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区汛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1页
一工区汛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2页
一工区汛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3页
一工区汛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4页
一工区汛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涵洞汛期施工专项方案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涵洞接长施工方案一、编制概述1.1编制说明依照铁三院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相关图纸,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根据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据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以及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资料编制本施工方案,指导实际施工。1.2 编制依据1.2.1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铁道部关于新建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38号)。铁道部关于新建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38号)。1.2.2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邯济铁路扩能工程建设指挥部编制的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2010年剩余工程改建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1.2.3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铁建设200095号)。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铁建设200095号)。3中水四局宁杭客专中铁二十一局邯济铁路工程指挥部编制的新建铁路宁杭客运专线邯济铁路扩能工程ZH-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42铁四三院编制的新建铁路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及相关配套图纸。铁道部与浙江省、江苏省关于加快宁杭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铁计函2008809号)。61.2.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2.6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1.2.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 2008 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 51号)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京铁师发2008435号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京铁师2010249号文;1.2.8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1.3 编制原则1.3.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经济、合理。做到工程重点、难点统筹兼顾。1.3.2以确保工期为原则,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1.3.3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效率为原则,降低施工成本。1.3.4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确保既有线的运营安全的原则。二、工程概况、防护形式及工期安排 1、K85+171.1 1-6m 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涵洞位于双线、区间、R=1500及j=3.1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之夹角=0.52。线间距14.34m,涵洞接长16.1m,涵洞下游接长时,要先拆除出口翼墙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要先进行夯实处理后,再采用60cm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0m,桩长6.0m,基础外缘布置一排桩,桩顶换填砂夹碎石深度50cm。既有涵洞为1-6m 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接长1-6m 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中心为7.34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0.94m,涵洞净高5.3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6.24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6m,嵌入深度6.6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7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6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7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6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5+171.1小里程侧布置13根12.6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3根12.6米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10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及施工不影响既有结构的水泥搅拌桩2011年8月11日-2011年8月15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换填施工及剩余搅拌桩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31日 完成涵洞底板施工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5日 完成涵洞边墙及顶板施工2011年9月16日-2011年9月19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9月21日 完成模板拆除2011年9月23日 完成涵洞防水层、沉降缝施工2011年9月24日-2011年9月25日 完成涵背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乔新芳2、K85+392.8 1-4m框架箱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 3.1坡道上,线路与涵洞正交,线间距13.0m,接长15.1m,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接长施工时,要先拆除入口翼墙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要先进行夯实处理后,再采用60cm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m,桩长5.5m。基础外缘布置一排桩,桩顶换填砂夹碎石深度50cm。既有涵洞为1-4m框架涵,接长1-4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中心距离为7.88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1.26m,涵洞净高4.7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56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6m,嵌入深度6.6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6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6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5+392.8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的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I40B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10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及施工不影响既有结构的水泥搅拌桩2011年8月11日-2011年8月15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换填施工及剩余搅拌桩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31日 完成涵洞底板施工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5日 完成涵洞边墙及顶板施工2011年9月16日-2011年9月19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9月21日 完成模板拆除2011年9月23日 完成涵洞防水层、沉降缝施工2011年9月24日-2011年9月25日 完成涵背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乔新芳3、K86+094.6 1-5.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涵洞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4.0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之夹角=27.3。线间距10.5m,接长18.11m,涵洞下游接长时,要先拆除出口翼墙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要先进行夯实处理后,再采用60cm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m,桩长6.0m。基础外缘布置一排桩,桩顶换填砂夹碎石深度50cm。既有涵洞为1-5.0m 斜盖板框架涵,接长1-5.0m斜框架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间距为6.86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1.27m,涵洞净高4.0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5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m,嵌入深度6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6+094.6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10日-2011年7月20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及施工不影响既有结构的水泥搅拌桩2011年7月21日-2011年7月24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 既有涵基础钢板桩防护、换填施工及剩余搅拌桩2011年7月25日-2011年7月31日 完成涵洞底板施工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15日 完成涵洞边墙及顶板施工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20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22日 完成模板拆除2011年8月23日 完成涵洞防水层、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24日-2011年8月25日 完成涵背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乔新芳4、K87+440.1 1-4m框架箱涵涵洞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4.0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之夹角=21。线间距10.5m,接长15.44m,涵洞下游接长时,要先拆除出口翼墙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要先进行夯实处理后,再采用60cm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m,桩长6.0m。基础外缘布置一排桩,桩顶换填砂夹碎石深度50cm。既有涵洞为1-4.0m 斜盖板框架涵,接长1-4.0m斜框架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间距为4.78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0.83m,涵洞净高4.7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67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m,嵌入深度6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5根12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4根 12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5根12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4根12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7+440.1小里程侧布置9根12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9根12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7日-2011年7月9日 不影响既有涵洞基础的水泥搅拌桩施工2011年7月15日-2011年7月16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及既有涵涵身的加固2011年7月17日-2011年7月19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剩余水泥搅拌桩施工2011年7月20日-2011年7月20日 完成砂夹碎石换填施工2011年7月21日-2011年7月26日 完成涵洞底板施工2011年7月27日-2011年8月15日 完成涵洞边墙及顶板施工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19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22日 完成模板拆除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24日 完成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24日-2011年8月26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乔新芳5、K89+489.2 1-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R=1504.24及j= -1.9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63.3。线间距4.24m,接长9.37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出口梯形节墙身和基础及翼墙墙身和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及挖除部分进行夯实处理后,基底换填0.5m的砂夹碎石,换填后的承载力不小于150kpa.既有涵洞为1-4.0m 斜盖板框架涵,接长1-4.0m斜盖板框架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6.32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3.19m,涵洞净高3.5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6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m,嵌入深度6.0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紧密布置11根12.0米长I40b工字钢;基坑开挖后大里程侧插打5根6m长I40b工字钢对基坑进行防护。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9+489.2小里程侧布置11根12.0m长的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20日-2011年7月22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2011年7月23日-2011年7月23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基底换填施工2011年7月24日-2011年7月29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盖板预制2011年7月30日-2011年8月15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18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19日 完成盖板吊装2011年8月20日-2011年8月21日 完成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22日-2011年8月23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吴庆江6、K89+797.5 1-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R=1504.24及j= 1.3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8.14。线间距4.24m,接长6.06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采用砂夹碎石进行夯填处理.既有涵洞为1-4.0m框架涵,接长1-4.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4.16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0.5m,涵洞净高3.7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4.8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0.5m,嵌入深度5.5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0.5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5根 10.5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0.5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5根10.5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89+797.5小里程侧布置11根10.5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1根10.5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10日-2011年7月11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2011年7月12日-2011年7月13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15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2011年7月16日-2011年7月20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7月21日-2011年7月22日 完成翼墙及盖板施工2011年7月23日-2011年7月24日 完成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7月25日-2011年7月26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吴庆江7、K90+341.3 1-6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 0.5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4.2。线间距4.0m,接长5.04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采用砂夹碎石进行夯填处理.既有涵洞为1-4.0m框架涵,接长1-4.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4.41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2.37m,涵洞净高5.3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6.3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6m,嵌入深度6.6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7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6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7根12.6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6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90+341.3小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15日-2011年7月16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2011年7月17日-2011年7月15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砂夹碎石换填2011年7月16日-2011年7月18日 完成涵洞底板施工2011年7月19日-2011年7月25日 完成涵洞边墙及顶板施工2011年7月26日-2011年7月27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7月28日-2011年7月29日 完成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7月30日-2011年7月31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吴庆江8、K90+768.9 1-6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R=8000曲线及j= 0.5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7.76。线间距9.17m,接长10.12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采用砂夹碎石进行夯填处理.既有涵洞为1-6.0m框架涵,接长1-6.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4.89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0.5m,涵洞净高3.5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0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0.5m,嵌入深度5.5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9根10.5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9根 10.5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9根10.5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9根10.5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90+341.3小里程侧布置18根10.5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8根10.5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8月20日-2011年8月21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盖板钢筋绑扎2011年8月22日-2011年8月23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盖板预制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24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2011年8月25日-2011年8月30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2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9月3日-2011年9月5日 完成盖板吊装、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9月6日-2011年9月7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吴庆江9、K92+950.6 1-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R=1500曲线及j= -2.9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9。线间距4.7m,接长6.59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进行夯实处理.既有涵洞为1-5.0m框架涵,接长1-5.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3.82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1.86m,涵洞净高4.5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5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0m,嵌入深度6.0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0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0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92+950.6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20日-2011年7月21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盖板钢筋绑扎2011年7月22日-2011年7月23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盖板预制2011年7月23日-2011年7月24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2011年7月25日-2011年7月30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2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3日-2011年8月5日 完成盖板吊装、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6日-2011年8月7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杨志清10、K93+742 1-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1.8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8.4。线间距4.0m,接长5.06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进行夯实处理.既有涵洞为1-5.0m框架涵,接长1-5.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3.82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1.86m,涵洞净高4.5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5.5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2.0m,嵌入深度6.0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 12.0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6根12.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6根12.0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93+742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8月7日-2011年8月8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盖板钢筋绑扎2011年8月9日-2011年8月11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盖板预制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16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2011年8月17日-2011年8月24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8月25日-2011年8月27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28日-2011年8月30日 完成盖板吊装、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31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杨志清11、K94+386 1-4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本涵位于双线、区间、直线及j= 0.0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夹角=10.2。线间距4.0m,接长5.06m,施工时,要先拆除既有涵入口翼墙墙身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及超挖部分的地基土进行夯填砂夹碎石处理.既有涵洞为1-4.0m框架涵,接长1-4.0m盖板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距离为5.03m,基坑从原地面下挖深度为0.8m,涵洞净高3.0m,施工时开挖形成的临空面高度为4.1m,参照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I40b工字钢进行加固,防护桩长度10m,嵌入深度5.0m。涵洞施工时为确保安全,小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5根10.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5根 10.0米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翼墙后紧密布置5根10.0米长I40b工字钢,垂直于线路方向紧密布置5根10.0米I40b工字钢。在防护桩后方修筑一条宽30cm,深20cm的排水槽,为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护桩后方既有路基坡面全部抹面挂浆处理。为防止既有涵节开裂在既有涵洞两侧设置横向工字钢,用20t倒链将工字钢连接,使既有涵节连成整体。基础开挖前既有涵节最外侧基础注浆,增加既有涵地基承载力。涵洞与I40b工字钢之间的空隙及开挖面裸露部分采用挂网锚固支护的方式进行防护。序号涵洞名称加固方法备注1K94+386小里程侧布置10根10.0m长的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0根10.0m长的 I40b工字钢防护桩施工时为保证工字钢不倾倒到既有线方向,施工时在防护桩上端1m处和下端2m处分别设缆风绳,固定在打桩机上,确保施工安全。工期安排2011年7月20日-2011年7月21日 完成防护桩施工、既有涵节加固施工、盖板钢筋绑扎2011年7月22日-2011年7月23日 完成涵洞翼墙拆除及基坑开挖、盖板预制2011年7月23日-2011年7月24日 完成涵洞基础施工2011年7月25日-2011年7月30日 完成涵洞边墙施工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2日 完成翼墙施工2011年8月3日-2011年8月5日 完成盖板吊装、涵洞防水、沉降缝施工2011年8月6日-2011年8月7日 完成台后填土及竣工清理现场负责人:杨志清三、上场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31施工人员组成K85+171.1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65411030K85+392.8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511028K86+094.6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825K87+440.1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522K89+489.2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825K89+797.5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5541827K90+341.3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55611031K90+768.9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56511031K92+950.6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825K93+742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825K94+386涵洞施工人员工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专职安全员普通工合计人数11244418253.2主要机械设备设 备 名 称规 格数 量备 注水泵1.5KW2装载机ZL-301切割机QZ103钢筋弯曲机WZ101柴油发电机30KW2汽车吊8T1挖掘机1.0m31砼运输车8m33(三)混凝土由施工处的拌和站统一搅拌,由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四、施工准备1、施工负责人、技术、安全人员对既有涵洞进行调查,对其中心里程、地面高程、轨顶标高、孔径及线间距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2、编制切实可行的既有线安全防护方案,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施工方案必须经过施工指挥部、监理单位、建设指挥部审批,批准施工后必须按照防护方案实施,方案若有变化,必须重新报监理单位、建设指挥部审批后再行变更实施。3、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严格按规范和标准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现场指挥人员与技术人员在施工前一天将次日的施工范围、施工顺序、技术标准、检测方法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向工地领工员、安全员进行交底。并在现场技术人员的监督下,工地领工员、安全员向现场施工人员做交底,保证现场每一位施工人员领会交底内容。4、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定职定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5、物资供应:1)、现场建立防洪物资仓库,每个开工涵洞备齐20方袋装道碴,100个草袋,在仓库里备齐正常运转的发电机及水泵各两台,照明设施、塑料布及木桩若干。2)、抢险用挖掘机、打桩机各一台就近靠停, I40b工字钢共准备50根存放在施工现场。3)、基底换填砂夹碎石、高压旋喷桩水泥在涵洞开工之前运至施工现场储存,涵洞底板及边墙钢筋在涵洞开工之前全部加工完毕,并运至施工现场储存。4)、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现场备齐足够的脚手架、模板。五、施工方法5.1施工工艺1、工字钢施工工艺流程图测 量 放 样防护桩运至现场缆风绳绑扎在防护桩上吊起防护桩防护桩对位缆风绳拉紧防护桩防护桩打入施工完毕防护桩拔出2、涵洞接长施工工艺路基边坡防护既有涵拆除地基加固基坑开挖换填检验基础施工涵身施工翼墙施工施工防水层回填夯实。涵洞接长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 量 放 样基 础 开 挖地基的检验、加固及换填处理混凝土基础及底板混凝土涵身混凝土翼墙墙身拆 模、养 护防水层及沉降缝附 属 工 程竣 工 验 收施工工艺流程图5.2施工工序(1)工字钢施工工序1、施工准备:施工放样,确定防护桩的打入位置,确定防护桩打入深度和高程。按计划准备足够的劳动力、材料、机具,保证施工连续进行。防护桩采用I40b工字钢,具体检算过程见附录。防护桩设置表序号涵洞里程开挖深度布置形式、数量及长度施工等级1K85+171.16.24小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 2K85+392.85.56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3K86+094.65.5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4K87+440.15.67小里程侧布置9根12.6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9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5K89+489.26.03小里程侧布置11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6K89+797.54.8小里程侧布置11根10.5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1根10.5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7K90+341.36.3小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3根12.6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8K90+768.95.0小里程侧布置18根10.5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8根10.5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9K92+950.65.5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10K93+7425.5小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2根12.0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11K94+3864.1小里程侧布置10根10m长I40b工字钢大里程侧布置10根10m长I40b工字钢B类(已设防护设施)2、防护桩打入施工经现场调查、勘测和设备管理单位的现场交底,本方案涵洞防护桩打入位置不存在电缆。为保证施工安全,在设备管理单位人员的监控下,开挖前人工开挖探沟,确定地下是否有无电缆,确认无电缆后,方可打入防护桩。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承载力比较高。先开挖沟槽,宽和深各0.5米。工字钢在翼墙基础外50cm处紧密排列,翼墙侧面的工字钢与翼墙后的相连,直至坡脚。具体位置见涵洞平面图。防护桩型号和长度严格按照本方案技术的要求进行,入土深度也严格按照计算书控制。 防护桩打入时,打入防护桩前,20cm的短边面向基坑,起到挡土作用。先把缆风绳绑扎在防护桩的下端,起吊后由施工人员随时拉紧缆风绳,防止防护桩摆动造成侵线。把防护桩对准桩位,现场技术员监督,位置对准后进行打入,打入过程中解开缆风绳。打入过程中要保证竖直打入。打入后防护桩顶与最顶端工字钢所在位置的斜坡平齐。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控为确保围护结构正常工作,防止防护桩位移较大,施工中对防护桩偏移进行跟踪测量,控制点选在较远处的稳定点。在挖土期间及挖土完成后每天2次观测位移,及时掌握变形情况。拔桩待涵洞接长施工结束后,回填涵洞与防护桩间的空隙,回填密实,再根据打入时防护桩的难易程度,确定拔桩顺序。拔一根清理一根,并及时运走清理场地。拔桩时采用灌砂法进行基坑回填,拔钢板桩之前先在钢板桩四周堆上细砂,然后由专人进行堆砂,边拔边堆,利用拔钢板桩时机械振动效果将孔内细砂振捣密实,等钢板桩全部拔出后,再进行高压注浆。回填完毕后定时观察回填部位,若发现空洞塌陷进行二次灌砂处理。回填施工应符合邯济公司广平维修段要求。(2)涵洞接长施工工序1、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在开挖范围以外选择合适的位置做出基坑开挖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用来控制基坑位置和高程。按计划准备足够的劳动力、材料、机具,保证施工连续进行。2、明挖基础地基施工经现场调查、勘测,本单位工程桥涵基础开挖处均无电缆,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前人工开挖探沟,确定地下是否有无电缆,确认无电缆后,方可使用机械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75,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要求。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距设计标高20cm 左右时人工辅助清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测量基底标高,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施工,不换填的经轻型动力触探仪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基坑的开挖:本方案涵洞均为无水基坑,汛期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