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背后所突出的信任危机(2).doc_第1页
血荒背后所突出的信任危机(2).doc_第2页
血荒背后所突出的信任危机(2).doc_第3页
血荒背后所突出的信任危机(2).doc_第4页
血荒背后所突出的信任危机(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序号: 编码: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 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关于血荒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学校全称: 南昌理工学院申报者姓名: 侯志威 伍明 陈乐全 高亚硕周博 沈阳 饶绍荣 叶津(集体名称): 南昌理工学院1015航天协会飞龙课题组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报送方式:省级报送作品高校直送作品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左右)。6发起高校的三件直送作品和各省(区、市)通过初评的作品(数量参照“作品数额分配方案”)各一式四份分别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用特快专递寄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7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省或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侯志威性别男出生年月1988.1学校南昌理工学院系别、专业、年级机电工程系09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1)班 学历本科学制4年入学时间2009.9作品名称关于血荒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南昌理工学院09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1)班邮政编码330013办公电住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住宅电话其他作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伍明男23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陈乐全男20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高亚硕男21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周博男20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沈阳男20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饶绍荣男22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叶津男22岁本科南昌理工学院资格认定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是否(部门签章)年 月 日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关于血荒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作品所属领 域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论文以通过对血荒现象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血荒是由宣传、制度等不合理的内在原因及政府机构的公信力缺失的根本原因造成。然后借鉴和检讨了以往相关研究,结合自己的思路与认识,提出新的针对血荒现象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为基本思路。旨在对2010年出现的血荒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探究。为解决血荒以及由其折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寻求方法与策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论文以“事实求是”的态度,认真客观的统计和分析了调查报告的数据;以“从特殊到一般”的指导思想,剖析了血荒问题所折射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共性;以“由表及里”的基本方法,深层的挖掘血荒这一表象的内在“结症”。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不仅对血荒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与举措,同时也对由血荒现象折射出的“宣传的不主动”、“政府机构公信力缺失”等社会共性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意见及探讨性解决方案。作品摘要 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此我们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出现血荒问题相关资料的了解和分析,以及对江西省南昌市各高校学生对献血态度的抽样调查,研究认为血荒的形成与蔓延已经十分严重、这不是单纯的血库告急,其根本原因是民众对献血的信任危机。本课题根据南昌市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全国各大城市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全国范围内血荒的对策和建议。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一、对比数据见正文中各数据统计表及统计图二、参考文献1 徐永刚 国内各地存普遍性血荒 担心染病成阻碍献血主因 健康快讯 2010年10 月 2 金鑫 山西疫苗黑幕:垄断权力之下的夺命商机 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3月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1999年11月 4 林蔚 ;“无偿献血”谁做表率J. 瞭望 ; 2007年25期 5 汪春兰; 捋臂献血简单无偿用血折腾N; 安徽商报; 2010年3月6 中国人民献血法S ; 第十四条7 李艳慧 高静 李运情; 浅谈无偿献血免费用血C; 中外健康文摘; 2010年11月8 于江涛 闫玉鑫 ; 三屯卖血跑得快; 调查辽西“卖血部落”利益链条 时代商报 ; 2005年3月9 丁洋; 人血浇花事件始末:浇花人称以为血浆报废N; 重庆晚报; 2009年11月10 叶洲 李秋萌; 中国卫生部长献血 否认血站用无偿献血盈利;联合早报; 2010年10月 调查方式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个 人次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推荐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住宅电话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其它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单位电话住宅电话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其它说明 学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 (团委代章) 年 月 日 校主管领导或校主管部门确认盖章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初评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审定意见 团 委 科 协 教 育 厅 学 联(签章) (签章)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E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关于血荒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侯志威 伍明 陈乐全 高亚硕 周博 沈阳 饶绍荣 叶津】【南昌理工学院1015航天爱好者协会海明飞龙课题组】摘要: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此我们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出现血荒问题相关资料的了解和分析,以及对江西省南昌市各高校学生对献血态度的抽样调查,研究认为血荒的形成与蔓延已经十分严重、这不是单纯的血库告急,其根本原因是民众对献血的信任危机。本课题根据南昌市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全国各大城市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全国范围内血荒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血荒 抽样调查 信任危机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related information about blood supply shortage in many big citie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blood supply shorta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 serious by sampling survey. In fact, it does not only show the lacking of blood, but reveals the primary cause is peoples trust crisis toward to blood donation by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and advices as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which would b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Nanchang.Key words: blood supply shortage, trust crisis, solution and advice.一、 引言: 针对中国许多大城市出现的血荒现象,我们调查实践小组通过相关报道和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及对南昌各高校进行调查问卷,发现血荒现象的蔓延不仅仅是由于宣传不足、制度不完善等表层原因造成,其产生的根本在于政府的公信力严重缺失。对此我们在论文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二、全国范围内血荒的情况:根据卫生部的数据统计,近几年我国临床用血量需求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当前我国人口献血量仅为0.84%,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因此,全国范围内“血荒”在以往亦较为常见。 近期内,血库告急的警报已在全国不少城市拉响。昆明、南京、北京、武汉、青岛等全国多个城市出现血荒,各地医院被迫推迟手术至少有五成,甚至部分城市高达九成。目前国家实行的无偿献血制度,主要依赖于大学生为主力献血群体,如遇到学生放假或气温变化等情况,就容易出现血荒。由于血液仅有30余天的保质期,无法定期贮存,亦为“血荒”问题的解决带来难度。昆明的人口超过600万,像这样规模的城市比较安全的血液储备量应该是在40万到50万毫升之间。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中心血库里存量只有2万毫升。从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得到一组数据:A型和AB型血各有5400毫升,O型血只有3800毫升,B型血最少,只有800毫升的库存,昆明市血液中心血库,装血浆的冰箱空空如也。 南京临床用血量每年以10速度上升,可南京的献血源还是那么多。”一组数据表明,2003年,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1400万毫升血源就能满足所有医院需要,但2005年就达到了近1600万毫升,2009年达到2300万毫升。 近几年,南京各大医院纷纷在扩建,除了南京本地病人外,苏北、安徽等地的病人也纷纷到南京来治病,这无疑增大供血负担。“目前,南京血液中心要向南京大大小小1700多家医院和其它医疗单位供血,日用血量都在8-9万毫升,可每天街头采血只有2-3万毫升,缺口不是一般的大。三、调查过程及问卷分析:随着血荒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大和加剧,以及社会各界对此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血荒问题已成为最近的焦点话题,而作为主要献血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对献血的认识以及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客观反映南昌市各大高校学子对献血的认识以及态度,经过近2个月的准备,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对南昌市各大高校的250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南昌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以及出现血荒后,其对血荒的态度以及应对血荒的建议措施。(一) 问卷分析 在中国大学生一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各自血库的大存血来源也绝大部分依赖于大学生献血主力军,而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这便不得不使问道如今的大学生是不是已经不再愿意无偿献血了。对于这个问题,本次结果如下图表所示:参加过,以后会继续参加过,以后不会继续没有,但以后会没有,以后也不会人数581811856比例(%)2474722表一图一该图表表明有合计71%的大学生以后会参加无偿献血,本次调查的另一数据表明,有59.2%人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义务参加无偿献血,两组数据结果同时表明当代大学生依然愿意献血。 然而在“以后会参加无偿献血”的176人中有118人亦即67%目前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对于这一现象又不得不使人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想要献血却没有去献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为什么一些人不愿意献血选择”时,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图二有10.3%的人“怕疼”有19.5%人选择“身体不允许”有21.2%人选择“对献血过程不放心”有分别21.7%人选择“社会倡导不足”“对无偿献血不了解”上述调查结果表明除个人条件限制及一些环境(天气等)外,束缚大学生无偿献血还有其他因素 。(一)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及重视程度不足。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0%(图三)人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如体重要求、间隔时间等)非常了解。仅有10%(图四)的人对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非常了解。 图三 图四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然而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您认为献血对自身健康是否有害时”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有害没有害不清楚人数6213058比例25%52%23%图五有25%人选择“有害”有23%人 选择“不清楚”共计48%人对这个基本的常识,处在模糊和错误的认知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处于这种认识中,这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对献血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 在中国宣传往往处于被动的尴尬中,火灾过后宣传防火,地震过后宣传防震,事故发生后,宣传交通法则然而这种事故后的宣传,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实现“宣传”防患于未然的本质,就像我们牙疼时吃一颗去疼片,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抑制疼痛,但这一段时间过后,牙还是会疼痛。 大学校园中经常有献血车驶进来,经常见医生及护士手中的针管,却从未见过一张献血知识的宣传单。大学中有很多大讲堂,却从未见过任何关于献血安全防范知识的讲座。大学生几乎每人一台电脑,却很少有人浏览相关资料的网站。足见整个社会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宣传及重视不足。(二)献血制度不够完善本次调查数据如下图表所示:很大程度某些环节需要不需要没考虑过人数108108430比例43.2%43.2%1.6%12%表三图八结果表明,有43.2%人认为献血制度“很大程度上需要改革”,有43.2%人认为“有一些环节上需要改革”。为何要求改革的呼声如此之大,现行的献血制度又有何缺陷?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在无偿献血后,您及家属在享受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中是否遇到麻烦”时,其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无法享受享受过,但过程繁琐享受过,很顺利没有遇到用血的情况人数6245215比例0.0480.1920.040.72表四图九在献血后遇到用血的35人中,有17%人认为“无法享有优惠政策”,有68.5%人选择“享受过,但过程很繁琐”,有7.1%人选择“享受过,并且很顺利”。足见无偿献血后优惠用血这一制度的不到位。此外,中国的献血人群主要是大学生和农民工,而他们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到假日,大学生、民工返乡、在此期间各地,经常出现“缺血”。这也凸显了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单一的事实。(三)国家机构公信力的严重危机对于国家某些机构的不信任,在本次调查问卷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献血的环境及设备的安全性存在不信任,当问及“无偿献血存在哪些完全隐患时”,仅有8%的人认为“无安全隐患”,共计有92%人认为在采血环境、及其它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就笔者本人从医护人员采取的全过程来看,所用的采血器具全部都是从原装包装中取出。采血环境也相当干净,而学生们之所以仍然当心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贴有国家标签的合法的合格器具还是不信任。2005年12月开始,山西省疾控中心被承包给了一个自称是“卫生部大企业”的公司,该公司不但在此后两年垄断了山西省的疫苗销售,而且在山西省相关机构倾情配合之下,以行政命令与建议的形式强行推广所谓的“标签疫苗”,即贴上这个公司提供的专用标签的疫苗才允许使用。在贴这些标签的时候,原本按照安全规定应该低温保存的疫苗,全部被拿到办公楼的楼道等地,用临时人员手工贴上。而到2009年3月,这种国家明令禁止暴露在高温之下的疫苗依然还没有退出山西市场,其间有上千万人次注射了各种疫苗,其中大部分是孩子。近百名孩子疑似因为不合格的疫苗死亡、致残。领而诸如此类事件,如加奶粉、毒氧气等的频繁发生,也彻底摧毁了人们对国家机构所谓的严格检查层层把关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无偿献血收集到的血液是否得到合理利用的不信任。现在,血液是由各地的血站管理。从无偿献血者那里抽取的血液最终是以各种价格卖给了医院,而医院也把血液卖给了病人。以南方某市为例,医院用血的标准血价为:全血每200毫升220元,50或100毫升的小剂量全血每袋加收分装费20元;其他稀有血型全血,每200毫升660元。在这个过程中,血站和医院都会盈利。尽管血站的经营和医院的治病需要成本,在现阶段也许还达不到无偿献血者的免费用血,但是血液的流转和供给应当保证对公众的透明和负责,否则容易引起公众对于牟利的质疑。 “其实我也想去献血”王启刚说,只是谁人保证我所献的血能不能真正给所需要的人用上。王启刚南昌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大二的一名学生。而像他这样因为持有这种想法而没有去献血的人还有很多。本次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六 图七结果表明只有4%人认为收集到的血液得到了充分合理过程的利用。同时当问及“是否认为血站会通过收集到的血液谋取利益时”有16%人选择“一定会有”有52%人选择“有可能”二者合计68%。当然不能以这个统计结果就说明无偿献血收集到的血液就没有得到从分合理的利用,这只是大学生对此的一种看法和认识,但却反映了医院、血站对无偿献血所收集到血液处理使用的不透明现象,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些机构如何处理使用血液的不信任的实质。这种不信任就真切的体现在那句“谁能保证”上。四、解决血荒的对策和建议 1. 改“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调查中,大学生作为相对较高文化知识的群体,却依然有48%对无偿献血的知识处于一片模糊中,那么整个社会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怎样便可想而知了,所以如何做好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对于大学生这个具有较强的统一性特点的特殊的群体。医院及血站可在学校采血时给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如设立咨询台,解答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疑问以及散发相应的传单等。学校也可以联合社会一些相关组织或人员开设无偿献血知识的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知识。 而对于全体社会成员,要使宣传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必须将现在的被动宣传改为主动。宣传是一种社会传播,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信息共享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所以如何能改“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充分的利用媒介相当重要。现代社会有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介。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这些媒介,明确、醒目、大量 、提前的宣传无限献血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忽略人本身这个最基本的媒介。在报道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一些国家公务员,一方面鼓励人们献血。另一方面自己却不献血。据有关统计显示公务员无偿献血的人数仅占0.92%,这种做法给人一种“你喝吧,这洒又没有毒”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不但没有起到任何有力的宣传作用,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只有社会领导者们身体力行,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2. 改善中国当前的献血状态及体制之所以选择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大学生占无偿献血人数的92%,大学生这种奉献精神值得表扬和肯定,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目前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太过单一这一不争的事实。汪春兰是安医大第一附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现在献血的主体是大学生、部队官兵,遇到寒暑假都会引发供血危机,虽然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义务与责任,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采血站和献血车仿佛紧紧盯着大学生、部队官兵及农民工,献血好像只是他们的责任。这才造成青医附院输血科孙波主任的观点,认为夏天学生们放假出现“血荒”就可以理解,而学生们在学校也出现“血荒”现象便是奇怪的奇怪现象。这也暴露了人们在潜意识里对无偿献血“全民性”的漠视。正是这种漠视,才造成了今天献血人群结构单一的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则必须把无偿献血的“全民性”意识植根于每一给人的心中。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如制定在献血前与献血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安保协议制度,打消人们对献血安全性的担心;政府部门规划和安排献血点,使献血点有了保障不会被随意的取消或驱赶等举措。除此之外,无偿献血优惠用血制度也需完善,在问卷中遇到用血问题的35名大学生中,仅有7.1%的人选择了“享受过优惠,并且很顺利”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但是,献血者及其家人在用血液中的过程之烦琐、操作之不便及区域限制,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最终还是有偿用血。献血容易用血难,也造成了人们对无偿献血的抵触情绪。合理的简化献血后用血的操作流程,取消用血的区域限制是无偿献血后用血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无偿献收集到的血液是否充分利用”这是本次调查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质疑,所以改善无偿献血收集到的血液使用的监管体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各地都有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血液制品例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等等,而血源从哪里来呢?国家规定不允许买卖血液,只能是无偿献血。那么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唯一合法来源只能是血站,血站不可能无偿提供血液给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所以,造成现在无偿献血的人都不愿意去用自己的鲜血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设立无偿献血收集到的血液使用的监管制度,才能使人们自愿去献血。而且这种公益活动不能太多的受政治因素影响,所以建议由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组建这个监管机构。3.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公众,提高一些国家机构部门的公信力。 对国家机构不信任的那句“谁能保证”,不仅仅体现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而是体现在整个社会中。无论是对无偿献血环境及设备安全性存在的不信任,还是对收集到的血液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的不信任都来自于民众未能得到明确、透明的信息说明和合理的解释而产生的猜测与不满。人民的不信任正是政府机构公信力缺失的体现,而此次“血荒”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机构公信力的严重缺失。公信力是一种长期积累产生的效应。公信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用户与支持,是因为始终坚持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产生了极强的公信力。而如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缺失,也不仅仅是因为“血荒”及“山西省问题疫苗”事件而产生,背后的不公开、不透明、不作为,一遇到任何问题使动用有关专家出来澄清。有关部门出来否定。 任何问题否定解决的道路,这样怎能信服于民。就如,成都发生的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当作花肥浇灌兰花。这桩曝光的血液标签上表明来自成都市血液中心,采血日期为2009年10月3日,失效期为2014年10月3日。尽管事后血站的解释 是报废的血液,但失效期为2014年10月3日,仍然无法取得公众的信任。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久而久之便使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所以能否以“事实求是”的态度面对公众,是提高国家政府机构公信力关键之所在。 就“学荒”问题而言,不少人怀疑自己无偿献血的血液被血站拿去卖给了医院,医院又有偿转卖给患者而感到不可理解。其实针对无偿献血者用血,医院仍要收取一定的血液检验、处理保管费用。这都需要供血站及医院向公众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需要对血液的整个生产与消费流程进行透明化运作,特别是公开血液的用途、血液的储藏状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升血站及用血医院的公信力方可激发社会各界献血的积极性。五、结束语:虽然有71%的大学生表示依然愿意参加无偿献血,但是83%的大学生未参加无偿献血,还是揭示出要解决血荒:首先要让人们对其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这并不是以往的相关研究提出的要大力宣传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把原有的“被动性”宣传转化为“主动性”真正做到宣传的防患于未然。同时一到寒暑假,血荒现象出现的几率便大大增加,也暴露了中国无偿献血人群太过单一的缺点,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全社会对无偿献血的“全民性”的意识缺乏。这就要求“无偿献血”的人群不能仅仅锁定在大学生身上,而要放开视野,把“无偿献血全民性”这种意识植根于每一给人。另外,献血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造成血荒的一个重要原因,献血容易用血难以及无偿献血收集到的血液的使用的不公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献血的积极性。如何去完善这些制度,还有待后来人的探索与研究。然而造成血荒现象,除了无偿献血的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机构的公信力严重危机,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不信任导致对政府各种行为的抵制,从而引发血荒。如何重拾公信力,完全取决于政府机构能否以“事实求是”的态度面对公众。唯有“实事求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血荒等类似问题的发生。 六、参考文献:1 徐永刚 国内各地存普遍性血荒 担心染病成阻碍献血主因 健康快讯 2010年10 月 2 金鑫 山西疫苗黑幕:垄断权力之下的夺命商机 中国经济时报 2010年3月3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1999年11月 4 林蔚 ;“无偿献血”谁做表率J. 瞭望 ; 2007年25期 5 汪春兰; 捋臂献血简单无偿用血折腾N; 安徽商报; 2010年3月6 中国人民献血法S ; 第十四条7 李艳慧 高静 李运情; 浅谈无偿献血免费用血C; 中外健康文摘; 2010年11月8 于江涛 闫玉鑫 ; 三屯卖血跑得快; 调查辽西“卖血部落”利益链条 时代商报 ; 2005年3月9 丁洋; 人血浇花事件始末:浇花人称以为血浆报废N; 重庆晚报;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