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真正含义》PPT课件_第1页
《OMO真正含义》PPT课件_第2页
《OMO真正含义》PPT课件_第3页
《OMO真正含义》PPT课件_第4页
《OMO真正含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MO,什么是真正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中国互联网的成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是纯线上时代,是四大门户的时代,互联网行业相对窄小,占中国GDP的百分点只有个位数。接下来,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成熟,逐渐扩展到电子商务,出现了“鼠标加水泥”,互联网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渗透率慢慢达到10%左右。再往后是O2O,从线上到线下,互联网商品和服务交易延伸到更多的场景,导致互联网对实体经济渗透率超过20%。但20%依然不是终点,再往下还有更进一步。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但线下流量仍然有巨大的价值洼地。线上赋能线下的新场景机会涌现,这就是OMO的雏形。,OMO即Online-Merge-Offline,是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的边界消失是什么原因促成了OMO的出现?1、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时随地有数据连接,赋予了我们无处不在的连接能力。2、移动支付渗透率提高。移动支付和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有场景限制,很难想象用信用卡刷摩拜单车,而且信用卡也不能把数据反馈回来。3、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感知、大数据,能够实时把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行为数据化,从而做到进一步利用、挖掘。4、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让物流供应链流程自动化的能力。原来的世界分为数据世界和真实世界,两个世界通过很细的管道互相转换。但在OMO时代,因为有了上述四种能力的结合,整个世界都可以被实时数据化,数据世界赋能实体世界,二者完全重合,不再分割为两个场景。,OMO时代,商业将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线上线下的流量将双向交织。O2O模式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OMO模式下,线上与线下将双向交织,互相导流。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概念商超,是典型的流量双向交织流动的商业模型。用户在线下购物,使用电子支付,行为被线上收集。从线下获得体验后,可继续使用网站、APP购买商品,送货到家。用户在线下变成会员后,商家能在线上做推荐、引导,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二次传播和增值,从而模糊了线上流量与线下流量的边界,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环体系。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OMO模式,只能算是具备了OMO的雏形,是0.6版OMO。第二点,线上线下相互赋能,体验相互交织。以零售为例。利用传感器、电子屏等交互设备,线下店可以调用线上线下数据,包括用户以前的购买习惯、购物历史、线上库存、销售状况等,给用户精准推荐或动态折扣,还能让用户快速知道,哪个是最热门的商品,哪个是朋友购买的商品,或者哪个是跟你类似的人买的多的商品。购买商品之后,还可以快速地分享给朋友。利用交互设备,线下店可以减少SKU和库存数量,更多的SKU只在交互设备上展示。虽然店里有库存的SKU只有2000个,但可以放1万个甚至100万个展示性SKU。这种便利,线下店原来是不具备的。举个教育的例子。学生可以去线下的双师课堂,与同学一起,向本地及远程的辅导老师请教,也可以选择线上虚拟课堂,使用在线课堂的方式学习,或者使用自适应系统,随时随地学习。不同方式的学习进度是统一的,不存在线上和线下割裂的状况,完全被统一在一致的体验下,本地老师、远程老师、自适应系统都可以掌握你的学习进度,并给予针对性辅导。第三点,催生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业形态。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业形态,与京东、淘宝一类的中心化、货架式电商形态有明显不同。货架式电商以搜索为核心,从用户到电商,是单向的交易。而社交化、去中心化商业形态则是用户到用户的、场景到场景的传播和交易。消费者在场景中产生购买需求,并通过社交、推荐的方式完成交易。第四点,商家将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电商、实体店的供应链、仓储、数据将打通,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而不是分离成两个部门,一个中心仓可以同时为电商和实体店服务,线上线下滞销库存可以互相转化。对用户的服务也将变成无差别的、从头到尾的服务。与用户的交互,不局限于线下店面,或电商体系内,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第五点,上述四点都是增强已有场景的服务能力,除此之外,OMO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场景。就像摩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1-3公里出行场景一样,OMO模式会延伸出全新的服务,创造出现在还没有出现的新物种,诞生出很多multibillion-dollar级别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传感器是打通线上、线下业务的关键。例如,传统零售因为有了店面中的各种传感器,才可以像电子商务网站那样随时识别出客户身份,根据客户购买历史推荐商品,帮助客户更方便地完成购买。传统交通、仓储、物流可以被各种智能传感器改造成拥有自动交通流量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