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ppt课件_第1页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ppt课件_第2页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ppt课件_第3页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ppt课件_第4页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中微生物的原理,.,自然净化物理作用:稀释、沉淀(强)化学作用:日光、氧气等对污染物的分解(弱)生物作用:生物降解(食物链)(强),第一节水体自净,.,提问:水体自净速度有哪些限制因素?,物理?净水流量、流速、污染物物理性质化学?地域、季节、天气生物?生物种类、数量(营养物浓度、环境因子)、代谢的极限速度,因此水体的自净速度是有限的。在正常情况下,水体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称为同化容量或自净容量。,.,A自净的过程,水体自净过程大致如下a.物理作用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被水稀释,有机和无机固体沉降到河底;,如下图河流污染和自净过程,.,河流污染和自净过程图,污水,提问:原理?,.,被污染的水体都是自净水体!但自净恢复的程度不同,或称污染现状不同。,.,2衡量水体污染与自净的指标,提问:用什么指标可以衡量河段水体污染与自净所处的阶段?,水体外观、化学指标、生物种类、数量及比例关系、溶解氧等等,山东小清河,.,B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河流污染中氧浓度昼夜变化示意图,氧浓度高低与细菌含量有关,昼夜变幅与藻类数量有关,因此与P/H或BIP有关。,.,C水体外观,外观特征:混浊程度、颜色及气味等原因:水中细菌种类数量、悬浮物种类数量,.,D指示生物,例如污染前污染净化开始持续结束生物:植物消失藻类、原生鱼虾植物、鱼动物出现出现、鱼,可作为指示生物的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浮游甲壳动物、底栖动物有寡毛类的颤体虫、软体动物和植物和水生昆虫等。,.,污化系统将污染水体划属为不同的污染带类型。分多污带、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多污带,.,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第二节微生物脱氮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一、污、废水脱氮的具体指标,一级标准氨氮15mgL,.,二、微生物脱氮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A/O脱氮工艺,废水,好氧脱碳,缺氧反硝化,沉淀池,好氧硝化,沉淀池1,好氧活性污泥回流,缺氧活性污泥回流,出水,回流,?,(一)微生物脱氮工艺活性污泥法典型工艺A/O工艺(缺氧、好氧工艺),.,(二)脱氮原理,缺氧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兼性厌氧菌)反应:NO3-N反硝化还原为N2,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碳源:原水中BOD硝酸盐来源:回流出水中的硝化产物,好氧脱碳硝化脱碳氧化去除COD脱碳菌好氧有机物呼吸的细菌,以有机物为碳源硝化菌好氧氨盐呼吸的细菌,以碳酸盐为碳源(NH4+NO2-NO3-),.,挂生物膜或投加悬浮填料定期投菌,提问:为什么先脱碳、后脱氮?,硝化菌的碳源是脱碳菌的代谢产物;有机碳源丰富时,脱碳菌世代周期短生长迅速,硝化菌氧利用不足,生长缓慢;,提问:硝化脱氮时有时需要补碱(Na2CO3或NaOH)?,硝化作用消耗碱(NH4+、CO32-),水pH下降;补充碳源、升高pH,提问:硝化菌世代周期长,容易从活性污泥系统中被洗掉,如何解决?,.,两级滤池法工艺流程,好氧脱碳硝化滤池,进水,厌氧反硝化滤池,出水,甲醇,补充反硝化菌的碳源!,利用进水中的BOD,.,(BOD:N:P)100:5:1微生物除碳的同时吸收磷元素用以合成细胞物质和合成ATP等,但只去除污水中约19左右的磷。某些高含磷废水中残留的磷还相当高,故需用除磷工艺处理。1微生物除磷原理依靠聚磷菌(兼性厌氧菌)聚磷,再从水中除去这些细菌。,第三节微生物除磷工艺原理及其微生物,.,好氧时:大量繁殖(消耗好氧状态能源聚-羟基丁二酸(PHB),逆浓度梯度过量吸磷(贮备厌氧状态能源多聚磷酸盐颗粒(异染颗粒));厌氧时:正相反不繁殖,释放磷酸盐于体外(产生能量供其储备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