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 56 xxxx 项目项目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XxXx 公司公司 二二一六年四月一六年四月 1 / 56 xxxx 项目项目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 报告编制单位:xx 法定代表人:xx 项目负责人:xx 技术负责人:xx 审核:xx 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张 涛 XX 任六合 XX 秦唯嘉 XX 韩 倩 0 / 56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 一、项目简述.1 二、报告编制依据.1 三、项目研究概要.2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4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8 一、项目选址.8 二、建设条件.18 三、场址评价.20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21 一、规划设计.21 二、绿化设计.24 三、墓体设计.24 四、公共服务设施设计.25 五、配套工程设计.26 六、无障碍设计.30 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32 1 / 56 一、污染源分析.32 二、环保执行标准.33 三、环境保护措施.33 第六章第六章 节能方案节能方案.38 一、项目能耗情况.38 二、节能措施.38 第七章第七章 项目实施计划、建设管理和工程招标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建设管理和工程招标方案.40 一、项目实施计划.40 二、项目建设管理.40 三、项目招标方案.40 第八章第八章 投资框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框算及资金筹措.42 一、投资框算.42 二、资金筹措.43 第九章第九章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44 一、经济效益.44 二、社会效益.44 第十章第十章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46 一、风险因素识别.46 二、风险程度分析.46 三、风险防范措施.47 2 / 5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49 一、结论.49 二、建议.49 附 表 1.投资框算表 附 图 2.总平面图 1 / 56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一、项目简述一、项目简述 (一)项目名称及性质(一)项目名称及性质 项目名称:XX 项目性质:XX (二)项目建设单位(二)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 XX。 二、报告编制依据二、报告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4. 殡葬管理条例 (2012 年修正本) 5. 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 (民发 2012211 号) 6.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 指导意见 (民发2009170 号) 7. 民政部等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墓建设管理的 通知 (民发2008203 号) 8. 湖北省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基本规范 9. 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 (鄂民政函2015171 号) 10.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11.民政事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 2 / 56 12.武汉市加强山体保护合理布局公墓规划方案 13.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武政规201110 号) 14.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 213 号令) 1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项目研究概要三、项目研究概要 (一)建设地点(一)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二)项目定位(二)项目定位 项目将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环保、绿色、人文景观等多种功 能于一体的农村公益性墓地。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 XX 平方米(约 68 亩) 。墓体共计 67449 座, 根据近远期需求,项目拟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墙墓 41262 座,配套办公服务用房 195 平方米,停车位 86 个以及配套绿化工程 景观。二期建设地墓 26187 座。 本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墙墓工程、建筑工程、园建工程、 绿化工程、公共设施建设等。 (四)项目实施进度(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从立项及可行性研究开始至整体工程竣工验收,预计总 建设周期为 18 个月,其中施工期 12 个月。 (五)项目匡算总投资(五)项目匡算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 X 万元。 3 / 56 其构成如下: 工程费用 X 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X 万元(含土地费用 1917.60 万元)专项费 用 X 万元 预备费 X 万元 (六)资金筹措(六)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 XX 万元,项目投资 30%资本金由 XX 财政资 金支持,70%由建设单位自筹。 (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表 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 本项目用地面积 45100 墓体座 67449 墙墓座 41262 一期 2 其中 地墓座 26187 二期 3 总建筑面积 195 4 绿地率 %40 5 机动车停车位个 86 4 / 56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XX 工业区(以下简称“XX” )位于武汉市主城区东北部,东、 北向紧邻长江,南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和花山街,西至 青山区白玉山街和武钢工业港,总面积达 76.64 平方公里。 XX 下辖八吉府街、清潭湖街两个街道,共 21 个行政村,其中 八吉府街的向家尾村、黎明村、上渡口村、工业港村及新村村委集 中式公墓,其余 16 个行政村的原住民墓穴散布于田间地头,既浪费 土地,又不利于管理,对 XX 内项目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做好 XX 建设服务工作,XX 管委会计划整体搬迁区内 16 个行 政村的原住民墓穴,拟在区内选址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并向武汉 市民政局及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去函申请。 市民政局关于 XX 管委会申请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指出,化工区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符合我市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可在规划建设 中认真落实。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2014 年第 3 次局技委会会 议纪要明确,原则同意化工区农村公益性公墓选址于八吉府路以 西、青化路以北的选址论证。 本项目根据近远期需求及建设时序,拟分二期建设,本次报告 申报内容为项目一期工程。 本项目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实施是落实民政事业(一)项目实施是落实民政事业“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需要发展规划的需要 根据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民政事业 5 / 56 重点推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公共殡仪馆新 建或改扩建、火化炉环保改造和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建设。 XXXX 园的建设,是落实民政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需要。 (二)项目实施是落实国家惠民殡葬政策,进一步深化殡葬改(二)项目实施是落实国家惠民殡葬政策,进一步深化殡葬改 革和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革和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殡葬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 视。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 需求,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2009 年 12 月,民政部发布了进 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了 “改善殡葬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和强化政府对殡葬事业 的投入机制,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服务网 络。重点加强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落后火化设 施设备。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节约殡葬用地,减少环境污 染。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诚信、优质服务。 为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提升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和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民政部发布了全 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满足群众 殡葬需求、维护群众殡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基本殡葬服务 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范围,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基本殡葬需求,大 力支持绿色环保、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加快建立健全 保障基本、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 本殡葬服务均等化。 XXXX 园项目作为一座公益化墓地,正是落实国家惠民殡葬政策, 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和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 6 / 56 (三)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三)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进一步加 强公墓建设和管理的切实措施强公墓建设和管理的切实措施 2010 年 11 月, 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 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发布,自 2011 年 1 月 7 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本市限制经营性公墓的建设,鼓励和推进公益性公 墓的建设;并明确定义了农村公益性公墓:是由乡镇、村组织建设, 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乡镇、村居民安葬骨灰提供服务的公共墓地。 2011 年 7 月,为贯彻落实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推进葬俗 葬礼改革,加强我市公墓及骨灰存放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节约殡葬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尚,武汉市 人民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 称“意见 ” ) 。 意见指出,全市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 镇化建设的要求,以街(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设农村公益性公 墓;与迁村腾地同步,有计划、有理有节地迁移老坟墓。 XX 工业区因区域项目建设,计划搬迁区内散布于田间地头的原 住民公墓,并拟建设公益性公墓集中安置,XXXX 园的建设贯彻落实 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的切实措施。 (四)项目实施是(四)项目实施是 XXXX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 XX 下辖八吉府街、清潭湖街两个街道中的 16 个行政村的原住 民墓穴散布于田间地头,既浪费土地,又不利于管理,对 XX 内项目 建设和整体形象带来了一定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将散布于田间地头的住民墓穴集中安置,改善 XX 7 / 56 内殡葬服务设施,为区域内住民提供绿色环保、生态节地、文明节 俭的殡葬方式,满足住民的殡葬需求,提高 XX 公共服务能力,提 升 XX 整体形象。 8 / 56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一、项目选址 (一)选址方案比选(一)选址方案比选 本项目选址对以下四个方案进行比选: 1.结合八叠山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 八叠山生态陵园位于高新区八叠山南北麓,处于生态底线区, 北临老武黄公路、武大铁路,规划安置墓穴约 10 万个,作为高新区 原居民公墓,墓区面积约 21.7 公顷(航片图测量) ,墓区东侧采掘 区有一定空间,可以利用周边采石场扩展为公墓区。但本方案选址 距化工区服务半径超过 15 公里,服务距离过大,超过农村公益公墓 5 公里服务半径。 图图 3-13-1 八叠山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八叠山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 2. 结合星火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 星火陵园位于青山区白玉山街,与化工区接壤,处于生态底线 区,东临八吉府路,作为白玉山街农村公益公墓,墓区面积约 6.2 公顷(航片图测量) ,墓区南侧有一定空间。但本方案选址位于化工 区 1 公里卫生安全防护带内,且距离垃圾焚烧厂距离不足 300 米。 9 / 56 图图 3-23-2 星火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星火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 3. 结合高潮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 高潮陵园位于长江以北的新洲区阳逻山街,处于城市建设区, 东临阳光路,紧邻天琴湾小区和柴泊湖,距离不足 300 米。本方案 选址不符合用地规划,交通联系不便,与湖泊、住宅距离过近,对 城市景观影响较大。 图图 3-33-3 高潮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高潮陵园集中建设选址方案图 4.单独选址方案 区位条件 本方案选址点位于化工区北部生态廊道内,西北距化工区规划 居民点约 3.2 公里,东距 80 万吨乙烯基地约 1 公里,西南距石化仪 长输油管廊约 2 公里。选址点位于八吉府街,与化工区还建社区距 10 / 56 离合适。 图图 3-43-4 选址区位图选址区位图 现状概况 用地范围 选址点东、南、西三面至现状田埂,北至现状水渠,形状为规 则的矩形,用地面积约为 4.51 公顷。 用地现状 选址点用地现状以藕塘为主,有少量田埂农用地及村民生产性 简易用房。在土规“二调”中,现状为坑塘水面。 周边现状 选址点四周以藕塘、鱼塘为主,东北面有少量建设,包括在建 垃圾焚烧厂和星火陵园、乙炔气厂、养猪场等设施。选址点北距现 状乙炔气厂约 700 米,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 11 / 56 图图 3-53-5 现状图现状图 图图 3-63-6 现状道路及场地现状道路及场地 规划条件分析 XX 工业区托管区用地规划 依据该规划,选址点属生态用地。选址点东距八吉府路约 1000 米,北临现状渠道、距规划绿色大道约 500 米;东北侧约 600 米处 为垃圾焚烧厂(在建)和陵园(在建的星火陵园) ,选址点位于垃圾 12 / 56 焚烧厂卫生防护线以外。 图图 3-73-7 XXXX 工业区用地规划图工业区用地规划图 武汉都市发展区 1:2000 基本生态控制线落线规划 选址点位于生态发展区内,生态发展区准入项目如下:生态底 线区规定可以建设的项目;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 野公园的配套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生态型休闲度假项目;必要的 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服务设施;必要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其他经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论证与生态保护不相抵触,资源能 耗低,环境影响小。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设的项目。 农村公益性公墓作为必要的必要的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服务 设施,符合生态发展区准入条件。 13 / 56 图图 3-83-8 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 土地利用规划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依据洪山区建设乡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 ,选址范围内现状为坑塘水面。 图图 3-93-9 洪山区建设乡土地利用现状图洪山区建设乡土地利用现状图 14 / 56 土地利用规划情况:依据洪山区建设乡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 ,选址范围内规划为一般农田。 图图 3-103-10 洪山区建设乡土地利用规划图洪山区建设乡土地利用规划图 交通条件分析 现状交通 选址点通过北侧约 2 米宽的碎石路连接东侧约 250 米处的现状 村级道路,村级道路路面宽度约 4 米,向北连接现状绿色路,绿色 路向东连接现状八吉府路,交通可达性较好。 15 / 56 图图 3-113-11 道路交通现状图道路交通现状图 规划交通 依据XX 工业区托管区用地规划调整 ,选址点可通过村级道 路连接规划的绿色大道和八吉府路,远期交通可达性强。 图图 3-123-12 道路交通现状图道路交通现状图 16 / 56 开发条件分析 优势 1)符合“城市规划” 要求; 2)农村公益性公墓属集体用地,选址于绿楔,可避免占用城镇 用地指标; 3)周边 500 米范围内无村民住宅,对周边影响较小; 4)距离 80 万吨乙烯基地超过 500 米,对建设区干扰较小。 劣势 北侧现状有养猪场及乙炔气厂,在建垃圾焚烧厂,导致项目周 边生态环境较差。 (二)选址方案比选结论(二)选址方案比选结论 选址方案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表 3-13-1 选址方案对比一览表选址方案对比一览表 序 号 选址方案周边环境规划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备注 1 结合八叠山陵 园集中建设 靠近八叠山 位于生态底 线区 通过土吴路联系 可以利用周边采石场扩 展为公墓区,服务距离 过大,超过农村公益公 墓 5 公里服务半径 2 结合星火陵园 集中建设 靠近垃圾焚烧厂 位于生态底 线区 通过绿色路联系 有发展空间,位置适中, 位于化工区 1 公里卫生 安全防护带内,距离垃 圾焚烧厂不足 300 米 3 结合高潮陵园 集中建设 与周边新建居住区、 柴泊湖距离不足 300 米 与规划居住 用地性质不 符 跨江交通,通过 阳逻长江大桥联 系 不符合用地规划,交通 联系不便,与湖泊、住 宅区距离过近 4 单独选址 化工区北部,临近 现状养猪场、乙炔 气厂及在建垃圾焚 烧厂,周边环境较 差 位于生态发 展区,可进 行公墓建设 现状通过村级道 路联系,未来规 划道路可达性较 好 通过集中选址方案比较分析,以及对单独选址点用地现状、周 17 / 56 边建设情况、上位规划要求、交通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论证,报 告认为单独选址方案作为 XX 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设点是可行的。原 因如下:1.符合“城市规划” 要求;2.可避免占用城镇用地指标 3.周 边 500 米范围内无村民住宅;4.对周边影响较小距离 80 万吨乙烯 基地超过 500 米,对建设区干扰较小。 (三)用地位置和范围(三)用地位置和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八吉府路以西、青化路以北。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为 4.51 公顷(约合 68 亩) ,位于 XX 北部生 态廊道内。根据XX 工业区农村公益性公墓选址论证规划 ,农村 公益性公墓作为必要的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服务设施,符合生态 发展区准入条件。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纪委会纪要(3)中,已 原则同意本项目的选址论证。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18 / 56 图图 3-133-13 项目位置示意图项目位置示意图 (四)用地现状(四)用地现状 项目用地现状以藕塘为主,有少量田埂农业地机村民生产性简 易用房。 二、建设条件二、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一)自然条件 1 1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 武汉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 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 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 , 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 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 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多 年平均降雨量1284.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 雨量的4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91.7毫米,平均气压1013.2毫 巴,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风向随季节明显变化,冬季以北风 和东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为主,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 均风速为1.2m/s。雷暴日数平均每年36天,近20年最大积雪厚度17 厘米。 2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形高程约为 19.3m20.5m(黄海高程) 。 (二)地质条件(二)地质条件 本项目场地尚未进行勘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所在地无 19 / 56 断裂构造带通过,地表及附近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无山洪、泥石 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本项目将尽快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实地勘 察,深入了解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后再进一步优化施工设计。 (三)地震条件(三)地震条件 武汉属于扬子地槽凹陷的一部分,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基层逐 渐稳定,其有准台地的性质,长期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内力地 质作用不活跃,历史上直接记载的地震资料很少,未发现有破坏性 的地震记载。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附录 A 第 A.0.15 条第 2 款,武汉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均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四)场地稳定性评价(四)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地形较适合墓穴安置和建设,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本项 目建设。 (五)交通条件(五)交通条件 场地周边道路尚处于规划阶段,现主要通过北侧约 2 米宽的碎 石路连接东侧约 250 米处的约 4 米宽的现状村级道路,向北连接现 状绿色路,绿色路向东连接八吉府路。项目可以通过八吉府路、吴 沙路、北湖路、武惠堤与周围区域联系。项目远离城市主要干道, 避免清明扫墓期间,瞬间大量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造成影响。随着 周边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条件将更加便捷。 (六)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六)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1 1供水供水 场地内并无市政给水管网,生活用水依托井水,参考周边村落 20 / 56 的井水情况,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能够满足 生活用水的需求;场地周边以藕塘、鱼塘为主,地块内绿化用水来 自场地外池塘,武汉地区雨日约占全年三分之一,雨量丰富,气候 湿润,干旱时间较为短暂,池塘水能及时通过雨水补给。 2 2排水排水 园内四周修 250 宽排水沟,排水区位大致分为左右两片,中部 高于四周高程,便于汇入北面排水渠。 3 3供电供电 本项目电源由市政电网供给。 (七)周边环境(七)周边环境 项目周边以藕塘、鱼塘为主,东北面有少量建设,包括在建的 垃圾焚烧厂和星火陵园、已建的乙炔气厂。项目场地距离乙炔气厂 约 700 米,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此外,本项目场地西北 距化工区规划居民点约 3.2 公里,东距 80 万吨乙烯基地约 1 公里, 西南距石化仪长输油管廊约 2 公里,符合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 的相关要求。选址点外部交通较为简陋,应完善道路建设,拓宽现 状碎石路及现状村级路,提高选址点交通可达性。 三、场址评价三、场址评价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良好的地理位置。 3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4市政配套设施不太完善,排水系统较落后。 5. 选址点外部交通较为简陋。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本项目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较好,完善 21 / 56 好相应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满足公墓建设。 22 / 56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 一、规划设计一、规划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定位(一)设计理念与定位 1 1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现代陵园将传统的安葬功能融入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之中,重 新赋予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在于通过墓 碑的合理设计、园道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 合,把陵园打造成一个大型公园。 本项目通过殡葬文化、风水学、环境艺术文化的有机结合,使 陵园成为广大市民祭扫的场所,又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通 过融合踏青休闲、文化艺术等功能,使陵园既能体现社会公共服务 的完美和谐,又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故人安静地置身于花 园之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煦日,来缅怀他们。 2 2项目定位项目定位 本项目将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环保、绿色,兼具休闲和人文景 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式市级城市公益性墓地。 (二)规划设计目标(二)规划设计目标 以适度开发和保护城市绿色长廊为前提,合理利用现有自然资 源,将环境艺术文化、殡葬文化、风水学思想融入项目建设中,营 造新型生态陵园,提升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经济合理并充分利用山地,为化工区居 民提供优质的安葬服务。 23 / 56 (三)规划设计原则(三)规划设计原则 1 1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场地地势开阔,利用这一独特的地形地貌,在规划中采用东西 出入口设计,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整个墓区运用园林设计手法, 创造祥和与宁静的氛围。 2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进入陵园,首先看到的不是“排排坐”的墓碑,而是树木、草 坪、鲜花等景观,以及与之相协调的建筑物、园林小品等,悠扬的 音乐萦绕耳际,消除传统意义上的陵园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心理感受。 3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 在设计定位中,将环境艺术文化、殡葬文化、风水学思想融为 一体,通过巧妙的将人文景观对传统元素的抽象变形、取意等设计 手法,营造现代新型生态陵园的人文特色。 4 4经济合理经济合理 科学与艺术性和功能性有机结合才是最完美的。在项目整体规 划设计中秉承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种植、铺地和景观营造上坚持用 性价比最高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本土植物就地取材,通过合理的 设计和组合来提升环境品质。 (四)总体规划布局(四)总体规划布局 1.1.总平面布局总平面布局 项目用地内规划布置墓体共计 67449 座,根据近远期需求,项 目拟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墙墓 41262 座,配套办公服务用 24 / 56 房 195 平方米,停车位 86 个以及配套绿化工程景观。二期建设地墓 26187 座(包含单人墓、双人墓、树葬墓) 。 图图 4-14-1 园内地块规划布局图园内地块规划布局图 2.2.交通组织交通组织 项目区域内设置一个人行出入口和两个车行出入口,区域外人 流通过人行出入口进入园区内部,通过内部人行干道可方便到达各 墓体;区域外车流通过车行出入口进入园区内部,通过内部车行道 路方便进入停车场。人流和车流互不干扰,保障园内交通安全。 25 / 56 图图 4-24-2 项目交通分析图项目交通分析图 二、绿化设计二、绿化设计 1植被设计以生态为先导,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多样性。 植被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充分利用武 汉市丰富的乔木、果树等植物资源来绿化美化墓地环境,创造环境 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 2墓区边缘道路两侧以乔木常绿为主。游览观赏区应以自然式 种植为主。乔灌草高低错落,落叶和常绿搭配,注意色彩变化组合 和林冠线的变化,以体现陵园公园化的设计理念。 3本设计大量使用传统中式建筑中的“廊”为元素,廊道可以 使视野变得深远悠长,与墓地结合起来,在小块区域打造中式景观, 透过廊中的景门可以看到象征生命的绿色。 三、墓体设计三、墓体设计 (一)墙墓(一)墙墓 通过在墓区南北轴线中部建造环境优美、庄重肃穆的壁葬广场, 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墙墓,既节约土地又保护了环境。骨灰墙按 0.1 26 / 56 平方米/穴。 (二)单人墓(二)单人墓 卧式墓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定,墓穴以树为标志,骨灰深埋 0.6 米以下,地表无坟头,一树一墓,也可一树多墓;单墓穴占地面积 单穴按 0.7 平方米/穴,墓碑卧置的倾斜角度不超过 30 度。 (三)双人墓(三)双人墓 卧式墓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定,墓穴以树为标志,骨灰深埋 0.6 米以下,地表无坟头,一树一墓,也可一树多墓;单墓穴占地面积 单穴按 0.8 平方米/穴,墓碑卧置的倾斜角度不超过 30 度。 (三)树葬墓(三)树葬墓 以树葬墓园代替立墓,树塔是当前殡葬的新风尚。利用新建园 区四周坡地环绕的树林,发展树葬墓区,满足热爱自然的群体需求。 四、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四、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一)陵园常规设施系统(一)陵园常规设施系统 陵园常规设施系统主要包括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公用设施、 管理设施。 1 1游憩设施游憩设施 游憩设施结合场地的生态特点,造型上采用不同的样式,材料 上选用质感好的木材和石材。 在墓区主干道沿街设置单人、双人或多人的点式、条式以及凭 靠式座椅条凳,步行道设置供游人游览观赏的音乐廊架、哀悼草坪 小会场布置环形造型凳等。 2 2服务设施服务设施 27 / 56 陵园设置一处商业服务用房,为前来祭扫的市民集中提供所需 的祭扫用品、食品、水等物品,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3 3公用设施公用设施 陵园内设置厕所,并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蹲位。 在车行主干道上设置园灯,墓区各道路节点处布置果皮箱、路 标等。 4 4管理设施管理设施 管理设施主要集中在管理服务用房处,主要包括:接待、咨询 和业务办理大厅、管理办公室、治安机构、垃圾站、变电室、泵房、 广播室、仓库、食堂等。 (二)指示系统(二)指示系统 陵园应形成完善的标示系统,对各墓区位置给予标示。 指示系统在材质上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形式上以全园统一为基 础,根据分区特点进行创新设计。 五、配套工程设计五、配套工程设计 (一)给排水工程(一)给排水工程 1 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 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 2 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XX 工业区农村公益性公墓及公共建筑室内外给水排水系统及消 防给水系统。 28 / 56 3 3给水设计给水设计 园区内并无市政给水管网,生活用水来自井水,抽取井水过滤 后经水箱接入给水管道,参考周边村落的井水情况,地下水资源丰 富,水质可达到饮水用标准,能够满足生活用水的需求;园内绿化 用水来源为场地外南侧池塘,使用水泵抽水的方式浇灌植被。 室外消防给水由场地外南侧池塘提供,室外消防用水量 10l/s。武汉地区雨日约占全年三分之一,雨量丰富,气候湿润,干 旱时间较为短暂,池塘水能及时通过雨水补给。 4 4排水设计排水设计 园内四周修 250 宽排水沟,排水区位大致分为左右两片,中部 高于四周高程,便于汇入北面排水渠。 图图 4-24-2 园内排水示意图园内排水示意图 (二)电气工程(二)电气工程 1 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29 / 5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8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2 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本项目园区及公共建筑变配电系统,避雷、接地系统,弱电以 及道路照明系统。 3 3负荷分级负荷分级 本工程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二回电源于用电点自动切换。 其余用电为三级。 4 4照明设计照明设计 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时须符合下列要求: 选用的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醋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荧光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下表规定: 表表 4-1 荧光灯具效率表荧光灯具效率表 保护罩(玻璃或塑料) 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 透明磨砂、棱镜 格册 灯具效率75%65%55%60% b.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下表规定: 表表 4-2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表 30 / 56 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格栅或透光罩 灯具效率75%60% 镇流器按下列原则选择: a.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 b.直管形荧光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c.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 偏差较大的场所,宜配用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者可配用电子镇 流器; d.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 防火保护措施。 室外灯具:道路主要采用庭院灯照明。 5 5消防用电消防用电 本工程为一般公共建筑,消防负荷为二级。 消防电源由变电所两回专用回路引来,排烟风机、应急照明等 设备于用电点自动切换。 本工程各消防主干线采用防火电缆于桥架内或管道敷设,与其 它一般配电线缆共用桥架时,须用隔板分开。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敷设在不燃烧体结 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0mm,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 ,应 穿金属管,并作防火处理。 本工程于疏散走道、机房、配电间等处均设应急照明。疏散走 道、安全出口等处均设疏散照明。 应急照明、安全出口及疏散灯具需带防火玻璃保护罩。 桥架穿越防火分区时,须用防火材料填堵。 31 / 56 (三)燃气工程(三)燃气工程 项目园区内管理服务用房内设置有员工专用的小型厨房,能源 以天然气为主,由于用气量较小,以灌装液化天然气为主,用气量 按照 73.4m3/人年计算。 六、无障碍设计六、无障碍设计 陵园出入口、园路、公共建筑、坡道和台阶、座椅、垃圾箱以 及园林小品等均应满足相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 (一)出入口(一)出入口 出入口宽度至少在 120cm 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 1/10 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 150cm150cm 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 牌匾,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 好能设置盲文。 (二)园路(二)园路 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凸凹。路面应在 135cm 以 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以同时错身通过。纵向坡度宜在 1/25 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 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行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 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警示外,还需要加设护栏,护栏扶手上 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三)公共建筑(三)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在功能适宜上更应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四)坡道和台阶(四)坡道和台阶 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 32 / 56 择。坡道的位置要设在方便和醒目的地段,并悬挂国际无障碍通用 标志。坡道要缓且防滑,坡度应不大于 1/12。 台阶踏面宽应在 30cm50cm,级高应在 10cm16cm,幅宽至少 在 90cm 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 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五)座椅、垃圾箱和园林小品(五)座椅、垃圾箱和园林小品 座椅和垃圾箱的设置应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 用,园林小品的位置不应该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33 / 56 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一、污染源分析一、污染源分析 (一)项目建设期污染源(一)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1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无工 程弃方等。 2 2废水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 3 3废气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废气。 4 4噪声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5 5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对表土剥离、土地平整、道路建设等会破坏项目 区的植被现状和生物多样性,引起水土流失。 (二)项目运营期污染源(二)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1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管理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祭祀 垃圾、挖墓产生的土方及植物。 2 2废水废水 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于员工生活污水和公厕废水。 3 3废气废气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祭祀时不允许进行燃放烟花爆烛,可在指 34 / 56 定的焚烧炉内燃烧香烛纸钱;项目无食堂。因此,项目运行过程中 产生的废气主要是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及燃烧香烛纸钱产生的 废气。 4 4噪声噪声 本项目为生态公益性陵园,禁止祭祀人员燃放鞭炮。运行期噪 声主要是祭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社会噪声及进出车辆噪声。 5 5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本项目建设将使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向人工环境转化,会对周边 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环保执行标准二、环保执行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三、环境保护措施三、环境保护措施 (一)项目建设期的环保措施(一)项目建设期的环保措施 1 1废气治理废气治理 加强物料转运及使用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面试解题逻辑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回忆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数理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胜任力模型试题及答案
- 2026年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江西省萍乡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5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以直接考核方式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11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6年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第三批社区工作者招聘6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营盘山隧道施工方案设计
-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汇编
- 搜救犬培训知识课件
- 医院地震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楼牌标识牌安装施工方案
- 小儿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 超市服饰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蹲踞式跳远教学课件
- 医院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
- 变电运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