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垃圾综合利用.doc_第1页
项目建议书-垃圾综合利用.doc_第2页
项目建议书-垃圾综合利用.doc_第3页
项目建议书-垃圾综合利用.doc_第4页
项目建议书-垃圾综合利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垃圾综合利用工程 绍兴市新民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XX市垃圾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绍 兴 市 新 民 新 能 源 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2010年5月15日25XX市垃圾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 绍兴市新民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概 述1.1 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1.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项目规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00吨厂址:XX市郊区1.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浙江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浙政办发2004102号)3、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4、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6、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 90-2002)8、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9、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1.2 XX市概况XX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属中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境内四面环山,四江汇集,中为盆地,剡溪流贯全境,整个市域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463个行政村,总人口73.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3平方公里,人口25.47万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18亿元,财政总收入20.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7元。XX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建县称“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XX文化源远流长,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越剧之乡和著名的中国围棋之乡、领带之乡、竹编之乡、茶叶之乡、建筑之乡,并被列入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先进县(市)。XX交通便捷,环境优越。XX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上三高速、甬金高速“十”字相交,104国道、37省道贯穿全境,距萧山机场、宁波港、柯桥中国轻纺城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车程都在1小时左右,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上海也仅2小时车程。全市现有一个规划占地230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已经成为良好的引资平台;XX经济开发区已连续5年被评为浙江省级优秀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十强”行列。XX山水秀美,风光绮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现已初步形成以羲之故里、百丈飞瀑、清溪漂流等景区为主的“山水越剧文化之旅”。 XX物华并茂,经济繁荣。工业经济特色鲜明,已培育成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产业集群,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最具产业影响力纺织之都”“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中国厨具之都”和“中国电声零件之都”。2009年,三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16.2亿元、61.1亿元和53.5亿元。同时,茶叶、花木、香榧、果蔬和长毛兔等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迅速,是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市)和联合国绿色产业先进示范区。XX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围绕宜居城市建设目标,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五年累计投资近13亿元,建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框架持续加大,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五个中心镇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发展同步推进。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教育质量全省领先,全市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完备,发展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市)前列,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生态示范先进县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市、浙江省卫生城市和浙江省园林城市。1.3 XX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随着XX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为理论依据,结合城镇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因素,估算XX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为1kg/人,以此计算,全市2009年居民每日平均产生垃圾量为735吨。所以本项目建设规模拟定为垃圾处理量600吨/日。以下是2009年XX市21个乡镇(街道)垃圾产生量的预测分析。表1-1 2009年XX市21个乡镇(街道)垃圾产量测算表镇、乡(街道)名人口总数(万)日垃圾量(吨)长乐镇7.373金庭镇330谷来镇330石璜镇330崇仁镇5.555下王镇1.616黄泽镇4.545甘霖镇10100北漳镇220三界镇6.565仙岩镇1.818里南乡1.414通源乡0.77贵门乡1.111王院乡0.66雅璜乡0.55竹溪乡0.55鹿山街道3.737浦口街道3.333三江街道6.161剡湖街道7.474合计73.5735从上分析, 2009年全市每日实际产生的垃圾量为735吨,而进行集中收集、有效填埋的为平均每日278吨,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垃圾没有进行集中收集,这部分垃圾平常都是倒在村庄附近的荒地或临时堆放焚烧处理,严重危害了周边的环境。表1-2 2010年前全市垃圾收集量测算表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垃圾收集量(吨/日)220233247262278294垃圾产生量(吨/日)540583630681735794年产量(吨)197100212795229950248565268275289810XX市现有的垃圾填埋场主要是六夹岙垃圾填埋场,于2001年建立,设计处理量为300t/d,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随着按城市垃圾每年8%的速度递增,以及政府规划对垃圾集中处量的要求,现有的填埋场不得不提早结束使命。虽然六夹岙垃圾填埋场采用先进手段,在污染控制方面也达到了一定要求,但是从长远看,垃圾填埋并非垃圾处理最有效的方式,世界上先进国家早已放弃这种处置手段。因为填埋不能减少垃圾容量,垃圾中的潜在的化学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无害化焚烧综合利用已是公认的垃圾最有效的处置方式,是一种无害化、减量化且兼顾资源化利用的垃圾处理手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垃圾焚烧发电能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 随着XX市城市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城市或地区发展必须的要素。加快改善投资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城市市场经济取得更大发展的迫切需要。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1 XX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和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在2006-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要达到95%,并加快废弃物资源化进程,加强固体废弃物控制与管理,建设全省固体废弃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和交换系统,加快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在搞好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开展生态城镇建设,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07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2%以上,并要求城乡统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7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始,人民的生活质量从小康逐渐发展到富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生活垃圾产量将越来越多,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也必将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寻找一个经济、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方法已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1.4.2 XX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保护好环境,节约资源和开发新能源。本项目的建设,对XX市的环境保护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包含2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目前XX市的生活垃圾实行的是填埋,所使用的填埋场很快将饱和,但城市生活垃圾量每年都在递增,势必需要新建填埋场。垃圾填埋场一是占地大,场址不太容易解决;二是垃圾填埋势必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垃圾焚烧能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其二,把垃圾作为资源看待,焚烧后用于发电国内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不仅节约用于填埋的土地资源,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并可以综合利用,回收能源用于供给汽轮发电机组发电,转变为清洁能源,达到开发新能源实行循环经济的目的,促使XX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精神,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进行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可使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是一个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能源政策,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投资的项目。1.5 承建单位简介绍兴市新民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垃圾、污泥焚烧发电、热电工程的设计咨询、电厂工程总承包及检修、污泥干燥设备的成套等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热电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雄厚的设计和检修力量。公司成立以来已承接了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热电厂的链条炉和抽凝机改造,服务内容包括项目前期技术咨询、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等,经本公司参与的多个项目目前已在成功运行中。2 项目初步选址和建厂条件2.1 厂址选择 垃圾处理厂项目厂址可选在XX郊区,同时与各垃圾中转站距离较近地区,拟建设占地50亩。2.2 原料和燃料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具有成分杂、水分高、热值低的基本特点,垃圾袋装但没有实行分捡,因此成分极为复杂,水分均在50%以上,平均热值只有 33004200kJ/kg,而且还随地域、季节、生活水平不同,差异很大,与国外含热值为1050012600kJ/kg的城市垃圾相比差距甚远。XX市地理位置与绍兴接近,居民生活水平、气候相当,因此,XX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元素分析可以参照绍兴市进行分析,见表1、2,工程助燃煤成分分析见表3。表2-1 XX市垃圾组成成分可燃物%非可燃物%热值kJkg-1密度tm-3含水率%厨余纸塑料纺织品竹木脏土金属玻璃63.86.686.622.81.415.11.12.54620约0.35约50表2-2垃圾元素含量分析(%)元素CHNSOClWA含量26.093.261.430.2918.590.235025.06表2-3 工程助燃煤成分分析元素CHNSOWAV含量50.963.110.770.507.739.4027.2215注:工程助燃煤低位发热值为21736kJ/kg。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一文中,进一步提出“现阶段,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作为生物质发电项目申报的,其掺烧常规燃料质量应控制在入炉总质量的20%以下。其他新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得掺烧常规燃料。国家鼓励对常规火电项目进行掺烧生物质的技术改造,当生物质掺烧量按照质量换算低于80%时,应按照常规火电项目进行管理”的要求,这就是说以前垃圾与煤的掺烧比可为4:1(重量比);现在要求垃圾与煤的掺烧比为4:1(热量比),根据本地垃圾热值情况,折算到重量比为20:1左右,鉴于国内垃圾热值普遍偏低,添加少量煤助燃,利于控制炉膛温度,保持在850度以上,从而遏制二恶因等产生,本工程垃圾焚烧炉将添加少量煤助燃。3 工程设想3.1 建设规模依据XX市市政规划及生活垃圾日产量,该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项目总体规模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量为:600t/d,占地面积约50亩,全年处理垃圾量为: 198,000t/a。(2) 垃圾焚烧锅炉数量为:2台(一用一备),焚烧炉的垃圾处理能力为:600吨/日,产汽35t/h;(3) 焚烧厂配套汽轮发电机组数量为:1台,机组容量为6MW3.2 焚烧锅炉炉型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炉型主要有炉排炉、流化床炉两类。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垃圾种类适应性广,可广泛适合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垃圾燃烬充分、减量化程度高,减容量大。(2) 对入炉垃圾物理特性要求低。(3) 焚烧完全,污染物排放量少。焚烧炉湍流强度高,燃烧温度均匀,粒子停留时间长,可使燃烧完全并获得很高的有害物质的破坏和去除率。(4) 效率高。(5) 用低空气比和分级配风燃烧,NOx产生量低。(6) 利用外置换热器内固体颗粒的流动变化引起的传热系数变化控制流化床温度,无需高温物料量控制机械阀,没有高温机械运动故障,运行可靠。焚烧炉炉型的选择涉及到技术、经济等方面,结合中国垃圾低热值、高水分的特点,综合考虑焚烧炉型的特点及对本工程的适应性,本工程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经过几年的运行积累,该焚烧炉运行稳定,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完全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与同类型垃圾处理项目比,采用国产化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具有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3.3 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介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原绍兴市城东热电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浙江省“九五”重点工程,也是国债资金支持的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公益性工程。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0吨(年处理垃圾13万吨),主设备为400T/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75蒸吨/小时),加煤助燃后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接入蒸汽母管,带15MW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余热供绍兴经济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热用户。项目于2000年8月开工建设,2001年8月28日投入试运行。2002年4月,该项目通过了浙江省环保局组织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2002年6月接受了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后评价局对项目的后评价,2002年8月,通过了省经贸委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2002年9月,项目两大主设备400吨/天垃圾焚烧炉和尾气净化系统先后通过了技术鉴定。项目投运一年来,运行情况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创造了五项国际领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1、 单台焚烧炉日处理低热值、高水份垃圾量(400吨/天)处国际领先水平;2、 焚烧炉生产的蒸汽参数(温度485、压力5.3MPa)处国际领先水平;3、 防止二恶英污染技术(烟气中二恶英0.0048ngTEQ/Nm3、飞灰中二恶英51.02ngTEQ/kg)处世界领先水平;4、 垃圾渗沥水零排放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5、 垃圾飞灰综合利用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用飞灰制成的建材放射性核素限量符合GB6566-2001标准,重金属低于GB5085.3-1996标准限值1000倍,浸出试验浸出液二恶英含量30pgTEQ/L,与美国饮用水标准(二恶英限值0.03ngTEQ/L)相当。建材的理化试验符合JC/T409-2001标准中级品要求,强度试验达到JC239-91标准10级)。表3-1 该项目外排烟气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项 目单 位监测结果排放限值中国欧盟*烟尘mg/m316.78010SO2mg/m343.126050HClmg/m313.87510NOxmg/m390.0400200COmg/m367.015050二恶英类TEQng/m30.00481.00.1Hgmg/m30.0070.20.05Cdmg/m30.0070.10.05Pbmg/m30.151.60.5*欧盟(2000/C、25/02)垃圾焚烧厂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3.4 厂区总平面布置3.4.1 总平面布置依据(1)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定(DL/T5032-2005);(2)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版;(4)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5)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6) 业主提供的区域地形图,用地范围以及相关的资料及文件。3.4.2 总平面布置原则(1) 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物流顺畅,各类管线布置便捷、合理;(2) 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节省建设工程量;(3)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全年主导风向因素,注意环境保护;(4)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防火、卫生、安全等有关技术法规,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需要,本期工程主要建设主厂房区,并将辅助设施综合在主厂房内。3.4.3 总平面布置本次工程本着功能分区明确,管理方便合理,运输通畅的原则。主厂房区考虑3炉设计,预留有1台空间,以后扩建,汽机以2机设计,也预留1台位置。整个主厂房由南向北排列着垃圾卸料房、垃圾池、给料间、给煤间、锅炉本体、尾气净化装置和烟囱。本设计将吸取近几年来垃圾电厂在垃圾的预处理、锅炉本体的改进、尾气净化改进等几大关键核心技术,使本工程的建设更加经济、环保、运行可靠。3.4.4 竖向布置本工程主厂房的室内地坪标高将参照该场地自然标高、厂区百年(或五十年)一遇洪水位、老厂的设计标高、场地排水坡度和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来确定。3.4.5 绿化布置新建厂区道路两旁及建、构筑物周围,集中绿化,使厂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造成良好的绿化环境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觉。3.4.6 消防道路消防道路按全厂区考虑,设有消防环路。消防车可方便抵达建筑物四周,各建、构筑物的消防间距皆符合我国有关的消防规范。3.5 燃料输送3.5.1 垃圾系统部分项目达产期日处理生活垃圾600t/d,年处理198000吨(以330天计)。3.5.1.1 垃圾的场外运输垃圾由各镇的环境卫生部门分散收集后用专用垃圾车运送到电厂,经汽车衡计量后卸入垃圾临时堆库。3.5.1.2 垃圾临时堆库及卸料平台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垃圾车定期运入电厂,经设在厂区内的地磅进行计量,计量后,垃圾车进入卸料平台,垃圾车倒车至卸料门,自动卸入垃圾临时堆库。垃圾临时堆库内设2台桥式起重机,用于垃圾上料。一用一备。垃圾临时堆库为封闭式结构,负压通风。3.5.1.3 垃圾库本工程设垃圾储库一座,垃圾库内设2台桥式多瓣抓斗起重机,用以将垃圾抓送到垃圾斗,并进行垃圾堆放和混合作业。垃圾库为封闭式结构,负压通风。3.5.1.4 垃圾的计量垃圾卸入垃圾临时堆库房后,垃圾的计量靠抓斗的容量测算。3.5.1.5 垃圾输送垃圾由垃圾库房内的多瓣桥抓抓至垃圾斗,垃圾斗下方设置一双螺旋给料机,通过链板输送机输送至锅炉垃圾入料口,在链板输送机机头位置设置一拔轮机,使垃圾能疏散、均匀地入炉。3.5.1.6 垃圾系统的通风为防止、控制垃圾堆放和输送时产生的异味以及有害气体的外逸,垃圾库设计为密闭式结构,在垃圾库房适当位置,布置锅炉一、二次风机的吸入口,由锅炉鼓风机将垃圾库房和运输系统中的空气吸入锅炉,用作燃烧所需的一、二次风,并使整个垃圾库房和垃圾输送系统达到微负压,以免垃圾系统的臭气外逸,影响环境。3.5.1.7 垃圾污水的处理垃圾临时堆库和垃圾库房底部地坪考虑一定的坡度,最低处设置一集水坑,集水坑上设置不锈钢棚拦,垃圾渗滤水由排污泵定期排出,雾化后喷入锅炉燃烧。3.5.1.8 垃圾系统的控制垃圾库房内设一控制室,控制室密闭、强制通风,操作人员可对桥式抓斗起重机进行遥控操作。为便于司机操作,垃圾库临时堆库、垃圾库房和输送线上设置摄像头,以便在控制室能观察整个生产情况。垃圾输送线联锁,遥控及就地控制均可。3.5.2 燃煤系统部分按机组在额定工况下计算,耗煤16.28t/d ,年使用原煤量5372.4吨。根据垃圾焚烧炉耗煤量,本设计上煤系统采用单线布置,所配的带式输送机带宽B=500mm,=1.0m/s,上煤系统采用二班制工作。进主厂房的上煤皮带上设电子皮带秤,用以计量每天的耗煤量。输送主要工艺流程: 煤由汽车运到干煤棚后,由皮带输送机送至破碎楼进破碎处理,再由皮带输送机转送至主厂房的煤仓间的煤斗,再从煤斗进入给煤机,由给煤机送入锅炉。3.6 燃烧系统3.6.1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在垃圾池中堆放的粒度合格的垃圾,经垃圾桥式抓斗起重机转卸到标高为炉前垃圾料斗,每炉配有一个垃圾料斗,经垃圾给料机连续均匀入炉。粒度合格的辅助燃料煤渣,经输煤皮带送入炉前钢制大煤斗,每炉配有2个煤斗,对称布置在垃圾料斗两侧,以方便给料。两个煤斗储煤渣量可供锅炉约12小时燃用,能满足设计规范二班制的需求量。煤渣经计量后,送入炉前2台螺旋输送机中,再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炉膛内燃烧。锅炉采用异重流化床燃烧方式和低倍率高温旋风筒分离循环返料的燃烧系统,该系统由炉膛、物料分离收集器和返料器三部分组成。采用石英砂作为炉内的惰性流化介质(又称为床料),垃圾和煤给入量只占炉内总物料量的5%,使垃圾给入炉内不致引起流化床温度的较大波动,使垃圾温度迅速升高、燃烬。炉膛整体由膜式水冷壁组成,在下部布置有水冷布风板及风帽。布风板上部为密相区燃烧室,下部为一次风室。燃烧空气分为一、二次风,预热后的一次风经风帽小孔进入密相区使燃料开始燃烧,并将物料吹离布风板。二次风由床层上方的二次风口分三层送入炉膛,一、二次比例为6:4,可根据燃料的变化及情况进行适当调节。运行中可以通过调节一、二次风的比例来控制燃烧。这样,既能达完全燃烧的目的, 又可以控制SO2和NOx的生成量。一次风机从垃圾贮坑上方吸风,二次风机从垃圾给料层吸风,一、二次风经各自的空气预热器加热后送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整个系统将不会有恶臭外溢。另外,从一次风引出几支风管从前后墙(如播垃圾风管、播煤风管、播灰风管等)进入密相区,以便垃圾、煤渣和返料灰均匀播散到床料中去,同时加强了密相区下部的扰动。密相区上部为悬浮段,烟气携带物料继续燃烧,同时向炉膛四周放热。由于断面扩大,同时烟气经悬浮段碰撞炉顶防磨层,部分粗物料返回密相区,烟气只携带细物料离开炉膛进入高温旋风筒分离器。进入高温旋风筒分离器的烟气经旋风筒分离后,细物料通过返料器返回炉膛后循环燃烧。分离后含少量飞灰的干净烟气通过上排气口流经过热器及尾部受热面后排出锅炉本体。烟气温度降至165左右。锅炉混烧垃圾和煤渣时,燃烧后产生的炉渣,从布风板中间布置的正常排渣口放出,直接落至冷渣器,经冷却后用人工运至渣棚。当中间排渣口堵塞时,可通过两侧两根紧急放渣管调节料层高度和排渣。在风烟系统中,设有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和引风机各1台。风烟流程如下:一次风流程:风机消声器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床底水冷风箱炉膛。二次风流程:风机消声器二次风机空气预热器水冷壁炉墙喷嘴(分上、中、下三层)送入炉膛。烟气流程:炉膛旋风分离器高温过热器面式减温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净化装置引风机烟囱。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图。垃圾垃圾坑给料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干煤棚煤破碎给料布袋除尘器烟气灰渣蒸汽汽轮发电机组一次风二次风石灰石石灰库电自来水水软化处理除氧外运利用外运利用凝结水烟囱图3-1 垃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3.6.2 燃烧系统锅炉以及主要辅助设备的选择(1)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2台日处理垃圾量 600t/d额定蒸发量 35t/h 额定蒸汽压力 3.82Mpa 额定蒸汽出口温度 450 给水温度 105 排烟温度 165 锅炉设计效率 80%布置型式 半露天布置 (2)一次风机G35LJ-1#NO.16.7D 2台风量 38000m3/h风压 16990Pa电机功率 450KW(10KV)(3)二次风机 R35LJ-1ANO.10.6D 2台风量 25758m3/h风压 6247Pa电机功率 90KW(4)引风机Y35LJ-1CNO.21.3D 2台风量 135000m3/h风压 8300Pa电机功率 500KW(10KV)(5)返料风机8-09CNO.8.5D 2台风量 2414m3/h风压 18347Pa电机功率 30KW(6)MHGT烟气净化装置 2套处理烟气量 150000m3/h净化后粉尘排放浓度 50mg/Nm3净化后HCL排放浓度 75mg/Nm3净化后SO2排放浓度 260mg/Nm3二恶英排放浓度 1.0ng/Nm3烟气温度 130(7)烟囱 1座 高度 80m出口内径 2000mm3.6.3 主厂房布置为方便垃圾给料,垃圾主厂房布置顺序依次为垃圾进料间、垃圾库房、煤仓垃圾间和锅炉房。炉后布置有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本布置方案垃圾可实现炉前直接给料,系统可靠性高,垃圾处理系统易实现封闭式管理。每炉底层布置有一台一次风机,吸风口取自垃圾库房顶部,用于形成贮存坑内负压,消除垃圾臭味外逸。还布置有一台二次风机,采取垃圾给料层吸风,靠近固定端处南侧布置有疏水箱、疏水泵、疏水扩容器、给水及锅炉加药间。锅炉7米设运转层平台。炉后依次布置有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布袋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烟囱布置在1#炉和2#炉之间。除氧间跨距7.0 m,共有4层,夹层标高4.20 m,二层标高7.00 m,除氧层标高13.00 m。底层为高、低压配电室,4.2m层为电缆管道夹层,7.00m为运转层,布置有主蒸汽母管等,13.00m为除氧层,布置有除氧器和连续排污扩容器等。3.7 除灰渣系统3.7.1 除灰系统本次设计采用气力除灰方式,除尘器积累的灰由仓泵输送至灰库,灰库下口接有散装机及湿式搅拌机,可以进行干式及湿式两种除灰方式,炉灰由车直接运至水泥厂进行综合处理。厂区设有灰库。灰库作为输送系统的接收部分,在库顶设置库顶除尘器,用于排出库内的废气。设置压力真空释放阀用于保护灰库,免受过大的压力和真空的作用力。 在灰库的下部,设置双侧库底卸料器、散装机和湿式搅拌机。库底卸料器一侧卸出的干灰进入湿式搅拌机进行调湿,排出的湿灰可以直接装入汽车运走.,另一侧卸出的干灰通过散装机装入罐车运走或接运至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3.7.2 除渣系统炉渣由排渣口排出,经冷渣器冷却至100以下,由耐高温皮带输送机运送到渣库,再由汽车运至进行水泥厂综合利用或填埋。3.8 供排水系统3.8.1 概述本工程供水系统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给水,各系统管网相互独立。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生产排水。3.8.2 供水系统(1)工业水本工程所有工业用水均从原厂区工业用水管网接入。其中受污染程度较轻的空压站冷却水、取样冷却水、风机冷却水等回收到回水池,再经水泵提升到玻璃钢冷却塔冷却后循环利用。栈桥冲洗水、给水泵冷却水经收集后沉淀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冷却塔布置在水池上面。(2)生活给水 生活用水原厂区内生活给水管道接入。工业企业建筑给水定额按每人每班35L计算,沐浴用水定额60L/人.班。工作人员按40人计算,最大班按总人数的80%计。其中最大小时用水量为3m3,年用水量为0.1104m3。(3)消防给水主厂房按丙类厂房考虑,其室外消防水量为20L/S,室内消防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本工程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88 m3。本工程消防水从原厂区内消防系统接入。本工程设置屋顶消防、工业水箱35 m3,其中10 m3作为室内10min消防用水。3.8.3 排水系统(1) 生活排水工业企业建筑排水定额按每人每班35L计算。最大小时生活排水量为3m3,最大日排水量7m3,年生活排水量为0.1104m3。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新市市政污水排水系统。(2)生产排水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达标后,会同其它生产污、废水排入厂区污水排水系统。3.9 化学水处理系统3.9.1 设计依据本期工程为新建2台600t/h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一用一备),机组为中温中压参数,锅炉的给水、炉水、蒸汽及凝结水应符合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12145-1999)标准。3.9.2 给水和炉水质量标准根据火力发电厂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12145-1999)标准。(1)锅炉给水的水质要求为硬度:2.0mol/l溶氧:15g/l铁:50g/l铜:10g/l二氧化硅:应保证蒸汽中二氧化硅符合标准。PH:8.89.2油:1.0mg/l(2)锅炉炉水质量标准PO43-(单段蒸发):515mg/lPH值(25):9.011.0(3)蒸汽质量标准:Na:15g/KgSiO2: 20g/Kg3.9.3 水处理系统化水站的水源为当地自来水。根据原水水质、锅炉减温器形式、补给水率及给水水质要求,本工程选择“钠离子软化”系统。化水处理水量现阶段为8t/h,根据化水用量,主要设备拟采用钠离子交换器。经计算原有钠离子交换器能满足现有工艺需要,不再增设新设备。软化水箱、再生系统亦采用原有设备。主厂房设手动磷酸盐加药装置一套、汽水取样装置一套。系统为母管制运行。3.9.4 处理后的补给水水质硬度:0.05mmol/l3.10 电气部分3.10.1 厂用电接线本工程锅炉厂用电源引自原有1#、2#发电机10kV母线段。厂用电系统设二级电压:高压采用10kV,低压采用380/220V 。厂用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380/220V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厂用10kV系统按炉分段原则设厂用10kV I、II段母线段。每段母线接相应锅炉的高低压负荷。厂用10kV I、II段母线之间设联络断路器,作为两台炉互为备用电源,当一段母线失电后,联络断路器可投入。低压厂用工作电源亦按炉分段,且工作变压器分别接到对应的厂用高压I、II段母线上。厂用工作变压器利用原有2台低压厂变,型号为S7-1250/10/0.4kV。3.10.2 主要设备选择及布置3.10.2.1 设备选择(1) 10kV高压开关柜选用中置式手车柜,断路器采用真空开关;(2) 低压厂用配电屏中央屏(PC屏)选用抽屉式成套屏;(3) 厂用车间配电盘(MCC屏)主厂房选用抽屉式成套屏,辅助车间可根据情况选用XL-21盘或抽屉式屏;(4) 直流系统利用原有直流装置;(5) 高压设备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6) 厂用辅机控制均纳入热控DCS。3.10.2.2 设备布置(1) 高、低厂用配电屏及低压变压器布置在新建厂房内。(2) 高压厂用微机型保护装置布置在高压开关柜上。3.11 热工控制3.11.1 设计范围本期工程热工部分包括对整个系统的热工检测、报警、联锁、控制及保护等部分。热工部分按锅炉、除氧给水、锅炉除尘脱硫、点火油系统等系统的热工检测、控制、自动调节、保护、联锁及报警等部分;以及化学水处理、水泵房等部分热工检测、控制等。根据环保要求,设置1套烟气排放在线监测装置,以便对烟尘颗粒物、NOX、SO2、HCl、O2等成分进行监测,并预留可向环保局提供在线监视的接口。3.11.2 控制方式本工程设集中控制室。机组的热工自动化水平要求较高,在就地人员配合下在集控室实现机组和辅助系统的启停、运行工况监视、调整及事故处理。所有热工参数、控制及自动调节,厂用电动机、电动门、调节门等控制、显示、记录、报警、机组联锁和保护等均由DCS完成。停机保护按制造厂提供的保护要求按常规设置,由DCS统一完成。紧急停机手控按钮布置在的操作员站台上,便于操作。3.11.3 控制水平本期工程锅炉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在控制室内以CRT和键盘为主要监控手段,对机组进行监视和控制,可达到下列要求:在就地人员配合下实现机组的启停;实现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监视和调整;实现异常工况下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3.11.4 主要监控设备选型DCS系统通过招标确定。指示表选用光柱表,它具有指针式仪表及数字式仪表的优点,又克服了指针式仪表精度低及数字式仪表末尾闪烁的缺点。变送器采用智能变送器。电动执行机构选用PS型。电动门配电箱选用单元模块式。3.11.5 其它根据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5004-2004及本期工程的实际需要配置热工实验室设备。3.12 暖通动力3.12.1 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5054-1996;(3)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035-2004;(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3.12.2 空调工程对主厂房控制室、化水控制室、化验室进行舒适性空气调节。3.12.3 通风工程(1)锅炉半露天布置,全方位自然通风。(2)主厂房0.00层厂用电高、低压配电室采用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换气次数每小时7次。主厂房0.00层厂用电高、低压配电室采用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换气次数每小时7次。(3)除氧间采用高侧窗(自然通风)。(4)化水车间采用自然进风,喷射器间、加药间采用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每小时6次。(5)垃圾库房密封,用锅炉风机抽吸库房内含有甲烷(臭气成份)的空气,使库房引成微负压。(6)10KV配电室换气次数每小时6次。(7)运煤系统皮带栈桥全用自然通风。3.12.4 除尘工程燃料输送系统的扬尘点设置脉冲布筒滤尘器进行收尘净化,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3.12.5 空压机站空压机站内设置两台SA-75A型螺杆式空压机,排气量为14.1m3/min。机器间内设备单排布置,压缩机房净空高4m,设吊车单轨。3.13 土建部分3.13.1 地基处理及基础选型厂区新建锅炉房,锅炉基础部分等大型拟采用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基础。3.13.2 锅炉房及主要建构筑物选型锅炉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运转层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锅炉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3.13.3 烟囱选型和筒内防腐方案烟囱选用1座,高80m,出口直径为2m,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烟囱筒内防腐采用防腐涂料处理。4 环境保护4.1 本工程依据的环境保护标准4.1.1 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1.2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桑叶氟化物含量标准(DB33/392-20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2 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厂址所处区域为浙江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厂区范围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气温为16.6,极端最高气温42.4,年平均降雨量为1383.4mm,历史最大降雨量2120.6mm,历史最小降雨量892.6mm,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多西北风,气候干噪,三至六月多东风,雨量明显增多,其中六月份为梅雨季节。厂区附近地势较为开阔,大气容量大,有利于烟尘气体的扩散,附近无风景名胜,仅有零散居民户,无其它工业污染源,环境本底质量较好。4.3 工程烟气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是经分选、破碎的垃圾和煤在流化床焚烧炉内高温焚烧后排放的烟气,烟气中的主要成分是SO2、NOX、HF、HCl、Dioxins类、CO、CO2等气体及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的尚有包括垃圾渗滤水在内的废水产生、噪声污染、布袋收集的飞灰存放以及垃圾储运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等。4.3.1 垃圾焚烧中SO2的生成原因及其抑制措施在垃圾焚烧炉中所用的燃料垃圾和煤中都含有硫的元素成分,在焚烧过程中转化为SO2,可以采用石灰石进行脱硫。本项目开发的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温控制在850950之间,属低温燃烧,其温度属于最适合脱硫的温度范围,因此,采用在焚烧炉内部加石灰脱硫、在焚烧炉后部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烟气中的SO2含量。4.3.2 垃圾焚烧中NOX的生成原因及其抑制措施在垃圾焚烧炉中所用的燃料垃圾和煤中都含有氮的元素成分,在焚烧过程中转化为NOx,另外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也会与氧反应生成NOX,焚烧炉的NOX排放与焚烧炉的温度水平直接相关,本焚烧炉属于中温燃烧,并且采用及分段供风技术,且垃圾燃料中的氮含量较低,因此能烟气中的NOX含量生成量比较低,控制在300ppm以下,达到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可以不设置专门的抑制设施。4.3.3 垃圾焚烧中HCl的生成原因及其抑制措施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的来源有两个:1)垃圾中的有机氯化物如废塑料(如PVC、PVDC)、橡胶、皮革等燃烧生成HCl。对PVC,其热解产生HCl的反应可能为:PVCLHClRHC,L凝结性有机物,R固体焦碳。2)垃圾中的无机氯化物如KCl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HCl。有人认为固体废弃物中的无机氮化物如NaCl不仅数量大而且是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的一个主要来源。在流化床中脱除HCl的基本反应机理如下:脱除HCl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气固之间的非均相反应。当Ca/Cl摩尔比增加时,化学反应向生成CaCl2方向进行,所以HCl去除率增加。本工程考虑采用在炉内添加石灰石与HCl反应脱除的方法,并结合尾部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的共同作用,将HCl排放控制在环保排放标准内。4.3.4 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生成原因及其抑制措施垃圾焚烧炉烟气中含有的二噁英的二次污染问题是目前垃圾焚烧备受人们关注的原因。本项目应用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温控制在850950之间;炉膛出口氧量控制在68,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约3秒;同时通过分级配风,改善炉内流动结构来减少垃圾焚烧生成的二噁英(dioxins)。流化床焚烧炉内湍混强烈,符合“三T”(Time, Turbulence and Temperature)原则,此外,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垃圾焚烧时掺烧一定量的煤有助于减少二噁英的排放,。从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来看,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只要从设计、建设和运营各个环节把好关,真正做到垃圾焚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