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介绍恐龙范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生物的科普读物进化之谜它主要讲了地球生命史、DNA分子、蚊子,大陆漂移、化石、恐龙、鱼类、人类的演变和一些灭绝动物的介绍。 它的作者英国作家菲尔盖茨,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个科学家。他的作品一般都是关于生物,曾写过,与一只恐龙的对话、奇妙的软体动物,这篇读后感和他写的进化之谜有关。 地球生命的故事有一个名字,叫作进化,这种过程已经持续到了35亿年,谁也不会知道它会继续持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级的生物出现。 进化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变幻莫测的。自从35亿年前,海洋中一种化学鸡尾酒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奇怪分子,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不断进化,最早进化成细菌,后来又分别进化成原始虫、野生群体、三叶虫、广翅、两栖动物、千足虫、爬行动物、恐龙、哺乳动物、鸟、人类 在进化史上令我感到最难解开的谜底就要属恐龙消失之谜了。恐龙是1。35亿年前形成的爬行动物,在2。3亿年前进化成的,当时完全是恐龙的天下:空中的 * 翼龙在空中翱翔;海上霸王鱼龙在海底统治;陆地上就更不有说了凶猛的霸王龙,可怕的恶魔龙称霸天下可在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神秘的消失了。 恐龙为何消失?至今有4种猜测。一是:飓风把尘土卷入空中。遮住了太阳,地球变成了冬天。到了最后,恐龙全部冻死;二是:超新星爆炸,释放出含“中微子”的有害颗粒阵雨,它使恐龙患上了绝症;三是: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引发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空中的尘土挡住太阳,恐龙因不能抗寒而死;四是:火山爆发,空气灼热,恐龙因无法生蛋而灭亡。究竟是怎么回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大部分的地球生命史,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化石、恐龙、岩石的知识,这本书以幽默的口吻,让无不再对那些古怪的术语发愁,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进化的兴趣,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进化,热爱进化! 我来向大家再介绍一次恐龙吧。 本次是先鱼龙,鱼龙引(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希腊语:?,“鱼”和?“(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然后是剑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四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可达12公尺长和7公尺高,可重达4吨。 再是蛇颈龙,蛇颈龙(Plesiosaur)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维生。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古生物学家对于Plesiosaur与其他海洋物种的关系,意见分歧。 其次是三角龙,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最后是盗龙,盗龙(属名:Rapator)意为“盗贼”,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澳大利亚。盗龙长度为9米。盗龙起初是在193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休尼(FriedrichvonHuene)根据他所发现的单一骨头来命名。这个骨头起初被认为于一只不确定属的兽脚类恐龙手部;后来这骨头被认为类似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的手指骨头。如果盗龙属于阿瓦拉慈龙科,它将成为该科最大型的成员。但近期的研究显示盗龙可能是种原始的虚骨龙类,类似恩霹渥巴龙。 谢谢观赏。 恐龙是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上爬行动物的总称。恐龙的种类很多,身体大小、形状、生活习性各不相同,陆地、海洋、空中都是恐龙类爬行动物的活动场所。大的恐龙如中国四川省合川县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全身长22米,体高3.5米,体重4050吨。平时在水深510米的湖泊中生活,利用水的浮力浮起笨重的身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物。小的鹦鹉龙整个身体只有一只小狗大。有的恐龙能在空中飞翔,像长尾的喙嘴龙,有尖利的牙齿和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有一块像苍蝇拍形状的膜,飞翔的工具是翼膜。有的恐龙是海中的霸王,如喜马拉雅鱼龙,食肉善游,上下颌特别长,形成长吻,口内有牙齿,外貌很像今天的海豚。有的恐龙是陆上的武士,如剑龙,身长6米,头小,背部高拱,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竖立着,尾尖处有骨刺,是御敌的武器。到了1亿3千万年前左右,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的变化,称霸一时的恐龙在地球上就完全灭绝了。恐龙灭亡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应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当时外界环境的改变与恐龙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最后灭绝的恐龙 三角龙 作为一个大的动物家族,恐龙统治了世界长达1亿多年。但是,就恐龙家族内部而言,各种不同的种类并不全都是同生同息,有些种类只出现在三叠纪,有些种类只生存在侏罗纪,而有些种类则仅仅出现在白垩纪。对于某些“长命”的类群来说,也只能是跨过时代的界限,没有一种恐龙能够从1亿4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直生活到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之末。 霸王龙 也就是说,在恐龙家族的历史上,它们本身也经历了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有些恐龙先出现,有些恐龙后出现;同样,有些恐龙先灭绝,也有些恐龙后灭绝。 那么,最后灭绝的恐龙是哪些呢?显然,那些一直生活到了6千5百万年前大绝灭前的“最后一刻”的恐龙就是最后灭绝的恐龙。它们包括了许多种。其中,素食的恐龙有三角龙、肿头龙、爱德蒙托龙等等;而肉食恐龙则有霸王龙和锯齿龙等。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