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托克旗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 时间: 第14周种群和群落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 ,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甲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乙种群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原理、方法或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需保持细胞的活体状态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制临时装片前要将试管静置后才能取样C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HCl的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使染色体分解D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少量CaCO3是为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3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C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生物多样性升高B人类活动往往会是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在草地遭受火灾后第二年春天重新形成草地,属于次生演替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5波月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还有活的鸡、猪肉、鲜蘑菇,以及这里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没有具体的名称 B生态系统 C种群 D群落6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B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7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8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9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10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D在t1一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12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凋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13调查是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可用取样器取样,丰富度与物种数有关B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需盖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C标志重捕法是经两次捕捉进行的物种数量的调查,此方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难题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对两条边上的菌体14下列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从荒废路上开始的演替 B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C从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15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16下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17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下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形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近“J”形增长18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19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A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避湿的习性采集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0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21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2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23种群的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 D种群密度24森林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与这种现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矿质元素25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26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食物种类 B光照强度 C湿度 D温度27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 B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28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29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弱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30科学家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所得数据如下: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则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最接近于 ( )31下图表示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大致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 C D3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六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33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34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35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用曲线Y表示36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A BB CC DD37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38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39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40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4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4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牛是一个种群 池塘中所有的成年鲤鱼是一个种群 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大小根本原因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 B C D4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长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4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5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优势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优势物种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对光的需求有区别B.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随之变化C.若第4年发生火灾,其后的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不同D.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恢复力稳定性提高46下表为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年4年15年25年40年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47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B.开始一段大致呈“S”型,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二、非选择题48如图1是生态学家用大草履虫所做的实验得出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1)大草履虫增长符合 型曲线。(2)大草履虫增长率最大是在 点。(3)种群数量增长明显受到限制是在 段。(4)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称为 , 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原因是由于种群密度增加、 、 激烈等,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加所致。(5)调查跳蝻的密度可以采用 法,调查田鼠的密度可用 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6)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49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 ,池塘中的植物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导致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A甲占优势B乙占优势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D不能确定(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50(8分)请根据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 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2)某同学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山地内某阶段田鼠的种群密度,该方法适用于 的动物进行调查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 (3)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用 的方法。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根式(大考点32题) (第1期)解析版
- 蔬果的剖面课件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期)原卷版
- 1.2 功与功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沪教版2019
- 蓄电池的结构与检修
- 蓄电池检修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
- 2025年全国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12《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2025年《审核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电梯维护保养标准作业指导书
- 纪念西路军课件
- 一年级书法教学设计方案
- 小朋友个人卫生课件
- 2025年中国烟花爆竹协会烟花工艺师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校园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抗洪抢险课件讲稿
- 2025年视觉传达设计师职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卷(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