体。氯酸钾、氯酸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硝酸钾,.,84,.,85,.,86,1术语和定义有机过氧化物:含有二价-O-0-结构的液态或固态有机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被有机基替代的过氧化氢衍生物。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的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此外,它们可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性质:易爆炸分解、快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的反应。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十六、有机过氧化物,.,87,.,88,.,89,.,90,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性分解爆炸性过氧基作为极不稳定的结构,对热、震动、冲击和摩擦都极为敏感,极易分解。易燃性如过氧化叔丁醇的闪点为26.67。身体伤害性过氧化环己酮、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乙酰等,对眼睛有伤害作用。,.,91,.,92,十七、急性毒性,1术语和定义急性毒性:指在单剂量或在24h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93,以化学品及其混合物的急性经口、皮肤和吸入毒性将急性毒性划分为类别l、类别2、类别3、类别4、类别5五个类别。评价化学品经口和吸入途径的急性毒性时的最常用的试验动物是大鼠,而评价经皮肤急性毒性常用的是大鼠和兔。当有数种动物的急性毒性的试验数据时,应采用科学的判断,选择有效的和良好的试验中得出的最合适LD50值。对急性毒性的测定多于一种接触途径时,应选用毒性最大的数据进行分类。在表述危害信息时,应考虑所有可利用的信息和所有相关接触途径的数据。,2分类,.,94,.,95,.,96,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有毒品如: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农药、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等。,.,97,溶解性很多毒害品水溶性或脂溶性较强。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挥发性大多数有机毒害品挥发性较强,易引起蒸气的吸入中毒颗粒细度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好,特别是一些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气温气温越高,挥发性毒物蒸发越快,空气中浓度就会增大。,影响毒害性的因素,.,98,.,1,十八、皮肤腐蚀刺激,1术语和定义皮肤腐蚀:对皮肤造成不可逆损伤;即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可观察到表皮和真皮坏死。皮肤刺激: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对皮肤造成可逆性损伤。主要有:无机酸碱、有机酸碱、有些盐类,.,1,2分类,皮肤腐蚀是对皮肤造成不可逆损伤;即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可观察到表皮和真皮坏死。腐蚀反应的特征是溃疡、出血、有血的结痂,而且在观察期14d结束时,皮肤、完全脱发区域和结痂处由于漂白而褪色。应考虑通过组织病理学来评估可疑的病变。皮肤刺激是施用试验物质达到4h后对皮肤造成可逆损伤。皮肤腐蚀刺激分为:腐蚀物、刺激物和轻度刺激物三类;腐蚀物又分为A、B、C三个子类别。,.,1,.,1,.,1,十九、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术语和定义严重眼睛损伤:是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天内并不完全可逆的组织损伤,或严重的视觉物理衰退。眼睛刺激:是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天内完全可逆的变化。如有:酸、碱、甲醇等,.,1,2分类,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分为:对眼睛不可逆的影响对眼睛严重损伤(类别1)眼睛的可逆效应(类别2)两类;眼睛的可逆效应又分为刺激物(2A)和轻度刺激物(2B)两个子类别。,.,1,.,1,.,1,.,1,二十、呼吸或皮肤过敏,1术语和定义呼吸致敏物:是指吸入后会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的物质。如:偶氮二甲酰胺(ADCA);六氢苯酐(HHPA);甲基六氢苯酐(MHHPA)皮肤致敏物:是指皮肤接触后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食用海鲜、芒果、果仁、注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化妆品中含有的香精、酒精、生化防腐剂、果酸、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紫外线;家养宠物的毛屑。2分类:呼吸致敏物和皮肤致敏物各自只有一个类别,即呼吸过敏类别和皮肤过敏类别。,.,1,.,1,二十一、生殖细胞突变性,.,1,.,1,.,1,.,1,二十二、致癌性,1.术语和定义致癌性:能诱发癌症或增加癌症发病率的化学物质或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在操作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物质通常可认为或可疑为人类致癌物,除非有确切证据表明形成肿瘤的机制与人类无关。具有致癌危害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是以该物质的固有性质为基础的,而不提供使用化学物质中发生人类癌症的危险度。,.,1,.,1,.,1,.,1,.,1,二十三、生殖毒性,1术语和定义生殖毒性:对成年男性或女性的性功能和生育力的有害作用,以及对子代的发育毒性。在此分类系统中,生殖毒性被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对生殖或生育能力的有害效应和对子代发育的有害效应。目前已知有五、六千种化学物质具有生殖毒性。二溴氯丙烷是典型的生殖毒物,可致精子减少,活力缺乏和性腺发育不全,以致不育。镉、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睾丸损害,多环芳烃、博来霉素和二硫化碳可致雌性生殖系统的损害。,.,1,对生殖能力的有害效应:化学品干扰生殖能力的任何效应,这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的变化,对性成熟期开始的有害效应、配子的形成和输送、生殖周期的正常性、性功能、生育力、分娩、未成熟生殖系统的早衰和与生殖系统完整性有关的其他功能的改变。,.,1,对子代发育的有害效应:就最广义而言,发育毒性包括妨碍胎儿无论出生前后的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任何影响,而影响是无论来自在妊娠前其父母接触这类物质的结果,还是子代在出生前发育过程中,或出生后至性成熟时期前接触的结果。然而,对发育毒性的分类,其主要目的是对孕妇及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及女性提供危险性警告。,.,1,因此,对于分类的实用目的而言,发育毒性主要指对怀孕期间的有害影响,或由于父母的接触造成有害影响的结果。这些影响能在生物体生存时间的任何阶段显露出来。生育毒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正在发育的生物体死亡、结构畸形、生长不良、功能缺陷。,.,1,.,1,二十四、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1术语和定义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由一次接触产生特异性的、非致死性靶器官系统毒性的物质。包括产生即时的和或迟发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功能损害的各种明显的健康效应。,.,1,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进入人体的毒物或环境污染物,对机体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相同,有的只对部分器官产生毒作用,如脑、甲状腺、肾脏分别是甲基汞、碘化物、镉的靶器官。,.,1,靶器官不一定是效应器官。毒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则此靶器官是效应器官。但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效应器官表现出来。例如,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胆碱能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结果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涎、肌束颤动等。因此,有机磷酸酯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而效应器官则是瞳孔、唾液腺和横纹肌等。,.,1,.,1,二十五、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1术语和定义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由反复接触而引起特异性的、非致死性靶器官系统毒性的物质。包括能够引起即时的和或迟发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功能损害的各种明显的健康效应。,.,1,.,1,.,1,.,1,.,1,.,1,.,1,二十六、吸入危险,该危险性在我国还未转化成为国家标准,因此该危险性的有关内容在此暂不作介绍。,.,1,二十七、对水环境的危害,1术语和定义急性水生生物毒性:是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慢性水生生物毒性:物质在与生物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或实际的性质。,.,1,.,1,.,1,.,1,.,1,.,1,.,1,.,1,.,1,.,1,二十八危害臭氧层,.,1,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登记,.,1,一、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旨在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预防、控制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通过登记,对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和分类,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防护措施,同时通过“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将其危险性公开,使接触者了解所接触物品的化学危害和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简要的应急防护自救方法,从而达到自主防护和安全使用的目的。,.,1,2002年之后,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出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第35号令)和关于(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安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关于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5155号),明确了登记的登记机构、内容和程序,登记工作全面开展。,.,1,2011年2月16日,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再次强调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1,对同一企业生产、进口的同一品种的危险化学品,不进行重复登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发现其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的,应当及时向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内容变更手续。,.,1,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应当定期向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铁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有关信息和资料。,.,1,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及编写要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的结构、内容和通用形式做出了规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提供了化学品(物质或混合物)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推荐了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在一些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又被称为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但在GB/T16483标准中统一使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MSDS是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同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这些信息。,.,1,GB/T16483标准旨在对化学品的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信息进行规范,建立统一的格式(例如术语、标题的编号和顺序),对如何提供化学品的信息做出具体规定。,.,1,1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内容包括十六部分: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成份/组成信息;3.危险性概述;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1.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1,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写要求,(1)总体上一种化学品应编制一份MSDS。(2)MSDS中16部分提供化学品的信息,每部分的标题、编号和前后顺序不应随意变更。(3)为方便MSDS编制者识别不同化学品的MSDS,MSDS应该设定SDS编号。(4)在16部分填写相关的信息,该项如果无数据,应写明无数据原因。在16部分中,除第16部分“其他信息”外,其余部分不能留下空项。MSDS中信息的来源一般不用详细说明。不过最好提供信息来源,以便阐明依据。,.,1,(5)对16部分可以根据内容细分出小项,与16部分不同的是这些小项不编号。(6)16部分要清楚地分开,大项标题和小项标题的排版要醒目。(7)使用小项标题时,应按指定的顺序排列。(8)MSDS的每一页都要注明该种化学品的名称,名称与标签上的名称一致,同时注明日期和MSDS编号。日期是指最后修订的日期。页码中应包括总的页数,或者显示总页数的最后一页。,.,1,(9)化学品的名称应该是化学品名称或用在标签上化学品的名称。如果化学名称太长,缩写名称应在第l部分或第3部分描述。(10)MSDS编号和修订日期(版本号)写在MSDS的首页,每页可填写SDS编号和页码。(11)第1次修订的修订日期和最初编制日期应写在MSDS的首页。,.,1,(12)MSDS正文的书写应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推荐采用常用词语。MSDS应该使用用户可接受的语言书写。(13)有些信息与MSDS有关但未作为一条目列入,可在相关项目下追加该条目。对于给定化学品,并非所有条目都适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1,液化石油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MSDS),.,1,.,1,三、化学品安全标签,2009年6月21日,我国发布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代替GB15258-1999。,.,1,1、内容、使用范围,该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安全标签的术语和定义、标签内容、制作和使用要求。适用于化学品安全标签的编写、制作与使用。产品安全标签另有标准规定的,例如农药、气瓶等,按其标准执行。,.,1,2、形状和颜色,GHS使用的所有危险象形图都应是设定在某一点的方块形状。对于运输,应当使用规章范本规定的象形图(在运输条例中通常称为标签)。包括颜色、符号、尺寸、背景对比度、补充安全信息(如危险种类)和一般格式等。象形图的规定尺寸至少为100mm100mm,但非常小的包装和高压气瓶可以例外。,.,1,3、标签要素,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标识、资料参阅提示语等。,.,1,4、标签制作需注意事项,(1)危险信息先后排序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安全标签的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的先后顺序规定如下象形图先后顺序物理危险象形图的先后顺序,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中的主次危险性确定;列入GB12268的化学品的危险性类别的危险性先后顺序是:主危险: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高压气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发火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其他主危险性的确定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危险性先后顺序确定方法确定。,.,1,对于健康危害,按照以下先后顺序:如果使用了骷髅和交叉骨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图形符号;如果使用了腐蚀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来表示皮肤或眼睛刺激;如果使用了呼吸致敏物的健康危害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来表示皮肤致敏物或者皮肤眼睛刺激。,.,1,信号词先后顺序存在多种危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