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doc_第1页
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doc_第2页
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doc_第3页
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doc_第4页
申请港大研究生的成功经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到版上都是申请去英国、澳洲和加拿大的,几乎没有人问到香港留学,在此,我把自己的申港经验详细写出来,给有意向的学弟学妹做个参考!香港医学院Mphil申请经验 申请终于有结果了,拿到了港大医学院的Mphil,departmentofmedicine,中大的Mphil,departmentoffoodandnutritionalscience,另外拒了一个科大的Mphil,departmentofbiotechnology,回想起来申请时候的那些等待的日子,终于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非常感谢港版的xdjm们的帮助,同样,在离开这里之前把我的申请经验跟大家分享作为回报。先说一下自己的背景,本科,GPA3.3,TOEFL647/4.0,nopaper,USTC生物系就读,想刚开始的时候除了托福稍微高一点之外,其他的条件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1.关于陶瓷申请香港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陶瓷了,后来三个准备给我offer的教授中有两个是我之前联系过的,港大的教授告诉我,在港大如果没有事先联系教授的话,除非你的条件非常的distinguished,否则被录取的几率会很小(可能各个院系的情况不一样),我的申请是在8月份开始的,事实上在7月份初决定申请香港的时候就开始有目的的查询香港各个大学的网页,把所有的教授的资料都整理成一个文件夹开始慢慢研究,期间也发过四五封邮件,当时申请还算比较早,所以大部分人可能都还没有开始联系那边的教授,所以我当时发信基本上那边的教授都会回,一般都会让我给一下CV以及推荐人的邮箱地址,然后会回信告诉我申请的竞争很大,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让我做好心里准备,但是之后8,9月份再发信的话回信就很少了,估计大家都开始陶瓷了,教授会很少有时间去看这些信件,7月份每封邮件都回到8,9月份十封邮件只会有两三个教授给我回信,所以陶瓷的第一个经验是一定要早,6,7月份就开始有目的的陶瓷对以后和教授联系沟通很有帮助,即使有教授收到你的CV以后不回信了你还是可以去发信骚扰他,委婉的借讨论学术问题的借口探探口风,同时让教授对你有一个印象,我联系的中大的教授要到我的CV之后一个半月才重新联系我让我申请他的programme,所以暂时没有收到回音的话大可不必灰心。另外,陶瓷的范围要广,我开始的时候认为至少是associateprofessor才有必要去套,其他一些assistantprofessor因为不是很牛所以没有联系的必要,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有些assisitantprofessor会比associateprofessor更加warmhearted,我联系了3个assistantprofessor,他们都给我回了信,而且他们虽然自己不能够招生,但是都把我推荐给了associateprofessor,所以陶瓷的时候即使是貌似学术地位相对比较低的老师也不要遗漏,这个好像有点废话了。关于陶瓷的内容,我之前对港版上精华区的一些文章有过一些研究,觉得香港的老师不像美国的老师一样,他们还是比较重视研究能力,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我在准备陶瓷信的时候就把我的一些研究经历适当扩大了一下(合理扩大),我的陶瓷信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改,使得信的长度大大减少,但是有差不多3/4的内容是研究的经历,另外1/4的内容是专业课学习的内容,结尾直接说对他的实验室感兴趣,问要不要招人,具体群发给每个教授的时候再针对每个教授的研究内容做适当修改(所以在陶瓷前把每个教授的资料做成文件夹比较方便),陶瓷信发给教授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技巧,不可以同一个系的每个教授一次全部群发,我是申请生物方向的,所以选择范围比较广,我可以套微生物,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医学等等,但是每次陶瓷信只是发给每个系的两个教授,因为刚开始联系港大的时候我一下给生物化学系的教授群发,结果一个教授很kind的的把我的陶瓷信转给了另外一个我同时也发了信的教授那边,所以最后这两个教授就再也没联系过我-_-!,另外一个细节是,陶瓷信的标题,我前些时候发信给我联系的那个教授时候他告诉我的,因为我之前发了3,4封信给他他都没回所以我电话过去,结果他告诉我我的信全部被他的邮箱系统转到垃圾邮件里面区了,因为我的陶瓷信的题目全部都是dearprofessor,所以我后来第二次陶瓷的时候就把所有的信的标题都换成了letterfromUSTCabouttheapplication了。关于陶瓷我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以后有新的继续补充。2.关于rp申请香港的最让人头痛的部分就是rp了,写rp的时候我读了好多文献,rp的内容我就写的我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内容(当然文章接近发表了,内容也可以不用保密),虽然我自己的rp写完之后港大的那个教授又亲自给我写了一个rp,是他的研究方向,但是我申请其他programme的时候还是用的我自己写的researchproposal,rp的题很重要,港大的那个教授跟我说他们的审核程序中有很重要的一环是看你的rp的内容院里面有没有教授感兴趣,如果有,那你的申请材料就会被转到那个教授那里,如果没有人对你的rp感兴趣,那十有八九就没有戏了(再次申明,各个不同的专业也许有不同,这个观点仅供参考),我写rp之前都重新对香港各个大学专业教授的研究方向大致归纳了一下,然后选了一个我们实验室的和香港大多数教授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的课题来写,后来申请的时候就用了两个rp,一个就是教授亲自帮我写的rp,用来申请他的专业,其他的全部都用我自己的rp,一稿多投,我觉得写多个rp还不如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写一个rp上,把它写好,关于写rp的经验就是,在写之前要充分了解各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好好确定rp的内容,不要随便的定题。3.推荐人这个就不多说了,如果能够找到和香港那边有联系的推荐人的话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4.托福托福成绩的话感觉申请过程中占的作用并不大,我觉得差不多有610分以上就很有竞争力了,教授在和我的来信中根本没有提到托福成绩,而只是跟我谈我的专业课以及我的研究经历,所以托福有610分的话我觉得就可以了,不要因为托福成绩不好而影响申请。5.关于CVCV其实就是陶瓷的详细版,很多人把申请香港时候的cv和申请美国时候的ps混为一谈,其实他们的侧重还是不一样的,在cv中最重要的还是研究经历和专业课,其他的都可以一笔带过,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成绩不高会拉后退,但是事实情况我们很多大陆学校学习的课程很杂,很多人的总体GPA不高是因为一些不是很相关的课程拉了后腿,我的总GPA才3.3,那是因为很多课程象马克思哲学基础,毛泽东概论,法律基础等等课程都才60,70分而已,在cv中完全可以自己列出一个成绩单,这个成绩单上可以把这些无关课程全部去掉,然后得出一个专业GPA,我的专业GPA很高,差不多快接近4了,教授当时跟我通电话的时候没有提及我的总体GPA只是提及了我有一个很高的专业GPA,这让我很有感触,很多学校的官方成绩单上都不会专门给出专业GPA,如果专业课学的还可以的话完全可以把这些课程单独的列出来放在cv里面,放在官方成绩单前面更加醒目的位置,很有可能给申请加分,这个也算是一点小小的经验吧。关于研究经历凡是自己参与过的研究都可以详细的叙述在你的cv里面,研究经历越是丰富,研究的范围涵盖的越是广对申请就越是有利,千万不要在一些很张扬个性的地方花费太多的笔墨。 我的2005香港申请全记录我的2005香港申请全记录前言:首先把我的申请结果介绍一下:我拿到的是CityU的Ph.Doffer。我将陆续把我的申请全过程和其中的一些体会贴出来,供大家参考。一:申请全流程1,2005年2月初决定申请香港的学校继续深造。2,2月12日(大年初四)开始浏览香港几所大学的网站,搜集材料,选择合适的导师。3,2月15日发出套辞信。4,2月16日老师回信,表示对我的研究背景有兴趣。但是不满意我的TOEFL成绩,希望我重考。5,2月18日报名3月18日的TOEFL机考。6,3月18日考T。7,4月9日收到T成绩。8,4月20日将申请所需的材料寄到CityU的研究生院(SGS),申请城大2005年第二轮researchprogramme。9,5月25日导师告诉我已经被系里推荐到学院里。10,6月24日通过内部消息知道自己已经被SGS通过评审。11,6月31日SGS小米正式通知我获得CityU的Ph.Doffer。12,7月4日小米寄出formaloffer(用airmail)。13,7月7日下午收到formaloffer。14,7月8日给小米寄出申请studyvisa(label)的材料和发出申请CityUHall8的电邮。15,7月15日申请label的材料到HKID。16,7月15日Hall8申请成功。17,8月9日小米通知studyvisa已经批准,并让我确认邮寄地址。18,8月10日label寄出(用挂号信)。19,8月16日label收到。二:套辞体会首先,我想简单说一下申请是否成功和导师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你能套上一个超级牛的老板,那么你个人的情况也不会太差,再加上老板厉害,你的申请就差不多了。但是牛老板和牛人毕竟是少数派。一般情况下,老板的作用主要是推荐。或者这么说如果没有联系好老板就冒然申请,除非本人超级牛,否则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成功概率不大;如果联系的老板说想要你,那么他将会努力推荐你和帮你做相应的工作。但是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成功老板不是决定性的。以CityU为例:先要系里考评。考评采用打分制,按照有无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情况排队。这一步有些老板想要的学生就会被刷下来。打分高的学生不一定被推荐,因为系里会综合考虑每个老板的情况。有些老板确实缺人,那么他的学生即是排名稍微靠后,也可以被推荐。当然太差和太好的就不用说了;接着各个学院把系里推荐的学生再考评一次,这时候会综合考虑各个系之间的平衡问题,然后按照每年的名额等额或者差额(每年情况不一样)推荐到研究生院(SGS);最后SGS会召开闭门会议,确定把今年的offer给谁。大多数申请者应该是和我差不多属于中等条件的。那么套辞成功的关键我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专业研究背景。不见得你有多么牛的经历,关键是看你的experience是不是老板想要的。拿我为例,我联系的老板对我的研究经历之所以有兴趣,就是因为我曾经做得project他们实验室也在做;第二,就是运气。其实运气的确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大多数的中等条件的申请者来说。我的运气也不错。我联系的老板今年正好有空缺。如果老板不缺人,那你只好另找老板了。另外,你想找某个老板套辞,一定要把他的简历认真仔细地看几遍。如果是你的校友或者曾经在你生活过的城市工作过。那么这些都是套辞时可以提到的。再有,香港的大学包括现在美国很多学校中国老板很多,我的建议是大家最好还是找中国人联系比较好。一来没有语言障碍,可以通过打电话交流的比较详细。不用只发电邮,显得冷冰冰的。二来,他也是差不多和你一样的过来人,比较了解中国学生的特点。不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也特别容易理解你。理解万岁嘛!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次的套辞最关键。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是需要把自己的CV给老板看的。那么这个CV就非常重要了。首先一定要保证没有大的语法和用词错误,这个最好找高手看一下,改一改;第二,自己的研究背景在事实求是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写得和老板的研究课题比较接近。但是千万不要偏差太多,不要胡吹乱扯。关于CV的写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专门提问或者给我留言。我尽量解答。关于套辞,先写这么多。希望高手批评指正。2006年香港留学申请FAQ(至06的申请新人),希望对大家打算留学香港的GTER们有所帮助. 1.香港的申请材料要求跟美国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差别应该是香港的申请不需要写PS,而要求递交一个叫ResearchProposal(有时候是ResearchInterest)的东西,香港的这个ResearchProposal要求你写一个比较明确的研究计划。另外香港对GRE/GMAT的要求比较模糊(稍后详述)。其余的推荐信,成绩单之类的材料要求跟美国差不多的。2.什么时候是申请的deadline?香港的deadline一般比较晚的,各个学校不一样,港大mainround一般是1月31日。科大各个系不一样大致都在2月份左右截止,中大大部分院系是2月底截止。城大一般一月底截止,岭南,浸会的申请一般是3月份截止。理大程序很怪,要求先联系好导师再申请。具体时间请参考各大学网页的官方说明,以上只是大致的时间。3.申请香港需要考T,G吗?T一般来说是必须的,中大,城大理论上可以用六级代替T,但是如果研究背景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建议考一个T。关于G,香港各大学对G其实没有硬性要求,但是科大很多院系都要求G。另外商学院普遍要求G。如果时间紧张,来不及考T或者G的话,可以先递交其他申请材料,考了以后马上补上也是可行的,对于一些背景很强的申请者,GREwaiver也是可能的。4.申请费?香港各学校申请费在150-180港币左右,如果有信用卡的话可以在网申系统中用信用卡(Visa&Mastercard)提交申请费,如果没有信用卡则需要办理汇票。5.需不需要套磁?可以尝试着找相关专业方向的老师套磁试试,如果套磁不成功也不必灰心,事实上不少人没有套过老师也录取了的,套磁的好处在于可以了解一些招生的信息,比如可能某个实验室下年不招生,那么就不必申请了。套磁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老师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有些时候对申请会有利。6.香港读完后去向如何?个人觉得在香港找工作还是比较难的,香港地小人多,竞争比内地激烈很多。当然找工作这个事情是因人而异的,也有一些留在香港的。很多学生,尤其是mphil,读完后就自然地去了北美读phd了。至于香港的phd,读完后留香港的大学任教的机会是很小的,不少回内地高校了(商科很多去澳洲,新西兰教书的)。精华区里面有一篇曾经很流行的老文章叫做“一个清华学生在香港留学受到的心灵震憾”强烈建议读一读。7.香港有没有签证的问题?这方面不用担心,只要这边的学校录取,办理那些手续只是走个程序的问题,没有人会被拒绝入境的。8.本科生能不能申请phd?理论上各个学校都可以申请,但是在港就读phd的学生还是以已经在内地读过硕士的学生居多,可能是因为硕士大多有一些研究经历或者论文,因而在申请phd的时候会有一些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觉得本科生申请mphil比较合适。当然有些院系例外,如科大商学院是没有mphil的,就只能申请phd了。9.授课式硕士(Master)值得申请吗?会不会比研究型容易很多?相比同专业的mphil,master一般容易申请多了,因为master不需要经费来源,对名额的限制不严。经常看到有人问Master的含金量的问题,其实横竖都是个硕士学位,并不存在什么含金量的区别。是否值得都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很多老师也是读了master之后才读phd的。10.可不可以跨专业申请?当然可以,不过最好能在专业上有一些联系的,比如说学物理的申请EE,数学物理的申请经济金融,化学专业的申请生物。11.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知道申请结果?4月是发offer的高峰期,绝大部分offer都是这个时候发出的,以后5月,6月,7月会陆续有offer发出(这个时候发出的offer一般是因为前面有人拒绝空出来的)12.一般从哪里获得关于申请的信息?首先应该是各大学,院系的网页。官方的说明是最准确的,有关细节可以发邮件向对应的小米询问。其次是各大BBS,如寄托,紫霞,太傻,及内地各大高校的校园BBS。如果申请香港,寄托香港版是信息量最丰富的地方了.13.offer的取舍及拿到offer以后的问题这个来年再考虑吧。本科申请香港硕士电话面试全记录周一得到秘书通知16号上午telephoneinterview。有点小紧张,问她说是主要问rp问题。可是因为有其他的deadline要赶,计划14日开始准备。期待已久的无极首映是赶不上了。结果14日一早开始看rp,发现跟现在的兴趣的方向都不一样了。因为已有两三个月,加上期间一直被外国资本家剥削着剩余劳动,看到这些东西难免有些陌生。硬着头皮看下去,总算看了个大概明白。一看表,中午了,随便吃两口吧。-“祸从口入”,食物中毒这之后两天,一直沉浸在上吐下泻的痛苦中。还好被老公逼着,要不就我这懒散神掌控的躯体,怎么可能再复习得进去。今早醒来,饿得不行。可是上午要面试呀,万一小不忍则乱大谋喝了口水,忍了。重新说了一遍准备的introduction和rprepresentation.十点左右,老公打电话来,说我硬件的重要性,说面试主要考察我的方面,而这些对我都不会成为问题的,还要我给他大体讲一遍researchproposal.他听后说感觉还可以。呵呵,可不嘛,这不都是他教的吗。于是放下电话静心等待。随着10:30的临近,每分钟神经都更上紧一圈。到了10:32,还没有电话。紧绷的神经开始逐渐释放11:00,还是没有电话。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居然有种逃过一劫的兴奋感。冷静下来,给面试我的老师打电话。他说大概11:30开始,因为组里有个老师有事,要晚一点。顺便跟他聊聊,他说对我的proposal很感兴趣,那边也正准备开展这样的研究,但是觉得我选这个题目太难,担心我做不做得下去。说看我的gt成绩,好像应该还申请了不少美国学校,又问了一下。答曰毕业这半年来一直在紧张工作,没有什么时间,所以只是上个月申请了2所。他表示理解,又说待会面试时我需要说服他们我有能力进行我的proposedresearch.这些对话都是用汉语进行的,而面试是全程inEnglish.11:30,香港的电话打来了,三位老师,都是我申请的那个方向的。寒暄一番后,Q1:plsintroduceyourself.A:MynameisXXMyinterestisinA(area).SoIamapplyingfortheMphilstudyinH(topic).有点紧张,没按事先准备地说“YousaidyouareinterestedinAarea.Tellmewhatyouknowaboutthisarea.”这个老师口音好重。光准备我的topic的细节问题了,这个大AREA层次的问题还真的没好好整理。管它的,我自己发挥了。不过这个问题真的答得很烂。不过老师真的都很好,听完我的问题没置可否,也没难为我。于是我也就把刚才那一幕抛到脑后,摩拳擦掌应对下一问题。“DidyouhaveexperiencewiththeMmethod?”Mmethod是我rp里嵌套应用的两种方法之一。这个问题想到了,可是也没准备太好。“DidyoulearnedanythingwiththeFmethod?”Yes.Ilearnedthatinmyfinalyearincollegeandyoucancheckmytranscript.“Canyouintroducethesetwomethodandtherelationbetweenthemandwhyyouwanttodoresearchwiththem?”“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我心。”“Iamveryinterestedinyourproposal,butFmethodisverydifficultandMmethodisevenbiggerachallenge.Whydoyouthinkyoucanconductthisresearch?”也难怪人家要担心,我一个小本,怎么能挑起这么大的一个题目。老公的锦囊妙计派上用场了。尽管我知道不是人家想听到的那种专业回答,但我是小本我怕谁。但是这样一直对付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人家是要个能干活的,你总要拿出点本事吧。于是想到老公一再强调的“声东击西”,回答后半部分把自己的强项“专利”设计拎出来,证明有能力有吃苦精神。果不其然“Tellusmoreaboutyourpatent.”这段要是再败了,我活着就没啥意思了。“Doyouhavealongtimecareerobject?”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确想了很多。把我现在的工作介绍了一下,说尽管很多人羡慕也是经过激烈竞争获得的,但是我发现这不是我最想要的。我想专利的牌一甩出,着实抵挡了一下。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的,刚才锦囊妙计的答案还是不够令人满意。“Doyouhaveanyspecialplansfordoingyourresearch?”本来以为要问我一些学习计划,确认了一下不是,是血淋淋的奔着研究方法来了。硬着头皮把researchmethodology部分简述了一遍。对不起老师用的那个special。这时已经是12点多了。没见网上面经有超过半小时的。正在我寻思着差不多了的时候,“IfyouareacceptedtodoyourMphilstudyhere,areyougoingtofocusonexperimentalormathematical?”当时傻了,也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一下,当时就觉得我该experimental,还结合自己的背景一顿论证为什么我比较能胜任experimental.老师问过来,可是你的proposal主要的工作都是建模呀,这可是mathematical和analytical的呀。救命。关键时候还是老公救了我,想起他在纯控制理论的淫威下遭受的种种非人待遇,义愤填膺。原来你说这个呀,我以为你说那个觉得自己有点像Friends里的Phoebe.“OOOOOh,youmeannineteen!Wethoughtyousaidninety.”“Whatsimulationsoft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