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第五代港口.doc_第1页
浅论第五代港口.doc_第2页
浅论第五代港口.doc_第3页
浅论第五代港口.doc_第4页
浅论第五代港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口海岸工程导论姓 名: 张广成 学 号: 21130911059 专业班级: 2013级近海工程教 师: 于定勇 教授 2014年6月23日浅论第五代港口港口是地区之间沟通的纽带,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港口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有力证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最早的港口是泉州港。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最早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近代以来,从功能的变化上,港口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港口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国际间的贸易尚未形成规模,港口一般仅具有水陆换装的功能,提供货物装卸、仓储等服务,货物分散、规模较小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第二代港口是指上世纪5080年代的港口,由于工业化发展出具规模,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为了追求低成本运输,一些依赖海运的企业纷纷选择迁址或建在港口周边,形成了临港工业区,这样使得港口不仅具有第一代的装卸、储存功能, 也具有为工商业服务的功能。第三代港口是指上世纪8090年代的港口,随着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港口成为了物流中心。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的功能外,更加强了与所在城市的联系。第四代港口是指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的港口,这一时期港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集装箱运输。这一时期的港口是港航联盟和港际联盟之间合作的信息化、柔性化港口,处理的货物主要是大型化、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还应满足市场柔性化需求。港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环境恶化,人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港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我们不能不反思港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对待问题要辩证的分析,我们既要看到港口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也要看到它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正是基于此,国际上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概念。前四代港口基本都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人来要可持续发展,港口也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五代港口还没有正式的概念,主要是指2010年左右到未来十年的港口,主要特征是绿色港口、物联网港口、联营合作字母港。一、 绿色港口第五代港口功能在包括前四代的功能的同时,主要着眼于港城、港镇的结合,主要特征是绿色、低碳。从港口的功能来看,第五代港口在前面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港口就是既能满足环境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要求港口在满足腹地经济贸易发展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港口建设和运作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缓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试图在港口发展进程中寻求一个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间的平衡点,将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港区各项相关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区对所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港口及其腹地以“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模式不断发展,从而达到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新型港口的目标。自绿色生态港口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其中,欧洲环境局综合PSR模型和DSR模型的优点建立了DPSIR模型,该模型已经逐渐成为判断环境状态和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的有效工具;美国学者Karim将港口建设和一般楼宇建设进行类比,在归纳其场地的选择、能源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等共同点的基础上,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应用到港口领域,再结合港口的特点对港口的“绿色度”进行评价。我国在绿色生态港口建设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绿色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上。其中,孙玉琴教授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析低碳排放的发展趋势,提出重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在港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建议,促进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洁化;陈岩主持的2009年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气候变暖与世界港口发展新阶段对绿色生态港口概念性阐述”,提出港口的绿色生态建设是减轻气候变暖的重要部分;邵超峰等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港口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绿色生态港口构建模型框架;凌强等基于上海港阐述了建立绿色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指标构成和应用方法;董国松等对目前绿色生态港口目标系统构建的总体方向和具体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界定。二、 物联网港口物联网港口融合港口联盟、绿色低碳港口、港口物流、智能港口、虚拟无水港、港口物联网等港口发展理念,形成第五代港口发展模式,集合多种创新技术,体现了全新的港口物流服务模式。物联网港口以统一的信息标准为基础,采用软件即服务或平台即服务的运营模式,通过公有云提供电子政务和公共信息交换第三方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和核心服务,通过私有云提供港口物流业务信息平台服务。物联网港口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等信息识别和采集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港口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对象等接入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对物流全过程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慧港口。物联网港口充分利用物联网感知、互联和智慧的技术特征,融合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先进理念,使参与港口物流的各种资源实现更为广泛的互联互通,是一种全新的港口发展模式。物联网港口技术体系(见图1)包括互联网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现有的应用成果包括智能闸口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营运管理系统、智能堆场通信及定位系统、电子车牌和驾照系统、货物配送信息采集系统等。我国已出台物联网发展规划和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港口发展模式从资源消耗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港口可以通过发展物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第三代“跨四迈五”,即跨越第四代港口,直接迈向第五代物联网港口,从而加快实现我国从港口大国转变为港口强国的战略目标。图1 物联网港口技术体系传统港口具有显著的属地性和资源独占性特征,而物联网港口突破地域限制,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使港口间的横向整合更加灵活,港口竞争模式从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向建立竞合关系和调整生产服务结构转变,港口生产力要素投入从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设施设备向资本、科技、信息转变,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从投资建设驱动向经营管理驱动转变,港口物流服务从设施、技术驱动向智能信息服务驱动转变,进而使相互割裂的码头操作系统、港口信息平台、口岸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信息孤岛和节点”转变成“信息海洋和大陆”,真正实现“物联天下,大而无疆”。三、 联营合作字母港联营合作子母港的基本概念:以大型海港为母港(中转港),以国际陆港、支线港和设在内陆的港区为子港,形成母港与各个子港共生共荣、联合经营、合作发展的子母港群,以网状的形式在间接经济腹地和直接经济腹地拓展业务,培育内陆地区外贸货源,为内陆地区提供相海港一样的港口服务,促进内陆城市建立国际陆港、发展临港产业区,带动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良好发展。使大型海港突破只在海边转圈发展的模式,树立深入内路经济腹地、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建立“港口连锁店”的创新思路。第五代港口以集装箱货物运输为主,集装箱运输方式为海港、陆港、内陆港区和支线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二、三代港口的发展策略基本上是:提高港口能力、满足外运要求;第四代港口的发展策略是:港航合资、加强港际间联盟、促进港口业务发展;第五代港口的发展策略有二:一是海港与内陆地区共同“培育内陆外贸货源,增加货源总量,与内陆共生共荣”,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外运份额。方法是在内陆设立港区和分公司陆港合资或合作经营,为内陆地区提供象海港一样的港口服务;海港与国际陆港、支线港协同经营,扩大货源。第五代港口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海港(母港)的各个港区、海港周边产业区、经济腹地的国际陆港、海港的支线港口、海港设在内陆的港区较为合适。第五代港口的组织特性一是沿海港区、内陆港区、支线港口形成联营合作子母港;二是海港集团总公司与设在内陆的分公司共同经营,海港集团总公司与支线港和经济腹地的国际陆港合作经营。生产特性:第五代港口以海港为母港(中转港),国际陆港、支线港和内陆港区为子港,相互协调配合,争取直接、间接经济腹地货源,拓展港口范围、开展港口业务。经营特性:国际陆港、支线港和内陆港区的性质不同,其各种关系非常复杂、差异很大,一种经营模式将难以应对。因此,第五代港口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独资、合资或合作的经营模式与国际陆港、支线港和内陆港区分别联合经营。绿色、物联网、联营合作字母港,这是第五代港口的显著特征,是未来港口发展的方向,绿色是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物联网是实现绿色的途径,联营合作字母港模式可以增加海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这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代港口的提出对世界港口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世界港口发展阶段来看,这标志着宣布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第五代。二是从理论上,要求港口理论基于第五代港口的新发展。三是从实践意义来看,第五代港口的提出意味着世界港口的战略规划、设计、运营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中国港口而言,中国的港口,特别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深圳港等在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上已经进入了世界港口的前列,但是,由于中国港口在污染方面相对美国、欧洲、日本、澳洲一些发达国家港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