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9 穷人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出示课题、解题 师:同学们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我们不能否定,社会上仍存在着很多的穷人,穷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请生讲述,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尔斯泰吧?谁能说说他是哪国的作家?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出示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二、预习检测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我能理解:(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能理解的新词)组间小竞赛:读准、读熟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穷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2、桑娜和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展示交流精讲释疑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桑娜和丈夫的对话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一)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1、桑娜收养了西门的两个孩子后,心情是怎样的?找个词语来形容。(忐忑不安)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9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划划,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3、再读911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你能把911自然段读出忐忑不安的感情来吗?4、这么多的感叹号、问号,你读懂了什么?(二)解读桑娜心里想法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和学生说说课文第二自然段,回忆他们家的生活状况)2、体会“受”的意思是?3、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4、既然已经够他受的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所以她会反问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5、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6、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三)解度丈夫心理想法孩子抱是抱过来了,可怎么对丈夫说呢?丈夫是怎么说的呢?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1、这里有个字体现了生活的艰难,那个字?(熬)能给“熬”换个词吗?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2、将来的生活更苦,他想到了吗?做这个决定难吗?从哪里看出来的?3、其实,渔夫心里也曾想到很多,赶快动手把他写下来吧。(学生写渔夫心理想法,教师巡视并提问)4、这就是渔夫的心理想法,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郁(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丈夫的话)(四)体会“心心相印”1、看到丈夫是如此通情达理,桑娜心情会怎样?体会一下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2、对呀,千言万语就凝缩成一句话,一个动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我们来读这一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你感受到了什么?(忐忑不安如释重负)心里的石头落地了。3、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邻居的孩子非抱来不可。这叫什么?(不谋而合,心心相印)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面进行总结。)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托尔斯泰爷爷通过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穷人生活穷苦但品质高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2、桑娜和渔夫的困苦生活以及西蒙一家的悲惨命运都是沙俄的黑暗统治造成的。沙俄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桑娜和渔夫便是这些穷人的缩影。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那么就让我们展开想象,下节课学习续写穷人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 1、给以下各字的注音 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 2、听写本课词语 3、理解词义 呼啸 心惊肉跳 蜷缩 汹涌澎湃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桑娜和渔夫把西蒙的孩子抱过后,她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展示交流精讲释疑一、围绕重点、学习表达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好在哪儿?2学生集体议答:(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了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思考过程跃然纸上。(学生说、老师随时引导。)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二、课堂训练、发展技能1、发挥想象,说一段话。出示课文插图(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2、结合课文描写,大胆想象桑娜拉开帐子的一刻,展现在渔夫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幕,跟小组交流讨论,桑娜和渔夫把西蒙的孩子抱过后,她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进一步表现穷人没有被穷苦磨灭的善良天性。续写穷人。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指读课文,启发再次质疑问题(随机解决)2、教学生字新词学生自己识记字形、重点辨析“寡”、“魁”的字形。拓展交流总结提升 1、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2、编排课本剧,把课文内容演一演。板书设计9 穷 人穷桑 娜:忐忑不安人 淳朴、善良不 美丽 心灵穷渔夫:受、熬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名称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题目入手,读题质疑 1、谈话入题:同学们,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当时十分痛恨那个说谎的孩子,痛恨他一连几次谎称“狼来了”把山下的人欺骗上山去。可有人却说“世界会因谎言而丑陋,也会因为谎言而美丽”,有这样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别饿坏了那匹马,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反馈 1、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课前预习的内容吧! 2、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那有没有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呢? 3、这个故事,文字比较长,但思路非常清晰,你们能不能综合时间的推移、人物的变换以及情节的发展等因素,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2、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现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我要读一读勾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导:师:是啊!一个谎言,为的是满足我渴求读书的欲望;一个谎言,白白牺牲了自己每天几个子儿的收入;一个谎言,还要每天为我服务,给我腾出一张小凳子,这种谎言,昭示的是美丽的心灵,是乐于助人的品格呀。所以,我们可以称这种谎言叫美丽的谎言。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重点研读,感悟青年品质1、细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拓展交流总结提升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板书设计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我 热心 善良 爱读书 诚实 有志气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11 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学习神情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导入:播放小提琴曲,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老教授)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位小提琴手的成长历程。 二、检查预习1.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4.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组交流合作探究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流露出哪些心情?2、画出老人的语言。想一想,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 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第一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理解溜走。老人真的 “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第二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理解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第三次对话:她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2、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找出关键词语和语句,同桌交流感受多媒体出示描写眼神的三句话3、课文三次反复出现老人平静的神态描写,可见看似平静的眼神实际上是意味深长,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揣摩,品出内涵。课件出示填空:(1)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理解她慈祥的眼神为什么像深深的潭水?从他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5、配乐朗读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后检反馈当堂达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1、填空:( )的老教授 ( )的小提琴手2、我想对老教授说 ,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 ,我更想对自己说 。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一、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听写词语。聋子沮丧溜走抱歉兴奋慈祥荒唐割舍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我的情绪将会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表演课本剧。展示交流精讲释疑一、交流讨论:1、“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我的情绪将会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认为文中的中心人物是谁?3、文中妹妹一角色是否可有可无?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全班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从妹妹的表现中更能体现处罚哦夫人的人格魅力。二、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1、小组共同设计剧本。2、表演剧本。3、评议表演情况。三、指导书写生字。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课外小练笔: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请选取这个人给予你帮助的事例来写一写,要着重突出你的心理变化过程。拓展交流总结提升推荐阅读平分生命最美的书包。板书设计 11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真正的小提琴手 关怀 帮助 鼓励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使用人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课题名称12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习前检 一、理解课题 1、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 “我”和苏珊间的交往过程是怎样的呢? 2、苏珊是怎样怀着一颗爱心去用心地,有耐心地倾听“我”的倾诉的?画出有关句子,写写你的体会。 3、课文多处都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这样的写法,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让我们来试着找找吧。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这些语句划出来(提示: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 导: (1)“我”的手指受伤后向苏 珊求助(36自然段) “我”为什么会对着话机放声大哭?苏珊是怎样帮助“我” 的? (2)“我”经常向苏珊求助(7 自然段) 从小精灵问题耐心地回答问题一遍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