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商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刘 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学 号060120008专业班级国贸0601班文献综述题目: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国情十分相似,发展任务相同,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与俄罗斯、巴西并称为“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已普遍认为21世纪金砖四国的贸易格局将影响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并能大大加快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作为金砖四国的成员之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而金砖四国中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如今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虽然印度贸易在绝对数量和规模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所以本文首先对中国和印度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希望通过对两国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得出两国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潜在的贸易互补性,从而为促进中印双边贸易提出对策和建议。然后通过对中印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从而为提高中国贸易竞争力提出对策和建议。二、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一)国外研究的状况保罗克鲁格曼(1979)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得出结论:国际贸易的发生并不依赖国家之间的差异;在规模经济条件下,产业内贸易可以在两国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发生。迈克尔波特(1990)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并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和企业战略)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 Arvinder Singh(2005)对中印两国的社会背景做了比较,分析了两国在经济增长、出口及FDI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中国与印度经济的相似程度并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深,表面上的相似,比如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掩盖了实质上的差异。中国和印度之间在贸易、投资及其他方面相互学习的空间很大。特别是入世后,中国开拓印度市场的动力和强度都有增大的趋势。Mohammed Saqib(2003)指出中国和印度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双方的经济互补性也很大。以IT为例,中国擅长电脑硬件而印度在电脑软件上领先世界,双方合作空间很大。他认为印度需要中国帮助其改善产业结构。以能源为例,印度缺乏电力,而中国在基建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印度希望中国公司能够在其境内兴建水电业。(二)国内研究的状况谭晶荣(2004)对中印两国主要商品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得出结论:中国与印度在商品贸易中除在商品的进口来源地存在较大差别外,在出口地和出口商品类型上都有很大相似性:在两国商品的比较优势上,中印两国商品贸易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同时集中在第2类商品和第5类商品上。朱前(2005)对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出口相似度指数和相对出口绩效指数,得出结论:在两国贸易中,印度在天然养殖珍珠、医药产品和棉花出口方面优势明显,而中国则在电机(电气)设备出口高于印度。在工业制品出口结构上,两国较为相似,但出现微弱趋异的趋势,说明中国产品出口比重正在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倾斜。闫成海(2003)通过计算得出进出口商品的净贸易比NTR的相关系数在19852000年间都是正的,认为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接近,同时具有比较优势或者比较劣势的商品有相当的重合程度,从而两国的对外贸易构成竞争关系,在世界市场上互为竞争型贸易国家。姚孝军(2006)通过选取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优势还不明显。郑丹青(2007)通过计算显示性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NTR,从直观上比较了中印两国在纺织品服装上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得出相关结论:中印纺织品服装在出口市场上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关系,且两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度高,附加值低,特别是两国的纺织服装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贸易模式有待改善,但中国纺织品服装竞争力仍总体占优,所以在中短期内,印度尚难以撼动中国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的地位。张志明(2008)对中印贸易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系统地计算了中印两国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数、结合度指数、互补度指数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得出相关结论:中印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且两国双边贸易中产业内、产业间贸易并重。三、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总结,不难发现,国外学者对中印贸易竞争力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从对中印经济存在竞争性上的探讨逐步转向对中印经济互补性上的研究,从而提出有利于中印两国长期利益的建议和对策。而我国学者对中印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多是从测度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上,直观比较中印贸易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研究手段也已从单纯的定性分析与简单的数据分析逐步发展为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四、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通过阅读有关文献,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贸易竞争力的理论知识,这为我今后的研究与行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从这些文献中,我也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研究手段,比如定性分析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表格分析法、图形分析法等,这些都将是我今后行文可以借鉴的好方法。最后,通过对文献的综合比较,我领悟到了一条较为完善的研究思路,即要研究中印贸易竞争力,首先必须对中印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度,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出对促进中印双边贸易和提高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附:参考文献目录1Paul R.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69-479.2 Paul R.Krugman.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5):950-959.3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Manchester School.1965(11):99-123.4Arvinder Singh:Comparis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J.China & World Economy,2005,(3).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谭晶荣.中印两国商品贸易比较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4,(3).7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3).8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3,(1).9姚孝军.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国际经贸,2006,(32).10郑丹青.中印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及贸易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11张志明.中印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10-127.13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4陈晶平.新世纪的中印贸易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15杨荣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经济透视,2006,7-10.16李钢,董敏杰.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J.当代亚太,2009,(5),124-148.17王泉泉.中国与印度服务业比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4).18俞凯,黄爱华.当前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简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3-16.19李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分析J.华商,2009,(2).20于水群,杨增雄.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J.Journal of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2009,(3).21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 (4).22卿前龙,孔云龙.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及印度的比较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3,(5).23张亚斌,许苹.中国与东盟贸易竞争力及贸易相似度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3,(24).24杨丽琳.“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贸易相似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8).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 研究思路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中印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辨证的分析。首先对中印贸易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系统地计算分析了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指数,并得出相关结论。然后借助“钻石体系”理论对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相关结论对促进中印双边贸易和提高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及手段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数据分析法、表格分析法、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郴州市汝城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荆门市京山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开封市兰考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邯郸市馆陶县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郴州安仁县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能源杭州市余杭区2025秋招笔试数学运算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北京市西城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葫芦岛市连山区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关于婚礼嘉宾代表的讲话稿
- 中国联通黔东南自治州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土地综合整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JF(皖) 174-2024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在线审查规范
- JGJ-T+141-2017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 历年全国《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历年真题】
- 基本乐理(师范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 《解剖学基础》课件-上肢骨及其连接
-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 小米全屋智能方案
- 杏仁粉营养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