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1页
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2页
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3页
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4页
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前备受关注的歌舞类影片爱乐之城,凭着对梦想和爱情的煽情解读,成功角(ju)力本次奥斯卡金像奖,深孚(f)众望斩获六大奖项,成为拔得头畴的最大贏家。B.篮协主席姚明一上任便身处舆论旋(xun)涡,民众对他的“联赛改革提案遭否决” 一事议论纷纷,有关部门则称,“改革是体育发展主旋律,但绝非一日之功,尚需假(ji)以时日”。C.围棋文化源远流长,其魅力跨越几千年而历久弥(m)新,高手们对弈论道时的心骛八极、 神游万仞(rn)让人遐思无限,巅峰对决时的紧张刺激更令人目眩神迷。D.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围屋”,有着偏居一隅却自成一统的巍峨,每片砖瓦、每根梁椽 (yun) 里都透着蜜蜂营巢般的严谨和历经王朝更迭(di)、频繁战乱仍屹立不倒的坚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甲】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5-2025年),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作出顶层设计。而本次发布的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一揽子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言,老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但近年来, 我国制造业人才良莠不齐,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睢;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 B.一揽子 C.收官之作 D.良莠不齐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让观众不仅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B.近年来,借“大拆大整”和“五水共治”之势,以雁荡山为首的风景旅游区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改善了景区周边乡镇的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C.面对新一轮购房潮,我国近期出台了“认房又认贷”的楼市调控政策,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稳定市场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D.被采访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家长的焦虑心态客观上助推了课外辅导热,而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对知识、技术的强烈需求则是校外培训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5.市朗诵艺术协会将举办“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瓯越中学获得3个参赛名额。为保证参赛质量, 学校将于2017年5月5日15: 00在学校大礼堂进行校内选拔,并特别邀请著名朗诵艺术家王明作为评委团成员,亲临选拔赛现场。请以瓯越中学校团委的名义,拟写发给王明的邀请函正文。要求: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70 字。(3分)邀请函尊敬的王明老师:瓯越中学校团委2017年4月26日6.主题为“走进花海,拥抱桐浦”的2017年瑞安油菜花节于3月9日在桐浦镇开幕。请为此次油菜花节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20字。(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何谓经典?经典由谁说了算?或者说:作品可以称为经典的合法性根据在哪里?“历史说了算”,此论算靠谱。但此中“历史”不是年代学上的指谓。历史公正性的实质,在于它超越了特定的时空之囿,在于它摆脱了当下政治、道德、文化等各种功利的干预,因而它可以根据艺术之法对作品进行裁判。也就是说,这种公正性的真正秘密在于艺术的合法性,一切有形的人为裁判只有在艺术合法性前提下,才可能是有效的。于是我们得出了非人为的即“自然法”意义上的经典概念,获得了何谓经典以及如何判定经典的第一义。可是,在文明史上,五花八门的政治观、道德观、科学观、文化观、历史观以种种集体偶像的强势向文学越权,任意在这个领域封号经典,正是由来已久的常态。在以“进化论”为主旋律的现当代,这种常态突出地表现为两大错觉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第一个是线性历史图景。这种史观认为世界是按照优胜劣汰的进化论定律演进的。第二个是力量(权力)决定论。两个错觉交合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优胜在于权力,劣汰在于无权力。而这里的权力通常不包括艺术本身的“法权”。于是艺术匠人们使出浑身解数,不顾一切地追求优胜而避免劣汰。就时下而言,似乎我们 的全部工作,就是调动可能的权力,让自己的声音足够强大,最好是压倒一切成为中心。话语权时时左右着创作家和评论家,让他们殚精竭虑,可怜兮兮。但是,话语权或者其他权力决定论,不能解释中外文学艺术的经典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向称中囷古代小说的“四大经典”,但我们不能证明其中任何一部是靠文学本身之外的力量赢得话语权而成为经典的。没有领袖钦定,没有权威推荐,没有大众投票或“点击率”,没有广而告之和发行仪式,没有文化殖民,没有资本推动,更没有向评委实施潜规則等等。这些文人无聊时留在纸上的那些东西成为经典,与包括话语权在内的权力谋求没有关系,他们甚至没有以小说成名的动机。质疑者可能说:“引车卖浆者言”能入文学正宗而且高视阔步,与“西学东渐”后的现代意识有关,如果不靠这个语境而来的话语权,小说不可能有后来的文范地位。然而,“引车卖浆者言”多的是,为什么能被认定经典的是此而不是彼?是谁在进行这种无形的筛选?答案只好在文学合法性中寻求。以红搂梦为例,如果王国維、胡适、鲁迅等人的评论也算是一种话语权造势,那么这种话语权充其量只是在传播学、解释学意义上影响到了经典的价值实现。他们不过是发现了金子。没有他们,红楼梦也是经典。人们有理由或者应该借助话语权,让一部作品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让潜经典而成为显经典。但有一点不能含糊,在精神领域,所有的权力加在一起,既不可让石头成为金子,也不可反过来,让金子变成石头。可做的是只有两点:让金子放出光芒,或者相反,把金子掩埋。但掩埋的金子也还是金子。(节选自王乾坤经典谁说了算,有删改)7.下列对“历史公正性”的相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原本是年代学上的指谓,但历史公正性从来不受特定的时空限制。B.有形的人为裁判决定作品的命运,历史公正性决定作品的价值。C.政治、道德、文化等功利目的的干预,不会影响历史公正性和艺术合法性。D.历史公正性的秘密体现在历史根据艺术“自然法”对作品进行裁决。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线性历史图景”“力量(权力)决定论”本质相同,都是政治观、道德观等对文学越权的结果。B.对话语权不顾一切的争夺,反映出当下艺术匠人们深受“进化论”影响.表现出“集体 无意识”。C.权威推荐、大众投票或“点击率”和广而告之而成名的作品,是注定成不了真正意义的 经典的。D.“西学东渐”后的现代意识语境,为“引车卖浆者言”成为经典作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话语权。9.概括“话语权”与“经典作品”的关系,并根据作者观点,结合现实,对“艺术创作”提一点建议。(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香格里拉夏磊(1)那会儿正是九月,我踏上了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告别了所有的繁杂事务,告别了浩 翰的滇池,在大观楼感慨一番之后,就一直往西。我期待着这次旅行,期待着让心灵和脚步一起一点一点走向心中那个圣洁的地方,期待着在那个地方找回已经丢失的一些纯净的东西。(2)世上没有一种花是这样命名的,当你心里感到幸福、喜悦的时候.你看到身边有一朵无名的小花,那么这花就可以叫作格桑花。因此,当我离开丽江几小时停下车向着香格里拉腹地慢慢走着的时候,我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我真的没想到这里除了已经凋谢的杜鹃,竟然还有那么多幸福的格桑花在幸福地开着。(3)我相信眼前这个开阔的山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香格里拉,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和我想象中的“心中的日月”。我无须像很多人一样总去探究到底哪里是香格里拉,因为香格里拉是遥远地驻扎在心里的。(4)按我平素的喜好,我更愿意在有人文景观的地方流连,更希望在与前人的对话里寻找历史的华彩和远去的云烟,比如刚刚离开的昆明的大观楼。可不知为什么香格里拉却一直牵动着我的思绪,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让我一想到这个名字就感到几许温暖,而且我觉得香格里拉和大观楼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可以联想的东西。(5)或许,正是和我今天一样,当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也走在这样的草原上,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的消失的地平线里这样告诉我们:“香格里拉是那样的可爱;那深深蕴含于秀丽高雅的芯蕊之中的神秘让人忤然心动。那清凉的空气静谧得似乎停止了流动。”书中说大约在七十年前,几个英国人因为避难而迫降在一个叫蓝月山谷的地方,这里四面雪山环绕,只有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寺庙、金矿和纯净的空气,那里没有贫穷和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开满山野的鲜花和健壮的牛羊。这里的人们都很长寿,人们自由自在地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雪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在这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蓝天下到处挂满了经幡,喇嘛庙永远都香火缭绕,庇护着这一方生灵。后来他们就留在了这里,香格里拉就成了西方人心里的世外桃源。(6)我只想一直往前走,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着,或者说更像一种召唤,也许这正是一种皈依的状态,正是那种说不清的亲切的来由。人的心灵有时强大得能容得下所有的俗事纷扰甚至苦睢,可当面对这陌生的纯净的时候,却渺小得只能选择服从。(7)午后的天空蓝得叫我心慌,我不知道它的高低,但我知道我只有不停地仰望内心才会安静。白云变换着身姿仿佛在告诉我那里是他们自由的家园,有一会儿我想我要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有多好:山看起来都是那么遥远,或者说根本无法判断它们的远近,白绒毛一样的雪山就像是地平线以外的,让我觉得它们是超生命的智者正在静静地凝视我们:无数的格朵花覆盖着山丘,反射着从云层里透出的阳光,让我感到它们是那样的鲜活和神秘,鲜活得根本不忍走近,神秘得根本不能走近;而脚下一片片连天接日的狼毒花正把这个秋天燃烧得火红火红。(8)我无法告诉你我看到的一切,我正努力记录下我的心境,而这个心境早已被荡涤得清清明明。我需要并甘愿被某种意念主宰,我需要在这个时刻坐在自己内心早已熟悉的地方安静一会儿。(9)然而,终究还是俗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情怀萦绕于心,又怎能做到超然出世了无牵挂呢?又怎能把一颗火热的心完全融化在清凉的风里并一同消失在地平线上呢?而当一些情感它本身就纯净得宛如这高原的雪水,它何尝不是上天的恩赐,它正是上天要求我们记住并永远珍藏的。(节选自散文2009年第8期一枕清霜,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10.根据上下文说明第3段加点语句“香格里拉是遥远地驻扎在心里的”的含义。(4分)答: 11.简析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答: 12.“抒情性”是本文突出特点,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抒情的。(4分)答: 13.写出最能体现香格里拉特点的一个形容词,并阐述理由。(6分)这个词是: 理由是: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太子丹论清侯方域天下有绳墨之论,而控荚雄志士之气者,如以荆轲为盗是也。况乎狃于成败之形,而不察于确然之数,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昔者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始皇不中,秦人来伐,王喜斩丹头以献于秦,国竟以灭。宋儒:“丹有罪焉,故书斩。”鸣呼!丹之心事,可以告之皇天后土而无憾矣!本意欲杀敌,不遂则死,已决绝于易水送荆轲之日矣,其书“斩”者,固其所笑而不受也。然则何以罪丹乎?曰:召衅也。夫强秦之欲灭燕,岂待有衅哉?彼六国之见灭者,又坐何衅也? 刺亦亡,不刺亦亡,三尺童子能辨之矣。即云幸而苟延焉,乃蜉蝣之朝夕也,尚不得为蟪蛄之晦朔也。有两人行而遇虎者,其一惶恐拜跪而乞哀以死,其一大呼奋臂斗不胜而死,而论者顾以乞哀为智,以大呼奋臂为狂佻而撄虎之怒,则何其愚且谬也!且太子丹之遣荆轲也,或筹之熟矣。秦之横行而不可御,乃天下惊魂震魄,自慑伏于秦,非秦果能制天下也。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相去几时?秦既无德以入人,其势又非蟠结而不可动,设一旦其万乘之君立死于匹夫之手,国有不内乱乎?天下豪杰因以知其不足畏。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馀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宋人有见于战国之世,圣人之道不明,先王之法不立,其公子养客而侠士轻生,故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恶聂政之以私害公,而并及于轲;恶原、尝、春申之属,而并及于太子丹。誓如有医之于药者,不察其人之何病,而概以乌附为不可用,日以宽和之剂养其肠胃,又安能起久痼而生之乎? 宋之亡也,秦桧、汤思退之流,日以挑衅之说,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仅有一大儒如考亭者,犹所见之如此,亦何怪乎三百年间,多议论而少成功哉!然则轲可为忠臣,丹可为孝子乎?曰:由今日论之,轲可为忠臣矣。而要之,其人则英雄而感恩者也。若太子丹者,至与日月争光可也!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狃(ni):因袭,拘泥。王喜:燕王喜,战国末年燕国最后一代国君,太子丹的父亲。宋懦: 指朱熹,即下文的“考亭”。斩:无罪被杀曰杀,有罪被杀曰斩。聂政:战国时韩国人,严遂与相国侠累争 权结怨,聂政为严遂刺死侠累。乌附:又名乌头,可入药,治风寒等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处:处理,对待B.又坐何衅也 坐:因而获罪C.秦之横行而不可御 御:抵挡D.故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 绳:制裁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固其所笑而不受也其皆出于此乎?B.即云幸而苟延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则何其愚且谬也臣死且不避D.譬如有医之于药者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批判的眼光评判历史人物的功罪得失,反对“丹有罪焉”的观点,赞扬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论述了 “以成败论得失”的荒谬。B.作者认为,宋儒的观点颠倒了燕国灭亡的因果,混淆了判别懦夫和英豪的标准,反映出宋人的外交弱势心理,所以三百年中,“多议论而少成功”。C.第五段作者借论宋人对战国社会的看法,批判了 “以私害公”的社会现象和“讲和误国”的可耻行径,宣泄自己郁积心中对黑暗官场的愤激之情。D.文章运笔恣肆刚健,行文纵横开阖,论证层层深入,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议论形象生动, 结尾高度评价了历史英雄主义精神,洋溢着凜然的正气。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然则何以罪丹乎?曰:召衅也。(4分) 答: 曰以宽和之剂养其肠胃,又安能起久痼而生之乎?(4分)答: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而 太 子 丹 者 且 收 合 六 国 之 馀 烬 以 西 向 而 前 吾 恐 嬴 氏 之 亡 不 待 沛 公 之 入 关 矣 其 以 泄 暴 秦 之 威 而 倡 天 下 之 义 莫 此 一 击 若 也(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点绛唇县斋愁坐作宋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公元1108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这首词便作于此时。19.“梦逐芭蕉雨”中的“逐”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答: 20.结合全词,分析“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的作用。(5分)答: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材料二: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 (墨子节葬)【注】疾:快速。21.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2分)儒家: 墨家: 22.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墨两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4分)答: (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一箪食, ,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2)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五人墓碑记)(4)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陈情表)(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登高)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近日,山东青岛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学校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立法赋予老师惩戒学生的权利,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有人认为,惩戒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有人认为,惩戒违背教育规律:还有人认为,惩戒是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的文章加以阐述。注意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7 年 4月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A.拔得头畴拔得头筹;B.假 ji假 ji;D.椽 yun椽 chun)2.D(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3.C(“制造业人才调结构”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4.B(A.语序不当,“让观众不仅在屏幕上邂逅”应为“不仅让观众在屏幕上邂逅”。C.句式杂糅,“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应为“旨在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或“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D. 不合逻辑,二对一,“收入水平”后应加“的提高”)5.示例:邀请函尊敬的王明老师:为配合市“经典诗文朗诵大赛”活动,我校决定于 2017 年 5 月 5 日 15:00 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校内选拔赛,特邀请您作为评委团成员出席,期待您莅临指导。瓯越中学校团委2017 年 4 月 26 日评分标准:共 3 分。表明活动目的,给 1 分;写出活动时间、地点、具体内容,给 1 分(缺其中任何一项,不给分);符合简明、得体要求,给 1 分;超出字数,扣 1 分。6.示例:不知觉间,时光跨入三月的门槛,桐浦的油菜花已开成一片金黄。大地铺好金色地毯,山坡围上橘黄披肩。那诱人的翠绿与鹅黄,本是农家最平常的景象,现在已成寻春者眼中的绝世风光。黄花绿叶,清雅婉约,蓝天白云下的这一片花海,哪一朵最打动你?请来桐浦吧,春风十里,油菜花们已亭亭在田间,等你。评分标准:共 6 分。突出油菜花特点,2 分;恰当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给 1 分,共 2 分;符合宣传语要求,2 分;语句不通,语意不顺,酌情扣 1-2 分。7.B(文中无“有形的人为裁判决定作品的命运”的说法;作品的价值由作品本身决定)8.B(A.“本质相同”说法无依据,“都是政治观、道德观等对文学越权的结果”更是无中生有 。C.经典不由“权威推荐、大众投票”等产生,但不代表因“权威推荐、大众投票”而成名的作品就一定不是经典。D.经典作品不是靠文化语境成为经典的,文化语境可以帮助潜经典成为显经典)9.关系:话语权不能决定谁是经典作品,作品成为经典必须符合艺术自然法。(经典作品不由话语权决定,而由艺术之法决定)话语权有助于经典作品潜在价值的实现,让潜经典成为显经典。建议:创作应该着眼于艺术本身,符合艺术的“自然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话语权,丢失对艺术本质的探寻。评分标准:共 4 分。关系 2 分,每点 1 分;言之成理即可。建议 2 分;言之成理即可,表达不通顺或者冗长扣 1 分。10.香格里拉是“遥远的”,是人们生活中可以望见但难能到达的理想境界。“在心里”暗示香格里拉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而只是圣洁心境的象征。“驻扎”说明香格里拉的美好境界“与生俱来”,且牢牢扎根于人类内心,只是它有可能受世俗蒙蔽。评分标准:共 4 分。答出“遥远”“心里的”“驻扎”意思,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11.丰富内容,加入七十年前英国人在这里的遭遇,不局限于作者个人际遇,文章更具时空纵深感,且富于传奇色彩。插入历史材料,避免平铺直叙,文章变得曲折有致,更有艺术感染力。深化主题,说明香格里拉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人类普遍的追求。评分标准:6 分。答出“丰富内容”“叙述曲折有致”“深化主题”,且做出合理“简析”,每点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只答出几方面作用而没有做出合理“简析”,每点只能得 1 分。12.运用大量心理描写,直接抒发内心感受,比如“我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那一方山水那一片天空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午后的天空蓝得叫我心慌”。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文中通过许多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对香格里拉的赞美之情,比如第 7 段“白云变换着身姿”“白绒毛一样的雪山”“狼毒花正把这个秋天燃烧得火红”等。借用“香格里拉”意象(或抒情对象),抒发自己对人世美好境界的赞美之情。评分标准:共 4 分。答出“用心理描写”“借景”“借用香格里拉意象”等任一点内容,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13.纯净(或“圣洁”等语意相近的词)。理由:作者多次用“纯净”形容香格里拉及其景物,比如第 1 段说“我”期待的是“圣洁”“纯净”,第 5 段有“纯净的空气”,末一段有“纯净得宛如雪水”。香格里拉带给人心灵感受也主要指向“纯净”,如第 8 段说“心境被荡涤得清明”,可见它指向的是“纯净”的心灵。文中多次用“繁杂事务”“俗事纷扰”作为香格里拉的对立面,也指向香格里拉的“纯净”。评分标准:共 6 分。答出“纯净”(或“圣洁”等语意相近的词)得 2 分;理由答出 1 点得 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答作“鲜活”“幸福”“神秘”等其他词,但没做出解释或者解释不合理的,得 1 分;做出合理解释的,酌情得 1-3 分。14D(绳:衡量)15D(A. 其:代词,他,指太子丹;副词,表示揣测语气,大概。 B.焉:句末语气词;兼词,“于之”。C. 且:连词,表并列,又;连词,表让步,尚且。D.于:介词,对于)16C(文中第 5 段并没有批评“以私害公”的社会现象,而是批评宋儒对太子丹和荆轲的偏见;而且作者批判的矛头也没有指向黑暗的官场)17.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来给太子丹定罪呢?回答说:招致事端。每天用药性平和的汤药调养他的肠胃,又怎么能治好久治不愈的痼疾而使他活命呢?评分标准:共 4 分。“何以”“罪”“召”“衅”各 1 分。何以:用什么。罪:动词,给定罪。召:招致,引起。衅:事端,祸端。意思相近即可。共 4 分。“日”“安”“久痼”“生”各 1分。日:每天。安:怎么。久痼:久治不愈的痼疾。生:使活。意思相近即可。18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馀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评分标准:共 3 分。每错断、漏断 1 处扣 0.5 分,扣完为止。“/”处可断可不断。【参考译文】天下有死板运用旧规矩论事,而挫伤英雄志士豪气的事,譬如把荆轲看作盗贼就是这样。况且拘泥于只看结果的成功与失败,而不去分析实际情况如何,对忠臣孝子被形势所迫的深沉用心和艰苦卓绝的行动,不顾念怜惜他的不幸,却反而认为他有罪,那怎么能作为后来国家的人对待仇敌的法则呢?从前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不成功,秦国来讨伐燕国,燕王喜斩了太子丹的头,把它献给秦国,而燕国最终灭亡了。宋代儒者说:“太子丹有罪,因此在记载他事迹的书上写斩字。”唉!太子丹的心事可以告知皇天后土而没有遗憾了!太子丹的本来的心愿是想杀仇敌,不能成功就情愿死去,这在易水送别荆轲的时候就已打定主意了,那为他写的“斩”字,本来是他所讪笑而不接受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来给太子丹定罪呢?说:招致事端。那强大的秦国想要灭掉燕国,难道要等待对方挑起事端吗?那六国被灭亡,又是因什么事端而获罪呢?行刺要灭亡,不行刺也要灭亡,三尺小童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说侥幸能延缓灭亡的时间,也是像蜉蝣的朝生夕死罢了,就连像蟪蛄的月初活到月末也做不到。有两个人一同赶路遇到老虎,其中一人害怕地跪地磕头、乞求哀怜而被咬死,其中一人大喊着挥臂搏斗,不能战胜而死,而评论的人却把那哭着哀求的看作机智,把那大喊着挥臂搏斗看作是发狂,认为他轻率地触怒了老虎,这是多么愚蠢而且荒谬的评论啊!再说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王,或许是谋划得很严密的。秦的横行天下不可抵挡,只是因为天下人魂魄震惊,自己因害怕而屈服于秦国,不是秦国真的能制御天下。大泽乡揭竿而起,振臂一呼,秦朝天下随之土崩瓦解,两件事相隔能有多远?秦国既然没有德行使贤才归附,它的势力又不是坚固而不可动摇,假如一旦那拥有万乘的国君忽然死在一个普通人的手里,国家能不发生内乱吗?天下的英雄豪杰会因此而知道秦是不值得害怕的。而太子丹召集聚合六国剩余的力量,向西进军,恐怕秦国的灭亡,不用等到沛公入函谷关了。用这个举动来扫落暴秦的威风,而作为号召天下人的倡议,没有能与这一击来相比的。宋朝有人对战国社会的看法是,圣人的主张不昌明,先王的法则不确立,那些公子养食客,于是侠士为他卖命,所以一切都拿这儒者的评论去衡量它,憎恶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