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毕业学位论文】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博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论文 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of 士研究生:赵卫国 指 导 教 师:潘一乐 黄勇平 申请学位类别: 农学博士 专 业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研 究 方 向:桑树遗传育种 培 养 单 位:蚕业所 提交日期 2005 年 6 月 of 2005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席:楼程富 研究员 浙江大学 答辩委员会成员: 蔡伟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黄自然 教 授 华南农业大学 吴大洋 教 授 西南农业大学 秦 利 教 授 沈阳农业大学 郭锡杰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黄君霆 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论文答辩日期:2005 年 6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赵卫国 时间: 2005 年 6 月 20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赵卫国 时间:2005 年 6 月 20 日 导师签名: 潘一乐 时间:2005 年 6 月 21 日 摘 要 桑树是多年生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桑树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易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容易通过自然和人工杂交,这些特性形成了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利用 子标记,本文开展了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对桑种质的鉴定、保护、利用、核心种质的构建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桑树栽培种和野生种间遗传多样性的 较分析 构建了一个桑树(15微卫星富集文库,筛选出了 10 对具有多态性的物。首次利用新的物和已报道的 5 对物以及筛选出的物,研究了 27 个桑树品系(包括19 个栽培种和 8 个野生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 15 个物共扩增条带为 138 条,多态性条带为 126 条,多态性比例为 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15 对物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 均 树品系间示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 种标记揭示野生种内所有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栽培种内,说明栽培、驯化引起了桑树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利用构建的类图,野生种和栽培种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基于据的主成分分析(支持 较记,发现记多态性较高,有较强的信息量,并进行了记的相关性测验。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桑树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 二、我国桑树选育品种 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 记构建了 24 个选育桑品种的指纹图谱,用 3 种独立的方法(特殊的标记;特异的谱带类型;不同引物提供的谱带类型组合)可以有效地鉴别桑树选育品种,证明 记在桑树品种的鉴别方面是一个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17 个 物共扩增出 80 条带, 40 条带具有多态性,占 24 份选育桑树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 s 基因多样性(和 s 信息指数分别为 树选育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说明我国选育桑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较狭窄。 聚类和 4 个桑树选育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桑树品种的系谱基本一致。 三、我国不同生态型桑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 析 利用记评价了我国 8 个不同生态类型桑树群体结构和遗传变异。来源 8 个生态类型的 66 个桑树地方品种间, 12 个物总扩增条带数为 83, 50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 平均为 杂合度( 体内杂合度(为 体间多样性为( 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 明群体间的变异大于群体内的变异。基因流(为 明群体间遗传漂移引起了当地遗传差异及群体分化。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8 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 明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 根据记遗传相似系数按对 66 个地方桑树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从聚类结果来看,每个生态型的大部分桑树品种聚为一类。 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遗传变异的 析 利用 子标记技术,对 6 份二倍体桑树品种和经秋水仙素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间的 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农桑 8 号、湖桑 197 号、育 2 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湖桑 32 号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 态性最高,达到了 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素诱变后在 子遗传结构上差异较大。 五、桑树无性系遗传变异的 步分析 利用 步分析了桑树无性繁殖系的遗传变异,在田间和组织培养无性系中仅检测到 1个变异,此结果说明桑树通过无性繁殖方法繁殖个体仅存在少量遗传变异,遗传性状稳定。 六、凤尾桑及其芽变品系间遗传变异的 析 利用 物,从分子水平分析了凤尾桑及其芽变株系的遗传变异。从 8 个 物扩增结果来看,3 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株系间无差异,从变异株系扩增条带来看,凤尾芽变变异最大。本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芽变株系的遗传结构差异。 七、基于 列研究桑属(荨麻目:桑科)系统发育 用 物直接测序法对 9 个种 3 个变种共 13 份桑种质和构属构树的 列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属植物 度平均约为 189 属 152 度平均为 212 属 列 G+C 含量大约为 60%左右。构建了桑属 列的系统发育树,桑属所有材料聚为一类,并探讨了参试桑种质的亲源关系。 八、基于 隔区序列研究桑属(荨麻目:桑科)系统发育 用 物直接测序法对 12 个种 4 个变种共 25 份桑种质和构属构树的 因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定,桑属内该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 360367) ) ) ),平均 A+T 含量为 明该序列富含 A/T。由 因间隔区序列构建了其分子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表明蔷薇科所有材料聚为一类;菊科的所有材料聚为一类;桑科中的桑属和木菠萝属,无花果属和构属亲缘关系较近,总的形成了桑科的姐妹群,表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桑属所有材料聚为一类,证明桑属为单系,并探讨了桑属的亲源关系。 关键词: 桑树,遗传多样性,L.) is a as it is is to in NA in it be of as 1. of as SR (5 SR 0 to 7 9 5 138 NA 26 ( of 5 an an IC SR of by It of of SR SR in of in a of 7 a of of to 2. of of 4 a in to a) b) c) a of by 17 0 40 of eis h) s I) of of CA 4 to 3. of as 12 a 3 of 0 6 IC H T), H S), D of G of of A of 6 of on 4. of of to by no , 97 u 2 2 . of by 5. A of in as of in in 6. as he at of 3 no of . of on TS 3 of CR of is 89 bp 11 52 +C is 0%. TS of 8. of on he 5 2 of by CR 60 67) ) ) ), +T a . of of a to We of to of a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桑树的分类简史 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桑树分子系统学研究上的应用 6 12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基因种类及其在桑属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20 利用微卫星富集程序,开展桑树微卫星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20 利用 记,研究桑树栽培种和野生种遗传多样性 21 利用 记,构建我国育成桑树品种的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利用 记,研究不同生态型桑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21 利用 记,研究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的遗传变异 21 用 记,研究桑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 21 利用 记,研究凤尾桑及其芽变品系间遗传变异 21 利用 物直接测序法,测定桑属 列,研究其系统发育 21 利用 物直接测序法,测定桑属 隔区序列,研究其系统 发育 21 第二章 桑树微卫星位点的分离与鉴定 22 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材料 22 桑树基因组 提取 22 桑树基因组 酶切反应及提纯 24 酶切产物的纯化 24 准备接头( 25 接头连接反应 25 25 生物素化 26 磁珠捕获 26 26 载体连接 26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7 感受态电转 27 涂板 28 克隆的筛选 28 测序和设计引物 28 增体系 28 泳 28 数据分析 28 结果 29 桑树基因组 离 29 微卫星基因组文库构建与碱基序列分析 30 桑树微卫星的多态性检测 30 讨论33 第三章 桑树栽培种和野生种间遗传多样性的 较分析 34 材料与方法 35 试验材料 35 桑树基因组 35 35 36 数据分析 36 结果 37 37 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 40 记的相关分析 41 讨论 41 41 42 桑种质资源资源保护策略的思考 42 第四章 我国桑树选育品种 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50 材料和方法 51 试验材料 51 桑树基因组 提取 51 析 51 扩增、电泳、数据分析 51 结果 51 树选育品种间的态性 51 桑树选育品种的子鉴定 55 桑树选育品种的遗传变异及聚类分析 56 讨论 60 第五章 我国不同生态型桑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 析61 材料与方法 61 试验材料 61 桑树基因组 提取、增、电泳 61 数据分析 61 结果 64 群体间 态性 64 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65 讨论 69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69 群体样本大小 69 生物保护的含义 69 第六章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 析71 材料与方法 71 试验材料 71 桑树基因组 提取、扩增、电泳及数据分析 71 结果 71 桑树品种间的多态性 72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的态性 73 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结果 74 讨论 75 同源材料间的多态性 75 二倍体及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性状差异的原因分析 75 第七章 桑树无性系遗传变异的 析77 材料和方法 77 结果 77 桑树田间和试管苗无性繁殖个体 传变异 77 桑树品种间 传变异 79 讨论 80 第八章 凤尾桑及其芽变品系间遗传变异的 析 81 材料与方法 81 结果 81 讨论 83 第九章 基于 列研究桑属(荨麻目:桑科)系统发育84 材料与方法 84 试验材料 84 桑树基因组 提取 84 列的扩增 84 增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84 列分析 85 实验结果 85 桑属 列的长度、G+C 含量 85 桑属 列的聚类分析 87 论 87 第十章 基于 隔区序列研究桑属 (荨麻目:桑科)系统发育89 料与方法 89 试验材料 89 桑树基因组 提取 89 列的扩增 89 增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89 列分析 90 结果 91 桑属 特点 91 桑属 因间隔区序列同源性的比较和进化分析 91 讨论 92 桑属 因间隔区序列和 列的比较 92 桑属 因间隔区序列的聚类结果分析 92 结论与讨论 94 参考文献 98 附录 108 致谢114 作者简历116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氨苄青霉素 5- 溴哚- - 硫代半乳糖苷 异丙基- 硫代- 乳糖苷 寡核苷酸 SR:简单序列重复 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丙烯酰胺凝胶 内转录间隔区 叶绿体 碱基对 脱氧核糖核酸 乙二胺四乙酸 线粒体 核核糖体 十二烷基硫酸钠 类平均法聚类 脱氧核糖核酸 二烷基硫酸钠 氧核苷三磷酸 ,N,N,NN,N,N,N态性信息含量 成分分析 HE:望杂合度 HO:察杂合度 W/B 涤缓冲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是蚕桑生产起源地,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居世界首位。蚕业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对世界物质文明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各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不少种为我国特有。开展桑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这对桑种质的亲缘关系鉴定、保存、利用、核心种质的构建、评价及桑树育种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桑树是多年生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家蚕的唯一饲料,目前我国有桑种质资源 3000 余份。由于桑是异花授粉植物,自然界分布极广,很易杂交,又能通过无性繁殖,所以易于形成过渡类型,且易于保留,因此通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人工杂交繁殖,使桑树遗传背景十分复杂, 使桑属( 许多种(及变种( 。自从 1753 年林奈将桑属分为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2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
- 《胆结石的诊断》课件
- 转租走公寓合同协议
- 车库预售买卖合同协议
- 超市餐具供货合同协议
- 连锁酒店加盟合同协议
-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与智能化应用练习题
- 专业咨询与培训服务协议书
- 返聘协议和劳动合同
- 三人合伙做生意合同
- 品质主管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精神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扬州大学《水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第三届南华大学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评分标准高处
-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完整版)
- 安全纪律教育主题班会
- 2025年浙江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