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步态分析,.,2,步态(gait),人体在行走时的姿态。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工作。,.,3,自然步态的要点,(1)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2)上身姿势稳定。,(3)最佳能量消耗。,.,4,常用的术语,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要素,其内涵是有关行走的生物力学分析所涉及的最基本知识,进行步态分析者应当熟练掌握。,.,5,1、步长(steplength),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如下图示,通常用cm表示。健康人平地行走时,一般步长约为5080cm。个体步长的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腿长,步长也大。,一)步行时空参数,.,6,2、步幅和步宽,步幅(stridelength)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如上图示,用cm表示,通常是步长的两倍。步宽(stridewidth)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如上图示,通常用cm表示,健康人约为83.5cm。,.,7,3、足角和步频,足角(footangle)在行走中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足角,如上图示,通常用表示,健全人约为6.75。步频(cadence)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健全人通常步频大约是95125steps/min,东方男性的步频平均约为112.28.9steps/min,女性平均为123.48.0steps/min。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步频大于长腿者。,.,8,4、步速、步行周期和时相,步速(walkingvelocity)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95m/min。也可以用步行10m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步行周期(gaitcycle)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态周期约为11.32s左右。步行时相(gaitphase/period)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gaitphase),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stancephase)和摆动相(swingphase)。一般用该时相所占步态周期的百分数(cycle%)作为单位来表达,有时也用秒(s)表示。,.,9,1、支撑相,支撑相是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二)步行周期,.,10,1.1、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为了进行步态矫正和训练的方便,提出以下动作要点:(1)足跟着地: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伴有足下垂、内翻的患者难以完成。(2)全足底着地:自步行周期的7.6%开始,全足底在地面放平。伴有足内翻、足下垂的病人难以完成。(3)重心转移到同侧:由于单侧下肢支撑身体重量,偏瘫、关节疼痛、平衡能力低下的患者往往时间过短。(4)足跟离地:自步行周期的41.5%开始,是向下蹬踏的起始动作,偏瘫病人往往完成不充分。(5)膝关节屈曲增大:自步行周期的54.1%开始,偏瘫病人由于下肢伸肌占优势,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完成困难。(6)足尖离地:自步行周期的60%开始,身体的重心线移到踝关节前方,足趾用力着地,通过下肢的蹬踏动作,产生向前的推进力。偏瘫患者由于下肢痉挛,足下垂、内翻,下肢分离运动不充分,所以不能较好地完成此动作,是步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11,1.2、双支撑相,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向下蹬踏离开地面的时期内,另一侧下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底着地动作,所以产生了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此阶段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双支撑相就越短,当由走变为跑时,双支撑相变为零。双支撑相的消失,是走和跑的转折点,故成为竞走比赛时判断是否犯规的唯一标准。,.,12,2、摆动相,摆动相是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此阶段的动作要点是:1足上提从一个步行周期的63.6%开始,是足尖离地、下肢向前摆动的加速期。2膝关节最大屈曲是从一个步行周期的67.9%开始的,摆出的下肢刚刚通过身体的正下方。3髋关节最大屈曲自步行周期的84.6%开始。此阶段已完成下肢向前摆出的动作,开始减速,直至足跟着地。4足跟着地完成步行周期的100%。,.,13,3、步行周期,.,14,站立相分期,首次着地足放平(负荷反应期,预负荷)站立中期足跟离地(站立相末期)足趾离地(迈步相前期),.,15,首次着地(0%),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点,指足跟或足底的其它部位第一次接触地面的瞬间。,.,16,足放平(010%GC),整个足底着地的瞬间。即首次着地至支撑腿于站立相过程中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角度的时期。,.,17,站立中期(1040%GC),从对侧下肢离地到躯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18,足跟离地(4050%GC),站立相中期过后,支撑腿足跟离地的瞬间。,.,19,足趾离地(5060%GC),支撑腿足趾离地的瞬间,标志着站立相结束和迈步相开始。,.,20,迈步相分期,初期中期末期,.,21,迈步相初期(6070%GC),从支撑腿离地到该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22,迈步相中期(7085%GC),指下肢向前摆动的动作过程中,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的时期。,.,23,迈步相末期(85100%GC),从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动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此时小腿减速向前摆动。,.,24,或者采用PLA分期法,分为8个期,.,25,重心移动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向前移动而上下移动大约5cm,侧方移动约5cm,骨盆旋转当摆动腿向前迈步时,骨盆向前及向对侧发生一定的旋转,正常约4,.,26,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动,.,27,正常步态中关节和肌肉的活动,(一)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人在步行时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身体各部位要尽量维持正常活动范围的运动,减少身体的重心移动。1骨盆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步行时重心的上下移动为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出现两次,其振幅约4.5cm,最高点是支撑中期,最低点是足跟着地;骨盆的侧方移动也是正弦曲线,在一个步行周期内左、右各出现一次,其振幅约3cm,最大移动度是在左、右足处于支撑中期时出现的,在双足支撑期重心位于左右中间。骨盆在水平面内沿垂直轴旋转角度单侧为4,双侧为8。这种旋转可以减少骨盆的上下移动,最大内旋位发生在足跟着地后期,最大外旋位发生在摆动早期。骨盆在矢状面内沿冠状轴的倾斜运动范围约5,双足支撑相骨盆几乎成水平,支撑中期时处于摆动相的骨盆倾斜角度最大,它可以减少重心的上下移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右各倾斜一次。,.,28,MuscleActivity,.,29,MuscleActivity,.,30,MuscleActivity,.,31,MuscleActivity,.,32,2髋关节正常步行时髋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30(摆动相中期),最大伸展约20(足跟离地),共约50范围,其运动为正弦曲线,如图12-2;内收、外展运动中最大外展约6(足跟离地)、最大内收约4(足底着地),共约10范围,其运动几乎是直线性变化;内外旋运动中外旋4(足趾离地到足跟着地的摆动相)、内旋4(从足跟着地到足跟离地的摆动相),共约8范围,其运动呈曲轴状,从支撑相到摆动相、摆动相到支撑相过渡时产生急剧变化。,.,33,3.膝关节正常步行时膝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为65(摆动中期)、最大伸展为0(足跟着地),共约65范围。在屈伸运动中,可见轻度屈伸与大范围屈伸两次(双重膝作用)。支撑相中足跟着地与足跟离地时膝关节几乎是伸展状态,支撑相的中期可见约15的屈伸。除屈伸运动外,膝关节还有旋转运动,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外旋,约4,摆动中期为最大内旋,约12,共16范围,其顺序为从足跟着地(内旋)到足底着地(内旋),以后外旋直到足跟离地。,.,34,4.踝关节正常步行时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中最大背伸发生在足跟离地,约15,足跟离地时为最大跖屈,约20,共35。一个步行周期中有2次跖屈和背伸,尤其在支撑相的驱动期踝关节从跖屈位急剧变为背伸位。除屈伸运动外,踝关节还有旋转、内外翻运动。踝关节外旋8、内旋2,共约10范围;外翻3、内翻12,共约15范围。,.,35,其它部位(1),头头的上下移动与重心的上下移动几乎一致,上下振幅约56cm,左右移动振幅约56cm。上体上体垂直,双肩平齐,速度加快时稍有前倾;行走时上体有与骨盆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动,这个动作可以减少整个身体的扭转。,.,36,其他部位(2),上肢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肢的摆动方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旋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足跟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屈曲,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同时支撑时期改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共约40范围。上肢与下肢上肢摆动方向与下肢相反,才可以达到维持身体平衡,减少转动。肩关节自由摆动约30(屈曲约6,后伸约24)。,.,37,(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步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下肢及躯干的肌肉作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具有保持平衡、吸收震荡、加速、减速和推动肢体运动的功能。1竖脊肌(erectorspinae)为背部深层肌,纵列于脊柱两侧,下起骶骨、髂骨,上止椎骨、肋骨、枕骨,作用为使脊柱后伸、头后仰和维持人体于直立姿势。在步行周期站立相初期和末期,竖脊肌活动达到高峰,以确保行走时躯干正直。2臀大肌(gluteusmaximus)为髋关节伸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即足底全面与地面接触时达到高峰。在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其目的在于使向前摆动的大腿减速,约在步行周期85%,大腿的运动方向改变为向后,成为下一个步行周期的准备。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38,(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3髂腰肌(iliopsoas)为髋关节屈肌,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间伸展角度达到峰值(1015)。为对抗髋关节伸展,从支持相中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髂腰肌第二次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动。4股四头肌(quadricepsfemoris)为全身最大的肌,其中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往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为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最大值。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从而使支撑中期免于出现因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步行周期中,股四头肌的第二个较小的收缩活动见于足跟离地后,足趾离地后达峰值。此时具有双重作用:其一,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相;其二,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向后的摆动,从而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39,(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5缝匠肌(sartorius)是全身最长的肌,起于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为屈髋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6腘绳肌(hamstring)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于坐骨结节,跨越髋、膝两个关节,分别止于腓骨头和胫骨粗隆内下方、胫骨内侧髁,作用为伸髋屈膝。主要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时达到活动高峰并持续到支撑相。在摆动相末期,作为屈膝肌,腘绳肌离心性收缩使小腿向前的摆动减速,以配合臀大肌收缩活动(使大腿向前摆动减速),为足跟着地做准备。足跟着地时及着地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肌,协助臀大肌伸髋,同时通过稳定骨盆,防止躯干前倾。,.,40,(二)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7胫前肌(tibialisanterior)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作用为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踝关节跖屈度,防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拍击地面的情况。足趾离地时,胫前肌收缩,再次控制或减少此时踝关节的跖屈度,保证足趾在摆动相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8小腿三头肌(tricepssurae)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以跟腱止于跟结节,作用为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腓肠肌在行走、跑、跳中提供推动力,而比目鱼肌富含慢性、抗疲劳的红肌纤维,主要与站立时小腿与足之间的稳定有关。在站立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41,双足跳,双足跳是双足并拢,身体前倾,由于膝、踝关节伸展而离开地面,双足腾空再双足落地,如图所示。两只脚的步态一样,仅有双支撑相和双摆动相。,跳跃、跑步与步行的运动学区别,.,42,单足跳,单足跳的蹬地和着地是同一足,如踢毽子和跳绳等。从步态来看,仅有一只脚的支撑相和摆动相,而且在摆动相时双足腾空,如图所示。,.,43,跑步,跑步可分解为一只脚蹬地的同时另一只脚摆动,然后是双足腾空,最后是另一只脚着地,周而复始,如图所示。跑步一定有双足腾空阶段,这一点和双足跳及单足跳相似。但跑以向前为主,跳以向上为主,且跑步时双足交替着地,而跳却是固定脚着地,这是其间区别。,.,44,步行,步行是人体移动过程中的一种动态平衡。移动中一只脚摆动时另一只脚着地,而且一定有两只脚同时着地的双支撑期,如图所示。,.,45,跳跃、跑步与步行的动力学区别,静态站立时,地面支反力(地反应力)F等于体重G。走路时人的重心在不断地上下移动,双支撑期时重心最低,相当于以双腿为边步长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高。而摆动中期的重心最高,相当于腿长(实际上还要加一个常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此时的地面支反力就等于体重再加上或减去人的质量与上下运动的加速度的乘积。走路时地面的最大支反力相当于体重的110125,即走路时F=1.11.25G。中长跑时最大蹬地力约4G,短跑是5G,跳远是6G,跳高是8G。可见足部承受的重量是远远大于体重。,.,46,体重75公斤的运动员从事不同项目比赛时,在最后一瞬间发力时,脚上承受的重量,.,47,鞋跟高度对足部受力的影响,足蹬地运动主要靠小腿三头肌收缩引起的踝跖屈,且要与跖趾关节同时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如果鞋子限制了踝关节或跖趾关节的运动,必然影响蹬地效果。显然鞋跟高度限制了跖趾关节的活动,高跟鞋势必影响蹬地效果,如图所示。,.,48,长期穿高跟鞋的三个弊端,由于高跟鞋使足尖活动的范围减小,使蹬地无力,这是从生物力学观点来看穿高跟鞋的弊端之一。因此常常可以看到穿高跟鞋的妇女快速行走时,靠骨盆扭曲的骨盆步来代偿失去的蹬地动作,还有一些妇女成为永久性的尖足屈膝步态。所以穿高跟鞋的妇女难以大步流星,只能小步行走。与平跟鞋相比,穿高跟鞋者走两步少半步。穿高跟鞋后由于重心前移使体重主要压在前脚掌,不同鞋跟高度时足跟与跖骨头承受体重的不同比例。当平跟或赤足时为57:43;跟高2cm时为50:50;跟高4cm时为43:57;跟高6cm时为25:75,即跖骨头的承重比平跟增加了近1倍。加之重心提高后增加身体的不稳定性,更加重了前脚掌的压力。久而久之将导致前脚掌下产生厚茧,必然会疼痛。穿高跟鞋会导致足底受额外的下滑力,由于长期受下滑和挤压会导致足弓抬高形成高弓足,久而久之会有足弓痛和前脚掌痛。,.,49,步态分析目的,总的目的分析肢体功能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步态训练效果评定假肢或支具的可行性对穿戴假肢或支具前后的步态进行评定,评定其作用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50,步态分析目的,步态分析系统评定肢体伤残的程度根据步态分析系统提供的信息对行走功能和致残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51,步态分析对象,有步行障碍的病人神经系统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接合部障碍重症肌无力等,.,52,步态分析方法,临床分析观察法(observationalgaitanalysis)测量法(measurement)步态分析实验室(gaitlaboratory)步态分析仪(dynamicanalysis),.,53,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骨关节疾病与外伤下肢肌力损伤其他(疼痛),2、禁忌症严重心肺疾病下肢骨折未愈合检查不配合者不宜进行步态分析,A,B,.,54,怎样进行步态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55,观察步态:定性,注意身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关节通过检查表或简要描述的方式记录步态周期中存在的问题按习惯的行走方式来回步行从不同方向(正、背、侧面)观察全身姿势下肢各关节的活动各步态参数上肢摆动,.,56,观察步态:定性,让病人作变速行走慢速、快速、随意放松步行,分别观察有无异常在步行中,可以让病人停下,转身行走上下楼梯或斜坡、绕过障碍物坐下和站起,原地踏步或原地站立,闭眼站立用助行器行走的病人只要有可能,分别使用或不使用助行器行走,.,57,.,58,观察步态:定量,测定时间参数病人在规定距离的道路上行走,用秒表计时,实测行走距离不少于10米,两端应至少再加23米以便受试者起步加速和减速停下测定距离参数(足印法)用滑石粉或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测试距离至少6米,每侧足不少于3个连续足印,以便分析左右两侧各项数值,.,59,实验室步态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病人在行走时关节运动的精确信息,同时可以获得行走时激发的肌肉活动和肌力参数。,.,60,60,步态中所涉及到的力地面的反作用力、力矩、关节力肌肉收缩需要测力台、摄像设备及专业技术,.,61,步态分析系统,.,62,步态分析系统的信度,同一测试对象2次测试结果,.,63,足受力分析,.,64,参数输出,Seethenexttwoslidesforparameterdefinitions,.,65,临床应用:足托,.,66,步态分析系统,体表肌电图,摄像机,测力板(台),标记物(球),.,67,67,步态实验室(GaitLab),.,68,步态实验室,.,69,步态实验室,.,70,70,步态分析系统,.,71,71,步态周期中的关节活动,.,72,72,步态周期中的肌电活动,.,73,73,步态周期中的多项比较,.,74,RLA八分法是由美国加州RanchoLosAmigos康复医院的步态分析实验室提出的。它在传统步态时相分期的基础上,利用步态分析棍图处理技术全面、系统阐述了视觉观察分析技术,如在一个步行周期中求出八个典型动作姿位点,即支撑前期(initialcontact)、支撑初期(loadingresponse)、支撑中期(midstance)、支撑末期(terminalstance)、摆动前期(preswing)、摆动初期(initialswing)、摆动中期(midswing)、摆动末期(terminal),如图。与传统的步态分析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75,.,76,RLA八分法的特点,(1)观察内容:包括了47种常见的异常步态表现。检查者可以根据每一个关节或部位在步行周期中表现对照表中提示的内容逐一分析,发现患者在步行中存在何种表现以及出现异常的时相。(2)观察顺序:由远端到近端,即从足、踝关节观察开始,依次评定膝关节、髋关节、骨盆及躯干;先观察矢状面,再从冠状面观察患者的行走特征;在观察一个具体关节或部位时,应将首次着地作为评定的起点,按照步行周期发生的顺序进行仔细观察。,.,77,功能独立性测量,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ment,FIM):以患者行走独立的程度、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以及他人给予帮助的量为依据,根据行走的距离和辅助量两个方面按照7分制的原则进行评分。7分:完全独立,即不用辅助设备或用具,在合理的时间内至少能安全地步行50m。6分:有条件的独立,即步行者可独立步行50m,但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如下肢矫形器、假肢、特殊改制的鞋、手杖、步行器等,行走时需要比正常时间长并考虑安全因素。若不能步行,应能独立操作手动或电动轮椅前进50m,能转弯,能驱动轮椅到餐桌、床边或厕所;可上行30的斜坡,能在地毯上操作轮椅,能通过门槛。,.,78,5分:监护或准备,即可以步行50m,但需要他人的监护、提示及做行走前的准备工作。患者不能独立步行50m,但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管是否使用辅助器具,均能步行17m到达室内生活功能区。4分:最小量帮助,即步行时需要他人轻轻地用手接触或偶尔帮助,患者至少独立完成行走距离37.5m。3分:中等量帮助,即步行时需要他人轻轻地上提患者身体,患者至少独立完成行走距离应在2539m之间。2分:最大量帮助,即患者至少独立完成步行距离12.524.5m,仅需要1人帮助。1分:完全帮助,即患者仅完成不足12.5m的步行距离,需要2人的帮助。,.,79,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一般用美国加州RanchoLosAmigos康复医院的直立控制试验(uprightcontroltest,UCT)来评定。它通过对患者屈髋、伸髋和伸踝能力的检查来预测,若三个项目均达不到强级,则将来难以有良好的步行能力。1)屈髋:助手站在患者健侧,在股骨大转子处扶住患者。检查者让患者站直,尽可能快地将患膝屈向胸部,越快越好:强:屈髋大于60,且10s内能完成3次;中:屈髋在3060之间,10s内能作3次;弱:屈髋在30以下,10s内能作3次。,.,80,2)伸髋:助手蹲在患者的患腿后方,一手握住患股前方,另一手握住患胫前方,使患膝保持在中立位,并稳定踝关节。检查者站在患者患侧,用手扶住患者上肢或手,先让患者用双腿站直,然后提起健腿,仅用患腿站立:强:能使躯干在髋上伸直或使躯干在髋的最大伸展范围上伸直;中:不能完全伸直,但能控制躯干不再前倾,或躯干虽前后摆动,但不倾倒,或在髋上过伸躯干;弱:躯干在髋上发生不受控制的屈曲或不能维持站立。,.,81,3)伸踝:助手站在患者健侧,支持躯干伸直。检查者蹲在患腿后方,保持患膝于中立位,让患者用双腿站立。然后让他提起健腿,让患腿单足站立,进而让他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强:患腿能单足站,并能按命令使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弱:不能。,.,82,预测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简单方法,偏瘫患者在发病初期,在仰卧位若能完成下列动作,则将来可以步行的可能性为90%:空中屈伸膝:在屈患髋约45情况下能伸屈膝关节。主动直腿抬高:在下肢直立情况下抬高下肢。保持立膝:在屈髋45、屈膝90情况下不向左右偏倒。,.,83,常见异常步态,.,84,.,85,临床常见异常步态,肌痉挛步态肌无力步态关节强直步态蹒跚步态慌张步态,.,86,肌痉挛步态:偏瘫步态,原因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屈曲表现摆动腿向前迈步时患腿常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或划圈步上肢常出现屈曲内收,停止摆动,.,87,肌痉挛步态:截瘫步态,又称交叉步或剪刀步原因下肢内收肌痉挛表现步行时双侧髋内收双膝互相摩擦步态不稳也可见于脑瘫病人,.,88,肌无力步态:臀大肌无力,原因伸髋肌群无力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人才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安全培训效评价课件
- 2025福建厦门鼓浪湾大酒店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Hydroxyprogesterone-Caproate-d11-17α-Hydroxyprogesterone-hexanoate-d-sub-11-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Human-EPO-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GS004-生命科学试剂-MCE
- HDAC11-IN-1-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宁波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搭建商战略合作协议范本5篇
- 金融系统安全运行承诺函8篇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