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1页
2017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2页
2017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3页
2017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4页
2017新考纲诗歌鉴赏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虞美人 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8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西江月 【宋】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 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4“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56题。(11分)醉落魄咏鹰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 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5.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A. 词的上阕咏物而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写到自己对往事的追忆。B. 下阙的情绪直承上片的气氛,“男儿身手和谁赌”赞叹男儿矫健的身手无人可敌,抒发了一种独孤求败的孤独感,以及对像鹰一样的对手的思念。 C. “秋空一碧无今古”在情景上陡然一转,骤然改变了前两句中略带萧飒和冷厉的的气氛,把一片高朗辽远的景象带入词境。D. 词人善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但却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E.“寒山”“秋风”“碧空”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拟人笔法突显风的猛烈。6.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78题。(11分)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7.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B.“寒山一带伤心碧”一句是静态的写生,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给人一种潜在的骚动感,撩人意绪。C.“暝色”句为远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上人物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D.“宿鸟归飞急”这一句写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既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也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E. 全词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又融成一片。8.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910题。(11分)公安县怀古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10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1112题。(11分)阙题刘眘(sh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E. 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1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6 ) 七、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314题。(11分)孤雁儿 李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鹧鸪天暮春黄升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 “梅心惊破”句,是拟人法。词人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B. 孤雁儿一词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伤春的基调。C. “戏临小草书团扇”,这句摹写闺中佳人在精美的生绡白团扇上临摹字贴、戏学草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D. 李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黄词用叙事的手法,把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怜花心事,曲折深入传给了读者。E. 两首词都写到了“沉香”,李词借时断时续的香烟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黄词则用炉香渐消,天还未暮以突出永昼难消与心境之孤寂。 14. 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6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1C(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2本词表达了诗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诗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片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8分。情感3分,每点1分。抒情手法分析5分,写出一种3分,写出两种即可得5分。其中手法1分,结合词句分析2分。)3B、C (B是借喻,不是借代。C“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答对1项得2分,两项得5分) 4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5.B E(B. “抒发了一种独孤求败的孤独感,以及对像鹰一样的对手的思念。”错,E.拟人笔法错,应为夸张手法。)6.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7.C E (C.“远景”应为“近景”;E.“全词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错,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8. 答案(示例一)游子思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乡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示例二)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示例三)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9. (5分)C D(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10. 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2分)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2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意思对即可)11. A、C(B“孤寂”应该为“宁静”。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E“淡淡的忧伤”错。12.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2分)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2分)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13.B C(B.“伤春”错,词人笔下之春为“春意盎然”之春,开篇奠定的是忧愁的基调。C. “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雅生活的闲情逸致”错,“戏临小草书团扇”应是主人公聊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